美 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918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 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美 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美 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美 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美 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 学.docx

《美 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 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 学.docx

美学

美学

第一章:

绪论

一、美学学科的建立

18世纪后,近代欧洲科学的各个学科逐渐形成,并全面发展、为美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美学”作为学科名称,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鲍姆加登(Baumgarten,1714-1762)最先使用的。

1735年他在《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1750年,他发表《美学》(Aesthetics)第一卷。

即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或者称为“感觉学”、“感知学”等。

规定了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其后,康德、黑格尔在他们的著作中沿用这一术语,形成系统的学科。

我国王国维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用来研究《红楼梦》。

美学学科虽然出现比较晚,但是美学思想的出现其实很早,美学思想的积累是美学学科发展的基础。

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等著作中。

但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不是独立学科的美学。

我国历代学者、文人对美学和艺术问题提出很多精辟的见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从不同的角度触及美学问题,是中国美学思想形成与奠基时期,儒、道、法、墨家美学思想“仁”-----爱和同情心、“道”、“中和”、妙”等。

魏晋南北朝,致用、比德、畅神“气韵”等。

唐宋时期,除了审美理论的精致话外,还因晚唐、宋代文人的诗文尝试发展出了奇崛的审美意趣,对中国审美思想做了开拓。

明清时期,中国审美思想又在更大的范围与更深的层次上得到拓展,那就是在传统文人审美思想继续发展的同时,传统中潜在的世俗文化风情喷薄而出,为中国审美思想增添了平凡生活的意趣、现实人生叙写的瑰奇以及追求情感实现的浪漫。

西方古希腊时期美学思想始于毕达格拉斯学派。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对西方美学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美是理念”——柏拉图:

区分了“什么东西是美的”和“什么是美”两个概念,“美是在事物之外,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存在的一种理念”

“美是主观观念”——休谟:

“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这个人觉得丑,另一个人可能觉得美”

“美是事物的属性”——亚里士多德:

“美是事物本身的某些属性、形式、结构或法则”

“美是关系”——狄德罗:

“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

“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

“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美学学科的贡献:

首先,奠定了美学研究的科学理论基础,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其次,提供了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劳动实践观点,为我们认识美的本质和根源提供了科学的钥匙。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对美、美感、悲剧、喜剧、典型等问题也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丰富了美学的研究。

二、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自从鲍姆嘉通建立美学以来,对美学的研究对象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四种意见:

(1)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科学。

(2)康德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

(3)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4)近代心理学派的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心理。

然而,从审美活动实践及美学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美和审美现象是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揭示美与审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三、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同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有密切关系。

美学与哲学,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哲学是美学的基础。

哲学以整个客观世界作为自己的考察世界对象,而美学只是研究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审美活动这一特殊领域,它们是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美学与伦理学,美学和伦理学都是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美善相乐。

美学研究审美,是关于审美的科学;伦理学研究善恶,是关于道德的科学。

美与善尽管联系密切,但并非可以等同,美并不就是善,而丑也并不都是恶。

美学与心理学,美学离不开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支持。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表象、情感、意志、理性等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

审美活动是特殊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各种心理因素综合的结果。

美学的发展又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内容。

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各种心理活动-----情感、愉悦、想象等。

美学和艺术学,美学和艺术学的关系复杂,人们往往把他们等同。

艺术作品记录和保存人们的审美心理的凝聚状态,起到交流和促进人类审美心理发展的作用。

美学研究审美现象、审美事实。

涉及艺术,但美学是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高度综合考察艺术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而艺术学偏重外在研究,如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艺术技巧与风格、流派等。

美学与教育学,美学与教育关系密切。

教育需要美学,审美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当代美学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教育学。

互相促进。

互相补充。

四、学习美学的现实意义

1、美学的意义

(1)美学揭示客观存在的美的规律,学习美学可以认识和把握美的形态。

(2)按照美的规律,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美学的学习和研究不仅要把握人类的审美活动,更重要的是在于指导人的审美实践,促进生活的美化。

(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如何学习美学

(1)美学原理和美学史结合。

(2)美学原理和审美实践结合。

第二章美的本质以及特征

第一节美的本质的探索

一、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从客观精神上去探讨美的本质的问题。

柏拉图:

美的本质是理念。

黑格尔: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是绝对精神。

(2)从主观心理上去探讨美的本质。

把美归结为人的主观意识、审美感受等。

休谟:

美是主观观念。

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这个人觉得丑,另一个人可能觉得美”

鲍姆加登:

美的本质是感性认识。

康德:

美的本质是主观情感。

克罗齐认为是直觉。

叔本华认为是意志。

(3)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求美的本质。

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或者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亚里斯多德:

美就在于事物的感性形式,在于事物外在形式的“秩序、匀称、明确”,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某种形式规则(形式、比例)。

(4)从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的统一中去探索美的本质。

如立普斯的移情说;格式塔心理的主客体同形同构等。

狄德罗:

美是关系。

(真实美、相对的美、关系到我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在生活。

二、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中国古代更多地是通过对“道、气、妙的探讨而反映出来,与西方强烈的思辨特性相比,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更强调宇宙本身的意蕴和人的精神境界。

第二节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

美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在客体对象以宜人的物质形式显现出来的积极、正面、肯定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品格或特质,在客体对象中以赏心悦目的物质形式显示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情感等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还包括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术活动等等),在人类的实践对象(自然和社会),人类创造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体现出来。

美的根源:

社会实践

1)原始工具的使用、制作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2)自然美的发现也是这样的,实践锻炼人,满足温饱之后才开始发现自然美。

第三节美的特征

一、形象性。

美是通过色、音、形等物质材料而构成的具体形象,以外在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

二、感染性。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都具有这种特性。

三、实用性。

美的事物的实用价值是欣赏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实用价值主要体现美的功利性。

第四节真、善、美的关系

1)真:

指客观事物具有的内在规律性,凡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便是真。

善:

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追求的功利目的,凡是符合人的目的的就是善。

2)关系:

真具有认知的价值,是认知领域里衡量是和非的尺度,求知的对象,属于科学范畴。

善具有实用的价值,是道德领域里辨别好和坏的尺度,意志活动的对象,属于伦理学的范畴。

真的不一定是美,善的也不一定是美的,但美的一定要真和善。

第三章美的产生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与美产生

人类起源和演化表明,人类自脱离动物以来就开始了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

第二节从石器的造型看美的产生

早期石器对美的起源来说,是证明:

1、人的一种感觉形式的形成,

2、对石器的感觉,是人从自然界中的被动的一员转为主动的一员的感觉,石器使人在大自然中,形成了一个新的自我空间。

3、因此,石器并不仅仅是石器,它无言中呈显出的是包含石器在内的一个整体系统。

人类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从工具造型的演变上,充分体现了人类自由创造的特性,并具体说明了美的产生是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第三节从彩陶艺术看美的产生

彩陶不仅是为了实用,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陶器与石器比较,有更明显的审美特征。

石器上体现的形式感是直接和物质生产的实用目的相联系的。

而陶器则是在使用的基础上更自觉地美化产品。

这表现在:

1、陶器的造型和装饰具有更多的自由和想象成分;

2、比较自觉地熟练地运用形式美法则,如图案中的对称、调和、对比、变化、多样统一等。

第四节从“美”字看美的产生

对美字含义的几种不同的解释:

①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羊大为美。

羊长得肥大就美。

这表明“美”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有直接关系

②对“美”的另一种词源学解释是:

羊人为美。

③在原始艺术和图腾崇拜中,人戴着羊头跳舞是“美”字的起源。

这表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

④甲骨文中的‘羊’字就是一些图案化的美丽的羊头,表现了一种对称的美。

⑤古代对农作物也有成为美的。

通过以上对美的产生的分析,可以得出:

美产生于劳动。

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这中间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

在生产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这里的客体是指创造的对象世界。

(如:

石珠、钻孔、发展了人对圆的感觉,从磨制石器上,看到了人类对形式的感觉越来越发展。

从彩陶以及玉器的制作,发展了人类对色彩的美感。

第四章美的形态

第一节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形成和发展

自然事物的美,包括日月星辰、江山湖泊、山水花鸟、草木虫鱼、田野园林等。

自然美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劳动

致用----是否对人有实用价值作为美的标准

比德----将自然物、自然现象同人的社会生活、风格习惯、精神活动、道德观念等联系起来。

畅神----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二、自然美的特点

1、具有全人类性,自然属性不同,美感不同

2、自然美偏重于形式美,无功利性,它往往以外在的颜色、声音、姿态、气味等吸引着人们。

3、自然美具有联想性、多方面性和变异性

三、自然美的形态

1)经过人类生产加工改造过的自然景观,凝聚着人的劳动之美。

(农田-农民,海洋-渔夫、森林-猎人)

2)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自然事物的美。

3)经过人类艺术加工和改造过的自然事物的美。

第二节社会美

一、社会美的形成和特征

1、社会美是存在于社会领域中的美

人类的社会实践---生产斗争、社会斗争、科学实验、社会交际等

2、特征:

1)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一般显示出时代、民族、阶级的特征

2)社会美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侧重于内容

3)社会美具有实在性、明确性和稳定性

二、社会美的内容

1、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1)外在美----人体美、姿态美、服饰美、语言美、风度美

A、人体美----相貌、身材、肤色B、姿态美----站、立、坐、走、行C、服饰美----服装、修饰D、语言美----和气、文雅、谦逊E、风度美----内在修养的体现

2)内在美

A、正确的人生观、人生理想是人的内在美的核心;

B、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内容;

C、丰富的学识和修养是人的内在美不可缺少的。

2、社会生活美

1)生产劳动美2)社会变革美3)日常生活美

3、社会环境美

1)社会风尚美2)生活环境美

第三节艺术美

指的是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依据一定的美学观点、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遵循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一种综合的美。

从哲学认识的角度讲,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应,现实生活是艺术美的源泉。

但艺术对生活的反应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能动的、积极的创造。

一、艺术美的分类

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实用艺术、实用工艺、书法艺术

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

表现(演)艺术----音乐、舞蹈

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

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

二、艺术美的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对社会、历史、人生、自然现象具有认识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3、审美娱乐作用

三、艺术美的特征

1、形象性2、主体性3、审美性

第四节形式美

一、形式美

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

特点:

1)具有装饰性2)具有抽象性3)具有象征性4)具有独立性5)具有时代性

6)具有普遍性

二、形式美的构成因素

1.色彩(色彩属性、色彩心理、色彩象征)

2.形体(线条、形态)

3、声音本身也可以成为美的对象,有些单纯音可以给人带来美感。

三、形式美的法则

1、对称与均衡

(1)、对称的特征及其种类

对称是指两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加以对偶性的排列,如以线条为中轴,上下、左右前后双方形体上的均等的布局而形成的整齐、统一和谐的整体美。

(2)、均衡的特征及其种类

均衡是对称的破坏,是指对应的双方等量二不等形,即对应双方左右上下在形式上虽不一定对称,但在分量上是均等的。

对称是一种静态平衡,均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对称使人感到稳定的长久性,均衡使人感到运动的永恒性。

对称使感到静的秩序,均衡使人感到动的韵律。

2、比例尺度

3、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都是指的相同因素的不断出现构成事物的整体性、秩序性、规律性、生动性。

节奏是简单的重复,韵律是有变化的重复。

4、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最高法则,又称和谐。

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形成因素的差异性;统一是指这种差异性的彼此协调,其中包括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对称、均衡、比例、匀称、节奏等等。

第五章美学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最一般和最本质的特征、方面和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美学范畴就是人们对于美的现象形态的认识和把握,包括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

第一节优美

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把杂多导致同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亚理士多德----秩序匀称,整一性

奥古斯丁----各部分之间的适当比例,再加上一种悦目的颜色

一、优美的定义:

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和谐统一的美。

二、特征:

1)和谐,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2)在形式上具有小巧、柔和、精致、轻盈、绚丽、清新、秀丽、幽雅等品格。

3)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统一,具有优雅、静态、柔性的美。

三、不同领域的表现:

自然美(景物、现象等)社会美(人、物、景等)艺术领域(文学、绘画、雕塑等)

第二节崇高

一、崇高的定义:

与优美相对,是物质形式、精神品质或二者兼有的特别伟大、出众的现象。

崇高,是一种庄严、雄伟的美,具有巨大的力量和慑人的气势。

崇高,是惊心动魄而不是玲珑雅致。

二、特征:

1)崇高的对象体现冲突、激荡的美。

2)表现形式上往往表现以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巨大、不规则、势不可挡等形式。

三、在不同领域的表现:

自然(景物、现象等)社会(人、物、景等)艺术(文学、绘画、雕塑等)

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1)优美是一种单纯、常态美。

崇高的基本特性是严峻的冲突。

2)从量的方面看,优美小,崇高大。

从形式方面看,优美规则、柔和,崇高粗犷、奇特。

从状态上看,优美是静态美,崇高是动态美。

3)优美的事物引起的是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崇高的事物引起的美感包含着突兀感、惊恐感、庄严感、自豪感。

优美的对象使人亲近,而崇高的对象让人有点疏远,让人敬佩、崇尚。

第三节悲剧和喜剧

一、悲剧

1、悲、悲剧性、悲剧

“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刻的一种”——车尔尼雪夫斯基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2、特征:

1)悲剧所显示的美是一种崇高的美

2)悲剧所表现的矛盾冲突应具有一定条件下的社会必然性

3)悲剧冲突中,有一方总代表着正义、进步、善的力量,提出的要求是合乎人性,追求的理想与社会前进的方向一致。

4)悲剧人物的性格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正面素质

5)悲剧具有震颤感、畏惧感、超越感。

三、类型:

1)命运悲剧《俄底普斯》

2)性格悲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3)社会悲剧«茶花女»«祝福»

二、喜剧

1、喜、喜剧、喜剧性

泛指社会生活中和各种艺术形式中一切滑稽的因素,即一切荒谬背离、显得可笑的现象。

“历史在新旧交替发展中,一旦旧事物失去存在的合理性,但它仍不愿退出历史舞台,企图用伪装与假象来掩盖自己的丑陋,就不免显得乖讹、错乱、令人发笑了。

”——马克思

“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喜剧之父:

阿里斯多芬

2、特征:

寓庄于谐,轻松感、睿智感、幽默感

3、类型:

讽刺喜剧、风俗喜剧、幽默喜剧等。

第四节丑与荒诞

一、丑

生活中的丑(美的异化物)审美形态中的丑(美的一种表现形态)

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加工处理,艺术家的审美转化为审美形态的丑

生活丑怎样变为艺术美?

1、深刻地揭露中显示美《欧也妮•葛朗台》

2、化丑为美《欧米哀尔》

3、以丑衬美《巴黎圣母院》

二、荒诞

一)产生:

理性的失落信仰失落了尼采:

“上帝死了”----对优美与崇高的否定

二)特征

荒诞:

失去真实的自我,失去超越的精神,平面化、平板化、价值削平,过去与将来,上与下,远与近,左与右都被取消,时空被压缩成一个平面,一条线,无中心,也无先后,一切都乏味,一切都毫无价值,一切都毫无意义。

体验为:

孤独、恶心、焦虑、畏

反叛----返回自然,拒绝社会,对过去的怀念

返回自我,深刻内省,人与动物一样的

“荒诞是缺乏意义,和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论的根源隔绝之后,人就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为就变得没有意义,荒诞而无用”

三)代表人物和作品

达利的画萨特

文学作品:

《尤里西斯》、《变形记》、《等待戈多》、《秃头歌女》等。

第六章美感

第一节美感的本质

一、美感及其产生与发展

1、美感

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由具体的审美对象的美所激起兴奋愉悦等情感状态,这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主观反映,而且是多种心理功能互相作用的结果,它既包括了感情上的体验评价,又包括了精神上的满足,还包括了理智上的启示。

审美主体:

指能够在一定社会实践活动中欣赏美、创造美的人。

审美对象:

指被审美主体感官所感知的具有生动形象的审美属性的客观对象。

审美对象的种类是多样的,有动态美、静态美;有自然美,也有人类创造的社会美、艺术美。

2、美感的产生与发展

①与美的产生与发展一样,都来源于劳动。

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脉络,由实用到审美的发展逻辑。

②普通形式感——审美形式感(美——美感)

③不自觉——自觉(体现在劳动产品上)

④美感的发展还与社会的发展、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美感产生之后,便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审美领域和审美视野逐渐扩大,在自然美领域,人类由关注动物到发现植物和自然的美;在艺术美领域,人类由自我修饰到用雕刻绘画在环境中创造美,从自然美领域到社会美领域,由“比德”到“畅神”,就是美感发展的实例.

二、美感的本质

1、根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的社会性,与此相应,美感的本质就是美感的社会性,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2、美感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

美感的本质是内在自然的人化。

内在自然:

人的感官以及情感、需要、欲望等。

内在自然的人化: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生理性的、动物性的内在自然变成社会性的、人的内在自然。

内在自然的人化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感官的人化;二是情欲的人化。

外在自然的人化:

指人改造生糙的自然,创造出新的第二自然,并在对象世界中打下人的烙印,展示人的本质力量。

外在自然的人化促进了美感的产生和发展,是因为它促进了内在自然的人化。

美和美感的关系:

美是第一位的,美感是第二位的,是被反映与反映的关系。

正如马克思所说: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

”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性活动,美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具有自己的特征。

美感与审美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美感还与主体的能力、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节美感心理因素

一、知觉与表象

1、感觉:

人的感官对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对颜色、形状、重量等方面的直观的感受。

2、知觉: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又高于感觉,是对外部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的、完整的反映。

3、表象:

指的是保存在记忆中的外在事物的形象。

知觉与表象的联系:

反映外在事物的直接性和形象性

区别:

①知觉通过直接途径形成对外部事物整体风貌的综合感觉,形象鲜明直接。

②表象是通过间接途径对头脑中各种知觉印象的概括,形象持久,具有可塑性和变异性。

二、想象与联想

想象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从而创造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

美的创造和欣赏都离不开想象。

再造想象:

根据现成的语言或其他手段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得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

不根据现成的描绘,而是运用记忆中的表象,独立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联想是由知觉的一种事物想起另一种事物,或者由想起的另一种事物再想起第三种事物的心理活动。

联想是一种创造想象。

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接近联想:

两个事物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经验上相接近,由一个事物的知觉和回忆,会引起对另一个事物的联想,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

如:

舞台艺术及诗文等。

类似联想:

两种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类似,由一种事物的知觉和回忆而引起对另一种事物的联想。

如:

如色彩、形状类似等。

对比联想:

由一种事物的知觉引起和它的特点相反或相对的事物的联想。

如:

冷清、热闹

三、通感

通感:

又称联觉,指美感活动中视觉、听觉和其他的各种感觉,如触觉、嗅觉、味觉可以相互沟通。

它是美的对象所引起的一种感觉能够和其他感觉相联系,从而产生感觉的转移、转化和渗透的一种心理现象。

艺术中的通感现象:

1、通感是艺术家的一种本领2、通感是对欣赏者的一种要求

如:

文学作品中通感的大量使用。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嗅觉→听觉)

四、情感

情感伴随着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美感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尤其显得强烈、深沉和持久。

关于审美情感的来源,常见的观点有移情说、客观说和同构说三种。

一、距离说

由瑞士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布洛(心理距离)提出。

距离是指事物和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

距离产生美,认为要在我与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就产生了美。

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要保持距离,这是一种适当的距离,即不即不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