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要详略得当》课堂实录.docx
《《叙事要详略得当》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叙事要详略得当》课堂实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叙事要详略得当》课堂实录
《叙事要详略得当》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
上课!
生:
起立!
老师好!
师:
同学们好!
请坐。
生:
谢谢老师!
师:
老师是个南方姑娘,第一次来到xx,拍了两张照片作为纪念。
场景很熟悉吧?
生:
熟悉!
师:
只不过呢,左边的照片是想突出?
生:
雕塑。
师:
锃亮锃亮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老师甘愿退到一旁,当个配角。
右边的这张,不用说大家就知道照片的重点是?
生:
老师!
师:
我终于也当了回主角啊!
其实,在拍摄的过程中,聚焦的点不同,呈现的照片也各有侧重。
而写作,其实就是用文字去拍摄,我们也要做到重点突出,安排好文章的详略,使详略得当。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起读课题。
生:
叙事要详略得当。
(屏显)
二、探讨
(一)牢记一个“意识”
师:
那什么要详写?
什么要略写呢?
请同学们在课本第85页找出答案。
生:
详写,就是对能突出中心的事件或环节进行具体的描写和叙述,要敢于放手写,细致刻画,充分展现作者所观所想。
略写,就是对次要的、与中心有关但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内容,进行概括式的描述。
师:
答案找的又快又准确。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齐读。
生:
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略写是指对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简略叙述。
师:
通过这两句话,我们不仅明白了详和略,而且也知道了安排详略的根本原则是?
生:
围绕中心。
师:
很好!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牢记一个意识,那就是“中心意识”!
(板书)任何详略的安排都是为中心服务的。
(二)了解两种“毛病”
师:
上课之前,老师发下去了两篇学生的作文。
其中一篇题目叫《充满活力的一天》,它的大致内容是从清晨写到早读课后,接着写了课堂上、中午、下午,还写了傍晚!
谁能说说这篇作文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问题?
生:
文章的题目虽是“一天”,但不能从早写到晚,他把每一个时间段都写了一遍,却都写的不够充分,所以它是详略安排不当的。
我觉得应该要围绕中心写一两个片段,这样更好。
师:
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它的问题,还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真不错!
请坐。
这篇文章把事件按时间的顺序一一罗列开来,我们通常称它为?
生:
流水账。
师:
同学们都能认识到这篇作文的毛病,所以我们把这种详略不当概括为:
面面俱到。
(板书)面面俱到会导致面面不到,这样就不能突出重点,更无法突出文章的中心,中心应该是题目中的哪一个词啊?
生:
活力!
师:
同学们都把中心意识牢牢烙印在脑海中了。
再来看第二篇,这是一个习作片段,文章的题目是《我感受到父亲的柔情》。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先来朗读一下,一人分饰两角的机会不容错过哦!
来。
请你为大家朗读,读出感情。
请其他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个片段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妥之处。
生:
绘声绘色地朗读《我感受到父亲的柔情》。
师:
对话读的语气非常贴切。
哪位同学能谈谈你对这个片段的意见呢?
生:
重点应该是体现父亲的柔情,而作者写的比较多的却是父亲打我、骂我,最后父亲的柔情却一笔带过。
师:
也就是说它该详的没详,该略的没略是吗?
生:
对。
师:
所以它把主次颠倒了。
(板书)如果主次不分,就会偏离文章的中心。
如果让你修改一下,你觉得详略该如何安排?
生:
应该把能体现父亲柔情的“掖被角”一事详写,而父亲打我骂我的事要略写。
师:
老师和你意见完全一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在经过指导后,作者将这个片段修改了一下,也让老师为大家朗读一下吧。
师:
深情朗读《我感受到父亲的柔情》。
经过这样的修改,就能突出重点“父亲的柔情”。
这是同学们在平时写作中经常出现的两种详略不当的毛病,希望同学们能尽量注意和避免。
(三)掌握三种“方法”
师:
那同学们觉得在详写和略写方面,哪个更难一点?
(学生有的说详写,有的说略写。
)
师:
同学们在详略上有疑惑了,不要紧,课文是最好的学习范本,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几篇学过的课文,归纳一些详略安排的方法,从而解决大家的困惑。
首先,我们来回顾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在这篇温情脉脉的文章中,它详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
父亲给我买橘子
师:
谁能在文中找出详写这个过程的一些重点语句,然后有感情地读出来?
生:
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泪很快留下来了。
”和“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心里很轻松似的。
”
师:
他找到了两个片段,一个是穿过月台去买橘子的片段,一幕是买回来的场景。
老师在大屏幕上选取了他所读的其中一个片段,请同学们说说朱自清先生是如何详写这个过程的?
生:
运用了一系列动作描写。
师:
哪些动作?
同学们和他一起来找。
生:
走、探、攀、缩、倾。
生:
除了动作,还有外貌,写了他的衣着。
师:
补充的很好。
外貌描写细致,动作描写准确生动,仿佛父亲的背影真的呈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感动,这些动作也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细腻。
所以这样的方法就如同一位摄影家拿着镜头对准中心人物和事件去拍,我们可以概括为?
(屏显)
生:
特写法。
(板书)
师:
运用特写法,要求把过程放慢,把镜头放大,把感情写细。
第二种方法可以在余秋雨先生的《信客》中寻找答案。
文章当中,写了哪两位信客的事情?
生:
老信客和年轻信客。
师:
不仅写了老信客的痛苦过往,也写了年轻信客的艰辛历程。
那谁详谁略呢?
生:
老信客略写,年轻信客详写。
师:
地球人都知道。
那我有个问题,为什么在写年轻信客之前,先写老信客?
生:
写老信客私剪红绸是想告诉年轻信客他自己的经验教训,信客的职业就在于一个“信”字上,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还写了老信客的生活过得特别贫穷和辛酸,也为年轻信客做了铺垫。
师:
回答得很全面。
不仅表现了信客职业的特点“诚信”,他回答的最后一个词用的特别好,是?
生:
铺垫。
师:
对,铺垫,也就是说写老信客的事其实是为了衬托年轻信客从事这个职业的艰难和凶险。
这样的方法可以概括为衬托法。
(板书)当我们在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物和事件时,一定要分清谁是绿叶,谁是红花,以绿叶衬红花,才能?
齐读。
生:
让主题更突出。
师:
第三种方法隐藏在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中,文章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呢?
生:
一共写了五件事:
分别是说活切切察察;睡觉摆成“大”字型;让“我”吃福橘等一些规矩;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还有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师:
刚学过,印象还深刻的很呢!
在这些事中,哪一件是重点?
生:
最后一件,给“我”买《山海经》。
师:
为什么要重点写这件事呢?
生:
因为长妈妈一个字也不识,却心里一直想着给我买书,这个过程肯定不容易,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能突出作者对她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表现文章的中心。
师:
很好!
你已经把老师的观点和意见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当鲁迅先生在写许多事情时,他不仅从面上铺开,而且在点上突出。
如果打个形象的比方的话,好比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我们不仅要分清枝叶,也要找准主干。
所以我们把这样的方法称之为枝干法。
(板书)齐读。
生:
分清枝和干,详略自得当。
师:
以上其实我们讲了一二三,是吗?
看板书。
生:
对。
师:
一就是要牢记一种什么意识?
生:
中心意识。
师:
二就是面面俱到和主次颠倒这两种详略不当的毛病。
三就是掌握三种详略安排的方法,齐读。
生:
特写法、衬托法、枝干法。
三、活动
(一)营造情境
师:
当然略写比较简单,这里我们也略讲。
它可以一笔带过、可以概括叙述、可以简略描述。
课上到这里,同学们可能都有些疲劳了吧?
我们来放松一下吧!
老师想来个表演,你们想看吗?
生:
想!
师:
想看可以,但是老师有一点小小的要求,在看表演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安静。
同时注意观察老师的表演;注意观察同学的表现;注意自己内心的变化。
我的表演开始喽!
师:
(寻找东西状。
终于在文件袋底下翻出一个紫色的气球。
拉一拉气球)同学们觉得老师能把它吹起来吗?
生:
能!
师:
这么相信我呀?
鉴于你们的信任,老师一定好好表现!
我个子小,肺活量可不一般哦!
师:
(在同学面前挨个试探并使劲吹中,最终稍不留神,气球跑气了,没能吹起来)老师把牛皮吹破了,也没能吹起气球来,谁能帮助老师把它吹起来?
生:
我!
我!
我!
师:
好。
(耳语几句)开始吹吧。
生:
(学老师在同学面前挨个试探状,同时气球越吹越大,增加紧张气氛)
师:
一口气!
加把油!
男子汉!
生:
(在一位男同学的面前)啪!
(气球吹爆了)
师:
没事吧?
有没有炸到?
生:
没关系,好紧张!
师:
好,谢谢那位同学的帮忙。
表演结束了,刚才发生一件什么事啊?
生:
吹气球!
师:
不够准确。
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老师和一位同学两个人在吹气球。
所以,下面的时间就要要求同学们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只不过我们的分工不同。
右边的同学你们写作的重点是老师吹气球,我可是你们这边儿的!
要多用些笔墨把我吹气球的过程详写地描述一下,当然,要略写同学吹气球。
那左边的同学呢,不用讲你们一定知道自己的写作重点。
生:
同学吹气球。
师:
那位同学是你们的组员,大家可要用文字给他加油打气,当然老师也可一笔带过嘛。
下面,燃烧起你们的小宇宙,把吹气球的过程写完整,有详有略的写出活动的趣味吧!
我们待会可以来PK一下。
生:
(认真思索并写作)
师:
(仔细巡视并指导)
(二)写后交流
师:
好,时间差不多了,看同学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有点跃跃欲试了。
来,班长,把你的作品和其他同学分享一下。
在别人读作品的过程中,请其他同学仔细听,因为聆听也是一种学习和尊重。
开始吧。
生:
老师像个小丑一样,在一番滑稽的翻箱倒柜寻找后,将一个橘黄色的气球用指尖向外拉了一拉,仿佛一位深藏不露的魔术师,即将开始她精彩的表演。
她说自己的肺活量大得惊人,一定能不负众望,将这个不起眼的气球吹起来。
只见她深吸一口气,鼓起腮帮,捏着气球,一鼓作气吹起来。
可是,别看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气球却一点也没有听她使唤的意思,依旧干瘪着,纹丝不动。
于是,老师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她蹲下身子,弯下腰,皱着眉,眯起眼,脸涨得通红,鼻尖上也渗出了汗,这阵势使气球也不得不鼓圆了肚子,渐渐大了起来。
刚见点儿肺活量的成果,稍一松口,没料到气球立马泄气,像个顽皮的孩子稍不留神就不见踪影。
老师只好打趣地说:
“这气球太不给力啦!
”老师啊老师,这怎么能怪气球呢?
分明是你把牛皮吹破了嘛!
之后,还是我们班的岳宇航帮老师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在一声“啪”的惊恐声中,气球被这位大力士吹爆啦!
(掌声)
师:
不愧为一班之长,同学们的掌声告诉我她写的好。
谁能来点评一下。
生:
我觉得她写的十分生动,老师吹得过程写的很详细,同学吹得过程就两句话,做到了详略得当。
师:
点评围绕今天的课题,有中心意识,值得表扬。
生:
她观察得很细致,注意到了老师其实是故意给气球放气,吹不起来的。
师:
嗯!
细心观察是写作的基础。
那同学有没有注意听她写老师吹气球过程中的一些词语啊?
生:
她写的是老师“蹲下身子,弯着腰,皱着眉,眯起眼”这些动作描写很形象。
师:
那你觉得她有没有用到今天我们学习的方法呢?
生:
有。
刚才的动作描写就是运用了特写法。
师:
好,我们来看看左边这一组同学的作品。
谁来尝试一下。
生:
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决定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吹气球”的表演。
可她毕竟是个瘦弱的女子,怎么也无法令气球膨胀起来,于是,她找来我们班的岳宇航帮忙。
吹之前还悄悄耳语了几句,只见岳宇航一个箭步走上台,迫不及待地拿走老师手里的气球,兴奋地吹起来。
可这气球的质量真是好到无可挑剔,他怎么费力地吹,也不见有丝毫起色,原来是方法不对,大部分的气都没有被灌进去。
难不成老师刚才的耳语不是在向他传授吹气球的绝招?
这更加重了我的困惑和好奇。
岳宇航求助似的看向老师,老师也会意似的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
于是,他捏起气球口,用尽全身气力吹向气球中,还时不时地在每个同学面前踱步和停留。
原来这才是老师和他眼神交流下的“阴谋”!
我恍然大悟!
随着气球不断地膨胀,男同学连大气都不敢喘,女同学害怕得闭上了眼睛,连一向大胆的我也生怕气球会在我附近吹破。
怕的不是威力,而是害怕吐沫星子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男子汉!
一口气!
加把劲!
”不是什么时候起,老师的声音响起,这鼓舞了岳宇航勇士般的力量,也带动了同学们的关注和热情。
“啪!
”气球吹爆了,我们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掌声)
师:
最后读的时候有些紧张,是不是没有写完,即兴发挥的?
生:
是的。
师:
那老师就更要表扬你了!
能在这么多人的场合下,当场补充一个结尾,实属难得!
可见平日的语文积累和功底!
生:
她是语文课代表!
师:
怪不得呢!
那你能评价一下语文课代表的文章吗?
生:
我觉得她也用了今天学的方法,运用了衬托法。
通过老师吹不起气球来的尴尬衬托那位同学的力大无穷;也很细心,注意到同学们的反应,这其实也是衬托,可以衬托那位同学吹得的确很卖力,有很强的杀伤力。
四、总结
师:
点评的真精彩!
我们班的同学作文写的那是各有各的重点,各有各的精彩啊!
可惜,时间太有限了,老师真想多听听你们笔下妙趣横生的文字,我只能用一首打油诗来总结今天的课程,请大家齐读(屏显):
特写镜头要写细,
写人分清叶和花,
记事区别干和枝,
突出重点分主次,
详略得当成文章;
浓妆淡抹总相宜!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能更多地去发现问题,更多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的文章都能做到详略得当,浓淡相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