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895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x

《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x

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点、得分点和评分标准。

2、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3、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翻译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翻译并小组讨论总结,老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语境中,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使用。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是高考文言文考查中的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方式。

我省2012年高考将文言文语句翻译的分值由6分增加到10分,加大了对文言文考查的难度。

但我发现许多同学解答这一类题型时往往不得要领,丢分现象比较严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求和方法技巧。

 

回顾2012年广东省高考和往年高考中文言文翻译题的分值变化。

 

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重视。

 

《2013年广东省语文考试大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点中的关键词语是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寻找关键词语并琢磨其含义。

关键词语:

理解、翻译。

1、理解:

准确把握字句在文段中的正确的意义。

包括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翻译:

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

 

让学生明确高考要求,复习有的放失,以提高复习效益。

 

 

1、读一读: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翻译题及评分标准(投影展示)。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4分)

年成不好的话就把准备好的粮食用于救济,丰年再捐献,大体上如同社仓法,却又避免了社仓法的弊端。

赈:

救济。

(1分)乐岁:

丰年。

(1分)略:

大体上。

(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

(1分)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3分)

(陶澍)最先编修了《安徽通志》,表彰忠孝节烈来激励民风(改良风俗)。

旌表:

表彰。

(1分)以:

表示目的,可翻译为“来”。

(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要补充被省略主语)。

(1分)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3分)

(陶澍)晚年准备把淮北的方法推广到淮南,但已经患上了风痹病,来不及完成这项工作。

病:

患病。

(1分)竟:

完成。

(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

(1分)

(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此句中“于淮南”句为倒装句,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2、议一议:

文言文翻译试题中往往会在哪些地方设置关键得分点?

 

1、学生默读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翻译题及评分标准。

 

2、学生讨论明确关键得分点:

(1)句子大意:

译出句子大意,确保通顺完整。

(2)重要实词: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多义词。

(3)重要虚词:

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4)词类活用:

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和用法。

(5)特殊句式:

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前置等。

 

感知高考翻译题评分标准。

把握高考所选句子特点,增强一种意识:

得分点意识。

 

(一)

 

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

 

补充:

1、直译与意译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如句子中用了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时就要意译。

 

学生回顾以往的知识回答。

1、两个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2、三字标准:

“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让学生明确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和三字标准“信、达、雅”。

(二)

知道了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标准,那么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如何才能够做到“信达雅”呢。

我们通过下面这些练习题(印发给学生)来边做边寻找翻译的方法技巧:

请口头快速翻译以下句子,归纳每组粗体字或句子的翻译方法。

A组: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规律总结:

B组: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规律总结:

C组:

1、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规律总结:

D组: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规律总结:

E组:

1、欲呼张良与俱去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今以钟磬置水中。

规律总结:

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交流、指导。

学生先自主口头快速翻译和思考,然后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归纳每组的翻译方法,选代表对讨论出来的规律总结进行发言:

A组:

留(保留法):

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

如朝代、年号、国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和古今通用词语,保留不动。

B组:

删(删除法):

删除那些仅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的词:

①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等;②偏义复词中陪衬的字。

C组:

换(替换法):

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句去替换原文的词句:

①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结合语境,选择正确义项);②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③古今异义译出古今区别;④通假字换成本字。

D组:

调(调序法):

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E组:

补(增补法):

按现代汉语习惯补出文言句中省略成分。

 

 

1、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寻找规律方法(五种方法:

留、换、删、补、调),养成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2、精心设计翻译题,并把有规律的字句加粗,降低难度,便于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

3、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导(三)

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翻译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不仅仅只是这五种方法,还有很多需要同学们在练习中多思考多总结。

而且在解题过程中,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的,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

另外,有了方法还不够,我们还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操作才行。

请总结刚才练习时你们翻译的步骤有哪些?

教师补充:

誊写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学生总结归纳,教师引导。

四个步骤:

审、译、连、誊

第一步:

审:

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把握句子大意,审文言现象。

第二步:

译:

文言文常用的五种翻译法:

留、换、删、补、调

第三步:

连: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对译出的词义连缀成句。

第四步:

誊:

检查语法现象是否落实,意思语气是否顺畅。

检查修改好后,将译文誊抄到答卷上。

 

让学生明确考场翻译的四个步骤:

审、译、连、誊。

按步骤解题,有条理不慌乱,不易漏得分点。

我们学习了翻译的方法技巧,又了解了翻译的步骤。

下面就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来一展身手吧。

请翻译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印发给学生):

【2010年广东卷】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

上①曰:

“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

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

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

”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

捷至,上曰:

“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

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乃令吴玉守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3分)

学生翻译,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学生1:

今天授予你,不可以错失。

学生2:

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师生分析明确:

“今天”“授予”是古今异义,单音节词替换为双音节词;“以”是介词,省略了宾语,要补出省略成分。

所以学生2的翻译正确。

出示高考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

现在上天把(居庸关∕这个地方)送给我,不可以错失机会啊。

评分标准:

“今天”古今异义1分,“以”,介词1分,译出大意(补出省略成分)1分;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真题演练中再次琢磨方法技巧,体验成功。

总结:

今天只是突破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第一课时,今后同学们要在习题的反复操练中把“一意识二原则三标准四步骤五方法”落到实处,才能使之成为高考场上行之有效的得分手段。

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完成《创新设计》和《天利38套高考真题》中的文言文翻译练习。

请同学们在落实课堂内容的前提下,不要忘记积累与高考得分点相关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

 

学生在笔记本上回顾总结“一意识二原则三标准四步骤五方法”的内容。

记下作业,课后练习巩固文言文翻译的知识。

 

总结本堂课的知识要点,加深印象。

课后练习巩固知识,提高翻译能力。

七、板书设计: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

一种意识:

得分点意识

两个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字标准:

“信”“达”“雅”

四个步骤:

审、译、连、誊

五种方法:

留、换、删、补、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