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试题一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524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试题一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试题一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试题一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试题一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试题一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试题一解析.docx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试题一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试题一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试题一解析.docx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试题一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生物)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喇叭沟门的原始森林B.野鸭湖的湿地

C.颐和园的昆明湖D.动物园的猴群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它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等);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

一个池塘、一片森林、一块稻田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

喇叭沟门的原始森林、野鸭湖的湿地、颐和园的昆明湖都属于生态系统,而动物园的猴群只有消费者,缺少生产者,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不属于生态系统。

2.惊蛰时节,我国南方常出现春旱现象,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谷米”的农谚。

这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B.水分C.空气D.温度

【答案】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因此,惊蛰时节,我国南方常出现春旱现象,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谷米”的农谚。

这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3.图中的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是

A.草→斑马→狮子B.土壤→草→斑马

C.狮子→斑马→草D.斑马→狮子→细菌

【答案】A

【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

其表示方法:

生产者→消费者。

在图中食物链是草→斑马→狮子。

点睛: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将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如图①→②)进行观察。

视野内的变化是

A.视野变亮

B.视野范围变小

C.细胞变小

D.细胞数量增加

【答案】B

【解析】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体积越小,视野越亮。

因此,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将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如图①→②)进行观察。

视野内的变化是视野范围变小,看到的细胞体越大,数量越少,视野越暗。

所以B正确。

5.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染色的酵母菌饲喂草履虫,制作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进行运动

B.酵母菌经草履虫的口沟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

C.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草履虫的口沟排出

D.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盐水后草履虫向对侧移动

【答案】C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6.下图所示为人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形态

B.①是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的DNA主要位于②内

D.③是细胞质,其中分布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答案】D

【解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结构,A正确;①是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内,同时排出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B正确;口腔上皮细胞的DNA主要位于②细胞核内,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正确;③是细胞质,其中分布有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没有叶绿体,D错误。

7.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在受精卵发育为健康少年的过程中,一般不涉及

A.细胞癌变B.细胞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

【答案】A

【解析】生物体内都有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不断分裂使生物体长大,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很小,细胞开始生长,长到一定程度后,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首先完成复制加倍,这样才能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原来的一样。

所以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经过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不断生长发育成熟。

而细胞癌变是一种细胞的异常分化引起的病症,不属于正常生长的过程。

8.北京先农坛神仓被誉为“天下第一仓”。

粮仓顶部开有气窗可以散热,这些热量主要来源于粮食的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消化作用

【答案】B

【解析】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上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还有一些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

贮藏粮食的仓库,一般都留有通风孔,可以将热量散发出去,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粮食腐烂。

所以,北京先农坛神仓被誉为“天下第一仓”。

粮仓顶部开有气窗可以散热,这些热量主要来源于粮食的呼吸作用。

9.肾脏相当于人体的净化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分子蛋白质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B.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检测不到葡萄糖

C.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减少

D.人体每天排出的尿量远远小于原尿量

【答案】A

【解析】血浆与原尿相比较,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的蛋白质,所以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A错误;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检测不到葡萄糖,原尿中的葡萄糖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全部回到血液内,B正确;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减少,尿素经过尿液排出体外,C正确;人体每天排出的尿量远远小于原尿量,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回到了血液内,D正确。

点睛: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滤过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10.猫看到鱼缸里的小鱼时,视觉形成在

A.角膜B.晶状体C.视网膜D.大脑皮层

【答案】D

【解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因此,形成图像的部位是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视觉中枢。

所以,猫看到鱼缸里的小鱼时,视觉形成在大脑皮层。

11.有些孕妇在怀孕过程中被检测出血糖浓度远高于正常值。

医生通常建议注射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葡萄糖

【答案】C

【解析】胰岛素能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上,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所以,有些孕妇在怀孕过程中被检测出血糖浓度远高于正常值。

医生通常建议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只能注射,原因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口服后被消化分解,失去药效。

12.以下诗句中,主要描写繁殖行为的是

A.蛙声十里出山泉B.黄鹤一去不复返

C.只见年年鸿雁飞D.春江水暖鸭先知

【答案】A

【解析】繁殖行为是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蛙声十里出山泉 ,说明雄蛙有鸣囊,可以鸣叫,吸引雌蛙前来,属于求偶行为。

13.某些热带海域中生活着一种黑白条纹体色的海蛇,而生活在采矿污染海域附近的同种海蛇体色多为全黑。

与形成上述现象无关的是

A.生物的遗传B.生物的变异C.采矿污染D.人工筛选

【答案】D

【解析】达尔文认为,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而在自然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斗争,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能够繁殖、产生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被淘汰掉。

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综上分析,某些热带海域中生活着一种黑白条纹体色的海蛇,而生活在采矿污染海域附近的同种海蛇体色多为全黑,这与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和采矿污染均有关,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与人工筛选无关。

14.制作下列食品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与家庭自制果酒相似的是

A.酸奶B.泡菜C.面包D.食醋

【答案】C

【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做馒头或面包、酒用经常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酿制食醋,利用了醋酸菌。

因此制作面包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与家庭自制果酒相似。

15.2017年底,世界上首例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诞生。

下列有关克隆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克隆猴通过无性生殖方式诞生

B.克隆猴的长相更像代孕母猴

C.克隆猴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D.克隆猴可用于人类重大疾病的研究

【答案】B

【解析】“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克隆猴是用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没有经过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中中”和“华华”的获得利用了克隆技术。

通上分析,克隆猴通过无性生殖方式诞生,其长相更像提供细胞核的猴,性状是基因控制的,所以克隆猴可用于人类重大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B错误。

二、简答题

16.请任选题目一、二中的一个作答

题目一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题目二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1)人体内流动的血液起着物质运输的作用。

血液属于_______组织。

(2)当血液流经肺部的_______(填血管名称)时,发生气体交换,血液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_______。

(3)人体内血液在全身流动的动力来自于______。

(1)在植物体内起物质运输作用的是

________组织。

(2)植物主要在根尖的_____吸收水和无机盐,并通过______将它们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3)植物通过_______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

 

【答案】

(1).题目一

(1)结缔 

(2).

(2)毛细血管(3). 动脉血(4).(3)心脏(5).题目二

(1)输导(6).

(2)成熟区(根毛) (7). 导管(8).(3)蒸腾作用

【解析】题目一:

(1)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包括水、蛋白质、无机盐和非蛋白有机物等。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血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

(2)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就由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含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

因此,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发生气体交换,血液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3)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管和心脏,心脏在跳动时,首先心房收缩,心室舒张;然后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接着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心脏完成一次跳动。

心脏就像一台机器的发动机,人体内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心脏的跳动。

题目二:

(1)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包括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其中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运输有机物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因此,在植物体内起物质运输作用的是输导组织。

(2)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由下向上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因此,植物主要在根尖的成熟区吸收水和无机盐,并通过导管将它们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促进水分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温度,提高湿度。

因此,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

17.同学们在学农活动中将荞麦种子磨成荞麦粉,制作面条进行品尝,然后学习了相关知识。

(1)荞麦花有香味,子房周围有蜜腺,推测其主要进行___________(填“自花”或“异花”)传粉。

荞麦的花粉落在柱头上后,精子沿花粉管进入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完成___________作用。

种子形成过程中,其内部储藏的_______是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

种子萌发时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发育为根。

(2)我国北方常用荞麦壳制作枕芯,荞麦壳是荞麦的果皮,用它制成的枕头具有通风透气、清热除疲的功效。

从分类上看,荞麦属于__________植物。

(3)荞麦在我国有数千年栽培历史。

为了选育适于在不同温度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对三种荞麦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品种3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

上述结果说明品种________是适宜在较大温度范围内栽种的最佳品种。

【答案】

(1).

(1)异花       

(2). 受精 (3).

(2)被子 (4). 有机物 (5). 胚根(6).(3)25℃ (7). 2

【解析】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一过程叫受精,另一个精子与中央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

(1)在自然条件下,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形式,大多数进行异花传粉。

当花粉落到柱头上,受到粘液的刺激,就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并释放出精子,随后,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

荞麦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主要是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发育为根的是胚根。

(2)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因此,我国北方常用荞麦壳制作枕芯,荞麦壳是荞麦的果皮,用它制成的枕头具有通风透气、清热除疲的功效。

从分类上看,荞麦属于被子植物。

(3)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水等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光照越强,光合作用的效率越高,反之光合作用的效率减弱。

通过图示分析可知,品种3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25℃,光合作用的强度最高。

上述结果说明品种2是适宜在较大范围内栽种的最佳品种。

18.最近,壮壮同学出现持续高烧、咳嗽等症状,医生诊断其患上了甲型流感。

(1)甲型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入侵人体后必须寄生在______中进行繁殖。

(2)人体呼吸道受到病毒感染后,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______传递到位于脑干的神经中枢。

最终使呼吸肌快速猛烈收缩,肺内气压______,将气体喷出,出现咳嗽症状。

(3)壮壮去年注射过一种流感疫苗,但今年却患了流感。

如下解释中最不合理的是______。

A.今年的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   

B.今年的流感病毒直接使人体免疫系统受损

C.流感疫苗引起的免疫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4)医生为壮壮开具的药品中有对乙酰氨基酚片(如图),这是一种______(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

【答案】

(1).  

(1)活细胞

(2).

(2)传入神经  (3).升高(4).(3)B(5).(4)非处方药

【解析】

(1)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

因此,甲型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入侵人体后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繁殖。

(2)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脑神经传递到位于脑干的神经中枢。

咳嗽时,短促深吸气,声门紧闭,肋间肌、膈肌等呼吸肌快速猛烈收缩,使肺内高压的气体喷射而出。

随着急速冲出的气流,呼吸道内的异物、分泌物以及所粘附的细菌、病毒等以飞沫、痰的形式被排出体外。

(4)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

因此,医生为壮壮开具的药品中有对乙酰氨基酚片(如图),这是一种非处方药。

1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蚊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昆虫。

通常雄蚊吸食植物的汁液,而雌蚊以血液作为食。

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等病原体的传播媒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人类与蚊子斗争的历史由来已久。

为了消灭蚊子,人类可谓是想尽办法。

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明了一种叫做DDT的杀虫剂,它能够大量且有效地杀灭蚊子,起到了防止蚊媒传染病蔓延的作用。

但是人们逐渐发现DDT在杀死蚊虫的同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而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各国纷纷停止了DDT的使用。

为了找到更安全的灭蚊方法,20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利用射线照射的方法培育了不育雄蚊,然后将其释放到自然环境中。

雌蚊通常一生只交配一次,雌蚊与不育雄蚊交配后不会产生后代,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蚊子群体的数量。

但是,由于辐射不仅会使雄蚊不育,也会影响它们的生命力,因此实际灭蚊效果并不理想。

近些年,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特异性切割DNA的物质。

他们将该物质的基因转入雄蚊体内,在雄蚊(性染色体组成为XY)产生精子时特异性地破坏X染色体DNA,使其失去正常功能。

研究人员将这种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外,使其与野生雌蚊(性染色体组成为XX)交配产生后代。

一段时间后发现,蚊子群体中的雌蚊所占比例急剧下降。

当繁殖到第六代时,蚊子群体中因缺少雌性已经无法继续繁衍下去。

这种遗传不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蚊媒传染病的传播。

遗传不育技术具有传统防治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但也有生态学家担心,这种技术的广泛使用会破坏生态平衡。

协调防治传染病和保护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依然任重道远。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________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________发育。

(2)DDT在杀死害虫的同时,还会沿着_______不断积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3)上文转基因雄蚊的精子中含有的正常性染色体是_________。

它们与野生雌蚊交配产生的后代为______性,从而使蚊群体中的雌雄比例失调,最终导致该蚊群体灭绝。

(4)遗传不育技术可能会使某些蚊灭绝,减少疾病的传播。

但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它可能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答案】

(1).

(1)蛹   

(2). 完全变态 (3).

(2)食物链(4).(3)Y (5).雄(6).(4)以蚊子为食的生物减少

【解析】

(1)蚊子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

(2)有些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被分解,无法排出,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此,DDT在杀死害虫的同时,还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人类的营养级最高。

(3)生物体细胞内与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决定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材料说明雄蚊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雌蚊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将该物质的基因转入雄蚊体内,在雄蚊(性染色体组成为XY)产生精子时特异性地破坏X染色体DNA,使其失去正常功能。

因此,上文转基因雄蚊的精子中含有的正常性染色体是Y。

它们与野生雌蚊交配产生的后代为雄性,从而使蚊群体中的雌雄比例失调,最终导致该蚊群体灭绝。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遗传不育技术可能会使某些蚊灭绝,减少疾病的传播。

但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它可能会导致以蚊子为食的生物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20.人的营养不良和肥胖都会影响寿命。

科研人员对食量与寿命的关系进行了有关研究。

(1)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多种__________的作用下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然后在_________被吸收,并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供给细胞利用。

(2)膳食限制是指限制动物饮食中供能有机物的量,而提供充足的水、无机盐等物质,保证动物不出现营养不良的饮食方式。

研究人员利用大鼠进行如下实验:

   

① 若膳食限制组中雌性大鼠寿命之和为N,则平均寿命可以表示为_________,进而计算出该组雌性大鼠的平均寿命。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膳食限制可以使大鼠寿命_________,且对雄性的影响更加明显。

(3)近些年,研究人员用雄性大鼠进行如下实验,研究运动对平均寿命和最长寿命的影响,并与膳食限制作用效果进行比较。

A组:

进行转轮运动,提供充足食物

B组:

不进行转轮运动,控制食物量与A组相同

C组:

不进行转轮运动,控制食物量使体重与A组相同

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大鼠的运动是由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___________活动产生的。

骨骼肌细胞在线粒体中利_________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

②实验中为C组提供的食物量应_____A组食物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实验结果说明,运动可以______,其作用效果低于膳食限制。

【答案】

(1).

(1)消化酶(消化液)    

(2).小肠(3).

(2)①N/19(4). ②延长(5).(3)①关节 (6).氧(7).②小于(8).③提高平均寿命,不能延长最长寿命

【解析】

(1)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然后在小肠被吸收,并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供给细胞利用。

(2)①实验过程中对获得的实验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处理,如求平均值等,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

膳食限制组实验时是21只雌性小鼠,但是实验时逃逸2只,这样实验的样本数量是19只,所以若膳食限制组中雌性大鼠寿命之和为N,则平均寿命可以表示为N/19,进而计算出该组雌性大鼠的平均寿命。

②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膳食限制组雄性的平均寿命是894天,雌性是826天,而自由饮食组雄性的平均寿命只是483天,雌性的平均寿命是801天,均低于膳食限制组。

因此,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膳食限制可以使大鼠寿命延长,且对雄性的影响更加明显。

(3)①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