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区大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515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色区大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角色区大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角色区大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角色区大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角色区大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角色区大班.docx

《角色区大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色区大班.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角色区大班.docx

角色区大班

《奉化市幼儿园课程》指导手册

大班

 

角色游戏课程方案

·什么是幼儿园的角色游戏

幼儿园的角色游戏是指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经验、能力扮演角色,进行有内容、有情节、有角色交往,通过模仿和想像,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角色游戏的内容包括以模仿家庭和社会生活为中心的幼儿所有扮演活动(以表演为目的的游戏除外)。

·角色游戏的特点

1.表征的特点:

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对角色、动作、情景等方面进行想像并表征出来的活动,是幼儿表征能力发展的产物。

幼儿在游戏中,常以动作、语言来扮演角色,对游戏的动作和情景进行假想,也会出现以物代物,对物体进行假想的特点。

2.自主性和创造性特点: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选择主题、角色、材料,游戏过程中自由切换情节和发展内容,使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

3社会性特点:

角色游戏既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应,也是幼儿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再现与创造。

·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

1.能够满足幼儿模仿成人世界的需要。

2.能够满足幼儿表达对生活认识的需要。

3.是扩大幼儿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4.是幼儿理解他人情感和需要的有效途径,如扮演商店、医院里的角色。

5.是增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发展他们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的有效途径。

·角色游戏的教育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支配自己、协调与他人关系的能力。

4.发展幼儿合作、交往、协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及创造能力。

·角色游戏区的环境创设

(一)区域设置要求

1.提供一个远离安静区、空间较大的地方。

2.各角色游戏区呈开放性。

3.各角色游戏区具有鲜明的个性。

4.教育目标渗透在游戏环境中。

5.提供可供幼儿随意组合的区域隔离物。

(二)角色游戏区玩具和材料的提供

提供与各游戏区主题有关的玩具和材料,充分调动幼儿各方面的生活经验,并提供能够满足幼儿游戏兴趣的材料,促进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主动地创造游戏玩法。

·角色游戏中的教师指导

(一)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1.将角色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整合起来。

开展角色游戏可以使幼儿有机会扮演社会角色,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情感和态度,模仿成人社会各类角色应有的行为方式,从而理解成人世界和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学习并掌握一些社会生活准则。

同时,角色游戏的开展是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应与其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教师应将游戏区域与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进行较好的整合。

例如:

在实验园中班,随着“汽车”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汽车展卖馆”、“汽车厂”、“120急救中心”、“赛车场”、“停车场”等游戏区域逐渐建立起来,于是出现了讲角员、汽车工人、售车员、救护人员、司机、赛车手、建筑工人、交通警察等等角色。

幼儿通过各个区域相互的交流与互动,不但了解了各种汽车特性及交通规则,同时在制作汽车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探索欲望及动手能力,还使言语表达、交流能力充分发展起来。

由于游戏环境中渗透了各种相关符号和汉英文字,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或多或少地掌握了它们,如警察、医生、高速公路、售货员、司机、卡车、轿车等词组,并能积极运用到游戏中。

2.帮助幼儿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产生许多兴趣与需要,使教师可以捕捉到生成主题的各种机会。

教师应根据自己对主题价值的判断和可以有效利用的教育资源来引导幼儿确定主题。

主题确定后,还要引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扩大游戏范畴,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过去一谈到角色游戏,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娃娃家、理发馆、餐厅、医院等内容,其实,当今社会孩子们感兴趣和熟悉的环境已远远不止这些了,他们接触到的是多方位的社会环境,喜欢尝试的是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自由扮演的角色。

例如,在实验园的区域游戏中,美工区变成了“玩具加工厂”、“美术制作中心”,建筑区变成了“第一建筑队”、“小精灵建筑公司”、“桥梁建筑队”,益智区则变成了“游戏宫”、“玩具城”、“聪明屋”等,幼儿扮演的角色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如,画家、玩具设计师、厂长、工程队队长、吊车司机、民工、建筑设计师、飞机设计师、经理、服务员、售票员等等。

这样,幼儿不但在区域游戏中获得了相应能力的培养,同时还使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又如,中一班所开展的表演区游戏变成了“小蜗牛表演团”后,孩子们在自编自演节目过程中,发现只有自己演而没有观众看觉得没有意思,于是他们就到各区域去请小伙伴来观看自己的演出。

一开始,还有小朋友放下手里的玩具或工作来观看演出,可由于自己的工作没有干完,在责任感驱使下,这些观众看了一下又走了。

表演团的小朋友就想出新的主意——到“建筑工地”去表演!

他们来到建筑工地,小主持对工人们说:

“建筑队的工人们你们辛苦了,今天我们小蜗牛表演团到工地慰问演出,你们欢迎吗?

”“欢迎!

”建筑区的小朋友们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神色兴奋地观看起演出,还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

之后,小蜗牛表演团又为娃娃家送去了免费的节目票,并且打着“小蜗牛表演团”的旗号到各游戏区去拉观众。

“麦当劳”的工作人员也很聪明,他们来到剧场举办现卖活动,使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教师通过扩展角色游戏范畴,让各区域游戏角色化,大大增加了区域间、同区间幼儿交往的机会,创造了促进幼儿学习、发展的空间。

实验园各班的角色游戏区由过去的2~3个,发展到区区有角色,区区有交往。

让角色游戏主导各游戏区主要活动,成为游戏实验园进行课程改革的途径之一。

3.材料投放种类上满足新时期幼儿需要。

丰富的角色游戏材料,为幼儿游戏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操作这些材料,将生活中的经验在游戏中进行再现和再创造,使游戏过程成为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见玩具材料的提供)。

4.游戏开展过程中注意把握好参与的适时适度。

(1)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问题或困难时教师适时参与。

(2)当游戏需要给予提升时,教师适时参与。

(3)当教育目标需要在游戏中完成时,教师适时参与。

(二)游戏指导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教育行为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生成角色游戏主题。

角色游戏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游戏主题的确立到内容的步步展开都依赖于教师与幼儿、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之间不断的互动,因此,教师不再是游戏计划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而需要在适宜的观察与分析基础上做好师幼互动,推动幼儿游戏的发展。

(2)教师在投放材料、布置环境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摆脱过去环境和材料由教师“包干”的做法,注意有目的地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和材料准备的过程,使之产生教育价值。

教师在带领幼儿一起布置环境时,对幼儿的支持与建议要多一些,比如可以提这样一些问题:

“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这里是干什么的?

”“你们给这里起一个最恰当的名字,好吗?

”这种师幼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更准确了解该游戏区的游戏任务。

为了使环境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游戏材料的投放应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操作欲望,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2)游戏材料应具有可塑性,多与幼儿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废旧材料。

(3)根据游戏主题的发展需要及时更换游戏材料。

(4)家长与社区是幼儿游戏活动材料的重要来源。

(5)游戏材料便于幼儿随时取放。

2.教师在参与角色扮演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任务不同,扮演的角色就会有所变化。

游戏开始阶段教师更多的是以材料提供者身份出现,告诉幼儿在什么地方有了新的玩具和材料,并且适当地示范材料的使用方法和需注意的问题。

在游戏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以角色身份出现,促进游戏的发展,也可以作为冷静的观察者,记录和分析幼儿的游戏表现。

游戏结束时教师多以发问者出现,引导幼儿整理和交流游戏经验。

为了提高游戏指导效果,教师还应注意:

(1)当教师的指导以角色身份出现时,要帮助幼儿按自己意愿和想像开展游戏,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不要把自己的设计和意图强加于幼儿。

(2)当教师作为观察者时,教师的指导应基于对幼儿游戏意图的充分了解,不要贸然干涉幼儿的游戏。

(3)当教师作为促进者时,教师应在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明确幼儿的发展水平现状,有目的地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教师在游戏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教育需要和幼儿游戏发展需要,适当组织一些讲评活动。

讲评的方法多种多样,但要让幼儿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使讲评的过程成为幼儿分享游戏经验的过程。

例如,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分析游戏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立下次活动的任务。

在实验园大班开展的“小精灵”主题活动中,教师与幼儿间有一段对话。

老师:

“几天来小朋友绘画出很多你们喜欢的、非常漂亮的、各具特色的小精灵,筐子里都装不下了,而且放在筐子里也很可惜,我们怎么办?

”幼儿:

“我们利用画好的小精灵布置环境吧!

”老师: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那布置在哪儿?

怎样布置?

”幼儿:

“我们把它们贴在这片大墙上,然后按精灵的习性进行布置,添些山、水和树林,这样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喜欢的精灵了,就叫‘小精灵世界’吧!

”老师:

“那剩下的精灵怎么办?

”幼儿:

“我们制成玩具。

”老师:

“这个想法挺好,都能制成什么玩具?

”幼儿:

“把它们剪下来制成头饰、手镯、面具、拼图、立体棋子(幼儿想了许多可利用的方式)。

”教师:

“那我们一起建立一个制作玩具的新区域吧,叫什么区好呢?

”幼儿:

“叫‘玩具公司’。

”老师:

“名字很好昕,那我们的玩具公司建在哪儿?

公司里都有哪些角色?

需要哪些用具?

什么时候开张?

”幼儿接着讨论起来。

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以教师评价为主。

(2)教师评价要具体、准确,不要抽象。

如不要笼统地表扬“娃娃家玩得挺好的”,怎么好、哪里好要明确。

(3)引导幼儿进行评价时应提出开放性问题,以使幼儿有讨论的话题内容。

(4)评价活动应是指导幼儿再次游戏的方向。

二、大班角色游戏课程

·大班角色游戏的教育目标

1.喜欢班里的小朋友并喜欢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愿意帮助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通过游戏感知各种社会人物角色。

3.能生动地表现所扮演的人物角色。

4.有转换角色的意识,能在同一游戏中体现出不同的角色身份。

5.能在游戏中主动与小朋友进行角色交往和角色合作。

6.能用语言表达所扮演角色的想法并与扮演的其他角色积极交流。

7.在游戏中遇到问题主动与幼儿协商解决。

8.与老师和同伴共同建立游戏的规则。

9.游戏中能主动的、自觉的制定、遵守规则。

·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

1.提供一个远离安静区、空间较大的地方,使区域设置可以根据幼儿需要灵活调整。

2.各角色游戏区呈开放性,以便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交往。

3.提供可供幼儿随意组合的区域隔离物。

4环境背景与幼儿近期主题内容相结合,突出大班的游戏特点。

5内容和题材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突出幼儿个性特点。

角色游戏玩具材料的提供

类别

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A家具类

l.家具:

1)桌椅

2)操作台(娃娃家、医院、快餐店、理发店、邮局、银行、加油站、美食城、小剧场等)

2.服装用品:

11娃娃四季服装、鞋帽

2)床上用品、角色饰物等

隔离物(屏风、隔离板、自

制的门、窗、大积木、大型积

塑、围栏、话动式玩具柜、架)

塑料小房屋、步行车等

主题游戏背影图示(标志图)

废旧物品:

电器包装箱、橡醛板、成人旧衣服、饰品(假发套)、儿童推车等

B道具类

l.娃娃:

男女娃娃

2.炊具:

燃气灶、锅、铲、大勺、菜刀、切菜板、餐点模具、擀面

杖等

3.茶、餐具、杯子、茶壶、碗、盘子、勺子、奶瓶、筷子、叉子等

4.食品:

水果、蔬菜、面包、软包装、肉食品等

5.电器:

电饭煲、电吹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电熨

斗、微波炉、验钞机等

6.清洁用品:

笤帚、簸箕、吸尘器、墩布等

7.医生用具:

听诊器、注射器、温度汁、压舌板、血压计、观察、

镜等

8.其他:

计量器

9.杂志书刊类:

书、报纸、杂志等

雨伞、雨鞋等雨

宠物玩具:

丑娃(软娃)、观

赏娃、民族娃

彩泥、新鲜蔬菜根、叶等

咖啡壶、榨汁机、牙签筒、餐巾纸、纸制碗、盘、杯

旧电话、旧电熨斗、小烫衣板、旧吹风机、发卷、电脑键盘、旧听诊器、药盒、塑料药瓶等

废旧物品:

各种纸类、碎布头、饮料瓶、瓶盖等

理发店:

物品陈列柜、沙发椅、热水器、洗头池、理发用具、工作服、理发围兜、服务项目单;

银行:

柜子、椅子、工作服、钱箱、代用钱币、

美食城:

餐厅、厨房、工作服、厨师帽、点菜单、食谱

小剧场:

道具、头饰服装

小乐器、观众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