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462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docx

《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docx

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

目录

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1

影像科组织管理制度……………………………………………………………………2

影像科工作制度…………………………………………………………………………3

急诊检查制度……………………………………………………………………………4

值班、交接班制度………………………………………………………………………5

查对制度…………………………………………………………………………………6

CT室管理制度……………………………………………………………………………7

登记室管理制度…………………………………………………………………………8

综合读片制度……………………………………………………………………………9

疑难读片讨论制度……………………………………………………………………10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11

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12

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管理制度………………………………………………………13

手术随访制度…………………………………………………………………………14

资料存档保管制度……………………………………………………………………15

X线透视检查辐射防护措施……………………………………………………………16

放射防护管理制度……………………………………………………………………17

放射事故应急响应制度………………………………………………………………18

医用X线检查对受检者的防护应采取的措施…………………………………………19

辐射事故报告应急处理措施…………………………………………………………20

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制度………………………………………………………………21

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22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24

影像科危重患者抢救预案……………………………………………………………25

影像科危急值报告制度………………………………………………………………26

CT机操作规程…………………………………………………………………………28

X线机操作规程…………………………………………………………………………29

数字胃肠造影机操作规程……………………………………………………………30

CR系统操作规程………………………………………………………………………31

MR机操作规程…………………………………………………………………………32

激光相机操作规程……………………………………………………………………33

科主任职责……………………………………………………………………………34

主治医师职责…………………………………………………………………………35

住院总医师(科秘书)职责……………………………………………………………36

住院医师职责…………………………………………………………………………37

影像科医师职责……………………………………………………………………38

影像科工程技术人员职责……………………………………………………………39

CT室岗位职责…………………………………………………………………………40

CT室工作人员职责……………………………………………………………………41

CT扫描室工作人员职责………………………………………………………………42

影像科CT室护士职责…………………………………………………………………43

影像科MRI室护士职责…………………………………………………………………44

影像科登记室人员职责………………………………………………………………45

主管技师职责…………………………………………………………………………46

影像科技师职责………………………………………………………………………47

影像科技师、技术员职责………………………………………………………………48

MR室医师职责…………………………………………………………………………49

MRI室岗位职责…………………………………………………………………………50

MRI室管理制度…………………………………………………………………………51

X线摄影室岗位职责……………………………………………………………………52

影像科员工职业素养

1、全体员工在精通本专业的同时,能贯彻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控制的各项规定,加强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注重工作细节,提高质量意识和责任心,从而保证获得安全的、稳定的、高质量的影像质量。

2、全体员工须注重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提高对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强对相关专业、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强调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基础和实验研究并提高创新能力。

3、能熟练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新设备,其中包括CT、MRI、DSA、CR/DR、PACS等,并具备电子医学、生物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操作技能和具备新型医疗设备简易故障的排除能力。

4、能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如PACS、RIS、HIS、远程或网络医学系统、互联网等进行日常医疗工作以及学习、查询和延伸服务工作。

5、能注重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学习和协作。

影像科组织管理制度

1、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实施影像科主任对影像科各个部门(包括普通X线诊断、CT、MRI、介入治疗等)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健全科室各级管理,制定岗位工作制度,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确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提高医疗质量。

2、科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和安静。

各级人员在工作期间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佩戴胸牌。

在介入手术时,应严格按无菌手术要求进行操作。

3、住院医师应参加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

科室应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以期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技术人员应相对固定,定期轮转;应能够掌握影像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

4、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

科主任要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提高业务水平。

 

影像科工作制度

1、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

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2、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

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待观察图像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3、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4、X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

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名。

5、X线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

全部X线照片都应由影像科登记、归档或电子存档,统一保管,原始电子数据资料一律不外借。

6、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

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8、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急诊检查制度

1、各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在影像诊疗申请单上签注“急”字,申请目的及检查部位均应填写明确,并注明患者住址或电话号码。

2、检查时,必须强调安全、快速、细心、谨慎,及时签发诊疗报告。

3、重危患者应由经治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4、遇有疑难诊疗技术问题,应请上级医师指导处理。

5、急诊报告及时发出。

次日对科内留档资料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复审,如发现差错立即纠正,并迅速通知经治医师或患者,以利及时治疗。

 

值班、交接班制度

一、除一般行政工作时间外,包括非办公时间和节假日,均由本科人员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

二、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三、值班人员应检查科室范围内的门、窗、水、电和空调等,保证科内安全。

四、严格交接班制度,重大事件及时报告,并记好值班日记。

 

查对制度

一、接受影像科诊疗申请单时,要查对填写是否符合规范;查对初步诊断、部位与检查目的是否相符;查对缴费手续是否完备。

二、技术人员摄片和医师进行诊疗及签发报告等各环节均需查对片号、姓名、性别、年龄、申请科别、住院(门诊号)、检查部位和目的,防止差错发生。

三、在诊疗过程中,应查对造影剂及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用法;查造影剂及药物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查患者有无碘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查使用药物有无配伍禁忌。

使用大剂量造影剂或危重病例术前,应查安全急救措施是否完备,并严格观察术后反应。

 

CT室管理制度

一、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工作期间不得在机房内喧哗,保持工作环境安静。

二、机房内严禁吸烟、吃零食等,保持机房整洁。

三、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机器检查工作范围以外的患者。

四、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五、维持机房温度和湿度恒定,保证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环境。

六、工作人员应爱护公物。

托架等CT室一切附属设备应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乱放。

七、护理人员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前,对高压注射器进行清理。

八、技师、医生、护理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

九、应定期做好机器的清洁、CT值校准等日常维护工作,并记录。

十、所有患者资料应及时保存,防止丢失。

 

登记室管理制度

一、根据疾病、摄影要求和患者体形的不同,选用不同尺寸、不同类别的胶片,正确划价。

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应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技师。

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核实收费,并登记、记录或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

三、为首诊患者编写新号码,为复诊患者查找老号码。

四、正确登记编号,准备片袋。

五、对申请造影的患者,详细交待检查前的准备事项。

六、坚守岗位,主动、热情、耐心地接待前来检查的患者,有问必答,树立影像科的良好窗口形象。

 

综合读片制度

一、设立专门的读片室。

二、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组织全科医生、进修医生、实习医生读片。

三、由值班医师事先准备挑选一天中较为疑难的、典型的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摄片,并收集这些病例的病史及其他各种影像检查的信息。

四、读片时由值班医师汇报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需解决或存在的疑问。

上级医师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合各种影像和其他相关信息,相互印证,做出最终结论。

五、记录读片讨论结果。

 

疑难读片讨论制度

一、定期举行疑难读片讨论或每天综合读片时选取疑难病例,开展科室内讨论。

二、定期或不定期与相关科室联合读片。

做到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各系统的读片,准备读片内容并负责联系相关科室的读片。

三、对疑难介入手术病例,应由多科室联合读片,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并报院领导批准。

四、记录疑难读片结果。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

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

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曝光参数(KV、MA、MAS)检查。

3、剂量检测:

每六个月进行一次。

4、定期对CT、MRI进行水模检查。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1、开机前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要符合设备要求。

2、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若有反常疑点必须预先排除。

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请机修人员检验、维修。

4、使用X线机和CT前,必须先预热球管后才能工作。

对于MRI,工作前应先查看液氮和氮气情况。

5、每日工作结束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

一、每日上班后应先开机,开空调。

检查患者之前,先将球管预热,不许在未预热状态下检查患者。

机器出现故障时,应记录在案,维修情况也应记录。

二、进行X线摄影检查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和会诊单,检查号码是否准确,严防错号、重号和患者重名重姓;应除去病人身上的金属物、膏药等物品。

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应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上级技师,或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

三、摄影操作时,应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及诸附件有无固定。

危重患者或怀疑脊椎骨折的患者应有临床医生陪同,协助移动患者和摆位,以免患者因摄影操作而加重病情,发生意外。

四、患者检查结束后,应填写检查日期,特殊摄影应记录摄影体位,最后签名。

五、非本机器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操作使用。

六、保持机房内整洁,下班前要及时关机、关灯及空调,并在机器复位后进行清洁卫生工作。

 

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管理制度

一、严格管理,高标准要求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

二、专人负责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进修实习计划。

三、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参与日常工作,学习各种临床检查技能。

四、上级医师负责指导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书写影像诊断报告。

五、定期给进修、实习生上课,提高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六、建立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早上读片制度,锻炼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的读片能力。

七、建立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请假制度。

请假3天,应经科主任批准。

3天以上,应经科主任同意,报医教科审批。

 

手术随访制度

一、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各系统疾病的手术病例追查工作,并作好记录,或每周安排人员负责手术病例追查。

二、登记疑难病例,定期安排医师进行手术或临床随访。

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手术随访结果讨论,每年至少6次。

四、定期统计影像诊断的正确率。

 

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一、X线片、X线检查申请单、报告单、存档光盘等资料要保存10年。

二、X线检查资料要有专门的储藏场地,由专人负责,保证资料的完整,不得遗失和破损。

三、如有缺片,应及时查找,明确去向。

四、每天整理、汇总、归类。

五、遇有借阅,要办好借片手续,定期催还。

如遇遗失应及时落实责任,作好记录。

 

X线透视检查辐射防护措施

一、施行X线透视检查时,必须十分注意缩短曝光时间。

二、在没有条件使用影像增强器及遥控操作的设备进行透视时,操作者事先要经过充分的暗适应。

三、X线透视操作者及受检者应采用个人防护用品,对相应部件进行屏蔽防护。

四、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X线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孕妇,特别是受孕后8-10周的,非常特别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的X线检查。

 

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一、放射工作单位必须取得《放射装置工作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许可范围内的工作。

二、必须接受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影像质量,减少重拍率、误诊率及漏诊率。

四、注意受检者的屏蔽防护,减少和控制受检者的受照剂量。

 

 

放射事故应急响应制度

一、发生放射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影响,保护事故现场,并向县以上卫生、公安部门报告,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必须同时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二、发生射线装置事故后,肇事单位必须及时采取妥善措施,保护现场,减少和控制事故的危害和影响,并接受监督部门的处理。

三、处理事故时,应首先考虑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区人员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四、对事故受照人员,要通过个人剂量计,模拟实验,生物和物理检测方法,迅速估算人员受照剂量,对一次受照剂量超过0.05Sv者,应给予医学检查,对一次受照剂量超过0.25Sv者,应及时给予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医学处理。

医用X线检查对受检者的防护应采取的措施

一、确定需要进行的X线检查,除了专科需要外,应尽量采用X线摄影检查。

二、必须根据检查对象和目的,选择最佳工作条件,在不影响获得诊断信息的前提下,一般应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原则进行工作。

三、X线摄影时应恰当调节照射野的准直系统,同时注意准确对位,控制使用最小照射野。

四、必须根据投照方向恰当选择受检查者体位,尽量避免非检查部位受到有用线束的照射。

五、必须注意对受检查者的非投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特别注意保护性腺、活性骨髓、女性乳腺、胎儿及儿童骨骺等辐射敏感器官。

辐射事故报告应急处理措施

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环评文件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与辐射环境管理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

二、发生事故,首先报告单位辐射管理人员,控制事故现场,并迅速向当地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对已经造成伤害的人员,通知当地卫生部门,并送往有资质单位进行体检。

三、环保、公安部门到达现场后,辐射安全管理小组应如实反映事故情况,积极配合,对相关人员进行排查、侦破,尽快追回丢失的辐射性物品。

四、事故处理完毕后,由辐射安全管理小组形成总结报告,并提出整改方案加以落实。

 

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制度

一、放射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配合有关临床医师做好X线检查的临床判断,遵循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正确、合理地使用X线诊断。

二、除临床必需的透视检查外,应尽量采用摄影检查,以减少受检者和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三、放射工作人员在透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

在不影响诊断的原则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和小照射野进行工作。

四、用X线进行各类特殊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照射条件和重复照射,对受检者和工作人员都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五、摄影时,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根据使用的不同管电压更换附加过滤板;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同时对受检者的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六、摄影时,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在屏蔽室等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除正在接受检查的受检者外,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当受检者需要携扶时,对携扶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七、只有把受检者送到固定设备进行检查不现实或医学上不可接受情况下,才可使用移动式和携带式X线机施行检查,检查时做好防护措施。

八、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须报请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九、进行X线检查时,对受检者的性腺部位要特殊注意防护。

非特殊需要,不得对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孕妇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以避免对胎儿的照射。

十、在影像科临床教学中,对学员必须进行射线防护知识的教育,并注意他们的防护;对示教病例严禁随意增加曝光时间。

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

一、法律法规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1号,2006年3月1日起实施)等有关辐射防护法律、法规,接受、配合各级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二、管理机构

成立辐射安全管理小组,明确由徐明亮负责辐射防护工作,并加强监督和管理。

三、相关手续

按相关规定履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辐射安全许可证》申领以及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手续。

领取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许可范围内的辐射工作。

改变辐射工作内容或终止辐射工作时,必须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

四、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计划

1、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要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上岗培训,接受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合格方可持证上岗,并每2年组织复训。

2、单位从事辐射安全管理的人员也要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辐射安全管理。

五、个人剂量和健康管理

1、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期间佩带个人剂量仪,每季度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将监测记录存档。

2、组织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每1年接受身体检查,并将健康档案存档。

一旦发现任何健康问题,立即送有资质单位救治。

3、加强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发放相关津贴,加强营养等。

六、辐射工作场所的监测

1、已与签订委托监测合同,每年由该单位对我单位的辐射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上报当地环保部门。

2、已配备或拟配备的监测仪器以及剂量率仪器:

七、年度评估报告

每年进行一次辐射源安全和防护状况评估,内容应包括:

辐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台帐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和维护,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及措施的建立和落实,事故和应急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于每年年底前上报地方环保部门,并抄送省级环保部门。

八、辐射事故应急处置

发生辐射事故,必须立即采取防护措施,控制事故影响,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向环保、公安和卫生部门报告。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一、装置的日常维护:

1、维护频率:

根据机器的使用年限具体制定。

2、具体内容:

如:

(1)开机前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要符合设备要求。

(2)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反常疑点必须预先排除。

(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切断电源,请检修人员检查维修。

(4)使用X线机和CT前,必先预热球管才能工作。

对于MRI,工作前先查看液氮和氦气情况。

(5)每日工作完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二、射线装置的定期维护

1、维护频率:

每隔半年维护一次

2、具体内容:

如设备机械性能维护:

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等。

 

影像科危重患者抢救预案

一、影像科检查前应对患者是否能接受检查进行评估。

如属危重患者一般劝其暂停检查,如必须检查者应通知临床医生到场。

二、在检查过程中,如患者病情重应有家属在检查室陪同检查,遇到意外情况及时通知本检查室工作人员。

三、如患者接受检查时出现意外,应立即停止检查,并投入抢救。

工作人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患者所在病区或科室,并根据情况请求麻醉科、内科医生协助抢救。

四、检查室工作人员应随时观察受检者病情变化,及时询问患者。

五、影像科备有氧气、血压计、抢救药品。

六、影像科护士应把抢救器械和药品放置于固定位置,并做好明显标记,定期检查抢救药物是否到期,设备是否可用,随时补充。

七、影像科医生协同护士在专科医生到来前,应做到给患者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必要的抢救药品。

 

影像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为了更好的抓好医疗安全工作,使危重病人及时得到诊断结果,结合我科实际,特制订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影像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1)严重的脑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3)脑疝、急性脑积水;

(4)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5)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2、脊柱、脊髓疾病:

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椎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3、呼吸系统:

(1)气管、支气管异物;

(2)大量胸腔积液;

(3)肺栓塞、肺梗死;

(4)重症肺炎。

4、循环系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

(1)食道异物;

(2)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

(3)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4)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6、颌面五官急症:

(1)眼眶内异物;

(2)严重眼眶骨折及眼内容物破裂。

二、如遇到以上情况,及时与开单医师联系,并口头汇报临时诊断结果。

 

CT机操作规程

一、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上岗前技术训练与考核,对所用CT机应熟悉其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