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297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商丘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干冰作制冷剂B.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D.钢丝用作导线

2.河南各地有很多著名的地方美食,下列食品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

A.郑州烩面B.开封桶子鸡C.修武松花蛋D.杞县酱萝卜

3.“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使粮食增产B.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C.大力发展燃煤,为居民供暖D.焚烧落叶,减少垃圾运输量

4.构成下列物质的粒子与构成C60的粒子类型相同的是(  )

A.铜、氨气B.氯化钠、硫酸铜C.金刚石、石墨D.干冰、液氧

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B.

倾倒液体

C.

稀释浓硫酸D.

检查气密性

6.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B.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7.下列对化学物质进行的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

A.冰、干冰、可燃冰都是氧化物B.焊锡、不锈钢、黄铜都是合金

C.复合肥:

KNO3、NH4H2PO4、NH4ClD.羊毛、塑料、腈纶都是合成材料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产生大量的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灼烧棉线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9.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

②Ni(OH)2+2HCl="=="NiCl2+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B.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反应②既是中和反应,又是置换反应

D.Ni(OH)2、NiO2和NiCl2中Ni的化合价都相同

10.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D.氯化铁溶液和氯化亚铁溶液的颜色不同,是由于它们所含阳离子不同

11.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

A.Cu2+、SO42﹣、H+B.CI﹣、NH4+、OH﹣C.Ba2+、SO42﹣、NO3﹣D.Na+、K+、NO3﹣

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稀硫酸

过滤

B

氯化钙溶液

稀盐酸

过量碳酸钙、过滤

C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

过量铁粉、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A.AB.BC.CD.D

13.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A.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②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14.取一定量的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加入20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9.8gB.3.6gC.3.2gD.19.6g

二、填空题

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可填充探空气球的稀有气体是_____。

16.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为使燃料充分燃烧,除提供充足的空气外还可以_____;氢气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

17.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是_____。

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B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现将t2℃时质量为m的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25g水,能得到10%的溶液,则m=_____g。

18.如图所示微型实验装置,可制取CO,然后用CO还原Fe3O4,并检验气体产物。

已知甲酸(HCOOH)具有挥发性,甲酸蒸气具有酸性,在热的浓硫酸中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在本实验中,位置4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本实验存在一处明显不足是_____,位置5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19.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得反应前后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7:

20,则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为_____。

20.如图是盐酸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用10mL该浓盐酸可配制成3.7%的稀盐酸多少克?

_____

(2)稀释此溶液时,如果量取浓盐酸读数时仰视,将造成什么后果?

_____

(3)稀释后的盐酸可用于除铁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1.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K后,水同时被注入人字形左右两个管中,观察到两个烧杯中出现的共同现象是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_____?

22.化工生产中需要对原料进行提纯,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经测定,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硫酸钠,为了除去杂质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如下方案:

①取样,加水溶解,向其中加入过量的X溶液,得到悬浊液;

②向上述悬浊液中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

③将澄清滤液蒸发,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时,玻璃棒起什么作用?

_____

(2)加入X除去硫酸钠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3)此实验方案设计不严密,请你帮他制定改进措施_____。

23.在实验室,浓硫酸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下同)。

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

a.防潮解b.防挥发c.防吸水d.防变质

三、推断题

24.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箭头表示能转化)。

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_____;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A、B、C分别为NaCl、NaNO3、Na2SO4三种溶液中的一种,则C是_____溶液。

四、简答题

25.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

(1)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滤液质量一定比反应前AgNO3溶液质量小,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6.实验室制取O2或H2可选用下图装置。

(1)用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画出用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的装置图______。

(2)写出在实验室中,利用你画出的组合装置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7.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法和性质,打开弹簧夹,并推压加液器的活塞加入盐酸。

(1)制气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请设计实验证明烧杯中有哪些溶质。

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3)当制气管中盐酸消耗完,反应停止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_____

七、计算题

28.取10g氯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2.87g固体。

请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参考答案

1.C

【分析】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详解】

A、用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铜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A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郑州烩面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符合题意。

B、开封桶子鸡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C、修武松花蛋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杞县酱萝卜中富含的营养素为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B

【分析】

根据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以及绿色化学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要适度使用农药化肥,不符合这一主题,做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使用布袋购物可以减少使用塑料袋的频率,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符合这一主题,做法正确,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燃煤为居民供暖时煤炭燃烧生成有害气体的烟尘,不符合这一主题,做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焚烧落叶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这一主题,做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D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

A、铜属于金属单质,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由离子构成的,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石墨均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干冰是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液氧是氧气由氧气分子直接构成,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5.C

【分析】

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以及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反之则相反。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D

【详解】

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选项A正确;

B.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电子层的电子排布特点,可知X的值为8,选项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符号正下方表示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由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选项C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选项D错误。

故选D。

7.B

【分析】

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常见的合金、复合肥的定义以及常见的合成材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焊锡、不锈钢、黄铜都是常见的合金,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NH4H2PO4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NH4Cl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D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此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此选项错误;

C.羊毛中含有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味,棉线中不含有蛋白质,灼烧棉线无烧焦羽毛的气味,此选项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此选项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A、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反应③上由两化合物生成两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的反应,故A错误;

B、镍能与盐酸生成氢气,所以它比银的性质活泼,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B正确;

C、置换反应中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反应②是中和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

D、Ni(OH)2中Ni的化合价是+2,NiO2中Ni的化合价是+4,和NiCl2中Ni的化合价+2,Ni(OH)2、NiO2和NiCl2中Ni的化合价不完全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0.A

【分析】

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性质的多样性来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构成方式不同,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铜溶液中所含的微粒是铜离子、氯离子、水分子,氯化铁溶液中所含的微粒是铁离子、氯离子、水分子,所以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中只有阳离子不同,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的颜色不同,是因为这两种溶液所含阳离子不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1.D

【详解】

A、Cu2+、SO42﹣、H+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共存,但Cu2+的水溶液蓝色,故选项错误;

B、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D、Na+、K+、NO3﹣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2.D

【详解】

A、铜不溶于稀硫酸,故直接过滤可以把铜除掉,故A正确,

B、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所以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可以保证把盐酸反应掉,然后把剩余的碳酸钙过滤掉,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钙溶液了,故B正确。

C、硫酸铜可以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过滤时就可以把过量的铁粉过滤掉了,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没有助燃性,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点燃,混合气体点燃不能将一氧化碳除去,故D错误。

故选D。

13.B

【详解】

A、氢氧化钠加水稀释,pH值会随水加入量的增加逐渐靠近7.0,不会小于7.0,图像与所对应操作不相符;

B、镁铁均足量,稀硫酸等量,②图中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酸,氢气产生量是相等的。

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与铁,所以没得反应速度比铁快,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

C、硫酸钡不溶于酸,所以Ba2+和SO42-在一开始就会产生沉淀,图像③沉淀质量应在原点O出开始增加,图像与所对应操作不相符;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与催化剂是否加入无关,图像与所对应操作不相符。

故选B。

14.C

【详解】

氧化铁和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FeO+H2SO4═FeSO4+H2O;由于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与200克、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分析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物中氧元素全部转变为水中的氧元素,计算出水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即可;

设生成水的质量是x:

由方程式可以看出硫酸与生成水的关系为

x=3.2g

故选C。

15.N2SiO2He

【分析】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以及性质作用以及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排行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

SiO2。

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故填:

N2;SiO2;He。

16.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增大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氢气燃烧产物来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燃烧的条件是:

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促进燃烧的方法是: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氢气燃烧生成物是水,无污染,燃烧热值高等。

故填: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增大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17.t1℃不变125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上各点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题溶解度曲线可知:

交点即代表此温度下溶解度相同,t1℃时,A、B两种物质交于一点故溶解度相同;故答案为:

t1。

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因为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B会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因此B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答案为:

不变。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故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质量为m的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25g水,得到10%的溶液即:

,解得m=125g,故答案为:

125。

故填:

t1℃;不变;125。

18.4CO+Fe3O4

3Fe+4CO2没有尾气处理装置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

根据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原理以及产物检验。

【详解】

Fe3O4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此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有甲酸脱水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排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由于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实验中验证气体产物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石灰水变浑浊。

19.3g

【分析】

根据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详解】

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设固体减少的质量为x,钠元素的质量为a那么反应前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7:

20,反应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反应前后钠元素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后固体质量为17g,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20g-17g=3g。

故填:

3g。

20.118g稀溶液质量分数偏大Fe2O3+6HCl=2FeCl3+3H2O

【分析】

(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2)量取浓盐酸读数时仰视,会使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比要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3)根据铁锈的成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详解】

(1)设配成盐酸的质量为x,1.18g/cm3=1.18g/mL,则有1.18g/mL×10mL×37%=3.7%x,解得x=118g,故填:

118g。

(2)若量取浓盐酸读数时仰视,会使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比要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填:

稀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

Fe2O3+6HCl═2FeCl3+3H2O。

21.两个烧杯中都变浑浊物理变化

【分析】

根据物质溶于水的吸热、放热情况以及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以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特点来分析。

【详解】

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有溶质析出,所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温度降低,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会结晶析出晶体,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浑浊。

晶体析出的过程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填:

两个烧杯中都变浑浊;物理变化。

22.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Na2CO3+BaCl2=BaCO3↓+2NaCl(或Na2CO3+Ba(OH)2=BaCO3↓+2NaOH)在滤液中加入过量(或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蒸发

【分析】

玻璃棒用途:

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1)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故填: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2)此方案中,除去硫酸钠时,加入的X溶液是氯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BaCl2=BaCO3↓+2NaCl(或Na2CO3+Ba(OH)2=BaCO3↓+2NaOH)。

故填:

Na2CO3+BaCl2=BaCO3↓+2NaCl(或Na2CO3+Ba(OH)2=BaCO3↓+2NaOH)。

(3)此实验方案设计不严密,即过量的碳酸钠不能除去;改进措施:

过滤后想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以除去碳酸钠。

故填:

在滤液中加入过量(或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蒸发。

23.cad

【分析】

根据浓硫酸、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要密封保存,故选c;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故需要密封保存,故选:

ad。

故填:

c;ad。

24.H2O2CO2+C

2CONaNO3(或硝酸钠)

【详解】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会生成氧气,所以B是水,A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2;

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所以A是碳,C是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B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C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若A、B、C分别为NaCl、NaNO3、Na2SO4三种溶液中的一种,氯化钠和硝酸银会生成氯化钠,硫酸钠会转化成氯化钠和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