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本科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26182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本科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文本科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文本科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文本科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文本科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文本科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docx

《中文本科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本科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文本科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docx

中文本科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

中文本科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大学语文论文

中文本科毕业论文古代文学方向选题指导

○曹志平

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实践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山东省高校教学项目《网络时代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于2010年-2011年对全国30多所不同层次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了调研,发现高校虽然普遍重视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但是,管理不善、穷于应付、效果不佳的现象仍然存在。

我校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和写作方面也都存在不少问题,近些年来论文质量持续走低。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高校创新教育活动中最活跃因素的高校教师应该主动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选题到写作规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通过毕业论文环节的训练,真正实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

本课题组对我校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两个中文本科专业2008至2012届毕业生(不包括专升本、第二专业)1755人的论文及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研究,从学生预选题目到在指导教师引导下写作,中国古代文学方向历来是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重点,这个方向更改为其他方向的人数也很少。

从这五届学生1755篇毕业论文的题目来看,中国古代文学(包括文献学)方向420篇,约占24%;现当代文学方向598篇,约占3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139篇,约占8%;语言学(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349篇,约占20%;文艺学与美学方向70篇,约占4%;中学语文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方向136篇,约占8%;选其他方向(包括秘书学、新闻学等)者约占2.5%,见下表:

笔者对其中420篇中国古代文学方向论文进行了研究,针对该方向毕业论文在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指导意见和合理建议。

一、充分认识选题的重要性,克服应付和依赖思想

毕业论文的选题至关重要,是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落实知识转化能力的训练过程,是检验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论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

选题环节做不好,从很大程度上说明学生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欠缺;不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也很难称之为好学生。

对于这一点,经历过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都有清晰的认识。

在我们做过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卷调查》中,2012届372份有效问卷对第21项“你认为毕业论文的质量与你的选题有关吗”的回答,100%选择的是肯定答案“有”。

但在每届论文初选题目时,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到位,存在应付和依赖指导的思想。

考察我院中文专业2008至2012届毕业论文,虽然预选题目的方向与实际论文方向变化不太大,但是,具体题目更改和变化比例却很大,达到80%以上。

以2012届古代文学方向为例,82篇论文中有68篇题目有更改,更改率近83%,很多学生在预选题目时只是草草地考虑了一个大致范围,并没有深入、细致地思考题目是否合适,经过老师指导才发现自己所定题目并不妥当,不得不进行修改,如下表:

上表中前10篇基本上属于题目范围变化问题,后10篇的题目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论文题目与原定题目风马牛不相及。

也有原题目被指导教师推翻后,学生自己找不到合适题目,教师给出的题目学生又做不了,最后不得不应付了事,或勉强及格,或重新补作,从而影响了论文质量和成绩。

中等及以下成绩的论文都存在对选题不重视、不认真的情况。

为了有效解决学生对选题不重视的问题,文学院在管理上也尝试着改革: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

通过召开全体应届毕业生参加的毕业论文工作会议和指导教师会议,讲清楚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使师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论文工作。

二是改变选题方式。

以往虽然安排学生预报题目,但在指导教师安排方面并不考虑学生所报题目的方向,出现学生所选方向和题目并非指导教师专业擅长的情况,带来指导教师指导不便、学生更改方向等问题的产生,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在选题方面产生依赖指导教师的思想和等待、应付的做法。

从2009级开始,文学院实行“三年三段,三选三结合”的方式,“三选”即学生选方向——选导师——选题目,“三结合”即学生自选题目、指导教师给出题目、教研室征集题目相结合,更宽范围、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选题需要。

三是提前安排选题环节。

“三年三段”即:

二年级的学习阶段——三年级的准备阶段——四年级的写作阶段。

第一阶段的学习阶段,不仅通过《应用写作》必修课程了解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性质和学术规范,而且通过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论文(大型作业)的训练,开始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二阶段的准备阶段,通过专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点,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重点阅读原作、积累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第六学期期末,安排学生预选方向,然后根据学生所选方向安排指导教师,安排学生在假期中自己思考并预选题目;在四年级新学期开始的一个月内,通过自选题目、指导教师给出题目、教研室征集题目三结合的方式选题、开题,使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选题,使开题工作更加顺利,为毕业论文的顺利撰写奠定基础。

二、选题要有一定创见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陈旧、缺乏新意,简单重复他人的劳动,这是通病,在古代文学方向选题上表现尤为突出。

比如:

2009届毕业论文学生自己预选题目:

《五柳先生带月荷锄归——论陶渊明的归隐生活》、《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顽石贾宝玉的情感人生》、《成也诸葛,败也诸葛——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性格》、《苏轼的人格魅力》、《论猪八戒之懒惰与勤奋》、《李清照词的凄凉意境》、《论〈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分析》、《可怜红颜多薄命——林黛玉性格初探》、《李清照前后词风比较》、《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2010届学生自己预选题目:

《红楼梦人物分析——悲情公子贾宝玉》、《漫谈苏轼的旷达》、《人生长恨水长东——一代词帝李煜的才情和失意人生》、《李清照词风》、《〈水浒传〉中女性形象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诗经〉的艺术特色》、《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浅析》、《试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与其词作》;

2011届学生自己预选题目:

《宋江之忠义分析》、《〈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女人形象——红楼梦黛玉与宝钗的对比分析》、《以文观人——从苏轼诗词看苏轼其人》、《唐传奇中的侠义精神》;

2012届学生自己预选题目:

《袭人和晴雯形象初探》、《论杜甫诗歌中的沉郁情调》、《探讨〈水浒传〉的忠义思想》、《浅谈李白的诗歌特色及影响》、《论李清照的情感世界》、《论林黛玉》。

以上题目基本上属于老生常谈,毫无创新可言,其结果是绝大多数被指导教师否掉了,学生重新选题。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本身就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引导下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撰写的论文不能人云亦云,要有一定的创新性。

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去重复别人的劳动,不动脑筋,不做研究,何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何谈培养创新能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对本科论文创新缺乏正确而清晰的认识,二是缺少学术积累,对学术研究动态也缺乏应有的了解,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注意在继承原有研究基础上寻求新方法、新角度,不因循旧说而影响探寻新发现,要形成新观点、新成果。

任何科学成果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创新就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具有新发现、新见解、新成果,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已有结论的怀疑,关键是找到从怀疑向创新转化的契合点,做到不迷信权威,不盲目从众。

很多大学生往往认为别人研究过的题目没有再研究的必要了,再研究也不能出新成果,因而造成胆怯和畏缩心理,更不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

虽然说中国古代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每一个重要文学现象的研究成果都可谓汗牛充栋,《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重要作家作品研究都已经形成专门的学问,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的每个点每个面,其实还都有很多可研究的问题。

比如在中国上古神话研究方面,《中国上古神话中的自然神之研究》、《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奇国异域研究》、《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始祖神之研究》、《〈山海经〉中的水神形象探索》、《〈山海经〉中的植物神形象研究》、《〈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形象探索》等,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再如《诗经》研究,可以探讨《诗经》农事诗、《诗经》婚恋诗、《诗经》战争诗、《诗经》宴饮诗、《诗经》讽喻诗、《诗经》祭祀诗、《诗经》亲情诗等题材内容,也可以探讨“《诗经》编订再认识”“《诗经》在先秦的流传与应用”等问题。

在形象和意象研究方面,还可以以“《诗经》中鸟虫形象研究”“《诗经》中女性形象研究”“《诗经》中男性形象研究”“《诗经》中‘雨’意象研究”(或“水”意象、“鸟”意象等)等为题。

在文化研究方面,“《诗经》中的×地文化色彩”(属于地域文化研究,选择一个方面,比如“《诗经》与齐文化”)“《诗经》中的酒文化”“《诗经》中的饮食文化”“《诗经》中的××民俗”(属于民俗研究,选择一个方面)等,都是很好的题目,都是可以进一步去探究的。

而学术研究领域有不少新成果,也往往是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学者指出,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的领域里,走出一条“读破它,利用它,打开它的秘密”的途径,写出了《甲骨文研究》的新成果。

但在他打开了甲骨文的秘密之后,他又发现自己先前的“读破它,利用它”存在着某些“错误的看法”。

于是,他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撰写出《卜辞通纂》,从而确立起认识甲骨文的“系统”,将甲骨文按照干支、数字、世系、天象、食货、征伐、畋游、杂纂类进行编排。

郭沫若这种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见解,不断完善新的见解的做法,就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发展性的创新。

由此可见,在别人研究过的基础上,仍然可以再深入研究,仍然可以出新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随着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对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渗透,催生了大批古代文学研究新成果,当然也能为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比如我院对外汉语专业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苏小妹之考辨》(《曲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选评》第10页)一文,所考察的对象苏小妹是一个在民间流传颇广的“才女”形象,在明清以来的小说、戏剧中不断被丰富、发展,论文依据学界明代以来对“苏小妹”人物真实性的质疑,并突破前人纯粹从资料考辨出发的单一角度,从文学、历史学、民俗学多个视角出发,全面审视“苏小妹”这一人物形象的流变历程,不仅得出“苏小妹实非真实历史人物”的结论,而且深度挖掘其文学与历史文化意义,选题新颖,有学术价值。

当然,本科毕业论文并不要求一定要有重大发现和创造,也不要求能去填补学术空白,只要学生有自己的一得之见,也是一种收获和进步,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注重平时的学术积累,注重关注学术前沿,注重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才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选题新颖、有创见的重要前提。

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是否有新意,关键在平时的钻研与积累。

一般来说,大一大二是打基础的阶段,通过《文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应用写作》《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细读》等主干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了一定的作品阅读能力和鉴赏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形成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各个阶段重要文学现象的系统认识,这时,学生理论基础有了,语言能力和一般写作能力有了,专业选修课程也开始开设了,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开始确定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