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工作思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640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工作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卫生工作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卫生工作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卫生工作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卫生工作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工作思路.docx

《卫生工作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工作思路.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工作思路.docx

卫生工作思路

年卫生工作思路

 

 

————————————————————————————————作者:

————————————————————————————————日期:

 

2010年卫生工作思路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实施新医改的关键之年。

做好今年卫生工作对于今后一个时期温州卫生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2010年,全市卫生工作总体思路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建设卫生强市为总抓手,紧紧围绕新医改提出的让群众“得病有保障、看病更便捷、平时少得病、治病少花钱”四方面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温州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妥落实各项改革任务,进一步促进我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根据这个总体思路,2010年全市卫生工作重点是“围绕一条主线、突破两个难点、夯实三个基础”,并统筹兼顾推进各项卫生工作。

(一)围绕“一条主线”,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温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2011年重点任务实施计划》,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牢牢把握“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突出“基本、基层、基础”这一工作重点,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医改工作。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快卫生强市建设的决定》精神,加大卫生强市、卫生强县(市、区)、卫生强乡镇(街道)创建力度,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与协调,抓紧成立领导机构和日常办公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进度,分解任务。

三区、两市要完成前期准备、对照检查和整理申报阶段工作,各县要完成前期准备和对照检查阶段工作,每个县(市、区)35%乡镇(街道)要通过评审。

各地要组织编制“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地分析“十一五”期间卫生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认真总结经验,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业务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使“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二)突破“两个难点”,即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统筹谋划公立医院改革两项难度最大、任务最艰巨的环节上求突破

1、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制定《温州市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暂行)》。

2010年2月25日前,市辖三区务必要完成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提供给患者,并主动为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提供方便。

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所用药品(包含基本药物)实行以省为单位的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并由中标企业统一配送。

乐清市、瑞安市年内要实施这项制度。

6个县要抓紧组织调查研究,尽早完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案制定。

基本药物目录要全部纳入新农合药品的报销目录,其补偿比例至少要高于非基本药物5个百分点,三个区基本药物报销比例要高于非基本药物10个百分点,切实保障群众治病少花钱。

要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强化舆论宣传,引导群众形成合理的用药习惯。

2、统筹谋划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既是医改最难的环节,也是整个医改的关键环节。

各地要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坚持试点先行、鼓励探索、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统筹谋划公立医院改革。

一要强化监管。

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强化政府监管,逐步形成职能明确、定位清晰、综合协调、权责统一的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依法加强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监管,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做好三级医院评审的督查和预评,力争市级医院三甲“零”突破。

积极实施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继续推进平安医院创建,大力实施《温州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充分发挥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作用,逐步探索建立解决医疗纠纷处置长效机制,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要推进运行机制改革。

健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管,推行绩效管理,降低营运成本,逐步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制和院长负责制,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岗位绩效考核,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进一步改善医院内部管理,落实《浙江省医院门诊管理暂行办法》,推行门诊实名挂号制,完善预约挂号、弹性工作制和医疗服务满意度评价系统,简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质量。

继续实行大型医疗设备、医学影像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切实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三要规范引导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按照区域医疗机构规划,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的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举办康复、护理、老年病及临终关怀等资源较少或特色明显的医疗机构。

鼓励社会资本在城乡结合部、城市新区以及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举办医疗机构。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使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享有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落实民营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

(三)夯实三个基础,即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力争群众得病有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新医改配套的《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农合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2010年各地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0%以上,全市人均筹资水平达200元以上。

鹿城、龙湾、瓯海三个区实行市级统筹,人均筹资标准达220元;瑞安市、乐清市人均筹资标准达200元,6个县人均筹资标准达180元以上。

各地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同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纯收入的6倍以上,门诊补偿比例要控制在门诊费用20~40%之间,年度基金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含风险基金)。

适当扩大特殊疾病门诊报销范围,逐步提高尿毒症、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并将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纳入报销范围。

继续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加强医疗费用控制,自费药物使用控制在总住院费用的15%以内。

从2010年开始,农民健康体检资金统一纳入新农合基金管理。

严格执行财政部、卫生部有关新农合基金的财会制度,加强对基金运行的分析和监控,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和及时支付农民医药费用补偿款。

加强信息化建设,抓紧实现普通门诊费用报销实时联网自动结报,完成市级与各县(市)新农合网络的连接,加快结报速度。

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逐步转变个人缴费方式,降低筹资成本。

做好第三轮农民健康体检,确保体检率达30%以上。

2、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群众看病更便捷

一要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

组织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标准化创建,力争三个区的标准化中心达60%以上、各县(市)达30%。

启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力争三个区站覆盖率达100%、各县(市)达80%。

开工建设30家乡镇卫生院新建和维修改造。

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创强,力争5家通过省200强终评,10家通过市50强验收。

新建(改扩建)、整合村卫生室1700个。

启动洞头县、泰顺县人民医院二甲创建,其它县级医院做好等级复评工作。

贯彻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政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和测算工作,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绩效工资改革平稳进行。

此外,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省、市级医院继续与县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推进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公立医院牵手社区行动和适宜技术下基层行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二要继续实施缓解看病难行动计划。

重点加强骨干医院建设。

抓紧完成市儿童医院筹建,力争3月份对外开诊,缓解儿童看病难问题;尽快完成市五医改扩建工程建设;加快附一医新院和附二医综合病房大楼建设;启动市三医娄桥院区、市第六人民医院、市急救中心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完成市中医院项目选址。

加快苍南县、平阳县、泰顺县人民医院和乐清市二医迁建步伐。

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平阳县、苍南县、泰顺县、文成县疾控中心确保投入使用,龙湾区、瓯海区疾控中心加快建设进度。

加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的标准化建设。

加快市妇幼保健大楼和瑞安市妇保院住院大楼工程建设,乐清市妇保院迁扩建工程和新建文成县妇保所抓紧投入使用,启动新建瓯海区、苍南县、平阳县妇保院等项目前期工作。

3、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群众平时少得病

一要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继续抓好三大类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建立健康促进学校20所,力争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儿童预防接种率达95%,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80%以上,住院治疗率达10%以上,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5%,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92%,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0%。

继续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免费为计划怀孕的农村妇女增补叶酸。

加强免费婚检和孕前优生检测,力争检测率达50%。

完成乐清市35~59岁农村妇女乳腺癌普查2000例,力争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覆盖率达82%,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的接种率达90%。

二要继续抓好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

突出抓好“甲流”防控。

进一步完善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加大疫情监测力度,积极组织疫苗接种。

继续加强手足口病、霍乱、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

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部署“消除麻疹行动计划”。

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使安全套放置率达90%以上。

加强美沙酮维持治疗机构建设,落实人员配备和工作经费。

实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加快疾控机构的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强疾控专家培养和现场流行病学人员培训,实施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绩效考核。

强化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抓好应急队伍培训,推进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建设,不断提高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等疾病监测和应对能力,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要强化监督执法。

各地要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理顺食品监督管理体制,抓紧移交餐饮监管职能,逐步从餐饮监管转向食品安全综合协调。

在职能交接过程中,要继续承担餐饮服务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顿。

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

继续组织小餐饮、小诊所专项整治,全面推行食品卫生、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非法行医行为。

进一步规范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管理,除洞头外各县(市)要确定一家以上具备职业病体检资质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继续组织卫生服务进企业活动。

四要加强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和血液管理。

继续抓好“甲流”医疗救治,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做好重症和危重“甲流”患者早期识别、治疗和抢救工作,努力降低死亡率。

加快“120”急救网络建设,提高其转运和院前急救能力。

继续做好妇幼保健工作,严格控制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实施母婴健康工程和妇女健康促进工程。

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加强献血管理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建设,强化对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探索献血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临床用血和血液安全。

五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复查成果,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三个区要根据《温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创建机制,分解创卫指标,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开展城郊结合部卫生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温州城市的品位和档次。

加强“五小行业”卫生整治。

洞头县要通过国家卫生县城考核,文成县要申报国家卫生县城,永嘉县瓯北镇要通过省级卫生镇复查。

组织开展“除四害”先进城区(县城)达标巩固工作,市区要通过省级灭鼠先进城区复查。

继续创建一批省、市级卫生村和卫生先进单位。

加快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村卫生厕所整治覆盖率要达80%以上。

继续实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中国/WHO健康促进学校项目”。

加强公共场所禁烟宣传,开展卫生系统禁烟效果中期评估和督促检查指导工作。

(五)统筹兼顾各项工作,保障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1、加强党风廉政和卫生行风建设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努力提高卫生系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继续坚持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一把手“一岗双责”制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

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探索建立纠风长效机制。

落实医德考评制度,加强卫生廉政文化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无“红包”医院创建,严肃查处收受“红包”、“回扣”、滥检查、乱收费、开大处方等行为。

加强信访和维稳工作,关心老干部生活和医疗服务,发挥老干部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和卫生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浓厚氛围。

2、做好医教科研、中医、干部保健和人才培养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管理,对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

强化第三轮“311”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培育5个医学重点学科群和10个重点学科。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继续推进中医药文化和“百草园”建设,重点建设中医特色专病专科,做好以师承方式培养中医药人才和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养项目。

继续做好2个省级中医药参与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开展3~5个市级中医药参与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

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加强干部保健工作,扎实做好保健任务和各类保健对象的健康体检。

继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卫技人员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完成2227名基层卫技人员的培训任务,继续实施委托高校免费培养农村全科医生计划。

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引进50名高层次卫生人才。

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3、推进规划财务和医药招投标工作

继续加强基建、新农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专项资金监管,指导县级医疗卫生会计核算中心建设。

出台温州市医疗单位床位收费指导意见和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内审制度,争取在年业务额5000万元以上单位设置内审机构。

同时,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等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启动市级医院节能技术改造试点,创建节约型绿色医院。

建立市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经办机构,确保药品采购网上交易率达80%以上;做好市、县两级医院医用耗材集中招标,抓紧实行挂网采购;组织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医用设备的部门集中招标采购。

4、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依法行政步伐

继续做好市、县两级卫生数据中心建设,全面部署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抓紧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逐步建立标准化、网络化的卫生信息数据库和应用平台。

加强温州卫生信息网建设,完善办公自动化和“一卡通”系统建设。

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进一步推进卫生法制建设,完善和有效执行各项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做好卫生行政审批改革,起草市卫生局行政审批工作规程,组织行政许可案卷评查。

继续推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管理,开展说理性行政处罚文书试点工作。

做好系统“五五”普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5、加大卫生政策和新闻宣传力度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深入开展卫生新闻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医改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弘扬本系统、本单位的先进典型,推广医改实践中好的做法与经验,科学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加大卫生行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宣传力度。

扎实办好卫生宣传载体,继续做好“名医进社区”和《健康宝典》、《名医讲坛》等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把卫生工作宣传好、报道好,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优化卫生发展新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