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483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南木镇中心小学

【单元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

《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想别人没想到的》《语文园地三》

2.《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

《战胜命运的孩子》《用不同的眼睛看》《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为有不为》《卧薪尝胆》《启示》《从哪一头吃香蕉》《肥皂的发明》

3.《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

《雪梅》《卜居》《南园》《蔽月山房诗》《人生哲理诗(其一)》《过沙头》《古今贤文

(一)》《古今贤文

(二)》《南辕北辙》

【单元教学目标】

“一主”目标:

1.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诵中积累好词佳句,感悟诗文。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能根据单元专题收集课外阅读资料、进行课外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按要求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6.掌握叙事文章的一般方法。

“两翼”目标:

1.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8篇,《主题式·经典诵读》9篇,背诵喜爱的经典诗文。

2.指导学生运用“以读代讲”等方法深入感悟主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指导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法,积累好词、好句,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单元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学会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3.联系实际生活,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并能复述故事。

【单元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掌握叙事文章的一般方法。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意深远。

学习本组课文,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建议本组教学12——14课时可用

【单元检测方向】

本单元检测的试题一般设为三大题,全卷总分100分。

第一大题为积累与运用(45分),主要考查学生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第二大题为阅读题(25分),共2题。

第三大题为作文题(30分),考查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单元检测的题目类型主要有:

看拼音,写词(以“词语表”为主);写硬笔;补充词语(以单元的课文中一些好词为主);选择正确的解释(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为主);按要求写句子(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为主);形近字组词、按课文原文填空(重点考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园地“日积月累”的内容);改错别字,修改病句;课内阅读(以精读课文为主);习作(本单元的作文主题是抓住自己的特点写)等。

根据检测的类型题,在教学中对这些题型将以强化,确保每个同学都掌握;尤其是阅读题。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自读本单元的内容,了解单元主题;感知四篇课文大意;弄清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培养学生自主读书,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了解本单元要查找的资料有哪些,做好查找计划,提前查找。

引导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

3.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团队作风。

4.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教学重难点

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完成前置性预习

教学过程:

一、前置预习。

1.自读本单元的内容,了解单元主题;感知四篇课文大意;弄清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了解本单元要查找的资料有哪些,做好查找计划,提前查找。

二、课前导入。

导言: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就要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按要求认真读课文,我们可要举行“我是读书小能手”擂台赛。

有没有信心?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我知道本单元的主题:

2.本单元精读的课文:

3.略读的课文:

4.这四篇课文叙述的故事,我能讲出来!

5.我还能谈一谈读完课文的感受。

6.我发现要查找的资料有这些:

7.我知道了口语交际的内容是:

8.原来这次的习作是让我们写:

9.除了老师要求的,我还有别的收获!

二、自学引馈。

(学生自由读书,就老师提出的阅读要求认真读书,勾勾画画;老师巡视课堂,参与其中,随时激趣点拨)

三、探究释疑。

(学生读完整个单元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收获,遇到了不同的意见或出现了困难,一起交流探究,为“我是读书小能手”擂台赛做准备)

四、当堂练习

1.学生汇报学习收获,为了激趣。

老师组织举行“我是读书小能手”擂台赛。

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必答,抢答,补充答,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

(师随机板书:

单元主题——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精读课文:

《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

略读课文:

《想别人没想到的》

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

说说我自己

要查的资料:

①找寓言些故事读②查一查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③搜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想问题的事例。

2.评选读书小能手

3.颁奖仪式

五、总结

导言:

同学们学得真棒!

我们计划用两周的时间学习完本单元,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预习,你们有什么打算?

(预设:

①反复读精读课文,自学生字,积累词句,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根据课文中泡泡的提示和课后出示的问题读书感悟,理解内容。

②自学略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怎样的?

③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开展“我在日记本上给自己画像”“请好朋友谈谈对自己的看法”活动,积累语言材料,为口语交际与习作练习做好准备。

④着手查找有关的资料,把收集到的资料与同学分享,然后整理保存。

(制定学习计划)

2.汇报交流。

3.师小结:

同学们做的计划好棒啊!

接下来就要看你们的行动了,等本单元内容学习完了,我们要进行第三届“比比谁的收获大”擂台赛。

还要评出“快乐小作家”,“多多小博士”,“央视候选播音员”“巧巧嘴”“班级小老师”呢。

你们有没有信心在比赛中获胜?

有没有信心得到这些荣誉称号?

好,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

六、布置作业。

1.反复读精读课文,自学生字,积累词句,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根据课文中泡泡的提示和课后出示的问题读书感悟,理解内容。

2.自学略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怎样的?

3.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开展“我在日记本上给自己画像”“请好朋友谈谈对自己的看法”活动,积累语言材料,为口语交际与习作练习做好准备。

4.着手查找有关的资料,把收集到的资料与同学分享,然后整理保存。

 

第二课时(整体识字课型)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三单元的生字词

教学目标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上,随文识字识词。

3.归纳、积累词,通过评研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上,随文识字识词。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词卡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完成前置性预习

教学过程

一、前置预习

1.熟读第三单元的生字词。

2.了解每篇课文的的内容上,随文识字识词

3.归纳、积累词。

二、课前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

三、自学引馈

1.出示本单元的“二会”字,自由认读。

2.小组合作学习:

①小组内合作交流。

解决存在困难的生字。

②小组长检查每一名组员的认读情况。

③小组汇报识字情况

3.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4.小组合作,将生字按照构字结构分类。

5.展示小组分类学习情况。

四、当堂练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对出错的字进行板书。

2.根据反馈情况,重点学习易错字。

3.认读本单元词语。

4.指导书写。

(1)出示本单元要写的字,让学生把生字按结构分类观察。

(2)根据构字结构分类写生字。

(3)教师重点指导书写的字。

叼:

右边的笔顺是横折竖钩、提,最后一笔不要写成“丿”。

悔:

左边是“忄”,不是“十”;右下方是“母”,不要把两点写成竖。

弓:

独体字,3画,笔顺是横折、横、竖折折钩。

魏:

17画,第14画是从“田”字里面通下来一撇,第16画是撇折。

肃:

笔顺是横折、横、横、竖、长撇、竖、撇、点

五、总结

六、作业布置。

1.写生字:

叼悔弓魏肃

2.预习第9课

第三、四课时(9寓言两则)

教学内容:

教材《寓言两则》,新语文主题阅读的《战胜命运的孩子》、《卧薪尝胆》,主题式经典诵读的《人生哲理诗(其一)》、《南辕北辙》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自主阅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完成前置预习

教学过程

亡羊补牢

一、前置预习

1.“亡羊补牢”什么意思?

2.那个人丢了几次羊,为什么?

3.读了《亡羊补牢》这个寓言,你懂得了什么?

二、课前导入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2.你们通过学习,知道寓言有什么特点?

3.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亡羊补牢

三、自学引馈

1.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有不理解的字吗?

2.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怎么办?

3.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5.再读课文,从“补牢”这个词你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四、探究释疑。

(一)你的猜想对不对呢?

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

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三)小结。

(四)品读领悟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1)羊圈破了个窟窿。

①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②“窟窿”就是——(洞)。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③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

④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

引读前两句。

⑤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

(1)街坊劝告,他不听。

①“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②街坊是怎么劝的?

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③引导评议,齐读。

④可养羊人呢?

指名读,评议。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⑤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⑥指名读,评议。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

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

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

能否去掉?

(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

从哪儿读出?

(8)“从此”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9.再读课文,体会寓意。

10.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看法。

五、当堂练习。

自主阅读语文园地三中的《买椟还珠》;新语文主题阅读《战胜命运的孩子》。

交流:

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六、总结

1.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感知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言。

2.师小结

七、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毫不在意后悔——修养圈

结果再也没丢

(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

感知题意——理解内容——体会寓意

 

南辕北辙

一、前置预习

1.“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2.《南辕北辙》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

二、课前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还记得我们学习寓言的方法吗?

2.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3.通过预习,对这则成语,你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三、自学引馈

1.自由读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探究释疑。

1.检查读文。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

小组讨论:

①小组内讲讲这个故事。

想一想,那个人能到楚国去吗?

为什么?

②读了这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3.小组交流汇报。

4.指名详细复述故事,师随机提示、指导注意把人物语言讲明白。

五、当堂练习。

1.出示插图:

面对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4.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卧薪尝胆》,交流:

故事讲了什么内容,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5.诵读主题式经典诵读的《人生哲理诗(其一)》、《南辕北辙》,理解人生的哲理,进一步体会《南辕北辙》的寓意。

六、总结

七、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完成课堂作业。

3.给词语表第9课的词语注上拼音。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北▲

∣(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楚国)

目的——行动

无法实现愿望

第五、六课时(10惊弓之鸟)

教学内容:

教材《惊弓之鸟》,新语文主题阅读的《用不同的眼睛看》,主题式经典诵读的《蔽月山房诗》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惊弓之鸟、大吃一惊、悲惨、愈合、孤单失群”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示,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示,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前置预习

1.熟读本课生字词,课文。

2.理解“惊弓之鸟”这个词。

3.《惊弓之鸟》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

步作出来?

5.读了《惊弓之鸟》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二、课前导入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爱读书,尤其是喜欢读故事

书。

那你们课下都读过那些成语故事?

2.这些成语不但内容精彩,而且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

3.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三、自学引馈。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更羸打猎大雁射箭拉弦悲惨愈合裂开

2.指着课题:

你能从字面上来猜猜“惊弓之鸟”的意思吗?

3.谁让鸟“惊弓而落”?

4.小结:

将题目补充完整,就可以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四、探究释疑。

1.“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具体的语段

吗?

(1)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直往上飞”是怎么样的飞?

直接掉下来,是箭射下来的吗?

是什么让它落下来?

你能想象着读一下这段话吗?

2.这样的情形,魏王很奇怪。

谁来读一读魏王的话?

3.默读了课文第9自然段,从这一段中尼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飞得慢箭伤作痛叫的悲惨孤单失群

4.谁能替更羸向魏王做一番解释呢?

5.为什么当时只有更羸能射下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观察分析判断)

6.此时,你想对更羸说些什么呢?

五、当堂练习。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3.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用不同的眼睛看》,交流:

故事讲了什么内容,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诵读主题式经典诵读的《蔽月山房诗》,感受此诗以人站在宇宙的高度,以“人眼大如天”的气势,透析了近大远小的辩证关系。

六、总结

总结课文:

我们也要做一个像更羸一样的人,善于观察,分析周密,判断准确,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成为某一行业的能手。

七、布置作业

1.把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2.给词语表第10课的词语注上拼音。

3.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10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箭伤作痛

伤口裂开

分析叫的悲惨孤单失群往高处飞↗↓

心里害怕↗↓

判断不用箭只拉弓听到弦响↗掉了下来

第七、八课时(10画杨桃)

教学内容:

教材《画杨桃》,新语文主题阅读的《踏花归去马蹄香》,主题式经典诵读的《卜居》、《过沙头》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学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叮嘱、准确、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前置预习

1.熟读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老师说的那段话背下来。

2.找有关杨桃的资料。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找找课文里有哪些意思深刻的句子,把它抄下来。

4.课文中说: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为什么?

5.读了《画杨桃》,你懂得了什么?

二、课前导入

1.(出示杨桃实物和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板书:

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2.齐读课题。

3.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预设: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4.自读课文,注意读书姿势。

三、自学引馈。

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探究释疑。

(一)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书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

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①作者在一次图画课上,就把杨桃真的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

②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几个?

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呢?

这能说明什么?

③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

④指导学生看文中的第二幅插图,然后实物展示

⑤“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

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

(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学习第四至十七自然段

默读第四至十七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

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学习十八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提问:

(l)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

(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

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背诵。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提问:

(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

(板书:

一生受用)

(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

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

(板书要……不要,是……就)

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

四、当堂练习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选词填空:

(1)不像……而像…………不要……要……

①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想当然,()实事求是。

②老师看了我画的杨桃,()同学那样讥笑我,()父亲那样要求我看到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③同学都讥笑我的画()杨桃,()五角星。

(2)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各说一句话。

3.齐读倒数第一、二自然段并试背诵。

4.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踏花归去马蹄香》,交流:

故事讲了什么内容,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5.诵读主题式经典诵读的《卜居》,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不足,智有不明;卦有不到,神有不灵。

诵读主题式经典诵读的《过沙头》,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六、总结

七、布置作业

1.给语文书的词语表第11课的词语注上拼音。

2.完成课堂作业。

3.背诵老师说的那段话,抄写课文里意思深刻的句子。

板书设计

11画杨桃

父亲:

是……就……

老师:

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我:

一生受用

第九课时(12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内容:

教材《想别人们想到的》,新语文主题阅读的《有为有不为》、《从哪一头吃香蕉》,主题式经典诵读的《古今贤文

(一)》、《古今贤文(二》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挂图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前置预习

1.《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3.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课前导入

师: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听故事,所以今天又带来了一个,想听吗?

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他非常喜欢画画。

每当选拔人才的时候,他常常会让前来考试的人根据他所出的一句诗画一幅画。

有一次,他出了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句。

那些考生不是画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