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事业的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381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8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事业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广播事业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广播事业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广播事业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广播事业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事业的发展.docx

《广播事业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事业的发展.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播事业的发展.docx

广播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广播事业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讲,20世纪20年代是广播事业的开创时期,30年代则是广播事业蓬勃兴盛时期。

 1920年10月,美国匹兹堡市私人经营的KDKA广播电台取得政府发放的营业执照,开始播音,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广播的私营商业广播电台。

美国KDKA广播电台开办时每天仅在晚间广播一小时,但开播后一周就及时报道了美国总统大选的竞选活动和结果。

有几千人收听了这个长达18小时的节目。

1921年3月,刚当选的美国总统哈定通过广播发表了就职演说。

1926年全国广播公司(NBC)成立,并为联播节目分别组建了“蓝色”(14座电台)和“红色”(26座电台)两个广播网。

1927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成立,建立了自己的广播网。

 30年代,广播具有了与电影和报纸同样的地位。

1938年的慕尼黑危机和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广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优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是广播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CBS开创新闻联播方式、广播评论和现场报道。

爱德华默罗《这里是伦敦》的报道,成为国际广播界现场报道的楷模,树立了新闻评论员的权威。

广播新闻在二战中发展到一个高峰。

伦敦大轰炸、珍珠港事件,罗斯福的演说、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日本投降等重大新闻,通过广播传向全世界,广播因此声震全球。

 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任的9个月内,共在广播电台发表讲话20次,大大提高了广播的地位。

特别是1933年的四次炉边谈话,成为美国政治史和广播史上的里程碑 

1943年,根据《广播联营条例》中关于一个广播组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内只能经营一个广播网的规定,全国广播公司被迫出售所拥有的蓝色广播网,保留红色广播网,被出售的蓝色广播网新组建为美国广播公司(ABC)。

美国的大众媒体学者德弗勒描述当年美国人喜爱广播时说,“经济来源窘迫的家庭,收音机坏了后也要省吃节俭用攒钱修好。

他们也许把家具还给贷款公司或拖欠房租,但他们死抱住收音机不放。

战后,由于电视的崛起,电台的广告收入直线下降,迫使广播电台的节目进入自身调整阶段。

到1952年,广播以制作费用低廉的猜谜节目和恐怖戏剧取代了制作费用较高的娱乐节目。

广播的新闻和评论节目也有所减少。

它利用移动、便携、兼听等特点把自己变成主要为流动人群服务的“伴侣媒介”,并逐渐朝专业台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第一节电视的发明

1、机械电视

1926年,贝尔德发明第一台机械电视机诞生。

2、电子电视

1927年,法恩斯沃思(1906-1971)成功用电子技术把图像从摄像机传输到接收器上,这是公认的电视诞生的标志。

法恩斯沃思和他的电视机

他几乎是本能地意识到用机械装置传送图像是不可行的。

这名年轻人还有一个直觉,即令他感到新奇的物理学领域-电子学的研究—有可能掌握着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

无论如何,电子能够以机械装置不可比拟的速度移动,这就可以使图像清晰得多,并且意味着不需要活动元件。

他由此推理,如果一个画面能转换成电子流,那么就能像无线电波一样在空间传播,最后再由接收机重新聚合成图像。

从本质上看这是个相当简单的主意,但如此简单的想法却似乎没有任何人想到。

15岁画出草图,21岁发明电子电视。

他是全世界公认的电子电视的发明者,被称为“电视之父”。

第二节电视接收机技术的发展

一、彩色电视

1902年芬伯兰克提出三基色原理

20世纪50年代初,最具意义的是彩色电视的兴起。

美国是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的国家。

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先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彩色电视的三种制式:

 美国“点描法”通称为NTSC制

 前西德所发明的彩色电视系统,简称为PAL制式

 法国所发明的彩色电视系统简称为SECAM制

二、高清晰度电视---HDTV

扫描行数由525、625行增加到1125行

第三节采录及制作技术的发展

以前,人们制作电视节目一般采用两种方式。

一种是用电视胶片把节目拍摄下来,冲印,再通过电子扫描播出。

采用这种方法的一个最大的缺陷,是无法进行电视节目的实况转播。

另外一种是用摄像机直接把信号播出去。

这虽然满足了那些希望目睹现场情景的观众的需要,但是它不能记录和重放,失去了作为资料的历史价值。

可见,以往的制作方法都有一种无法克服的缺憾。

录像机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

有了录像机,人们可以丝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在纽约制作的节目带到世界各地播放,让人们同享欢乐。

1、磁带录像技术到数字摄录技术

1951年,美国的克罗斯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磁带录像机;

1956年,美国安培克斯公司推出了新式磁带录像机

60年代到70年代,各种新型盒式录像机等相继出现

录像机由摄像机、录放像机和像电视机那样的监视器3部分组成。

录像是将图像的光信号经过摄像机转变成强弱不同的电信号,然后通过导线传到录放像机,再由录放像机的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磁场变化信号,记录在录像磁带上。

放像时利用录放像机的磁头把磁带上的信号转换回来,成为电信号,通过监视器或电视机显示出图像,放出伴音,这就是重放。

CCD(ChargeCoupledDevice)摄像器件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可靠性高、工作电压低、无图形扭曲及灼伤,不受电磁场干扰等一系列光导式摄像管无法比拟的优点,在电视摄像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压缩以后由相机内部的闪速存储器或内置硬盘卡保存,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借助于计算机的处理手段,根据需要和想像来修改图像。

CCD由许多感光单位组成,通常以百万像素为单位。

当CCD表面受到光线照射时,每个感光单位会将电荷反映在组件上,所有的感光单位所产生的信号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2、电子新闻采集系统---从ENG到SNG

受技术和磁带尺寸的限制,早期的摄像机与录像机是分离使用的,操作时需两个人配合或者将录像机背在身上,十分笨重。

上世纪70年代初,ENG出现。

它摄录一体,使新闻的制作播出速度大为提高。

SNG

SNG(SatelliteNewsGathering)是“卫星新闻采集”的英文简称,特指装载全套SNG设备的专用车,可称为“卫星新闻采访车”。

作为一个移动式发射站,电视台工作人员可随时将所在现场的信号通过卫星传送到电视台,电视台再从卫星接收信号播出,因此,SNG成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技术支持手段。

在国外和我国的台湾,SNG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许多重要新闻事件都是通过SNG率先报道的。

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DSNG)则是把采集到的模拟视频和音频信号数字化后,进行压缩处理再进行传送的卫星新闻采集系统。

它能在减小系统尺寸和降低系统造价,使用空间段更少的前提下保证采集到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得到高质量传输。

因此,现在说起SNG系统一般均指DSNG系统。

SNG技术在80年末和90年代初开始得到应用,近几年,各新闻传媒机构为保持其竞争优势,对新闻采集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它们的日常运作中,开始大量使用SNG系统。

由于卫星通讯技术和视频与音频信号数字化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SNG系统的成本不断降低,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电视台和传媒机构所接受。

因此,SNG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各地电视台和新闻传媒机构经常使用的传输手段。

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除跨国性的大型传媒机构外,一些州县的小型电视台也纷纷使用SNG系统。

SNG系统在我国也得到广泛应用,中央电视台等购买了SNG设备,并使用亚洲卫星进行新闻实时转播和采集工作。

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祖国庆典,黑龙江漠河地区的日全蚀观测,三峡大坝合龙庆典,1998年海湾危机以及全国甲级足球联赛等重大新闻的转播均使用了SNG系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后,四川卫视、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成都电视台、湖南经济电视台和湖南卫视采用SNG系统24小时直播,为广大市民带来了最及时直观的报道。

●车体长度为12.2米,宽2.5米,高4米,采用VOLVO车头,整车长度为16.3米。

车体内部分为4个工作区:

导演制作区、技术区、音频区和慢动作制作区,所有工位均按国际标准设计,车内配备:

6台SONY高清摄像机和2台SONY高速高清摄像机,4讯道高清EFP系统可和转播车系统进行级联,扩展为12个讯道。

SONY公司的MVS-8000GSF2.5M/E切换台,Euphonix公司的MAXAIR大型直播数字调音台,2套6通道EVS慢动作服务器。

转播车采用了大屏分屏显示技术和动态源TALLY管理系统。

系统最大可接入16讯道高清摄像机,可同时制作两版节目,兼容高标清格式,具备5.1环绕声制作能力。

能满足大型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各种直播、转播任务。

悍马新闻直播车

●该新闻直播车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集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视音频技术、通讯技术和发电技术。

这辆直播车使用3种供电方式,市电供电;普通发电机供电;取力发电机供电。

其中,取力发电机供电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高科技军事技术,它利用悍马车的大功率发动机带动取力发电机转动而产生220V,5千瓦的电源。

在没有市电时,携带普通发电机不方便的时候,使用该供电方式非常有效。

例如移动直播,在地质灾害现场等。

系统配有3路摄像机讯道,2路无线、1路有线。

无线摄像机移动起来非常灵活,系统中的无线摄像机使用的是英国GIGAWAVE生产的数字无线摄像系统。

该产品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和赛事转播中被大量使用,它采用先进的COFDM调制技术,能有效抑制多径发射,和有效利用绕射。

信号传输有两种方式,既卫星传输和数字无线微波传输。

通过以上系统构成的这辆新闻直播车,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任何气候条件下快速地组建直播系统,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把信号以直播的形式传回电视台。

第四节传送技术的变化

一、有线传送

有线电视最早出现于1948年的美国,

 当时是为了解决多障碍地区(如山区、高楼林立的城市等)和远离电视台的弱场强地区的电视接收困难而开发的共用天线系统(CommunityAmtennaTelevision)。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欧美一些国家及日本日益增多。

因而也叫“闭路电视”或“电缆电视”。

有线电视(CableTelevision,CATV),也叫电缆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的分配系统,将节目信号直接传送给用户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它是集节目组织、节目传递及分配于一体的区域型网络。

具有线路损耗低、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最初发展有线电视都是为了解决电视信号的稳定收视问题:

无重影、无静电、抗干扰的电视画面和声音质量上的技术进步。

共用天线是有线电视的雏形,不同在于前者仅仅是改善用户的无线电视接收效果,后者则向用户提供包括自办节目在内的更多的电视节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也经历了一场大的变革,经历了共用天线、电缆电视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的综合信息网。

其传输方式也由单一的电缆传输向光纤、电缆、微波、卫星等数种传播媒体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地球上第一次收到了来自人造卫星的电波,它不仅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也意味着一个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时代即将到来。

1962年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的实验通讯卫星--电星1号。

这颗卫星上装有无线电收发设备和电源,可对信号接收、处理、放大后再发射,从而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

7月23日,电星一号将美国发射的电视节目传送到欧洲,又将欧洲发射的电视节目传送到美国。

通讯卫星上天,开创了全球电视的新纪元。

1962年12月,美国发射了“中继通信卫星”,1963年7月,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同步二号”,并于1963年11月24日用卫星进行横跨太平洋的电视传输。

肯尼迪遇刺身亡,卫星及时传播了这一重大新闻,23个国家超过5亿人通过最新发射的通信卫星与美国人一起经历了事件的始末。

1965年4月,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和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一号”启用,世界正式进入了卫星通信时代,电视节目的国际传送和转播成为现实。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飞机“阿波罗11号”经过76小时的航行,最后到达月球。

整个登月过程通过卫星转播传送到49个国家,共有7.2亿人口收看了这一节目。

1982年,有140多个国家的100多亿人次在电视中看到了世界杯足球赛的比赛实况,电视传播的地域界限被打破了。

从1965年到1980年,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共发射了5颗国际通信卫星,完全实现了全球通信。

随着通信卫星的出现,广播电视的传播速度更快了,通过实况转播,各种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和重大科技信息转眼之间传遍整个世界,在普遍使用数字压缩和卫星传播技术的时代,受众在本地就可以接受铺天盖地的世界各国广播电视节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通信卫星加强了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相互了解,帮助实现了人类“地球村”的理想,进而推动大众传播的全球化过程。

通常一颗卫星上装有24个以上转发器,每个转发器可以转发一套模拟电视节目或4~8套经数字视频压缩的电视节目。

目前世界各国卫星电视广播普遍采用C频段(3.7~4.2GHz)和Ku频段(11.7~12.75GHz)。

Ku频段的特点是频率高、频率范围宽、信道容量大,是卫星电视广播的优选频段。

通常,卫星上一个转发器只能传送一套模拟电视节目,而租用一个卫星转发器的年租金约为150~200万美元。

如果采用数字频带压缩技术,则一个转发器便可同时传送多套电视节目(例如4套),无疑将大大节省每套节目所需的费用,而且由于电视信号的数字化,还将大大提高电视图像的质量。

此外,对数字电视加扰加密也比较简单易行,从而可以实现收费电视业务。

2000年止,开办国际卫星电视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30个,开办国际卫星电视的电视台在50座之上,在世界各国各地传播的卫星电视节目有300多套。

卫星电视已经覆盖了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

目前,在世界各国传播的卫星节目有一半以上来自美国。

全世界共有137个国家接收美国的CNN昼夜新闻节目。

卫星电视之所以能迅猛发展,不仅因为它在技术上属于最有效率,最有威力的大众传媒,而且主要因为卫星电视成为国际间争夺政治优势、竞争经济利益的工具。

海湾战争以后,各国格外清楚地认识到开拓国际传播新领域的重要性。

发达国家已先下手为强,建立了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视体系,利用卫星电视频道资源丰富、接收自由难以控制的优势,向其他国家传播大量的电视节目,并借此宣传本国的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借此同化接收国观众;在经济上,则将能覆盖的所有国家均视为潜在市场,大力宣传本国的企业和产品,传递商业信息、争夺广告费,借此冲垮落后国家的民族工业,并同时打击该国的电视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侵入与抵制、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并不仅仅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

欧洲对美国的文化侵略就相当的不满。

  

第五节 数字化传播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数字化将任何连续变化的输入如图画的线条或声音信号转化为一串分离的单元,在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

通常用模数转换器执行这个转换。

数字化是数字计算机的基础:

若没有数字化技术,就没有当今的计算机,因为数字计算机的一切运算和功能都是用数字来完成的。

  数字化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

数字、文字、图像、语音,包括虚拟现实,及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等,实际上通过采样定理都可以用0和1来表示,这样数字化以后的0和1就是各种信息最基本、最简单的表示。

因此计算机不仅可以计算,还可以发出声音、打电话、发传真、放录象、看电影,这就是因为0和1可以表示这种多媒体的形象。

用0和1还可以产生虚拟的房子,因此用数字媒体就可以代表各种媒体,就可以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

数字信号传送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优点。

   数字信号需要使用集成电路(IC)和大规模集成电路(ISI),而且计算机易于处理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还适用于数字特技和图像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简单。

它没有模拟电路里的各种调整,因而电路工作稳定、技术人员能够从日常的调整工作中解放出来。

数字信号易于进行压缩。

这一点对于数字化摄像机来说,是主要的优点。

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将改变广播电视的工作方式和生产流程,完善广播电视的服务方式和管理手段,提高广播电视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拓展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促使广播电视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迈进。

一、广播技术的数字化

1、广播电台设备及制播系统数字化

2、数字音频广播(DAB),是继传统的调幅、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它的出现是广播技术的一场革命。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可以收听到600多套数字音频广播(DAB)节目。

数字广播技术已经突破了原有只传输声音节目的局限,开始向提供包括音频、视频、数据等多媒体服务方向发展,接收设备也不仅仅局限于数字收音机,像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手机等等移动设备都可以接收到通过数字广播传输的多媒体节目。

 二、电视技术的数字化

1、摄录设备数字化

2、新闻采集系统数字化

3、演播室系统数字化

4、后期制作系统数字化

5、播出及传送系统数字化

第六节电视业的发展 

一、电视业的起步

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以北的亚历山大宫建成第一座公共电视台,也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座电视台。

2日,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

这台完全用电子电视系统播放的节目,场面壮观,气势宏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同年在柏林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

当时一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佐尔金发明的全电子摄像机。

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

这4台摄像机的图像信号通过电缆传送到帝国邮政中心的演播室,在那里图像信号经过混合后,通过电视塔被发射出去。

柏林奥运会期间,每天用电视播出长达8小时的比赛实况,共有16万多人通过电视观看了奥运会的比赛。

那时许多人挤在小小的电视屏幕前,兴奋地观看一场场激动人心的比赛的动人情景,使人们更加确信:

电视业是一项大有前途的事业,电视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员。

二、二战后电视的蓬勃发展时期

1946年美国开始播出电视。

   

在美国,由于电视广告费用不断上涨,商业电视开始重视收视率的变化,并成为决定广告成本的依据。

同时,电视台为吸引更多的观众,努力开拓各类节目形式,和寻找新的创作素材。

新闻节目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并能提高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于是,各大电视网不断在电视新闻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并聘请了专家顾问策划、改善电视的报道技巧。

在电视娱乐节目上,以情景喜剧为主,游戏与谈话节目日见兴盛。

NBC、CBS、ABC三分天下

新闻节目竞争:

NBC推出早间新闻节目《today》,CBS有《morning》,《60分钟》ABC《GoodmorningAmerica》

娱乐节目:

NBC《老友记》,《急诊室的故事》

CBS《幸存者》,《犯罪现场调查》

ABC:

1977年电视剧《根》连续8个晚上播12小时,创当时美国电视史上收视率之最。

《绝望的主妇》《实习医生格蕾》

独立制作公司和辛迪加

所谓电视节目辛迪加(syndicate),是一个节目分销系统,节目分销商把同一个新节目或旧节目的播出权分别卖给不同的电视台,以“一稿多投”的办法来扩大节目影响,增加节目价值。

辛迪加节目中最重要的形态是首播辛迪加节目,在美国,分销商(通常是节目的制作公司)每天或每周在一个固定时间通过卫星把从来没有问世过的新节目传送给购买了播出权的电视台,各电视台一般也会在当天,常常是在接到节目的第一时间把节目播出去。

电视节目辛迪加使得单个节目实现了网络化播出,才能使这些节目得以效益最大化。

像美国著名的电视谈话节目《奥帕拉节目》,在美国国内有200多家电视台每周的周一到周五都会在下午播出,这意味着,在美国的几乎任何地方,都能差不多同时看到这个节目。

此外,它在美国以外还有100多家电视机构用户。

  《奥帕拉节目》大概是世界上最赚钱的电视谈话节目,这当然主要是因为节目的质量高,主持人受欢迎,但辛迪加模式为它提供的传播条件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也正由于“一稿多投”式的网络性播出,使得优秀的辛迪加节目能够获得极佳的经济效益,才保证了这些节目的高额制作成本和相应的制作质量。

在英国,1955年英国第一家商业电视台--伦敦电视台开播。

1972年,将原先成立的独立电视局(IndependentTelevisionAuthority)改为独立广播局(IndependentBroadcastingAuthority),统管英国的商业广播与商业电视,形成一张足以与BBC相抗衡的英国广播电视新网络。

它直属的私营第四频道却做得特别严肃,被称为英国商业电视的“良心”。

这是因为商业化的IBA并不缺钱,缺的是良好的社会形象与公信力。

西方主流社会反对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大众传媒的发展目标,反之,维护媒介的社会形象,成为社会良知和正义的化身,恰恰是媒介巨大的无形资产。

在日本,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了民间电台、电视台,这些私营台后来联合成立了日本民间广播联盟。

日本共有五大广播电视网,其中以东京电视台(TVTokyo),日本电视网(NTV),富士电视公司(FUJI)和朝日电视台(TVAsahi) 最为著名,它们与四家报纸:

经济新闻、读卖新闻、产经新闻、朝日新闻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强大的系统化的传播网。

三、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结合时期

(一)概况

1、从信号提供商到内容提供商

从上世纪40年代到现在,美国有线电视从简单的提供电视信号的共用天线系统,发展成为结合了电视、电脑网络、点播平台和社区服务等多种功能的集合体,用户也由最初的几十户到今天的近亿户,对于美国家庭来说,没有有线电视的服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最初的有线电视系统实际上只是一个提供较好电视信号的共用天线服务站。

在那些只用自家天线看不到或看不好附近电视台节目的小城镇里,一个有线系统寻找最佳地点建起高塔,再把良好的信号用同轴电缆传送到各家各户,并且按月向用户收取费用。

因此,最初的有线系统只是一种小城镇的生意,不可能提供自己独立的节目内容。

有线系统还是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

大城市居民可以通过天线收看节目,大多小城镇居民需要有线系统的天线服务,大大小小的有线服务公司涌现出来。

随着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再满足于只是传送当地的无线电视信号,它们利用微波中继传播,开始把一些远离本地区的电视台的节目作为赠品送给自己的用户,一些干脆把一些地方体育赛事和刚刚进入影院的电影也放进了自己的频道,并对这些普通电视上没有的节目专门收费。

后来,一些大城市也对有线电视打开大门。

1972年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台词提示器公司拥有的纽约曼哈顿下城有线电视网(sterlingManhattancable)为基础的电视频道正式开播,这就是现在人人皆知的家庭影院HBO。

它像一个出售商品的自选市场,他出售优质的,没有商业广告的节目,但用户却必须为自己的消费付费。

这种经营模式在当时太超前了,普通观众不太接受,节目资源和传输技术也让最初的HBO举步维艰。

一直到1975年才有根本性的转机。

这一年,开始使用美国的国内通信卫星传播自己的信号,在理论上让自己的节目覆盖由原来仅限于东部地区扩展到美国全境。

利用通信卫星传送节目不仅让HBO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也让付费电视这种经营模式坚持下来并不断发展。

HBO的建立和初步成功让人们看到了电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