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362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

《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

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第36讲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学案湘教版

第36讲 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

[最新考纲]

东亚、南亚、东南亚、北非、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美、拉丁美洲、极地等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日本、印度、埃及、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考纲解读]

1.准确识记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2.掌握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难点)

[思维导图]

考点一 东亚—日本 中亚

1.东亚

(1)自然特征

①地形: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河流:

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东部和北部为外流河,内陆以内流河为主。

③气候:

东部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④灾害:

东部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同时为台风多发地区。

(2)人文特征

①人口:

人口稠密,人口密度自东向西递减。

②经济:

沿海经济发达,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为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的重要产区;西部、北部经济较落后,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日本

(1)范围:

由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四个大岛及其数千个小岛与其周围的海域组成。

(2)地形特点

(3)气候

(4)资源:

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5)农业:

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最大。

(6)工业区

①主要分布区: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②五大工业区

3.中亚

(1)地理位置

地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是沟通欧亚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第二亚欧大陆桥”和著名的“丝绸之路”都穿过该地区。

(2)自然特征

①地形:

以平原、丘陵为主,沙漠、戈壁广布。

②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③水文:

河流主要为内流河,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河流径流量小;湖泊为内陆湖、咸水湖。

④植被:

以草原、荒漠为主。

(3)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矿业为各国主要经济支柱。

(4)农业生产:

农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灌溉农业发达。

(5)环境问题:

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使湖泊萎缩、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严重。

(2018·赣州调研)读图,回答1~2题。

1.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

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2.日本工业分布主要如图中阴影所示,与此空间分布无关的因素是(  )

A.交通B.资源

C.水源D.市场

答案 1.C 2.C

3.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上图所示区域人口和农田面积的变化表

人口数量(万人)

农田面积(万公顷)

20世纪60年代

1400

450

2014年

6000

700

(1)说出R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并分析其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2)根据卫星航片描述近几十年来M湖形态变化的特点,并据图表资料分析原因。

(3)说明M湖变化对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 

(1)主要补给水源:

高山冰雪融水。

 影响: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出现夏汛。

(2)特点:

面积萎缩,中、东、南部几乎干涸,西、北部变化较小。

 原因: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增长迅速,耕地面积扩大,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3)气候变干,草场退化,载畜量降低;湖面萎缩,盐度增加,使渔业减产甚至停产;湖床盐沙在风的吹拂下,侵害农田,造成土壤退化(盐碱化),作物减产。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R河上游位于高大的山脉,下游多为沙漠区。

因此其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故而水文特征为: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出现夏汛。

(2)题,根据卫星航片对比分析可知,M湖面积萎缩,中、东、南部几乎干涸,西、北部变化较小。

其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为原因:

结合表格信息分析,人口增长迅速,耕地面积扩大,因此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第(3)题,M湖变化对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从畜牧业、渔业、种植业三个方面来分析。

对畜牧业:

气候变干,草场退化,载畜量降低;对渔业:

湖面萎缩,盐度增加,使渔业减产甚至停产;对种植业:

湖床盐沙在风的吹拂下,侵害农田,造成土壤退化(盐碱化),作物减产。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5·海南地理,15~17

2014·海南地理,16~17

以区域图为主要信息载体,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该类试题综合性强,选项信息量大。

难度中等。

考向一 东亚的地理特征分析

(2014·海南地理)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

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

据此完成1~2题。

1.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P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由于日本东部自西南向东北的日本暖流会把P地核泄漏物质带到丙地,因此C正确。

第2题,P地位于日本东海岸附近,根据板块构造学说,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A正确。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3~5题。

3.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

A.甲城市B.乙城市

C.丙城市D.丁城市

4.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5.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答案 3.C 4.D 5.D

解析 第3题,根据经纬度和区域轮廓特征可判断出该国是蒙古国,地广人稀、干旱少雨。

城市的分布以及城市人口的多少受水源、地形、气候影响很大。

图中四个城市相比,丙城市降水量较多、靠近河流、位于地势较平坦的河谷中,城市的区位优势最突出,故其人口最多。

第4题,蒙古国境内气候干旱,加之过度放牧等,导致该国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严重,故应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农作物熟制不是人类能够随意调整的,而是由热量多少决定的;由于降水少,故水土流失不是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水源少,广泛建设人工水域不现实,故排除A、B、C三项。

第5题,判断是否是内陆国,依据为是否靠海,而不是取决于有无内流河,该国由于深居内陆而成为内陆国,故A项错误;城市分布数量的多少不完全取决于平原地形,即平原处不一定多城市,事实上该国中东部属于高原地形,故B项错误;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是由于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温带地区1月平均气温不一定都在0℃以下,如英国,故C项错误;该国降水少且东西呈条带状分布,由南向北越来越多,故自然带呈现出荒漠带—半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的变化,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故D项正确。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亚洲局部区域图、日本某地理要素分布图

分析东亚、日本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要素分布特点、形成原因等

结合图示信息,根据相关自然或人文理论进行分析、回答

考向二 中亚的地理特征分析

6.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________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水汽不易到达。

(2)图示区域棉花种植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该地棉花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光照强、________。

(3)矿化度(单位湖水中矿物质含量)是衡量湖水咸淡的重要指标。

图中咸海的湖水矿化度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流域内降水量少,造成______量小,而湖区______量大。

(4)“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与该区域相关国家在能源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简述“中哈输油管道”建成对中国能源安全和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 

(1)乌拉尔 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2)水源 昼夜温差大 (3)入湖径流 蒸发 (4)中国:

增加能源供应量;实现能源供应地多元化。

哈萨克斯坦:

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岗位。

解析 第

(1)题,亚欧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图中为乌拉尔河。

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有大气环境、海陆位置、下垫面状况、洋流性质等,本区域居于亚欧大陆中部,海陆位置决定了其降水量的多少。

(2)题,农产品品质优良与内陆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密切相关。

白天气温高,光合作用强烈,制造大量的有机质;夜间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质少,积累的有机质多,所以该地农产品品质优良。

第(3)题,矿化度大小取决于矿物质数量的多少和湖泊中水量的多少。

而湖水的多少又取决于湖水的收支差异,收入是注入湖泊的河流水,支出主要是蒸发。

第(4)题,中哈输油管道是把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输送到我国,输出地区能够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对输入地区,是得到了相应的资源,缓解了这种资源的供需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中亚地区区域图或局部图

分析中亚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要素分布特点、形成原因等

结合图示信息,根据相关自然或人文理论进行分析、回答

考点二 东南亚 南亚—印度

1.东南亚

(1)位置与范围

①位置重要性:

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与太平洋,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②范围: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自然特征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复杂

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多山岭,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气候湿热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河流众多

由北向南,上游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平原

河流短促,水能丰富

矿产丰富

锡矿

锡矿、石油

(3)人文特征

①人口特征和城市特征

人口稠密,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华侨众多。

②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a.农业特征:

以种植水稻和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b.工业特征:

劳动力丰富廉价,加工工业发展迅速。

2.南亚

(1)地理位置:

位于亚洲的南部,南临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

(2)自然特征

①地形:

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②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涝灾害频发;西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山区为高原山地气候。

③河流:

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注入印度洋。

(3)人文特征

①人口:

人口稠密,增长速度快,人口压力大。

②经济: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印度软件产业蓬勃发展。

知识拓展

 南亚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状况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地理位置的影响

南亚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

(2)地形地势的影响

南亚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从印度洋吹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到平原地区,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

(3)气候特点的影响

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份,其他月份降水较少。

6~9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

(4)河流状况的影响

南亚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为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

其中孟加拉国洪涝问题最为严重,其原因主要有地势北高南低,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处孟加拉湾顶端,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

3.印度

(1)主要地形区:

图中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

(2)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10月~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3)农业:

图中b地附近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c地附近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

(4)城市:

首都新德里,d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e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f班加罗尔是电子工业中心。

(2018·河南名校联考)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主要农产品或矿产与其出口最多的国家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椰子—马来西亚B.蕉麻—泰国

C.棕油—马来西亚D.天然橡胶—菲律宾

2.下列关于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独立前的经济结构比较畸形、单一

B.独立后的经济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C.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国

D.各国均为发展中国家,都以农业为主

答案 1.C 2.D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甲是某国轮廓简图,图乙是该国某城市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 2017年4月以来,印度多地气温持续上升,至5月20日,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突破40℃。

受高温天气影响,印度人畜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受到极大挑战。

(1)据材料一甲图,描述该国南部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2)据材料一乙图,判断该国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气候特征。

(3)图甲中阴影部分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该区域大面积种植该粮食作物的自然原因。

(4)5月份是该国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

(5)阐述①城市主要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原因。

答案 

(1)西高东低。

 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

(2)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小麦 该地区地势起伏和缓,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耐旱作物小麦的生长。

(4)由图乙可得,5月份该国太阳辐射强,气温超过30℃,降水少于100mm,雨季还未到达,多炎热干旱天气。

(5)①城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品的生产制造与销售贸易。

原因:

孟买(①城市)周边是印度主要的棉花产区,同时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和工业城市。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5·重庆文综,10~12

2015·安徽文综,27~29

以热点事件引入,以区域图、统计图和文字材料呈现信息,对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进行设问。

以非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

考向一 东南亚地理环境分析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 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

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

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 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2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_______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________月份。

(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降水(雨水) 水位季节变化大 4(或3~4)

(2)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 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 工、农业生产缺水 生活用水困难 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

(3)旅游 航运 资源开发利用 安全 环境保护 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 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 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

解析 第

(1)题,图2中气候资料②为温带季风向温带大陆气候过渡区,结合图1,只有昌都符合题意,其气候特点为冬冷夏凉,原因主要是其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势高。

(2)题,湄公河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以雨水补给为主,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造成河流径流变化大;4月份左右,湄公河下游处在热带季风气候的旱季,降水少,故河流流量小,水位低。

第(3)题,旱季为10月至次年3月,为当地冬半年,此地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但气温仍较高,蒸发旺盛,较为干旱;河口三角洲地区,因降水少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河口受海水入侵,三角洲后退,工农业缺水,生活用水困难,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等。

第(4)题,流域开发方向有航运、发电、防洪、旅游、灌溉、养殖等方面,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要从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等方面考虑。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东南亚地区图或其局部图、相关文字材料

分析东南亚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或人文环境特征,说明其形成原因

结合图示信息,根据区域地理答题方法或技巧进行分析、回答

考向二 南亚地理环境分析

2.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3)题。

材料一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答案 

(1)青稞(小麦) 水稻

相同点:

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

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高山草甸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

海拔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

(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以及地理事物的分布可知,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乙地位于恒河平原,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2)题,读图可知,乙地(海拔5250米)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北坡基带处,自然带类型为高山草甸带;丙地(海拔2000米)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基带处,自然带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该道路沿线体现的是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第(3)题,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社会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有流域面积、地势起伏、降水的强度和时间、植被状况等,社会原因主要包括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等。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南亚地区图或其局部图、相关文字材料

分析南亚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或人文环境特征,说明其形成原因

结合图示信息,根据区域地理答题方法或技巧进行分析、回答

考点三 西亚和非洲

1.西亚和北非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①“两洋”:

E印度洋、F大西洋。

②“三洲”:

A亚洲、B欧洲、C非洲。

③“五海”:

a.阿拉伯海、b.红海、c.地中海、d.黑海、e.里海(湖泊)。

④重要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2)石油资源丰富

①“三个最”——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生产石油最多、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②“三条线”

③主产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等。

(3)干旱的气候与灌溉农业

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畜牧业比较发达,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

(4)数量稀少的河流

主要河流有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等。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主要地形区:

“高原大陆”;图中a处为东非高原,b处为刚果盆地。

(2)主要河流:

图中c为尼罗河,d为尼日尔河,e为赞比西河。

(3)气候类型:

f处为热带草原气候,g处为热带沙漠气候,h处为地中海气候。

3.埃及

(1)“尼罗河的赠礼”:

沿岸平原和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水源。

(2)苏伊士运河:

沟通地中海与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3)经济:

长绒棉为重要传统出口商品;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为主要经济支柱。

(4)主要城市:

开罗(最大城市、首都)、亚历山大(最大港口)。

(2018·锦州调研)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B.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

C.河流水量小,多内流河

D.甲、乙分别为里海和咸海

2.R国经济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短缺

B.不安定的政治环境使经济遭受严重影响

C.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D.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3.P国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位于两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B.海陆交通便利,利于进口石油

C.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D.位于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

答案 1.C 2.B 3.D

解析 第1题,由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区域位于西亚,以高原、山地为主;甲为里海,乙为波斯湾;该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少,流域面积小,河流流量小,且多为内流河,多发展绿洲农业。

第2题,由上题推出R国为阿富汗。

该国战乱不断,不安定的政治环境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3题,P国为伊朗,境内河流较少;两河文明发源于伊拉克境内;该国盛产石油。

4.西非地区是世界上饥荒最严重、经济最贫困的区域之一,人口众多,产业单一,环境恶化。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非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A地的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25.1

27.8

30.2

31.6

31.4

29.1

26.8

26.1

26.6

27.7

26.5

24.8

降水

(mm)

0

0

2

25

46

121

218

234

165

65

2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