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245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x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报告毕业论文设计.docx

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书报告毕业论文设计

 

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

工程编号:

XXX-XXX-XX

 

X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012年7月30日

1.概述

1.1.概述

X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受XX综合供水公司委托,承担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设计,编制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设计供水规模:

511.35m3/d,包括:

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四部分。

X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受XX综合供水公司委托,承担设计,编制可行性报告。

该工程包括:

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四部分。

该项目实施后可解决该地区3016人口饮用水问题。

目的:

解决当地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满足农民对量水质要求,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初步设计报告将通过对供水工程的取水、输水、净水、配水等工程环节进行初步设计。

1.2.设计依据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关于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经有关领导对本供水工程进行反复研究和论证,并征得村民同意,确定实施本供水工程。

在编制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进行初步设计。

本设计依据文件:

《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有关主资料文件:

《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中国农村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

《村镇给水设计规范》

1.3.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0.0万元

国债资金0.0万元 

国內银行贷款0.0万元

国家补贴0.0万元

地方自筹资金0.0万元

1.4.项目所在地概况

1.4.1.当地概况

aa,隶属于aa,当地总人口765.00万,a,其中农业人口345.00万。

当地上年工农业总产值357万元,其中农业123万元,工业产值23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34元.

1.4.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aa

2.气象条件

1)气候

aa.1234.234.12.1.

2)地震

6

3.水文水系

aa

4.地质构造

aa

1.4.3.供水现状与水质卫生

aa

2.设计规模和水源论证

2.1.供水范围和供水人口

供水的区域包括1个乡,9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016人,设计供水人口3612人。

2.2.用水量与设计规模

根据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对供水范围用户的实地考察,根据村民生活习惯与用水状况,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确定有关用水参数。

其主要参数如下:

2.2.1.设计年限

结合当地发展情况确定,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设计年限为15年。

2.2.2.供水规模和居民生活用水量

设计用水居民人数 P=P0(1+γ)n+P1 

P=现有人口数(1+人口自然增长率)设计年限+机械增长总数=设计人口数

P0—各村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其中包括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

P1—各村的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规划以及近年来流动人口和户籍迁移人口的变化情况,按平均增长法确定;

γ—设计年限内各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根据当地近年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

n—工程设计年限。

 W=Pq/1000  

W=村设计人口数×该村生活用水定额/1000=村居民生活用水量(m3/d)

q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本工程所在地为,设计用水条件为,根据规范,3.1.2表的规定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取值范围为90.0至140.0L/d.人。

设计人口及用水量表

乡镇名称

村名

现状人口(人)

设计人口(人)

人口机械增长总数(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d.人)

居民生活用水量(m3/d)

XX镇

铁脚湾

618

740

1

12

90.00

66.60

三居委

542

649

1

12

90.00

58.41

江边湾1

250

299

1

12

90.00

26.91

江边湾2

200

240

1

12

90.00

21.60

江边湾3

126

151

1

12

90.00

13.59

松山村

476

570

1

12

90.00

51.30

XX1

250

299

1

12

90.00

26.91

XX2

225

270

1

12

90.00

24.30

太平村

329

394

1

12

90.00

35.46

合计

1

9

3016

3612

325.08

2.2.3.公共建筑用水量

由于缺乏资料根据规范建议的范围为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10%,考虑当地发展情况,公共建筑用水量取居民生活用水量的百分之10

计算结果32.51(m3/d)

2.2.4.饲养畜禽用水量

饲养畜禽用水量=各畜禽用水量之合

计算方法如下:

某类型畜禽用水量=该类型畜禽用水定额乘数量乘放养折算比例

饲养畜禽用水量=各类型畜禽用水量之合;

根据规范:

“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日最高用水量,应根据畜禽饲养方式、种类、数量、用水现状和近期发展计划确定。

1)圈养时,饲养畜禽用水定额可按表3.1.4选取;

表3.1.4饲养畜禽日最高用水定额

单位:

L/头或只·d

畜禽类别

用水定额

畜禽类别

用水定额

畜禽类别

用水定额

40~50

育成牛

50~60

育肥猪

30~40

40~50

奶牛

70~120

5~10

40~50

母猪

60~90

0.5~1.0

2)放养畜禽时,应根据用水现状对按定额计算的用水量适当折减;

3)有独立水源的饲养场可不考虑此项。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定额,并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1-2

畜禽类别

头数

定额L/d

设计用水量m3/d

合计

0.00

2.2.5.企业用水量

根据规范要求:

”企业日用水量应根据以下要求确定:

1.企业生产用水量应根据企业类型、规模、生产工艺、用水现状、近期发展计划和当地的生产用水定额标准确定。

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无淋浴的可为20~35L/人·班;有淋浴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淋浴用水定额可为40~60L/人·班。

2.对耗水量大、水质要求低或远离居民区的企业,是否将其列入供水范围应根据水源充沛程度、经济比较和水资源管理要求等确定。

3.最终确定企业用水Ǐ=70.00(m3/d).

2.2.6.消防用水量

根据规范要求:

”消防用水量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的有关规定确定。

允许短时间段供水的村镇,当上述用水量之和高于消防用水量时,确定供水规模可不单列消防用水量。

最终确定消防用水量=8.00(m3/d).

2.2.7.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

根据规范,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经济条件好或规模较大的镇可根据需要适当考虑,其余镇、村可不计此项”。

确定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30.00(m3/d)

2.2.8.管用漏水与其它未预见用水量

根据规范: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宜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25%取值,村庄取较低值、规模较大的镇区取较高值。

结合当地发展情况。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百分之10取值

=45.76(m3/d)

2.2.9.供水规模

供水规模(即最高日供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饲养畜禽用水量+企业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管网漏失水量及其它未预见用水量=511.35(m3/d).

2.2.10.人均综合用水量

人均综合用水量=供水规模/设计人口=0.14(m3/d)

2.3.水源论证

aa

2.4.供水水源水质

附件:

《水质化验表》

根据规范,供水水源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应水质良好、便于卫生防护,地下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的要求,地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的要求,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要求。

当水源水质不符合上述要求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农村供水规范》3.2.1要求。

2.应水量充沛,干旱年枯水期设计取水量的保证率,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其他地区不低于95%。

当单一水源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多水源或调蓄等措施。

3.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并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合理安排与其它用水之间的关系。

结论:

该供水水源符合上述要求,且符合水源水质标准要求,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2.5.供水水质和水压

2.5.1.供水水质要求

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2.5.2.供水水压要求

根据村镇供水现行规范要求:

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设计时,对很高或很远的个别用户所需的水压不宜为控制条件,可采取局部加压或设集中供水点等措施满足其用水需要。

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为5~10m,两层建筑物为10~12m,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3.5~4.0m;当用户高于接管点时,尚应加上用户与接管点的地形高差。

配水管网中,消火栓设置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不应低于10m。

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不宜超过40m,超过时宜采取减压措施。

3.建设规模与水厂厂址

3.1.建设规模

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建设规模511.35m³/d。

3.2.建设年限

根据XX综合供水公司对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要求,供水工程将于2009年12月竣工。

3.3.水厂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本地农村经济发展,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急需解决饮用水问题。

3.4.水厂厂址

3.4.1.厂址

根据规范:

水厂厂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充分利用地形高程、靠近用水区和可靠电源,整个供水系统布局合理;

2.与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

3.满足水厂近、远期布置需要;

4.不受洪水与内涝威胁;

5.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6.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

7.有较好的废水排放条件;

8.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

9.施工、运行管理方便。

根据以上要求,最终厂址确定:

该地地面标高0m取水泵房位于地面标高0m距离水厂0.00m,水厂距离供电电源0m,水厂交通情况。

3.4.2.工程地质

4.工程设计

4.1.给水系统设计

XX综合泵站扬水扩建工程,水厂的设计规模为511.35m³/d。

按照每天工作24.00小时,K日=1.30,K时=2.00,进行供水工程设计。

4.2.净水工艺

要求对工艺进行描述

水质良好的地下水,水源水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由此采用消毒工艺.

等净水工艺

4.3.工程內容

●取水工程:

⏹取水头部

⏹取水泵房

●输水工程:

输水管道、桥、护坡;

●净水工程:

投药系统、管道混合器、絮凝沉淀池、滤池、消毒系统、清水池等;

●配水工程

⏹配水泵房

⏹配水干管

⏹配水支管

⏹计量装置

●供电系统:

变配电室、地下电缆等;

●厂区基础设施:

厂区给水系统,雨、污水系统、道路、照明、绿化、围墙、大门、场地平整等。

4.4.工程设计

4.4.1.取水工程

4.4.1.1.取水量

取水泵房设计流量除满足日供水量511.35m³/d的要求,还应保证水厂的自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按5%考虑,故本工程设计取水量为536.92m³/d。

4.4.1.2.取水构筑物

4.4.1.3.取水泵房

{取水泵房设计}

4.4.2.输水工程

根据取水泵房至净水厂距离为0.00m,输水管按最高日工作时用水量加上水厂用水量,每天工作24小时,总设计流量为0.00L/s。

采用以下管材,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4-1

序号

管材

长度(m)

设计流量(L/s)

流速(m/s)

管径(mm)

管道水头损失(m)

管材公称压力(PMa)

1)Qm3/s设计流量(高日工作时取水量)=(供水规模+水厂自用水)/水厂工作时间

2)Vm/s设计流速,采用经济流速.

3)管道设计内径d(m),应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流速确定;设置消火栓的管道内径不应小于100mm。

d(m)=2sqrt(Q/(vPI))

4)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h1=iL      

式中h1—沿程水头损失m;L—计算管段的长度m;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m/m;

PVC-U、PE

等硬塑料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计算:

i=0.000915Q1.774/d4.774      

       式中   Q—管段流量m3/s;d—管道内径m;

5)局部水头损失,按其沿程水头损失的5%计算。

4.4.3.净水工程

水质良好的地下水,水源水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由此采用消毒工艺。

等净水工艺。

工艺顺序

4.4.4.配水工程

1.配水泵房

2.配水管网

配水管网采用树枝状布置,按照供水区域的分布情况,以及为售后维修安装方便,管线走向尽量沿桥、公路、沟渠、机耕路等,以最短的管线提供最大供水范围。

配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K时=2.00,干管管径按设计流量和经济流速确定;考虑消防用水要求,进入各村的干管管径不小于30mm,各进口处均设置一座闸阀、水表井。

支管按设计流量和水头损失确定管径,管网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不小于27.74m。

供水到每一用户,每户设置一个水表,以便计量。

3.管网水力计算

树形管网计算

Q配设计流量=(供水规模-大用户用水量)乘时变化系数除24小时

q0人均配水当量=Q配除设计人口

Q节节点出流量=q0人均配水当量乘节点设计人口+大用户用水量

Q管管段计算流量=可按其沿线出流量的50%加上其下游各管段沿线出流量计算下游出流量之和.

V流速为经济流速

D管径=开方(4乘Q除圆周率乘V)

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0.000915Q1.774/d4.774

h管道水头损失=沿程损失+水头损失=(1+0.1)乘i乘管段长度.1,其中0.1为沿程损失率。

节点自由水头确定:

村内平房自由水头5-10m,每增加一层,加3.5m

入村的干管末端10-15m,

其它出水点,最高水头不宜超出30m的保护水头。

确定各节点地面高程

根据地形图或实地测量结果,确定各节点地面高程,标在管网图上。

最不利点确定:

最不利点为距离水厂最远的干管末端或相对较远的最高点。

确定各节点水压线标高:

首先确定最不利点水压线标高=最不利点自由水头+最不利点地面高程。

计算原理:

上游节点水压线标高=管道总水头损失+下游节点水压线标高。

从最不利点开始向上游推算,例如:

最不利点水压线标高+管道总水头损失=最不利点上游点水压线标高

 

高位水池的最低水位大于管网起点水压线标高2m

管网水力计算结果表

节点信息表:

编号

设计人口(人)

大用户配水流量L/S

节点出流量L/S

地面标高m

节点水压线标高m

自由水头m

0.

0

0.000

0.000

155.0

155.000

0.000

1.

0

0.000

0.000

122.0

153.287

31.287

2.

394

0.000

1.291

125.0

150.266

25.266

3.

0

0.000

0.000

118.0

151.705

33.705

4.

270

0.000

0.885

115.0

149.836

34.836

5.

299

0.000

0.980

112.0

146.665

34.665

6.

0

0.000

0.000

114.0

149.836

35.836

7.

0

0.000

0.000

105.7

139.492

33.792

8.

740

0.000

2.425

104.4

131.138

26.738

9.

0

0.000

0.000

114.0

148.818

34.818

10.

0

0.000

0.000

110.0

147.119

37.119

11.

151

0.000

0.495

113.5

144.460

30.960

12.

570

0.000

1.868

108.0

135.736

27.736

13.

0

0.000

0.000

105.0

144.227

39.227

14.

299

0.000

0.980

114.9

139.747

24.847

15.

0

0.000

0.000

110.0

146.684

36.684

16.

649

0.000

2.127

106.0

143.658

37.658

17.

240

0.000

0.787

125.0

146.361

21.361

 

管道信息表

管道

名称

管材

设计

流量

L/s

管道

流速

m/s

管道

长度

m

管径

mm

管道总水头损失m

单位管道水头损失

m/m

延程水头损失m/m

0-1

PVC-U

11.838

0.681

500.0

160

1.713

0.0034

1.5573

1-2

PVC-U

1.291

0.489

500.0

63

3.021

0.0060

2.7463

1-3

PVC-U

10.547

0.478

1000.0

180

1.582

0.0016

1.4379

3-4

PVC-U

0.885

0.532

200.0

50

1.869

0.0093

1.6992

3-5

PVC-U

0.980

0.590

450.0

50

5.040

0.0112

4.5816

3-6

PVC-U

8.682

0.652

500.0

140

1.870

0.0037

1.6996

6-7

PVC-U

2.425

0.645

1300.0

75

10.343

0.0080

9.4029

7-8

PVC-U

2.425

0.645

1050.0

75

8.354

0.0080

7.5947

6-9

PVC-U

4.130

0.503

320.0

110

1.017

0.0032

0.9248

9-10

PVC-U

3.150

0.582

320.0

90

1.699

0.0053

1.5445

10-11

PVC-U

2.363

0.628

350.0

75

2.659

0.0076

2.4174

11-12

PVC-U

1.868

0.707

750.0

63

8.725

0.0116

7.9314

9-13

PVC-U

0.980

0.590

410.0

50

4.592

0.0112

4.1743

13-14

PVC-U

0.980

0.590

400.0

50

4.480

0.0112

4.0725

6-15

PVC-U

2.127

0.566

500.0

75

3.152

0.0063

2.8655

15-16

PVC-U

2.127

0.566

480.0

75

3.026

0.0063

2.7508

10-17

PVC-U

0.787

0.473

100.0

50

0.758

0.0076

0.6894

另附件管网水力图。

4.4.5.水厂总体设计

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

厂区占地面积0平方;厂区长度0m,厂区宽度0m,厂区所在地地坪标高0m,设计地面标高0m;

厂平面布置原则为:

流程短捷、紧凑布置、节省占地、功能齐全、方便管理。

厂区总平面布置基本上按功能划分:

分为生产(水处理)区,阶段性生产建筑物及生活区。

各区之间以绿带和道路分隔。

4.4.6.厂区管线

厂区管线布置详见图。

1.工艺管道

构筑物间采用管道连接。

2.水厂自用水

水厂自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

从厂区配水干管处接一根管道作用水厂自用水管,并按规定设置消火栓。

3.厂区雨水

厂内利用雨水管道,或地形高差沿路边将雨水自流至厂外

4.厂区排水

厂区排水主要包括净水时,清洁净水构筑物,配水构筑物及附属建筑用水,一并排入厂区污水池,由潜污泵提升至厂外的排水沟。

4.4.7.厂区排水设计:

防洪与防内涝

4.4.8.厂区用电设计:

4.5.水厂和水源的卫生防护

本供水工程的水源和水厂和卫生防护应符合“农村给水设计规范”中的有关条文。

1.取水口上游水源卫生防护:

不得排放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堆栈或垃圾、粪便,不得使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2.在取水口周围水源卫生防护:

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只、游泳等任何活动,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

3.在水厂厂区外围水源卫生防护:

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4.6.环境保护、安全与卫生

4.6.1.药剂环境保护

●防消毒剂

本工程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

值班室中配备防毒面具,急修工具,可保证操作人员安全与不污染大气及周围环境。

●药剂储存

凝聚剂:

聚合铝为固体、块状、无味、无粉尘飞扬,不会对空气造成危害。

4.6.2.防噪音

取水泵房、配水泵房选用噪音低于85分贝的水泵,并对机房衬以吸音材料降低噪音。

取水泵房设在离居民有一定距离,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音影响。

4.6.3.安全

净水厂与取水泵房按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

设防毒面具和劳保用具,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水池周围设置必要的操作平台、走道板、栏杆及扶手。

全部电气均需零接地保护。

在较高的主要建筑物上,如综合办公用房、变配电室等设避雷装置。

4.6.4.卫生

●在净水厂设计中,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有关规定。

●对消毒间的平面布置考虑了风向和排除泄氯的措施。

●对水厂建筑物的设计,充分考虑给排水、通风、采光、照明、卫生等要求。

4.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