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
观察物体
(无)
二:
因数与倍数
1.因数与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
12÷6=2,我们就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2÷2=6,所以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www.L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L
注意: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与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
2、3、5的倍数特征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一个数每一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
素数)。
如:
2、3、5、7都是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4、6、15、49都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
//www.L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
//cz.L
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100以内的质数:
红色的也是二十以内的质数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数都是质数
互1和任何自然数
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
1、2、4是8和12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
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2、24、36是4和6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
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有6个面
(2)长方体有12条棱
(3)长方体有8个顶点(4)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
(5)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长方形
相对的面
(6)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相对的棱
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讨论可以知道: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个面正方体12条棱长方体8个顶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上下面:
长×宽左右面:
高×宽前后面:
长×高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可以分别写成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有: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cm3、dm3、m3。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V=sa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底面积×高
=横截面面积×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高
=横截面面积×长
立方:
13=123=833=2743=6453=12563=216
73=34383=51293=729103=1000
平方:
12=122=432=942=1652=2562=36
72=4982=6492=81102=100
1方=1立方米=体积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dm3=1000cm31m3=1000dm3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米=100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单位名称相邻两个进率
长度
米、分米、厘米
10
面积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
体积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000
容积和容积单位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体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L=1000ML1L=1dm31ML=1cm3
探索图形
三面涂色:
顶点(八个顶点)两面:
棱长(n-2)×12一面:
面(n-2)×(n-2)×6没涂:
(n-23)
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例如三分之二的分数单位是三分之一。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除数分之被除数
a÷b=b分之a(b不等于0)
2、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这样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4、约分
最简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约分时,通常要约成分数。
(所有题的答案都要是最简分数)
5、通分
把异分母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所有应用题(最简分数)(所有题)
5、图形的运动(三)注意:
旋转时(小旗等)是朝上朝下。
6、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则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无论是简算,还是混合计算,结果都要是最简分数。
喝牛奶问题全部喝完:
喝了一杯牛奶,看到了多少次水。
没有喝完:
计算喝了多少水和奶。
打电话问题
次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增加
1
2
4
8
16
32
64
总人数
1
3
7
15
31
63
127
七、折线统计图
1、单式折线统计图
只有一根线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根线或两根以上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八、数学广角——找次品
2、3(1次)
4-9(2次)
10-27(3次)
28-81(4次)
82-243(5次)如果没说轻或者重,在基础上加1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二、定义
1.公共区域:
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
2.个人区域:
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7)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2.办公用品的卫生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办公桌面:
办公桌面只能摆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暂不需要的物品就摆回柜子里,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
2)办公文件、票据:
办公文件、票据等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文件盒中,并整齐的摆放至办公桌左上角上。
3)办公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应放在办公桌一侧,要从哪取使用完后放到
原位。
4)电脑:
电脑键盘要保持干净,下班或是离开公司前电脑要关机。
5)报刊:
报刊应摆放到报刊架上,要定时清理过期报刊。
6)饮食水机、灯具、打印机、传真机、文具柜等摆放要整齐,保持表面无污垢,无灰尘,蜘蛛网等,办公室内电器线走向要美观,规范,并用护钉固定不可乱搭接临时线。
7)新进设备的包装和报废设备以及不用
的杂物应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予以清除。
3.个人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
2)下班后要整理办公桌上的用品,放罢整齐。
3)禁止在办公区域抽烟。
4)下班后先检查各自办公区域的门窗是否锁好,将一切电源切断后即可离开。
5)办公室门口及窗外不得丢弃废纸、烟头、倾倒剩茶。
4.总经理办公室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三、检查及考核每天由领导检查公共区域的环境,如有发现不符合以上要求,罚10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