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基础课程设计方案zjyXG.docx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方案zjyXG.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基础课程设计方案zjyXG.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基础课程设计方案zjyXG
2.2.1工程简况
该桥梁系某I级铁路干线上的特大桥<单线),线路位于直线平坡地段。
该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VI度,不考虑地震设防问题。
桥梁及桥墩部分的设计已经完成,桥跨由38孔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图号:
专桥<01)2051】组成,该梁全长32.6m,梁高2.65m,跨中腹板厚度0.18m,下翼缘梁端宽0.88m,上翼缘宽1.92m,为分片式T梁,两片梁腹板中心距为2.0m,桥梁跨中纵断面示意如图2-1所示。
每孔梁的理论重量为2276kN,梁上设双侧人行道,其重量与线路上部建筑重量为35.5kN/m。
梁缝10cm,桥墩支承垫石顶面高程1178.12m,轨底高程1181.25m,全桥总布置见图2-2。
图2-1 桥梁跨中纵断面示意图
桥墩采用圆端形桥墩【图号:
叁桥<2005)4203】和空心桥墩【图号:
叁桥<2005)4205】2种,其中1#~6#、33#~37#采用圆端形桥墩,7#~32#采用空心桥墩。
圆端形桥墩支承垫石采用C40钢筋混凝土,顶帽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墩身采用C30混凝土,圆端形桥墩构造图见图2-3。
空心桥墩支承垫石采用C40钢筋混凝土,顶帽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墩身采用C30混凝土,空心桥墩构造图见图2-4。
桥梁支座采用SQMZ型铸钢支座【图号:
通桥<2006)8057】,支座铰中心至支承垫石顶面的距离为40cm。
2.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本段线路通过构造剥蚀低中山区、河谷阶地、河流峡谷区等地貌单元,大部分穿行山前缓坡,地形起伏大,海拔在1000~1500m,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100~200m,山顶覆盖新黄土或风积砂,沟谷发育。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大桥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新黄土、白垩系泥岩夹砂岩,河谷处主要为冲积砂及砾石土,各桥位的地层分布详见钻孔柱状图<图2-5~图2-12)。
各地层的主要物理、力学参数见表2-1。
场地勘察未发现滑坡、岩溶、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
表2-1 地层的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注:
①W4泥岩为全风化泥岩,相关的参数按照黏性土取值,W3泥岩和W3砂岩为强风化泥岩和强风化砂岩,相关的参数按照碎石土取值,W2泥岩和W2砂岩为微风化泥岩和微风化砂岩。
②新黄土不需要考虑湿陷性。
本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为贫水地区,地下水量一般不大且埋藏较深,局部地段有泉水出露。
按其赋存条件可分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
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局部受地表水补给。
其排泄路径主要为蒸发。
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普通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地表河流为常年流水,设计频率水位1122.60m,设计流速1.8m/s,常水位1121.50m,流速1.2m/s,一般冲刷线1119.50m,局部冲刷线1118.30m。
该桥所在地区的基本风压为800Pa。
图2-3 圆端形桥墩构造图
图2-4 空心桥墩构造图
图2-6 5#~9#桥墩钻孔柱状图
图3-1 明挖基础的设计流程
学生可参考如图3-1~图3-3所示的流程图分别对桥梁明挖基础、桩基础和深基础进行设计。
图3-2桩基础的设计流程
图3-3沉井基础的设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