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4854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音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音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音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音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韵.docx

《音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韵.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韵.docx

音韵

第五單元音韻(15課時)

教學目的和要求:

講授古代漢語音韻學的基本知識,了解古代的聲母和韻母、五音和七音的概念及韻、韻母、韻部的區別;了解《詩經》中用韻的基本情況以及中古以後語音演變的主要現象。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有關聲、韻、調的基本概念;《詩經》用韻的基本格式;中古以後語音演變的主要現象。

第一節音韻學基礎知識

一漢語的音韻結構

所謂音韻結構就是對漢語音節的分析結果,漢語是一個字一個音節,所以對音節的分析其實就是對單字字音的分析。

現代漢語對音節的分析是將一個音節分成三部分:

聲母、韻母和聲調,普通話聲母21個,韻母37個,聲調4個。

對韻母還可以進一步切分為韻頭、韻腹和韻尾,但並不是每一個音節都有這三部分,只有韻腹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古代漢語對音節的切分與現代漢語對音節的切分區別並不大,也分為聲、韻、調三部分。

“聲”相當於現在的聲母,但是“韻”一般只關心韻腹和韻尾,不太關心韻頭,(因為詩歌押韻只要韻腹和韻尾相同,韻頭可以不管)“調”就是現在的聲調,不過古今聲調變化很大,古代一般是平、上、去、入四聲。

二注音方法與反切

現代漢語給字注音的方法是用漢語拼音方案中的字母和聲調給漢字注音,字母是國外傳進來的,聲調也是上個世紀初期趙元任先生發明的,那麼古人怎麼給漢字注音呢?

古人曾經用過的注音方法有“譬況”、“讀如”(“讀若”)、直音等方法,但是這些方法或者不能精確地表示字音,或者使用時常常有這樣那樣的限制,都不太好用。

後來受佛教梵文的影響,人們學會了分析和拼合音節,創造出反切的注音方法,這是字母注音法之前最好的方法了。

反切是用兩個漢字給一個漢字注音,例如:

基煙切堅,徒紅切同,

也可以說:

難,奴案切;安,烏幹切。

其方法是取上字(如基、徒、奴、烏)的聲,取下字(如煙、紅、案、幹)的韻和調,相互拼合,構成被切字的讀音。

當然,由於語音的歷史演變,有很多字現在已經不能像上面所舉的例子那樣簡單地拼合出來。

三聲紐

古代的聲母常常被稱為聲、紐或者字母。

現代漢語的聲母按照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的不同,可以作出一些分類,比方b、p、m是雙唇音,d、t、n是舌尖音。

古人也是將聲母分成一組一組的,只不過表示聲的不是拉丁字母,也是漢字,而且當時就叫字母。

所以,古代的所謂字母就是聲母的代表字。

唐代已經有用文字表示的聲母表,這就是唐代和尚守溫的“三十字母”。

宋代有人在“三十字母”的基礎上增補為“三十六字母”: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牙音

見[]

溪[]

群[]

疑[]

舌音

舌頭

端[]

透[]

定[]

泥[]

舌上

知[]

徹[]

澄[]

娘[]

唇音

重唇

幫[]

滂[]

並[]

明[]

輕唇

非[]

敷[]

奉[]

微[]

齒音

齒頭

精[]

清[]

從[]

心[]

邪[]

正齒

照[]

穿[]

床[]

審[]

禪[]

喉音

影[]

喻[]

曉[]

匣[]

半舌音

來[]

半齒音

日[]

三十六字母與現代漢語普通話聲母的縯變規律大緻是:

五音:

根據發音部位把聲母分析為牙、舌、脣、齒、喉五類。

七音:

牙、舌、脣、齒、喉、半舌音、半齒音七類。

九音:

牙、舌頭、舌上、重脣、輕脣、齒頭、正齒、喉、舌齒(半舌+半齒)九類。

三十六字母代表了唐宋之際的聲母繫統,很多的韻書都使用這個繫統,對學習古漢語很有用,要求背誦。

四韻和相關概念

前面我們曾經說過,古人重視的是韻腹和韻尾,因為詩歌押韻只對韻腹和韻尾作要求,因此古人對音節韻母部分的分析,也大多根據韻腹和韻尾來分類,但是區別聲調,不同聲調不能互相押韻,也就是不同的韻。

古人分得最細的是206韻,就是所有的漢字按照能否互相押韻分出來的類別,每一類當中選一個作為代表,叫做“韻目”。

例如:

缸、尨、窗、邦等都是“江”韻。

把“韻”再按照不同的韻頭區分,就是“韻類”,這是關於“韻”的最小概念。

如果既不區別介音,也不管聲調,那就是“韻部”,這個概念在分析先秦以前的語音如《詩經》的音韻系統的時候很有用。

還有一個“韻攝”,是中古以後等韻學上的概念,宋元時期的等韻圖把《廣韻》的206韻歸併為十六攝,只要韻尾相同,韻腹(主要元音)相近就歸為一“攝”,比如“效”攝,包括平聲豪、肴、宵、蕭,它們相應的上聲韻皓、巧、小、條,相應的去聲號、效、笑、嘯,這12個韻的韻尾都相同,都是[u],主要母音都接近。

這是有關“韻”的最大的概念了。

下面是十六攝及其所統二○六韻的情況(舉平賅上去入)

1.通攝:

東冬鍾

2.江攝:

3.止攝:

支脂之微

4.遇攝:

魚虞模

5.蟹攝:

齊佳皆灰咍祭泰夬廢

6.臻攝:

真諄臻文欣魂痕

7.山攝:

元寒桓刪山先仙

8.效攝:

蕭宵肴豪

9.果攝:

歌戈

10.假攝:

11.宕攝:

陽唐

12.梗攝:

庚耕清青

13.曾攝:

蒸登

14.流攝:

尤侯幽

15.深攝:

16.咸攝:

覃談鹽添咸銜嚴凡

現代漢語的韻母根據韻頭的不同可以分為四呼,以[i]開頭的韻母(包括[i]單獨作韻母)叫齊齒呼,以[u]開頭的韻母(包括[u]單獨作韻母)叫合口呼,以[u]開頭的韻母(包括[u]單獨作韻母)叫撮口呼,其他的叫開口呼。

據等韻學家的研究,古代漢語中的韻頭只有[i]和[u]兩個,不過它們可以同時作韻頭。

古代音韻學家也根據韻頭的不同分類,不過只有開口和合口兩大類。

二者的區別是:

凡韻頭是[u]或者以[u]作主要元音的就是合口呼,反之就是開口呼。

這兩類的區別實際上是圓唇不圓唇的區別。

比如[an]是開口呼,前邊加介音[i]成為[ian]還是開口呼;合口呼[uan]前邊加介音[i]成為[iuan]還是合口呼。

由於語音的演變,以[iu-]起頭的合口韻後來演變為撮口呼[y-],這樣就有了四呼。

四呼這個名稱在明代梅膺祚的《字彙》裏就有了。

中古時期雖然沒有開、齊、合、撮四呼,但開口呼與合口呼卻各分為洪音和細音。

開口洪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開口呼,開口細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齊齒呼,合口洪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合口呼,合口細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撮口呼。

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韻尾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沒有韻尾的,如i,u,ua,ia,o,uo,e,ie,ue等韻母,叫做開韻尾;第二類是以元音[-i][-u]結尾的,如ei,uei,ai,uai,ao,iao,ou,iou等韻母,叫做元音韻尾;第三類是以鼻音[n][]結尾的,如an,uan,ian,uan,en,un,in,unang,iang,uang,eng,ing,ueng,uen等韻母,叫做鼻音韻尾。

這三類韻尾古音裏都有。

《廣韻》裏的“支”韻、“麻”韻、“歌”韻等就是開韻尾的;“豪”韻、“咍”韻、“灰”韻等屬於元音韻尾;“寒”韻、“真”韻、“唐”韻、“侵”韻等則是屬於鼻音韻尾(“侵”韻字的讀音和現代漢語已有不同);此外,古音裏還有已經在現代漢語中消失了的韻尾。

以上是從古今比較的角度來談的。

下面看看音韻學上根據韻尾給古韻的分類:

1、陰聲韻:

無韻尾的韻和以元音收尾的韻合為一類,叫做“陰聲韻”;

2、陽聲韻:

以鼻音收尾的韻叫做“陽聲韻”,古音的鼻音韻尾除了現代漢語有的[n][],還有現代漢語消失了的[-m]韻尾,例如《廣韻》中的“侵”韻、“談”韻;

3、入聲韻:

以塞音[-k][-t][-p]收尾的韻叫做“入聲韻”。

這一類韻尾是現代漢語普通話沒有的,但在一些方言中保存著,而以廣東話(粵語)保存得最完整。

如《廣韻》當中“屋”“質”“緝”三韻,我們現在分別擬音為[uk][iet][ip]。

這些入聲韻在普通話中都變成開韻尾(沒有韻尾)。

陰、陽、入三類韻尾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往往彼此相配,格局很整齊。

比如普通話開韻尾a,元音韻尾ai,ao和鼻音韻尾an,ang是配合起來的。

再看廣州方言:

陰聲韻[](家)[](街)[](交),

陽聲韻[](甘)[](間)[](耕),

入聲韻[](甲)[](八)[](格)

隂陽入非常整齊地配合著,顯示語音很強的系統性。

語音很有系統性,但並不表示它不會變化。

在語音的歷史變化過程中,漢語的陰、陽、入三種韻尾可以互相轉化,這是漢語語音演變中一種很常見的現象。

現代漢語普通話沒有入聲韻,都變成陰聲韻(沒有韻尾或者祗有元音韻尾),這就是入聲韻已轉化成陰聲韻。

另外方言中還有陽聲韻轉化為陰聲韻,陰聲韻轉化為陽聲韻,陽聲韻轉化為入聲韻,陰聲韻轉化為入聲韻的情況。

語音史上也有這些現象。

例如“能”是陽聲韻,從能得聲的“態”卻是陰聲韻,這是陽聲韻變為陰聲韻;“能”在古代又讀[nai],今天則讀陽聲韻,這是陰聲韻變為陽聲韻;“占”是陽聲韻字,從占得聲的“帖”則是入聲韻字,這是陽聲韻變為入聲韻。

這種陰陽入三類韻尾互相轉化的現象,在音韻學上就叫做“陰陽對轉”。

陰陽對轉是需要條件的,那就是主要母音必須相同,即只有韻尾的變化。

(除了陰陽對轉以外,還有一種韻的變化叫做旁轉,這是其他部分不變,而只是主要元音發生了小的變化,以上海話“山”為例)

陰陽對轉本來是語音變化的事實,但是直到清代的江永和他的學生戴震才認識到這個事實,把這個問題上升到理論上來認識的,是戴震的學生孔廣森。

五調

語言的聲調主要表現在音高上,這與很多語言用語音的輕重(音強)來表現不同的意義不一樣。

漢藏語系中大多數語言都是有聲調的。

今人稱為聲調,古人只稱調。

漢語的聲調是客觀存在,但是直到南朝齊永明年間,由於寫文章寫詩的需要才由沈約等人發現。

才發現的時候,連皇帝都不懂。

今天普通話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古人分平、上、去、入四個調。

古代的入聲在現代普通話中已經完全消失,入聲字已經分別變成了其他的聲調,這叫“入派三聲”或者“入派四聲”,但是很多方言當中還有入聲,是一個很短的調,同學們可以用自己的方言讀一讀下面的字:

讀、辣、不、潑、木、佛、急、吃、習、一

古代的陰調字根據聲母的不同現在分為陰平和陽平,所以現在還是四聲。

古今聲調的變化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圖來表示:

平陰平

上陽平

去上聲

入去聲

雖然我們現在知道古代漢語有四個聲調,但是也只是知道古代漢語的聲調有四類(調類),其具體的高低變化(調值)是不清楚的,不能像現代漢語普通話那樣能知道陰平是55,陽平是35,上聲是214,去聲是51。

而且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而方言有些只有三個聲調,有些有七八個聲調甚至十幾個聲調,情況很不相同。

例如南昌有7個聲調,井岡山有3個聲調,永修縣的三角鄉有10個聲調。

我們現在標調的方法是畫線或者標數字,古代傳統上的標調法(調類)是在字的上下左右分別畫半圓,例略。

六韻書、韻圖

從三國時代開始我國就有韻書,是根據古代的韻來編排漢字,這就是現代按照讀音編排的字典的前驅,當然它們不一定都有對字意的解釋。

古代最重要的韻書是隋陸法顏編的《切韻》,但是這本書已經散佚了。

唐代及以後對這本書作了一些修訂,現在經常看到的是北宋陳彭年等修訂的本子,書名換成《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

《廣韻》雖然是《切韻》的修訂本,但是並沒有改動《切韻》的語音系統,從音韻學上可以說,兩本書其實是一本書。

《廣韻》在音韻學上的作用相當於《說文解字》在文字學上的作用,非常重要。

漢語普通話可以把聲母、韻母和聲調排列起來,配合成一個表,古代也有這種表,這就是韻圖,是古代聲、韻、調配合而列出來的表。

現存最重要的韻圖有《韻鏡》、《七音略》、《切韻指掌圖》等,前兩者是根據《切韻》音系編制的。

韻圖對語音的反映比韻書細致,不僅反映聲、韻、調,也反映韻頭的不同。

當然韻圖不可能給每一個韻或者韻目都列一個圖,它把接近的韻歸為一類,如把“豪”“肴”“宵”“蕭”四個相接近的韻合成一個圖,分成四等,所以這種圖我們叫做等韻圖。

這幾個韻的區別在於韻母中韻腹的舌位的高低以及有沒有介音,這就是“等”的作用。

最初的等韻圖是為分析《廣韻》的反切而繪製的,繪製了43個圖,後來再合併就成了16攝。

現在再回頭來談談反切。

反切是在梵文拼音方法的影響下產生的,產生時間大約在東漢後期。

反切雖然是古代最先進的注音方法,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

比如,反切上下字使用不統一,只要是同聲母的都可以做反切上字,只要是同韻母同聲調的,都可以做反切下字。

用現代漢語的情況說,要切出“個”字,可以用給、戈、廣、耕、跟隨便哪一個做上字,餓、課、赫、這隨便哪一個做下字。

再比如,同樣的兩個字不同方言的人切出來的也許是不同的字。

更重要的是古今音的變化,古人切出來的字和我們切出來的不一樣,或者古人能切出正確的字,我們卻切不出來。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廣韻》侯古切,能切出什麼字?

不是“虎”,而是“戶”,因為“侯”的聲母是“匣”母,是古代濁聲母字,“古”是上聲,古今音的變化有一條規律叫“濁上變去”,所以要變成去聲。

《廣韻》德紅切,能切出字來嗎?

好像現代漢語沒有。

原來“紅”現在是陽平,古代也是平聲,因此“德紅”切“東”。

《廣韻》古奚切,能切出什麼字?

好像現代漢語也沒有。

原來古音中的“見”母字,現在很多變成了j聲母了。

古奚切雞,古和雞在古代聲母相同,現在已經不同了。

正是由於反切的局限和歷史語音的變化等原因,從宋代開始,就有人對反切進行改革。

比如《廣韻》中“古奚切雞”在《集韻》當中就改成了“堅奚切”,我們用這個反切很容易切出“雞”來。

明末呂坤《交泰韻》、清初潘耒《類音》都曾設計新的反切,要求:

反切下字儘量使用零聲母的字,同時照顧聲調的陰陽不同。

例如“德紅切東”不好拼,改為“篤翁切”。

當然,這些改革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問題,比如如果堅持要求反切下字一定要零聲母,有時只有用冷僻字,這就失去了注音的意義。

後來清人李光地《音韻闡微》對此又加改革,碰到沒有或者找不到合適零聲母下字的情況下,變通一下,不用零聲母字。

反切注音到此也算是登峰造極了。

此後就是現代的注音方法了。

第二節《廣韻》和中古語音

一中古音的概念

中古音是漢語語音史的一部分,是漢語語音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所謂“中古音”,寬泛地說是指從魏晉經唐至宋這個歷史時期的漢語語音。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麼長的歷史時期漢語的語音沒有變化,而是變化很大,我們只是從當時韻書傳承的角度這樣說的。

中古語音是以《切韻》音系為代表的。

在《切韻》之前已經出現了好多種韻書,最早的有魏李登《聲類》和晉呂靜《韻集》,南北朝時期更是“音韻蜂出”,僅《切韻序》就列出了五種。

但是這些韻書現在都已散失,有些只能通過後人的引用看出一些端倪,有些則無從查考。

這些書散失的原因可能與它們的內容不精有關,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有《切韻》的出現。

二《切韻》及相關韻書

隋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陸法言參照前代韻書,在幾位大學者大官僚的指導下,編寫了《切韻》這部劃時代的著作。

陸氏名詞(也作慈),字法言。

是名臣陸爽的兒子。

而陸氏的先世是拓跋族人,北魏孝文帝時改為陸氏。

關於《切韻》一書的成書過程,《切韻序》說得很清楚,這篇序寫得非常好,要熟讀。

切韻序

陸法言

昔開皇初,有儀同劉臻等八人,同詣法言門宿。

夜永酒闌,論及音韻。

以(古)今聲調既自有別,諸家取捨亦複不同。

吳楚則時傷輕淺,燕趙則多(涉)重濁。

秦隴則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似去。

又支(章移反)、脂(旨夷反)、魚(語居反)、虞(遇俱反)共為一韻;先(蘇前反)、仙(相然反)、尤(於求反)、侯(胡溝反)俱論是切。

欲廣文路,自可清濁皆通;若賞知音,即須輕重有異。

呂靜《韻集》,夏侯詠《韻略》,陽休之《韻略》,周思言《音韻》,李季節《音譜》,杜台卿《韻略》等,各有乖互。

江東取韻,與河北複殊。

因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

欲更捃選精切,除削疏緩,蕭(該)顏(之推)多所決定。

魏著作(淵)謂法言曰:

“向來論難,疑處悉盡,何不隨口記之!

我輩數人,定則定矣。

”法言即燭下握筆,略記綱紀,博問英辯,殆得精華。

於是更涉餘學,兼從薄宦,十數年間,不遑修集。

今返初服,私訓諸弟子,凡有文藻,即須明聲韻。

屏居山野,交遊阻絕,疑惑之所,質問無從。

亡者則生死路殊,空懷可作之歎;存者則貴賤禮隔,以報絕交之旨。

遂取諸家音韻,古今字書,以前所記者,定之為《切韻》五卷。

部析毫釐,分別黍累,何煩泣玉,未得縣金。

藏之名山,昔怪馬遷之言大;持以蓋醬,今歎揚雄之口吃。

非是小子專輒,乃述群賢遺意;甯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戶庭。

于時歲次辛酉,大隋仁壽元年也。

注釋:

開皇:

隋文帝年號,開皇初大約是581年或者582年。

劉臻等八人:

劉臻、顏之推、蕭該、魏彥淵、盧思道、李若、辛德源和薛道衡。

支(章移反)、脂(旨夷反)、魚(語居反)、虞(遇俱反)共為一韻:

這是談韻的問題,指當時北方已經不分支韻與脂韻,也不分魚韻與虞韻,而在《廣韻》當中它們都是有區別的。

先(蘇前反)、仙(相然反)、尤(於求反)、侯(胡溝反)俱論是切:

一般認為是指聲類(聲母類別)不同,即“先”與“仙”聲類不同,“尤”與“侯”聲類不同。

而有些韻書用了同一個切上字。

也有觀點認為這裏還是討論韻的問題。

從這篇序,我們可以知道以下幾點:

第一,《切韻》的寫作依據陸法言年輕時寫的一份提綱,這個編寫提綱集合了劉臻等人的意見,而以精於音學的顏之推及蕭該(顏著《顏氏家訓》,其中《音辭篇》是一篇重要的音韻學論文;蕭著《漢書音義》。

二人是當時南北音的代表)的意見“多所決定”,是眾人討論的結果。

第二,《切韻》的撰寫是取材於前代的“諸家韻書,古今字書”的,文中提到的韻書都應該是陸法言的參考書。

第三,《切韻》的編撰原則是“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即南北方言中能分的就是“是”,不能分的就是“非”;古今音中能分的就是“通”,不能分的就是“塞”。

然後“捃選精切,除削疏緩”,即選擇他們認為準確的音讀,除去那些他們認為不準確的音讀。

唐朝的時候,曾經把《切韻》定為製作韻文的韻書(即官韻)。

不過,由於《切韻》分韻太細,唐初許敬宗就奏請准許“窄韻”(字少的韻)通用。

《切韻》原書已不存,現存者只有出自敦煌、被斯坦因劫往英國的三種殘本,王國維抄回國內,分稱切一、切二、切三。

唐代王仁昫刪補《切韻》稱為《刊謬補缺切韻》,現在也有三個本子,分稱王一、王二、王三,其中王三本有明宋濂的跋文,比較完整。

唐人改編的《切韻》類韻書還有孫愐《唐韻》,李舟的《切韻》。

到了宋代,陳彭年、丘雍等人,奉詔修編《切韻》和《唐韻》,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成書,定名為《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

《廣韻》刊行以後,也被定為官韻,科舉考試,以它為標準,影響很大。

《廣韻》在《切韻》193韻和《唐韻》195韻的基礎上,增為206韻,收字26194個。

針對《廣韻》“繁略失當”的缺點,丁度等又奉敕修編《廣韻》,成《集韻》一書。

書成于宋仁宗寶元二年(公元1039年),收字53525字,比《廣韻》多了一倍。

但是,仍然按照《廣韻》分為206韻,只是為了更接近宋代的實際語音,改動了一些反切。

宋代還有一部韻書叫《禮部韻略》,是《集韻》的一個簡本,成書比《集韻》還早二年。

它根據《廣韻》韻目下的“同用”“獨用”條例,刊定窄韻十三處,允許與鄰韻相通,做了一些調整。

另外,南宋有個叫江北平水劉淵的,在理宗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編了一本《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分107韻,不過此書沒有流傳下來。

在此之前,金人王文郁編成《平水新刊韻略》一書,分106韻,這就是後來流行的《平水韻》106韻。

《平水韻》分五卷,其中平聲30韻(上下各15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

平水韻也就是詩韻,教材第四冊的附錄二列出了詩韻的常用字表。

附錄非《切韻》系韻書

以上談的都是《切韻》系韻書,這些書的音韻體系基本是一致的,但是隨著語音的發展變化,《切韻》系韻書越來越脫離實際語音,因此產生了一些非《切韻》系韻書。

比如清戈載的《詞林正韻》,就是根據宋代詞人的用韻整理歸納出來的,打破了平水韻的體繫。

是書分詞韻為十九部,不過用的還是《廣韻》的韻目。

南京大學的魯國堯先生對宋詞用韻的研究非常出色。

最重要的非《切韻》系韻書是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韻》。

周德清(1277-1365),字日湛,號挺齋,高安暇堂人。

宋周美成之後。

他是元代卓越的音韻學家兼戲曲作家,不僅著有韻書《中原音韻》,還作有不少北曲。

《中原音韻》是根據當時的元曲名家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白樸等的戲曲用韻編成的,成書於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

是書分十九個韻部,每個部下依平陰聲、平陽聲、上聲、去聲歸字,聲調相同的字用圓圈隔開,但是沒有反切,也沒有解釋,共收字5876。

《中原音韻》音系已經非常接近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語音系統,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但是對它的重視和研究是“五四”運動以後的事情。

受《中原音韻》影響還產生了一批韻書,不再細說。

明代重要韻書有可能是根據南曲用韻編寫的《洪武正韻》(成書於1375年)。

還有蘭茂的《韻略易通》,此書用一首《早梅詩》記錄了當時的二十個聲母:

東風破早梅,向暖一枝開。

冰雪無人見,春從天上來。

不同方言區的同學讀一讀,就基本知道自己方言的聲母的情況。

清代反映實際語音的韻書有樊騰鳳《五方母音》、李汝珍《李氏音鑒》以及無名氏的《圓音正考》等。

三《廣韻》

(一)《廣韻》的體例

《廣韻》是在《切韻》的基礎上編成的,所以兩書的體例和反映的語音系統也是一致的,所以對《廣韻》的研究也可以看作對《切韻》的研究。

《廣韻》是一部韻書,是按韻編排的工具書。

韻是要分聲調的,不同聲調就不同韻,所以《廣韻》的體例首先是按四聲分卷,即以四聲為綱或四聲為經,平上去入分為五卷:

上去入各一卷,平聲因為字多分二卷,這跟平分陰陽無關。

每卷包含若干個韻,其中:

上平聲28韻,下平聲29韻,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總共206韻。

每一個韻上面都標出韻的次第,如上平“一東、二冬、三鍾、四江、五支……”,上聲是“一董、二腫……”,去聲是“一送、二宋……”,入聲是“一屋、二沃……”。

每個韻下所有的字,其韻腹和韻尾是相同的,但是聲母和韻頭未必相同。

為了區別,根據聲母和韻頭的不同再分組,每個小組之間用“○”隔開。

這每個小組的字的讀音就完全相同了,唐人把這樣的同音字組叫做“小韻”(也叫紐,與聲紐的紐不同)。

各小韻字數差別很大,有的只有一兩個字,有的七八十字。

下面我們就看一下《廣韻》當中的具體情況。

(二)《廣韻》的聲韻調系統

1、《廣韻》的聲母

我們已經知道,三十六字母是古代的三十六個聲母,它們基本上反映了唐末宋初之間漢語的聲母系統。

那麼《廣韻》的聲母系統與三十六字母是否完全一樣呢?

或者換句話說,怎樣整理出《廣韻》的聲母呢?

這就要說到清末的陳澧。

陳澧是第一個明確宣稱根據《廣韻》的反切來考證《廣韻》聲韻系統的人,他在音韻學上的重要著作就是《切韻考》。

《切韻》在當時已經不存在了,陳澧根據的實際上是《廣韻》,但是我們說過,《切韻》和《廣韻》可以看作一本書,所以陳澧的書也就叫《切韻考》。

陳澧考察《廣韻》聲母的方法是比較複雜的,我們只要知道他用的是系聯法,也就是用一些條例把《廣韻》的反切上字歸類以得出《廣韻》的聲母。

以下是現代學者用陳澧的方法考察出的《廣韻》的聲母,有三十五個,與三十六字母很有些出入。

牙音

見[]

溪[]

群[]

疑[]

舌音

端[]

透[]

定[]

泥[]

來[]

知[]

徹[]

澄[]

唇音

幫(非)[]

滂(敷)[]

並(奉)[]

明(微)[]

齒音

精[]

清[]

從[]

心[]

邪[]

莊[]

初[]

崇[]

生[]

章[]

昌[]

船[]

書[]

禪[]

日[]

喉音

曉[]

匣(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