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考试需要记忆的正常数值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4634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学考试需要记忆的正常数值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麻醉学考试需要记忆的正常数值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麻醉学考试需要记忆的正常数值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麻醉学考试需要记忆的正常数值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麻醉学考试需要记忆的正常数值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醉学考试需要记忆的正常数值汇总.docx

《麻醉学考试需要记忆的正常数值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学考试需要记忆的正常数值汇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醉学考试需要记忆的正常数值汇总.docx

麻醉学考试需要记忆的正常数值汇总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麻醉设备学

1、面罩和鼻罩的气路端为直径22MM,1:

40内椎度国际标准接口。

2、喉上型通气道是侵入患者上呼吸道直径为15MM,1:

40内椎度国际标准接口。

3、气管导管的弧度,口腔---为14CM,鼻腔---20CM。

口腔导管的斜口角度为45°,鼻腔为30°。

4、钢瓶医用氧在15MPA满载条件下,储气量为6000—7500ML,小型的为600-750ML。

液化气罐内气态氧86万升。

5、麻醉机氧气工作压低于0.15MPA时,提前切断N2O供应,保证释放氧气流量浓度不低于25%。

6、快速充氧阀释放氧气流量应在25--50L/MIN之间。

7、地氟烷沸点只有22.8°C,其TEC6为专用挥发罐,其蒸发室恒温加热到39°C.

8、Maplesona-A型回路,管理自主呼吸仅需要70ML/KG的新鲜气流就可以达到无复吸入水平。

9、Maplesona-D型回路,70--100ML/KG的新鲜气流就可以维持动脉血二氧化氮分压正常。

10、吸气流的分类及特点:

恒定气流吸气相流率曲线为矩形,气道压升支为斜型直线。

递减气流吸气相流率曲线为梯形,气道压升支为木函数曲线,比较接近生理。

正炫气流吸气相流率曲线为正炫波形,气道压升支为S型曲线。

复合气流吸气相流率曲线为先呈距型而后下降的曲线,气道压升支为平顶梯形。

11、通常采用4.3μm波长的红外线检测C02,采用3.3μm波长的红外线检测麻醉药。

第二章麻醉解剖学

1、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有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组成。

2、脑是体内代谢最旺盛的部位,人的脑重仅占体重的2%,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血流占心脏博出量的1/6.

3、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之间的夹角约为112.3°,固有鼻腔于鼻咽之间的夹角约为160.9°。

4、胸膜顶及肺尖位于锁骨内1/3交点的上方,其最高点距锁骨上方2—3CM。

5、右主支气管粗短而陡直,平均长度为约2.0CM,内腔横径为1.5CM,其下缘于气管中线的夹角为25°--30°。

6、左主支气管平均长度为4.7CM,内腔横径为1.1CM,其下缘于气管中线的夹角为40°--50°。

7、气管于主支气管的长度有一定规律:

气管的长度约为右主支气管的5倍,为左主支气管的2倍;左主支气管的长度右主支气管的2倍。

8、骶管裂孔至终池下端的距离平均为5.7CM。

硬外间隙的总容量约为100ML,其中骶管的容量为20-30ML。

9、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25-150ML,其中脊髓蛛网膜下腔含有25--30ML。

脑脊液压力在侧卧时为0.069-0.167KPA(70-170MMH2O),平卧为0.98KPA(<100MMH2O坐起时腰骶段压力显著升高,可达0.196-0.294KPA(200-300MMH2O).

10、成人脊髓节段与椎体的对应关系:

C1—C4平、C5-C8.T1-T4低一、T5--T8低二、T9--T12低三、L1—L5与第T10—11对应、S1--S5与T12-L1相对应。

第三章麻醉生理学

1、肺血管阻力较小,仅为体循环阻力的1/10。

肺动脉收缩压平均为22MMHG,舒张压为8MMHG。

肺毛细血管平均压为7MMHG。

正常静息状态下,每分钟通过肺循环的血量几乎等于左心室的输出量,约5L/MIN。

肺循环内的血量约占全身总血量的10%。

2、呼吸道阻力在气道全程分布不均匀,口、鼻腔占总阻力的50%,声门占%25,气管和管径大于2MM的支气管占15%,管径小于2MM的气道内阻力仅占10%左右。

3、生理无效腔与潮气量的比值反映肺的通气效率。

正常人比值约为0.3,亦即30%的通气停留于无效腔内。

4、在标准大气压下,吸入气体中CO2的含量增加到5%时,肺通气可以增加3—4倍。

当吸入气体中CO2的含量增加到10%时,肺通气可以增加8--10倍,但可出现头昏、头痛等症状。

吸入气体中CO2的含量增加到15%时,可出现意识丧失,惊厥。

超过20%时,抑制呼吸。

5、正常成人P50为26.6MMHG。

6、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正常为0.67—2.0KPA(5—15MMHG)。

7、心排出量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每分心排出量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约为5L/MIN。

心排出量/平方米体表面积称为心脏指数,一般身材的成人安静空腹时的正常值为3.0—3.5L/MIN

8、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正常值为5—12MMHG。

9、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有效调节范围为60—180MMHG,动脉血压低于60MMHG或是高于180MMHG时则失去相应作用。

正常人平均动脉血压约为100MMHG,处于压力感受器发射最敏感的范围,纠正血压偏离的能力最强。

化学感受器反射的有效调压范围是40—80MMHG。

10、耗氧量接近全身耗氧量的20%,血流量占心排血量的15%。

脑血流停止5—10秒即可使意识苏丧失,5分钟以上可能造成不可逆性脑损害。

平均动脉压在60—140MMHG的范围内波动时,脑血流的自身调节机制可保持脑血流量相对平衡。

11、血清总蛋白正常值为60—80G/L,其中白蛋白35—50G/L,球蛋白20—30G/L。

白球比值为1.5—2.5:

1。

12、成人尿量在1000-2000ML,一般为1500ML左右,每天大于2500ML为多尿,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

13、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为175.38ML/MIN,男低于140.28或女低于112.2ML/MIN时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已减退。

尿比重正常为1.015—1.025之间。

尿渗透压波动在360—1450MMOL/L。

清晨空腹BUN为3.57—7.14MMLO/L.

14、麻醉期间血压低于80MMHG时,肾血流量和尿量逐渐减少。

低于35MMHG排尿完全停止。

2小时之内的肾脏缺血对肾损害多为功能性的;缺血3小时以上肾即有一定器质性变化,肾功能减退约需2—3周才能恢复;缺血4小时以上,出现肾小管变性、坏死等器质性改变,导致急性肾衰、尿毒症死亡。

PAO2低于30MMHG时,肾皮质血流量减少并使尿量减少。

15、体温每升高1°C,物质代谢提高13%。

体温每降低10°C,代谢率降低50%,或体温每下降1°C,代谢率降低5%,平均动脉压下降4.8MMHG。

28°C以下室颤发生率增加,其发生的临界温度值为26°C.

16、妊娠循环、呼吸及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成6—8周开始到33周达最高峰,其血浆约占60%,形成稀释性贫血,血细胞比容下降,血液粘度降低,同时有水钠潴留。

妊10周开始每博量增加,心率逐渐加快,到34—36周时达高峰。

血压并不高。

分娩第一产程由于子宫的收缩,心排血量可增加20%,第二产程中,除子宫收缩外,腹壁肌、骨盆肌亦收缩,心排血量可增加30—50%,第三产程胎儿的娩出过程,心排血量可增加45%。

妊娠末期每分通气量约增加45%,24周后功能余气量进行性下降,肺活量和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

17、妊娠后凝血因子2、5、7、8、9、10增加,但11、13降低,妊娠末期血小板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有正常的2—4G/L升至5—6G/L

18、妊娠后基础代谢早期稍下降,以后逐渐增高,妊娠末期可增高15—20%,氧耗增加20—30%。

19、老年人心功能降低,心排出量可较青年人减少30—50%,55岁后每增加一岁心排出量约减少1%,心脏指数约减少0.8%.

20、新生儿潮气量约6—7ML/KG,与成人相似(6—8ML/KG),但新生儿耗氧量为6—8ML/(KG.MIN)约为成人的两倍。

新生儿的呼吸频率为35—40次/分,1到3岁为24正负6次/分

21、小儿血容量为70—80ML/KG.,因体表面积大、氧耗大,对水分的需要量比成人大,约需70—100ML/KG。

第四章麻醉药理学

1、恩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为1.8,MAC为1.68;异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为1.4,MAC为1.15;七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为0.69,MAC为1.71;地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为0.42,MAC为7.25;N2O的血/气分配系数为0.47,MAC为105。

2、恩氟烷对心率的影响与麻醉前的心率相关,心率略快者(90次/分)麻醉后可减慢,心率略慢者(65次/分)则加快。

3、N2O长时间吸入浓度应控制在70%以下;因可造成“弥散性缺氧”,因此在停N2O后应继续吸纯氧5—10分钟;因有骨髓抑制,吸入50%的N2O的时间以48小时内为安全。

第二篇相关专业知识

1、慢阻肺长期家庭氧疗的指征:

PAO2小于55MMHG或SAO2小于88%,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PAO255—60MMHG或SAO2小于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衰水肿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大于0.55)。

方法:

一般鼻导管给氧,氧流量1.0—2.0L/MIN,吸氧时间大于15H/D。

2、各型肺炎:

肺炎链球菌肺炎咯铁锈色痰,首选青霉素G;葡萄球菌肺炎咯脓血痰,首选耐酶青霉素加氨基糖苷类;克雷百杆菌肺炎咯砖红色胶冻样痰,首选氨基糖甙类加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绿脓杆菌肺炎咯绿色脓痰,首选氨基糖甙类加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大肠杆菌肺炎有脓痰、脓胸,首选氨基糖甙类加半合成广谱青霉素;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有呼吸困难、呼吸衰竭,首选氨卞西林;军团菌肺炎高热肌痛,首选红霉素;厌氧菌肺炎主要发生于吸入性肺炎,首选青霉素G;支原体肺炎可小流行,首选红霉素;念珠菌、曲霉菌肺炎发生于菌群失调,首选氟康唑、两性霉素B。

3、吸入性肺炎的严重程度于胃液酸度、吸入量以及肺分布情况有关,吸入胃酸PH≤2.5时,吸入25ML即可引起严重的肺损伤。

4、支气管扩张痰液静置后出现分层的特征:

上层为泡沫、下悬脓性粘液,中为混浊黏液,底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

根据痰量分度:

轻度小于10ML/D,中度为10—100ML/D,重度为大于100ML/D.

5、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为小量,100—500ML为中量,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300—500ML为大量。

6、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以上。

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完全停止10秒;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SAO2较基础水平下降≥4%。

7、高血压危象血压:

130-150/220MMHG,治疗时血压不要低于160/100MMHG,或最初48小时内平均动脉压不要低于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不超过危象发作时平均动脉压的25%。

8、先心病:

心室间隔缺损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听到响亮(常≥Ⅳ级)而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伴有震颤;心房间隔缺损胸骨左缘第2—3肋间(主动脉瓣听诊区)听到Ⅳ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不伴有震颤,肺动脉办听诊区听到第二心音亢进并伴有固定分裂;动脉导管未闭左锁骨下或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响亮的连续性机器声样杂音,占据整个收缩和舒张期,收缩期最响可伴有震颤,可向左上胸及背部传导.。

9、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心尖部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开办音以及低调的隆隆样术中舒张中晚期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闻及全收缩期高调吹风样3/6级杂音,较粗糙,局限性,吸气时减弱,第一心音减弱或被杂音掩盖;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右缘第2肋间低调、粗糙、响亮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呈递减型常伴有震颤;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区高调递减型哈气样舒张期杂音伴周围血管征。

10、成人上消化道出血超过5—10ML粪便隐血试验呈阳性,每日出血50—100ML可出现黑粪。

胃内储积血量250—300ML可引起呕血。

一次出血不超过400ML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400—500ML可引起,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11、诺盲肠扩张到13CM时。

可发生破裂的危险,应立即手术。

12、当胆道内压力超过30CMH2O,肝脏将停止分泌胆汁,胆汁返流入血,发生梗阻性黄疸。

13、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尿蛋白大于3.5G/T、血浆白蛋白小于30g/l、水肿、高血压。

14、慢性肾衰按肾功能的程度可分为①肾储备能力下降期: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正常的58—80%,血肌酐正常。

②氮质血症期:

是肾衰的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正常的50--25%,血肌酐高于正常但小于450μmol/L。

③肾衰竭期: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正常的10--25%,血肌酐高于正常但小于450--707μmol/L。

④尿毒症期: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正常的10%以下,血肌酐大于707μmol/L。

15、贫血成人男性HB小于120g/L、女性HB小于110g/L、孕妇HB小于100g/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轻度:

HB低限--91g/L、中度HB90--61g/L、重度HB60--31g/L、极度HB≤30g/L

16、糖尿病诊断标准:

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mmol/L,或OGTT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16.7mmol/L,血酮体≥4.8mmol/L.糖尿病高渗昏迷血糖大于33.3mmol/L,酮体

(一)--(+),PH大于7.3,血钠大于145--155mmol/L血钾大于4.5mmol/L,血浆渗透压常大于320mmol/L.

17、肥胖症诊断标准:

体重指数(BIM)≥28,腰围男性≥85cm,女性≥80.腰臀比男性大于1,女性大于0.85.

18、正常成人颅内压为0.7-2Kpa(70—200mmh2o),儿童较低0.5—1.0KPA,当颅内压持续超过2KPA时即为颅内压增高。

19、脑外伤按病情轻重分级:

1级,轻型,昏迷时间20分钟内,急诊室留观24小时;2级中型,昏迷时间在6小时内,留观48—72小时,有意识障碍的须住院治疗;3级重型,昏迷时间大于6小时,住院治疗。

20、颅内血肿按血肿出现的时间分为:

72小时以内为急性,3日到3周为亚急性,超过3周为慢性。

21、第4—7肋骨长而薄,最易骨折。

22、成人血胸量≤0.5L为少量,0.5—1.0L为中量,>1.0L为大量

23、支气管破裂大多在距隆突2.5CM内,裂口小于1CM或少于支气管周径的1/3可保守治疗。

24、结肠破裂发病率较低,除少数裂口小、腹腔污染轻、全身情况良好的病人可考虑一期修补或一期切除吻合(限于右半结肠)外,大部分病人先采用肠外置术或肠造口术,待3—4周后病人情况好转时,再关闭漏口。

25、肾损伤保守治疗绝对卧床休息2—4周,病情稳定血尿消失后才可离床活动。

26、儿童烧伤面积的计算公式:

头颈部面积=[9+(12-年龄)]%:

双下肢=[46+(12-年龄)]%

27、烧伤严重分度:

①、轻度:

2°烧伤面积9%以下。

②、中度烧伤:

2°烧面积10—29%,或3°烧伤面积不足10%。

③重度烧伤:

烧伤总面积30—49%;或3°烧伤面积10--19%;或是烧伤面积虽然达不到上述百分比,但是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严重的复合伤。

④特重烧伤:

烧伤总面积50%;或3°烧伤面积20%以上;或有严重并发症。

28、妊娠高血压典型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动脉压≥149/90mmHG,蛋白尿,尿蛋白≥300MG/24H。

子痫前期为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动脉压≥160/110mmHG,蛋白尿,尿蛋白≥300MG/24H或(+)出现水肿,伴有头痛、视力模糊和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子痫:

子痫前期孕产妇出现抽搐发作或是昏迷,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第三篇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

第一章临床麻醉学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必须在术前停药2—3周;三环类抗抑郁药术前停药2周以上;阿司匹林手术前停药7天,其他NSAID至少停用48小时。

2、计算体重指数(BIM)=体重(KG)/身高2(m2),标准体重男性为22KG/M2,女性20KG/M2。

BIM在25--29KG/M2为超重,大于或等于30KG/M2为肥胖。

3、心血管、呼吸系统术前评估:

1、测胸腔周径法:

正常大于4CM。

2、屏气实验:

大于30秒正常,小于20秒提示心肺功能不全。

3、吹起实验:

正常小于3秒,超过5秒表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4、吹火柴实验:

能将15CM远的蜡烛吹灭,提示肺储备功能良好。

5、等楼梯运动实验:

病人用正常速度一口气登上3层楼后,如果能在10MIN内心率和呼吸频率完全恢复登楼水平,且无心律失常,者表示心肺功能良好。

6、病人平卧10分钟后,测血压、脉搏,然后让病人骤然从床上起立,即刻和2分钟后各测血压和脉搏一次。

血压改变超过2.7KP(20MMHG),脉搏超过20次/分者,表示心脏功能低下,麻醉耐受力差。

4、成人择期手术病人麻醉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对于小儿≤36个月者,禁奶和固体食物6小时,禁饮清液2小时;>36个月者,禁食8小时,禁饮清液2小时;对于严重创伤、急腹症、和产妇,即使末次进食超过8小时,亦视为饱胃病人。

5、产妇用哌替定胎儿娩出前1小时内或4小时以上为宜,吗啡禁用于产妇。

6、气管插管病人的特殊检查

1甲颌距离:

正常6CM以上,小于6CM插管可能会遇到困难。

2下颌前伸范围:

正常下门齿前伸能超过上门齿。

3头颈活动度:

正常前屈165°,后仰大于90°。

如果后仰不足80°,提示颈椎活动受限,插管可能会遇到困难。

7、预充氧的方法:

氧流量大于6L/MIN,用尽可能密闭的面罩吸氧,平静呼吸时间大于3—5分钟或连续4次以上的深呼吸。

8、气管导管的选择:

1、成人:

女性通常选用ID7.0—8.0,插入深度约21CM的长度。

女性通常选用ID7.5—8.5,插入深度约22CM长度。

经鼻插管通常选用ID6.5---7.0,应比口插管的标准长度增加3CM.如有气道狭窄,需经X线片测量气管狭窄内径,减去1.5CM即相当于导管外径,依次准备2根稍小号的导管。

2、儿童:

大于1岁的小儿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导管号(ID)=年龄(岁)/4+4

插入长度=年龄(岁)/2+12

小儿个体差异较大,还应准备大一号和小一号的导管。

5岁以下的小儿一般不用带套囊的气管导管,如果选带套囊的气管导管则用小一号的导管。

9、插管是显露声门后,插入导管直到套囊全部进入声门,再置入2CM。

10、Robertshaw双腔管是目前最常用的双腔管,成人男性一般选择F39,女性用F36.

11、Univent管是单腔管,特别适合用于小儿。

12、双腔管插入的深度:

170CM高的病人,平均深度为29CM,身高每增减10CM,双腔管深度相应增减1CM。

13、吸入麻醉按新鲜气流量分类

1高流量:

包括大流量:

大于5L/MIN高流量;2-5L/MIN

2低流量:

包括中流量:

1--2L/MIN:

低流量500—1000ML/MIN低流量

3代谢流量(紧闭式):

包括小流量250--500ML/MIN,代谢流量250ML/MIN

14、弥散性缺氧过程只用发生在吸入75%NO2改变为吸入空气(79%氮气)5—10分钟时。

15、感觉阻滞平面超过T4称为高位脊麻,T10平面以下者称为低位脊麻,介于两者之间为中位脊麻,如果阻滞范围局限于会阴及臀部,则称为鞍麻,如果阻滞仅限于一侧则称为单侧腰麻。

16、一般交感神经阻滞平面比感觉阻滞平面高2—4神经节段,而运动神经阻滞平面则较感觉阻滞平面低1—4节段。

阻滞S2-4副交感神经,术后易出现尿潴留。

17、腰麻后头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典型头痛在穿刺后6—12小时内发生,多数持续一周,个别可迁延1—5月或更长。

18、腰麻后假性脑脊膜炎,脊麻后3—4天发病。

19、高位硬外阻滞(于C5—T6之间穿刺)、中位硬外阻滞(穿刺部位在T6—T12之间)、低位硬外阻滞(在腰部各棘突间隙穿刺)、骶管阻滞(经骶裂孔穿刺)。

20、体温降至30—28°C,可阻断循环8—10分钟。

体温每降低1°C,基础代谢率降低6.7%,耗氧量降低5%。

心跳停止后浅低温(30--34°C),特别是选择头部降温。

21、控制性降压临床上以平均动脉压不低于60MMHG为准,老年人不低于80MMHG为安全界限,以满足机体代谢的最低需求,避免产生缺血缺氧性损害。

脑MAP波动在60—150MMHG间时,脑血流无明显改变。

心重要MAP能维持在50MMHG或收缩压在60MMHG以上,并保证有效的肺通气,对正常心脏不会产生缺氧性损害。

肾只要动脉收缩压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维持恒定,当收缩压降至70MMHG时,肾小球滤过率将不在维持。

22、控制性降压的限度:

健康良好患者,MAP60—70MMHG为安全界限;对于老年、高血压、血管硬法,一般以血压降低不超过原水平的40%,或收缩压降至比术前舒张压0—20MMHG范围内作为安全界限。

23、麻醉期间的低血压是指血压降低幅度超过麻醉前20%或血压降低达到80MMHG。

24、麻醉期间的高血压是指血压超过麻醉前20%或血压升高达160/95MMHG以上,血压过高是指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30MMHG。

25、成人术前禁食有8—10ML/KG(0.7—0、8ml/KG*h)的水分丧失。

小儿因水代谢率较高,其水份丧失量为1.5—2.0ml/KG*h.

26、麻醉期间的输液与输血:

1、一般麻醉中输液:

在全麻过程中以每小时3-4ML/KG的适度行维持输液,但实际上常于麻醉开始后1小时内输入20—30ML/KG,这是因麻醉药常使周围血管扩张,心排血量减少,至血压下降而采取的措施。

2、手术进行中的输液:

对手术创伤引起的功能性细胞外液丧失应以乳酸林格氏液补充,其用量为脑手术0—2ML/KG,手足手术2--5ML/KG,面、颈、胸、下腹、上臂和大腿5--10ML/KG,上、下腹部10--15ML/KG。

手术中葡萄糖的补给不应过多,只需满足脑细胞和红细胞的代谢需要(正常大约0.3G/KG*H)

3、出血的补液:

原则上失血应根据出血量的大小输血浆代用品或输血,无条件下时对10—15ML/KG体重的少量出血可用细胞外液补充液20—30ML/KG补充,失血量达15ML/KG以上时应输血或输血浆代用品。

27、痰量每天超过50ML或脓液量超过50ML必须用双腔管,以免术中患则肺痰液流入及污染加重和扩散。

28、颅内压(ICP)是指颅内脑脊液的压力。

正常人平卧时,ICP正常值为5.3—13.5mmHg。

ICP超过15mmHg被定义为颅内高压,13.5--15mmHg为可疑颅高压,15--20mmHg为轻度颅高压,20--40mmHg为中度颅高压,大于40mmHg为重度颅高压。

而ICP低于3.8mmHg则被认为是颅内低压。

国际上多以20mmHg作为降颅压的临界值。

29、生理性降颅内压措施有:

过度通气,PACO2降至25—30MMHG是降颅内压效果最好,且脑缺氧危险性最小;低温疗法,体温降至33—34°;取头高位10°--15°。

30、正常人的眼压为(16+-5)MMHG。

31、骨科手术止血带的应用:

1、放置位置:

上肢应在中、上1/3处,下肢尽量靠近腹股沟。

2、充气压力:

上肢应高于收缩压50MMHG,下肢应高于收缩压100MMHG。

3、充气维持时间:

上肢不超过1小时,下肢不超过1、5小时。

必要时可放松10—15分钟后再充气,以免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或肌红蛋白血症。

32、泌尿外科手术硬外如膀胱三角区为S2—4神经支配,而其余部位为T11—L1。

前列腺为T10—S2。

输尿管下部、睾丸手术平面要达到T10;前列腺手术平面要达到T8;输尿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