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届高三等值诊断联合考试长春二模理综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4397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4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届高三等值诊断联合考试长春二模理综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届高三等值诊断联合考试长春二模理综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届高三等值诊断联合考试长春二模理综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届高三等值诊断联合考试长春二模理综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届高三等值诊断联合考试长春二模理综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届高三等值诊断联合考试长春二模理综卷.docx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届高三等值诊断联合考试长春二模理综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届高三等值诊断联合考试长春二模理综卷.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届高三等值诊断联合考试长春二模理综卷.docx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届高三等值诊断联合考试长春二模理综卷

2013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等值诊断联合考试

2013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冋。

注意事项:

I.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淸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最:

H-1C-120—16Ca—40Fe—56Cu—64

第I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有利于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不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C.真核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D.癌变细胞的细胞膜成分会发生改变,膜上各种蛋白质均减少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中正确的是

①观察线粒体②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③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⑤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A.只有①需要活体材料B.只有④和⑤不需要用显微镜

C.只有③需要设置对照D.只有②和⑤不需要染色处理

3.心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适当升高温度,曲线将虽现C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一倍,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4.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高

B.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持续增长需定期投放饵料等

C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且K值往往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5.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动物,可以产生下图中各种基因型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此动物的睾丸中能同时找到基因型为AaBb、AB、Ab、aB和ab的细胞

B.过程④结果产生的原因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①、③、④过程产生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D.与过程①、②、④相比,过程③特有的现象是产生了新基因

6.下列有关实例或现象及所对应的推测或解释中,错误的是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纡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冬季取暖排放颗粒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

8.阿斯匹林结构简式为:

它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的正确的组合是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水解反应

A.①②B.①③C.②③D.全部

9.间二甲苯的一氣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A.4种B.3种C.2种D.1种

10..若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氧气与足量的钠反应得电子数一定为0.4NA

B.0.1OiOlNa2CO3固体中共价键数为0.4NA

C.0.1mol.L-1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含有Fe(OH)3胶粒数一定小于O.1NAa

D.0.1mol甲基中含有电子数为0.7NA

11.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12.己知NaHSO3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加热煮沸能产生CO2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SO3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

B.两溶液混合产生CO2的原因是二者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C.向NaHSO3溶液中加入三氣化铁溶液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生成

D.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

13.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国家最,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

已知:

金属铈(稀土元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

(注:

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

Ce4+>Fe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e+4HI=CeI4+2H2↑.

B.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在一定条件下,电解熔融状态的CeO2制Ce,在阴极获得铈

D.四种铈的核素

,它们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M〜18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在19〜21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一时间(x-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

1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

1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

在副线圈中串接有理想交流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电容器的电容C=2.0x10-δF,并联在电阻R两端,电阻阻值R=10Ω。

关于电路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是1A

B.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a=2.0x10-5C

C.电阻λ消耗的电功率为10W

D.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是10V

16.如图所示,曲线1是一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卫星轨道的示意图,其半径为R,曲线II是一颗绕地球做椭圆运动卫星轨道的示意图,O点为地球球心,AB为椭圆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

己知在两轨道上运动的卫星的周期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椭圆轨道的长轴长度为R

B.卫星在I轨道的速率为v0,卫星在II轨道B点的速率为VB,则V0

C.卫星在I轨道的加速度大小为a0,卫星在II轨道A点加速度大小为αA,则v0

D.若OA=0.5/?

,则卫星在B点的速率

17.如图所示,圆环形线圈P用四根互相对称的轻绳吊在水平的天棚上,四根绳的结点将环分成四等份,图中只画出平面图中的两根绳,每根绳都与天棚成30°角,圆环形线圈P处于静止且环面水平,其正下方固定一螺线管Q,P和Q共轴,Q中通有按正弦函数规律变化的电流,其i-t图象如图所示,线圈P所受的重力为mg,每根绳受的拉力用FT表示。

A.在t=1.5s时,穿过线圈P的磁通量最大,感应电流最大

B.在t=1.5s时,穿过线圈P的磁通量最大,此时FT=0.5mg

C.在t=3s时,穿过线圈P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D.在0~3s内,线圈P受到的安培力先变大再变小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正确接入电路中的电表a、b、c均有正常示数(既不为零,也不超量程;电表均为理想电压表或电流表),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a、b、c三只电表示数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的示数将变火,c的示数将变小

B.a的示数将变小,c的示数将变大

C.a的示数将变小,b的示数将变小

D.b的示数将不变,c的示数将变小

19.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Ep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0〜x2段是关直线y=x1对称的曲线,x2〜x3段是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处电场强度为零

B.x1、x2、x3处电势(

的关系为

>

>

C.粒子在0〜x2段做匀变速运动,X2〜x3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D.x2〜x3段是匀强电场

20.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圆环B的质律为m,通过轻绳连结在一起,跨过光滑的定滑轮,圆环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设杆足够长。

开始时连接圆环的绳处于水平,长度为l,现从静止释放圆环.不计定滑轮和空气的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M=2m时,l越大,则小环m下降的最大高度/7越大

B.当M=2w时,l越大,则小环m下降的最大高度/2越小

C.当M=m时,且l确定,则小环下降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D.当M=m时,且l确定,则小环m下降过程中速度一直增大

21.如图所示,小车在外力作用下沿倾角为θ的斜面做直线运动,小车的支架上用细线拴一个摆球,悬点为O,现用水平虚线MN和竖直虚线PQ将竖直平面空间分成四个区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则稳定后细线可在III区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夹角

B.若小车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则稳定后细线可在IV区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夹角

C.无论小车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多大,稳定后细线都不可能在I区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

D.无论小车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多火,稳定后细线都不可能沿与ON重合的水平方向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5分)某实验小组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下图为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m/s2。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在实验时实际交流电的频率略低于50Hz,而该小组同学并不知道,这将导致所测得的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偏_____(选填“大”或“小”)。

23.(10分)要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一约为100Ω的定值电阻兄的阻值,除待测电阻Rx外,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

电压表V(量程为10V,内阻约为lkΩ)

两块电流表A1、A2(量程为30mA,内阻约为3Ω)

滑动变阻器(阻值0-10Ω,额定电流足够大)

定值电阻R1(阻值约丨00Ω)

电阻箱R2(阻值0-999.9Ω)

开关、导线若干

直流电源(电动势约9V,内阻很小)

由于现有电流表量程偏小,不能满足实验要求,为此,先将电流表改装(扩大量程),然后再进行测量.

(1)测量电流表A2的内阻

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A2的内阻,以下给出了实验中必要的操作:

A.断开S1

B.闭合S1、S2

C.按图连接线路,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至最左端,各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

D.调节R2,使A1的示数为I1,记录R2的阻值

E.断开S2,闭合S3

F.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A1、A2的指针偏转适中,记录A1的示数I1请按合理顺序排列实验步骤(填序号):

__________.

(2)将电流表A2(较小量程)改装成电流表A(较大量程)

如果(I)步骤D中R2的阻值为3.6Ω,现用电阻箱R2将A2改装成量程为90mA的电流表A,应把R2阻值调为_______Ω与A2并联,改装后电流表A的内阻RA为______Ω。

(3)利用改装后电流表A、电压表较准确地测量尽的阻值,在所提供的实物图中,部分接线已接好,请将电路接线补充完整。

(4)实验中电流表A2的示数为24m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84V,则Rx的阻值为____Ω。

24.(14分)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固定斜面的底端有一静止的滑块,滑块可视为质点,滑块的质量m=1kg,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斜面足够长。

某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10N,恒力作用时间?

t1=3s后撤去。

求:

从力F开始作用时起至滑块返冋斜面底端所经历的总时间t及滑块返回底端时速度v的大小(g=10m/s2)。

 

25.(18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MN与y轴成30°角,P点的坐标为(

a,O),在y轴与直线MN之间的区域内,存在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电子束以相同的速度V0从y轴上

的区间垂直于y轴和磁场方向射入磁场。

己知从y轴上y=-2a点射入磁场的电子在磁场中的轨迹恰好经过O点,忽略电子间的相互作用,不计电子的重力。

(1)求电子的比荷;

(2)若在莨角坐标系xOy的第一象限区域内,加上方向沿y轴正方向大小为E=Bv0的匀强电场,在x=3a处垂直于x轴放置一平面突光屏,与x轴交点为Q,求:

从磁场中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距Q点的最远距离。

 

26.(14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已知:

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制备Na2S203_5H20装置和部分操作步骤如K。

I.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

II.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域逐渐减少,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打开K2,关闭K1即停止C中的反应,停止加热。

III.过滤C中的混合液。

IV.将滤液经过______、______、过滤、洗潘、烘干,得到产品Na2S203.5H20。

①II中,“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即停止C中的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IV中,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

③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填化学式)______溶液。

④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二氧化硫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现象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

(2)常用Na2S2O3溶液测定废水中Ba2+浓度,步骤如下:

取废水25.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此时

全部转化为

;再加过KI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混合溶液VmL,将其平均分成4等份,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010mol.L-1的Na2S2Cb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部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②

则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下表为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及相应原子半径的数据:

己知:

①A与D可形成化合物AD2、AD3,②E与D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ED、ED2是常见的化合物,C可用于制光电池

(1)E在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______;

(2)C和H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关系为:

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3)分子组成为ADG2的物质在水中会强烈水解,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和一种强酸。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可用纯碱溶液处理ED和ED2,该反应如下:

ED+ED2+Na2C03=2__+CO2横线上某盐的化学式应为____________。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18D2,当平衡发生移动后,AD2中18D的百分含量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6)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使铜和稀的H2AD4溶液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和氢气。

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绘山该实验方案装置图。

28.(14分)按要求冋答下列问题

(I)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

C02(g)+3H2(g)

CH3OH(g)+H,0(g),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计算上述反应的焓变△H=______,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常数尺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常温下,将40mL0.10mol.L-1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0.10mol.L-1醋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3)在25°C时,将c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刚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

(4)25°C时,向50mL0.018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0.02mol.L-1盐酸,生成沉淀。

若已知Ksp(AgCl)=1.8X1010则此时溶液中的C(Ag+)=_____。

(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若再向沉淀生成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LO.001mol.L-1盐酸,是否继续产生沉淀____(填“是”或“否”)。

29.(10分)下图1中放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II处为一U型管,III处放一只健康的小田鼠,V处风扇可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

根据装置图分析

回答问题:

(1)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_____含量增加。

(2)与(I)相同条件,同时给以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B、D两处的成分差别是_____。

(3)开关①关闭,②③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1中植物叶肉细胞的C3含量_____;C处液面_____。

(4)在(3)中条件下,1中植物刚开始产生O2较多,但随时间延长,O2产生量越来越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0.(10分)人类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下图是I型、II型两种糖尿病部分发病机理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_____。

②表示的结构是_____。

正常情况下,当血糖浓度_____(升高/降低)时,结构②活动加强,图中影响②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和结构有ATP、胰岛素和_____。

(2)如果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丁-肝细胞的激素主要是_____。

(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膜的某结构,则因该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的糖尿病属_____(I型/II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_____病。

(4)在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①物质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时,发现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

31.(10分)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佼染的化学物质。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

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I和突变品系2)及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_____。

(2)为鉴别第II组F2中无豌豆素碗豆的基因型,取该豌豆Q交,若后代全为无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

(3)第III组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_____种。

若从第I、III组的F2中各取一粒均能产生豌豆素的豌豆,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

(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

请在图中方框内填上适当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32.(9分)请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蛘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百草园”这个牛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

(2)“百草园”的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不会在园中大量堆积,谘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原因:

_____。

(3)请找出“百草园”中体现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一个例子:

__________

(4)下图为“百草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则B、D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I)(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

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B.在自然过程中熵总是增加的,其原因是因为有序是不可能实现的

C.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D.气体如果火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的缘故

E.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人

(2)(9分)在一个密闭的气缸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图所示是它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V-T图象,己知AB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气体在A点的压.强为p=1.0x105Pa,在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7.0x102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U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则t=

s时____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质点M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负值

B.质点M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C.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D.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2)(9分)如图所示,为一玻璃圆柱体的截面图,其半径为R,0为圆柱截面的圆心,AB为截面圆的直径.在B点放一个能发某种单色光的点光源,照射到直径AB上方,只有圆弧AMN段有光线折射出来,其中从M点折射出的光线恰好平行AB,已知

求:

直线BN的长度(用R、θ表示)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O分)

A.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紫光照射也一定会存电子逸出

B.处于n=3能级状态的大量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频率的光子

C.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D.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