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4290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3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docx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docx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

新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与“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股份制改革”相关的学习课题是

A.政治体制改革

B.法制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农村新貌

2.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很多,但通过与美国的对等作战完全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这主要表明这场战争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中国的军事实力增强

C.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4.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共十二大召开

D.中共十四大召开

5.“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里的“圈”指的是()

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

C.经济特区

D.内地

6.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该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斗争 

⑤中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

其中事与愿违的调整是()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

B.②

C.②③

D.③

8.“5•12”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西北通往西南的重要铁路线--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建成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

C.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中,不包括()

A.高指标

B.浮夸风和共产风

C.瞎指挥

D.一刀切

10.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管理权

D.经营权

11.下面是我们党不同时期提出的工作路线、方针或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 

③“以阶级斗争为纲”“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1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四人帮”

B.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中央文革小组

D.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

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

14.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与其核心内容.对应错误的项是

A.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提出“三步走”战略部署

15.“一五计划”、“公私合营”、“中共八大”、“大跃进”、“四人帮”、“大庆油田”等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6.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走自己的道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走自己的道路、初级阶段、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邓小平理论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初级阶段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土地改革 

②抗美援朝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8.它总结了中国人民百年来的斗争经验,是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符合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国家大法。

它是一部人民民主的建国纲领,是新中国的临时大宪章。

这段话评价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土地改革法》

19.货币是国家的名片。

如图货币上人物分别是华盛顿、玻利瓦尔、毛泽东,对此三人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领导了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

B.都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C.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

D.都得到所在国家人们的尊敬

2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是()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2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

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二、综合题

23.以下是对新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会议的提示语:

会议-:

1949年为筹建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

会议二:

1955年周恩来展现外交风采的会议。

会议三:

1956年确定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会议。

会议四:

1971年让中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会议。

会议五:

1978年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会议。

(1)请根据以上信息,以《影响新中国的重大会议》为题,写一篇介绍上述五个会议的小短文。

要求:

①文中须包括信息涉及五个会议的名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或对会议的评价)。

②史实准确,语言流畅,字数150字左右。

(2)请选择你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次会议,用一句话描述该会议

24.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

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1)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3)上述图片反应了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该事件中党和国家为了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什么措施?

图③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

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艰难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

“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4)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

它带来怎样的危害?

(感悟历史) 

(6)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5.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走向复兴的凯歌。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历程刻骨铭心)

材料一 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

下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识读下面年代尺:

(1)根据上面年代尺完成下列表格。

关键词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正确决策

良好开端

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

会议名称

(党的探索亘古未有)

材料二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多年波澜壮阔,90多年壮丽辉煌……

(2)从“南湖红船”到“小康蓝图”,中国共产党在这90多年的探索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了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上的创新分别是什么?

请写出革命道路中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党的历史感触颇深)

(3)综合上述材料,回顾党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26.   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四个阶段:

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

(近代雪耻)

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一部反动政府的投降卖国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和追求近代化的奋斗史。

(1)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的是哪次战争?

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洗雪了中国百年的民族耻辱?

哪一事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基本建立?

(强国富民)

“锅里有的,碗里才有,国家好,大家才会真正好”,华盛顿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吴惠秋曾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梦是海内外华人对强国富民的百年夙愿。

(2)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目标道路上,与“富民”密切相关的人物是谁?

(当代开放)

“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作特区……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3)上述材料中提到的经济特区是从那一年开始建立的?

典型代表有哪些?

它的设立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二、综合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