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4227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纤维(qiān)秀颀(qí)盎然(àng)杳无信息(yǎo)

B.溃退(kuì)屏息(bǐng)濒临(bīn)锐不可当(dǎng)

C.婆娑(suō)锃亮(zèng)诘问(jí)摩肩接踵(zhǒng)

D.畸形(jī)炽热(chì)倔强(jué)恹恹欲睡(y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遏制嶙峋为富不仁坦荡如底

B.私塾蹒跚眼花缭乱惟妙惟肖

C.狼籍燥热正襟危坐深恶痛绝

D.禁锢愚钝重峦叠障抑扬顿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殚精竭虑,废寝忘食。

B.我们年轻一代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C.我们漫步在滇南绿洲生态园,沿途的风景络绎不绝。

D.李医生妙手偶得,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

B.一般而言,良好的身体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平时是否注重锻炼。

C.2018年起实施城乡居民统一的医保制度的消息一出,老百姓感到无比的高兴。

D.为了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各地中小学纷纷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机制。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论古今,诚信都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②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③“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④因此,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诚实做人,讲求信用。

⑤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A.①⑤②③④B.③⑤②①④

C.①③④⑤②D.③①④⑤②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年余年的史事。

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林家铺子》、《骆驼祥子》、《茶馆》。

D.《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成的科学巨著。

二、句子默写

7.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4)孟子认为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称之为“大丈夫”。

(《孟子》二章)

(5)“雨”是古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有“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班上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活动,根据要求,完成8一9题。

8.网络时代,取一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

请你给自己取一个网名,并说说它的含义(网名要求积极健康)。

示例:

“柳暗花明”。

意为在逆境中只要敢于坚持,就能迎来一片光明。

9.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阅读方式。

班上打算围绕“电子阅读会不会取代纸质阅读”开展一次讨论。

请你在讨论会上就这一问题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四、名著阅读

10.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相应问题

①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虽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

不知疲倦。

他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②他有着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他大公无私,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

“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

”不仅表现他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上面两段文字出自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_______________》,描述的是两位红军将领,其中①段描述的“他”是_____________,②段描述的他“是”______________。

五、字词书写

11.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2.诗的首联交代了“野望”的时间和地点,并奠定了哀伤的感情基调,其中“_______”点明地点,“__________”点明时间。

13.诗的颔联和颈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山秋晚归图”,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这两联诗。

七、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4.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惩山北之塞(_________)

(2)始一反焉(___________)

15.翻译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6.下面两人说的话,对愚公的态度是否相同?

请作简要分析。

愚公妻: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智叟: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7.愚公精神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神奇的绿翠潭

①在云南省蒙自市冷泉镇境内,有一座木梳坎大山,山半腰间有一个近似圆形的绿翠潭,潭水干干净净,而且水质也非常清澈。

奇怪的是,当地人不但不喝这个潭里的水,还不允许用潭水浇灌,当地人还称它为“史巫”。

史巫就是古人常说的“作法接事鬼神之人”。

就跟现在人们说的巫师、预言家一样,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他能预言出来。

②围绕着绿翠潭周围的传说与故事,无论是久远的还是当今的都充满着众多无法释解的谜。

为解开绿翠潭之谜,中央电视台科考队特意从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红河分局调来专业的测深仪器,并请来专家和专业人员,进行了科学考察。

③经过专家考察分析,绿翠潭水系属于红河水系,在海拔2106米的木梳坎大山半腰,地表水及地下水都汇入红河,水潭海拔约为1350米。

水潭位于距今2亿年前形成的三叠纪海相沉积岩地层中,石灰岩分布面积广,喀斯特地貌发育遍布溶洞、暗河、地表漏斗及洼地,地下水丰富。

原来绿翠潭潭身本身是一个落水洞,垂直深度很大,这就不难理解绿翠潭为何会深不可测了吧。

④曾经有人用潜水泵从水潭里边抽水,抽了几天几夜,水位不见下降。

当然抽不完了,潭底有一条地下河源源不断的供应水。

那水为什么不翻潭流出来呢?

绿翠潭水面以上岩体溶蚀、风化强烈,裂隙发育,排泄能力强,水位难继续上升。

正是由于有莽莽亚热带次原始森林提供丰富、清洁的水源,并有良好径流、汇水、排泄条件,在三叠纪海相沉积岩地层中才形成了深不可测、至清至纯、终年不涨不落的绿翠潭奇观。

⑤从高处放眼看去,绿翠潭直径约100米不等,像一块绿色的大翡翠镶嵌在山腰。

潭的四周绿树环绕,但水面却干干净净,几乎找不到一片落叶。

为什么常年没有落叶呢?

带着这个问题,专家乘坐皮划艇到潭中央,洒下若干个乒乓球,不久后乒乓球并随着水面向四周散开。

最终漂至水潭边缘。

那落叶是不是也这样呢,答案是肯定的,到潭边用手扒开草丛,只见从潭中间漂来的落叶全躲在了灌木丛中。

原来水潭底部暗河会向潭中涌出水,潭中的水就成了缓慢的涌泉状,树叶自然也就不会漂浮在潭中央了。

⑥被人称为史巫的绿翠潭,除了以上神奇之外,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就是它会“变色”。

每次“变色”都是在村里发生村民所谓的“大事”时,而且每次“变色”后不久,就能听到周边发生地震的消息。

通过科学考察,解开了绿翠潭“变色”之谜:

绿翠潭所在的蒙自市,临近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结合部,在周边地震作用影响下,地壳深部一些不稳定的气体会释放出来,这些气体在地下水溢出的过程中,会随着水里富氧量的升高而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了固体颗粒硫,最终导致水体浑浊。

⑦神奇的绿翠潭不再神秘,面对科考队员,她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摘自《红河加油》有改动

18.阅读全文,概括绿翠潭的主要特征。

19.第①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20.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为什么?

潭的四周绿树环绕,但水面却干干净净,几乎找不到一片落叶。

21.绿翠潭之谜虽已解开,但生活中还会有许多未解之谜。

读了本文之后,你认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谜团?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登华山的盲人

王少坤

①给我做按摩的盲人师傅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性,身材高大,手掌上的大鱼际肌肉特别丰厚,按照推拿按摩行当里的说法是所谓的“肉手”。

他按压的力道很大,但是不会让你感到生硬。

据说,这就是按摩师的天赋。

我们相谈甚欢,高兴的时候他会告诉我一些长眼睛的人看不到的秘密。

比如,盲人害怕广场,因为走进空旷的地方很难确定自己的位置。

还有,大多数盲人不愿意走盲道,一来在盲道上行走会放松警惕,再者盲道会制造麻烦,导盲棍若是戳到了到处停放的自行车,跌倒了受伤且不说,弄不好还会挨骂。

要是棍子戳在人家的汽车上那就惨了,人家会索赔做漆的钱。

②当然,也会遇到通情达理的人。

有一次,一个小伙子就指着他的鼻子问:

你眼瞎了?

他摘掉墨镜笑着对小伙子说:

你的眼力很好啊!

这样一来,大家哈哈一笑,拜拜走人。

现代社会讲究文明,长眼的人常常会想到盲人的难处。

但是,实际上做得并不到位。

盲人师傅说,比如,你们长着眼睛看不见很多应该看见的东西,不信你到中山南路去看看,那里有段盲道的正中间立着电线杆,我的好多朋友都在那里撞过脑袋。

不过,这点难处算不了什么,看不见也有看不见的好处。

常言道:

眼不见为净。

你们这些长眼睛的人生活未必幸福,没有听说过盲人患上抑郁症的吧?

③说到这里,盲人师傅突然得意起来,滔滔不绝地开讲了:

去年,我去了一趟华山。

华山那个险峻啊,每个地方都能惊出你一身冷汗。

通过长空栈道的时候很多游客为我让路。

有人还在远处喊叫:

师傅,不要恐高哟!

我怎么会恐高呢?

难道那不是长眼睛人的专利吗?

实话告诉你吧,只要让我前脚掌有个着落,再狭窄的道儿我都能通过。

我抓着铁链侧着身子轻轻松松就走了过去,通过栈道之后许多人为我鼓掌,我心里感到好笑。

因此,我就想到了作为盲人的好处,下面纵然是万丈深渊,在我们盲人的脚下也是一马平川,我恨不得反向回去再走一遍让大家瞧瞧。

有眼睛的人很难体会到空灵带给人的好处,而我就乐在其中。

比如,我站在华山的东峰之巅,面对逶迤的群山,听着清风从松树上刮过的声音,闻着浸透肺腑的松香,飘飘欲仙啊!

我对着山谷吼叫,全部的回声都在对我说:

你来了,好啊!

整个世界都是你的,你是唯一的主!

周围人声鼎沸就像是煮沸的一锅热粥,而我就是火炉旁边唯一能够嗅到粥香的享用者。

④“你没去过华山吧?

应该去一趟。

告诉你,那里的风景美极了!

”盲人师傅停了一下,突然对我正色道。

“且慢,且慢!

”我翻身坐了起来。

他突然间似乎是顿足捶胸:

“你怀疑我在瞎说?

我真的去过华山,有门票为证,要是有一点虚假你就把我的眼睛戳瞎!

⑤按在我腰上的手掌没了力道,他的大鱼际肌原先能够把脊椎两边的肌肉揉得像发面团那样翻滚,而现在则像是在牛皮纸上摩挲。

“好吧”,我小心翼翼地说:

“你能看见美景吗?

”一时间,他沉默了,过了好几分钟都没有开口说话。

我主动道歉,希望他不要生气。

我说,“那么咱们换个话题?

”他说,“不,我在想怎样回答如此愚蠢的问题。

⑥我不再作声,等着他的回答。

我倒是想知道从来没有见过光明的人如何能够看到美极了的风景。

直到按摩的钟点到了,他都没有说话。

我起床后和他说再见。

他突然开口:

“我问你,美是用眼睛看见的吗?

摘自《新华日报》2017年5月

22.文章第①段,“长眼睛的人看不到的秘密”中的“秘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3.结合语境,自选角度说说下列各句的表达效果。

(1)他摘掉墨镜笑着对小伙子说:

你的眼力很好啊!

(2)他的大鱼际肌原先能够把脊椎两边的肌肉揉得像发面团那样翻滚,而现在则像是在牛皮纸上摩挲。

24.他突然开口:

“我问你,美是用眼睛看见的吗?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2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盲人师傅的性格特点。

26.生活中,常会遇到许多身体有缺陷的人,你将怎样去对待他们?

九、作文

27.以“你是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l)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得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纤维(qiān)——xiān;

B.锐不可当(dǎng)——dāng;

C.诘问(jí)——jié;

故选D。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坦荡如底——坦荡如砥;

C.狼籍——狼藉;

D.重峦叠障——重峦叠嶂;

故选B。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殚精竭虑:

形容用尽心思。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目空一切: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色彩不当,使用有误;

C.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搭配不当,使用有误;

D.妙手偶得:

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搭配不当,使用有误;

故选A。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否定不当,去掉“没”;

B.一面对两面,去掉“是否”;

D.“完善和建立”语序不当,改为“建立和完善”;

故选C。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③句引出论题:

信。

应为首句。

⑤句阐述了信在古代的含义,应为第二句。

②句论述了在现代社会诚信的重要,应为第三句。

①句总结了⑤句和②句,应为第四句。

④句得出结论,应为末句。

顺序应为:

③⑤②①④。

故选B。

6.C

【解析】

【详解】

C.《骆驼祥子》、《茶馆》的作者是老舍。

故选C。

7.东风不与周郎便塞上燕脂凝夜紫无可奈何花落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解析】

【详解】

默写要求:

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

注意:

郎、脂、淫。

(5)小题只要是含有“雨”的诗句都可。

示例: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8.示例:

“落红”,即落花,意为甘愿为下一代牺牲奉献。

9.例:

不会取代。

长期只看电子书,不仅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而且会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浮躁,不求甚解。

读纸质图书不会伤害眼睛,还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进行“深阅读”。

或会取代。

电子书不仅容量大,便于储存携带,而且成本低,有利于节约,其取代纸质书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解析】

【分析】

8.

开放类试题,拟定一个积极健康的网名,然后阐述其含义即可。

如拟名为:

悠然见山。

来自陶渊明《饮酒》,表现自己恬淡安适的心境。

9.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开放类试题,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

可以认为不会取代,可围绕着“电子阅读对身心有害,不能养成好的读书”来表述理由。

可以认为会取代,可围绕着“电子阅读方便快捷,资源丰富,节约环保”来表述理由。

10.《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贺龙彭德怀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第一段中的“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他对有钱人的仇视”可知文段中的“他”是贺龙。

根据第二段中的“乐观、豁达、勇敢”“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身体健康、动作敏捷”“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可知“他”是彭德怀。

这两个人物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11.书写规范、准确即可。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

所写汉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我们把留有这空隙称为“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墙壁。

”目的就是让孩子把汉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12.东皋薄暮

13.动静结合(远景与近景相结合或白描手法)。

远处静谧的山林披着落日余晖,近处热闹的牧人放牧回家、猎人带着猎物回归,情景交融,自然流露出了诗人孤独抑郁心情。

【解析】

【分析】

12.

“东皋薄暮望”意为:

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

其中“东皋”二字点明了地点。

“薄暮”点明了时间。

13.

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为远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

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

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

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

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为动景,也是近景,从反面衬托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

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

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多么安逸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啊。

但是这些热闹是他们的,诗人什么也没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

这两句写景并无过多修饰,纯用白描写法,自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抑郁之情。

14.苦于通“返”,往返

15.

(1)你太不聪明了!

(2)子子孙孙是无穷无尽的,可是山不会再增高,怎么担心挖不平呢?

16.态度不同。

愚公妻只是提出疑问,认为丈夫力量太单薄,而山实在高大,况且担心挖出的土石又没地方放置。

这里用的是疑问语气,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爱护;而智叟质疑愚公年老体衰,连山上的草木都动不了,更不可能搬动山上的土石。

反问的语气强烈,是对愚公的挖苦讽刺。

17.愚公移山表现出了其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只要我们下定决心,知难而上,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惩,一词多义,苦于。

反,通假字,同“返”,往返。

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15.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

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

(1)甚,严重。

惠,同“慧”,聪明。

(2)穷匮,穷尽。

苦,愁苦,这里指担心。

16.

两人的态度不同。

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愚公之妻对于移山是赞同的态度,她只是提出自己的合理疑问,认为丈夫年老体衰,而山过于广大。

“且焉置土石”是纯疑问的语气,是同意移山后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她的话体现了对丈夫的关心,这一点从称呼“君”上也可以看出。

智叟话里的“残年”“不能毁山之一毛”是质疑嘲讽的口气,他认为愚公根本就不可能搬动土石。

他的话纯粹是对愚公的挖苦与讽刺。

与愚公妻子有着本质的不同。

17.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围绕“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来表述即可。

如:

在日常生活中,困难与挫折不时会袭来,此时,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然后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并进而战胜困难。

【点睛】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

“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众人说:

“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

“你简直太愚蠢了!

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说:

“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18.潭底深不可测、潭水终年不涨不落、树叶不会漂浮在潭中央、潭水会变色(答出三点即可)

19.引出说明的内容、增添神秘色彩,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20.不能删去。

“几乎”表示程度,说明绿翠潭水面干净,但并非没有落叶。

删去后就变成水面没有一片落叶,这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1.围绕相信科学,不迷信回答即可。

例:

面对生活中的谜团,我们一定要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不能盲目地听信迷信,更不能传播迷信。

有些谜团,即使现在无法解释,但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真相总有一天会被揭开。

【解析】

【分析】

18.

根据第三段中的“这就不难理解绿翠潭为何会深不可测了吧”可得:

潭底深不可测。

根据第四段中的“在三叠纪海相沉积岩地层中才形成了深不可测、至清至纯、终年不涨不落的绿翠潭奇观”可得:

潭水终年不涨不落。

根据第五段中的“树叶自然也就不会漂浮在潭中央了”可得:

树叶不会漂浮在潭中央。

根据第六段中的“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就是它会‘变色’”可得:

潭水会变色。

19.

本题考查说明文首段作用。

细读首段可知,本段引出说明对象:

绿翠潭。

“当地人不但不喝这个潭里的水,还不允许用潭水浇灌,当地人还称它为‘史巫’”为绿翠潭增添了神秘色彩,激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