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寒假作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372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docx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寒假作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docx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寒假作业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舸(gě)罗绮(qǐ)凝神屏(bǐng)息

B.酵(xiào)青荇(xíng)挥斥方遒(qiú)

C.羁(jī)簇(zú)新栩(xǔ)栩如生

D.壑(hè)憩(qì)息叽叽喳喳(chā)

提示:

A正确.B.酵jiào荇xìngC.簇cùD.喳zhā

2.选出加点字全是通假字的一项()

①芳菲菲其弥章②进不入以离尤兮

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④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⑤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⑥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⑦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A.①②④⑥B.②④⑤⑦

C.①②③⑤D.③④⑥⑦

提示:

C正确.“章”通“彰”“离”通“罹”“泮”通“畔”

“逝”通“誓”“垂”通“陲”

3.选出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怅(失意)寥廓指点(点明)江山

B.岁月稠(多)中流击水(游泳)

C.浪遏(阻止)飞舟峥嵘(不平凡)岁月

D.挥斥方遒强劲有力激扬文字(文章)

提示:

A.“怅”,愿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得思绪。

指点,评论得意思。

4.以下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越人语天姥②却坐促弦弦转急

③竟无语凝噎④犹厌言兵

A.①谈论②急切③到底④战争

B.①言论②急促③竟然④军队

C.①谈论②急促③到底④战争

D.①言论②急切③竟然④军队

提示:

C正确.

5.与“委身为贾人妇”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为君翻作《琵琶行》B.非为织作迟

C.君家妇难为D.黄泉共为友

E.为仲卿母所谴

提示:

C、D正确.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

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D.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提示:

D正确.公姥,偏指“姥”;作息:

偏指“作”;兄弟:

偏指“兄”。

7.对加点字词解说有误的一项()

①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音tuō,通“脱”)。

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

专一)。

③为仲卿母所遣(休:

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④纤纤擢素手(音zhuó,引伸出)。

⑤背绳墨以追曲兮(俗称墨斗,比喻准绳,准则)。

⑥河水汤汤(音shāng,水势很大的样子)。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③④⑥D.①④⑥

提示:

B.“二三”,不专一。

8.选出解说正确的一项()

①A.“可怜”现代的意思是另人同情的,在“可怜体无比”中的意思是“可惜”。

B.“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总角”一词,古代指少年男女把头扎成丫髻,后来用以指少年时代。

C.“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中“诗书”指《诗经》和《尚书》。

D.“床”现代指卧具,但在“槌床便大怒”中“床”是指床上放的小桌子。

提示:

B正确.A.“可惜”应是“可爱”,C.泛指一般经书,D.“床”指坐具。

②A.“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中“初七”指农历每月初七,“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在汉代,这两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B.“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是指时、日、月的干支都相适合;“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是指天地四方。

C.“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和“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两句中的“人”都应为“民”,这是古文中的避讳改字现象。

D.“二十四史”指旧时称为正史的24部纪传体史书,自《史记》始,至《清史》。

提示:

C正确.

A.“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每月十九(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B.“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指天下。

D.二十四史自《史记》始,至《明史》止。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唱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乐府,诗余等。

它始于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

提示:

C错误.《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篇,故也称为“诗三百”。

其中“国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B.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就是指以《诗经》“国风”民歌和屈原《离骚》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

C.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集。

()

提示:

A错误.《诗经》共305篇。

10.选择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提示:

D相同.“这样”。

A.①适合,②出嫁,③刚才;B.①辞别,②拒绝,③劝告;C.①心意,②施恩。

二.填空和默写:

1.《诗经》原名《》,是我国________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和音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提示:

《诗三百》最早风雅颂

2.汉末魏初出现了一指以________父子为代表的诗人,文学只上称为______诗人。

提示:

曹操建安

3.《再别康桥》一诗写了“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彩虹似的梦”等意象,有____,有_____,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提示:

实虚热爱康桥,依依不舍

4.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意大利的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是《》。

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是俄国伟大的诗人________,他的代表作是诗体小说《》。

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作家,他的代表作是诗剧《》。

提示:

但丁《神曲》普希金叶甫根尼·奥涅金浮士德

5.《》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其突出的人物语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与北朝的《》并称“_______________”。

提示:

《孔雀东南飞》人物语言个性化《木兰辞》乐府双璧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画龙点晴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琵琶行》一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想到了杜牧《山行》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白马篇》中,描写少年骑技高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少年赫赫战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碲。

狡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也体现了陶渊明诗歌平淡、朴素中见真情的语言风格。

提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0.白居易,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

他继承了从《诗经》到杜甫的___________诗歌传统,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的口号。

《白氏长庆集》的“长庆”是皇帝的_____________,《琵琶行》的“行”是__________。

提示:

乐天香山居士现实主义歌诗合为事而作

年号古诗的一种体裁

三.课内阅读:

1.在《沁园春·长沙》中,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诗句,如改成“鹰飞长空,鱼游浅底”好不好?

请说明理由。

提示:

不好,因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在空中盘旋的神态。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尉遥有此寄》与《临安春雨初霁》都反映了官海沉浮的生涯,阅读比较后回答问题。

(1)“杨花落尽子规啼”景中见情,飘泊无根的杨花和作“不如归去”哀啼的子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的只是作者对奏的欣喜感情吗?

(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意思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心中的愁思无人可诉,只有托之于明月。

B.唯明月分照两地,是自己可与友人共见的。

C.冷月无情,送上一颗愁心,让明月与我同悲。

D.叹千里相隔,只有借明月寄愁思于友人。

(4)“素衣”和“风尘”各喻指什么?

提示:

(1)表达了对谪贬到远地的友人的同情与思念。

(2)该联虽写了“春雨”“杏花”,但诗人一夜听雨,说明愁绪之多之深。

面对春景他并无多少兴奋,他的冷静正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漠然和冷淡。

(3)C。

(4)“素衣”是诗人自己纯洁正直的品质,“风尘”指官场肮脏丑恶的风气。

3.《孔雀东南飞》的序里称呼女主角为“焦仲卿妻刘氏”,在焦家或路上称“新妇”,绝不称“刘兰芝”,只有回到娘家,面对母亲、哥哥自称兰芝,出了门见仲卿或在改嫁过程中又称“新妇”,这是为什么?

提示:

封建社会的妇女依附于男子,没有独立人格,因而一般妇女没有正式名字。

她的官称就是“焦仲卿妻刘氏”、“焦仲卿妻”、“焦刘氏”、“刘氏”,小名是“兰芝”,在娘家才能用。

可见封建社会妇女地位的低下,多数人是没有字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刘兰芝婚姻悲剧的社会原因。

4.揣摩《琵琶行》一诗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别有幽愁暗恨生”中的“幽”能否换成“忧”?

为什么?

(2)“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中的“服”和“妒”为什么不宜互换?

(3)“今夜闻君琵琶语”中的“语”如果换成“曲”,有什么不好?

提示:

(1)不能。

诗中“愁”即“忧愁”,不须再用“忧”;“幽”是深的意思,用“幽愁”突出了演奏者郁积在胸的痛苦和乐曲强大的表现力。

(2)两句都含有比较的意思,但前句“善才”是出色的琴师,后句“秋娘”是美貌的歌女,与琵琶女的关系不同,分别用“服”和“妒”不仅跟这些人物关系吻合,而且有力地衬托出琵琶女才貌均十分超群。

(3)此处“语”即指曲声,但也含有琵琶女通过音乐表露心曲的意思,此用“曲”含义更丰富。

5.阅读臧克家的《老马》,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第一节“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两句诗,表现了老马的什么精神?

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第二节中“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的含义是()

A.展望未来,希望就在前面。

B.前途渺茫,不知出路何在。

C.无可奈何,只能逆来顺受。

D.振作精神,继续向前奋进。

(3)唐代杜甫写有《病马》《瘦马行》等诗,本诗作者为何不用“瘦马”作题?

而用“老马”为题?

(4)每一节中分别有一个字锤炼得极好,选出正确的一项()

提示:

(1)表现了老马在生活重压下所表现出来的坚韧和耐力,抒发了作者对老马的敬佩与同情。

(2)B(3)“老马”是一个久经生活折磨的形象,它给人一种衰萎枯瘦的感受,而“瘦马”给人的形象比较单一。

(4)C。

四.课外阅读:

1.阅读曹植《杂诗》,回答问题: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1)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一二句描写“南国佳人”的美貌,使本诗赞颂的对象如花灿烂,耀人眼目。

B.三四句写佳人的行踪,朝游长江之北,夕宿潇湘之滨,表现其不同凡响的举止。

C.五六句说世人接近佳人时,都自惭形秽,谁也不敢对她放声歌唱。

D.七八句是说时光流驶,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寄寓了作者盛年时无法施展报负的深沉感慨。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前四句的构思用语,约略可见曹植在写作上继承了以美人香草比喻贤能之士的传统。

B.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对偶,注意炼字和调色,显示了脱胎于民歌的文人诗的面目。

C.前人认为曹植诗“骨气奇离,词采华茂”,但本文用语朴实,难说有骨气之奇。

D.本文通篇设比,语短情长,自具一种爽朗自然之美,耐人回味。

提示:

(1)D正确。

A:

本诗以南国佳人自比,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不在于赞颂南国佳人。

B:

这两句是说“佳人”的迁徙不定,境遇不好,不是表现她的举止不凡。

C:

“薄”作动词用,鄙薄,不看重的意思;“谁为”是“为谁”的倒文。

(2)C正确。

本诗虽短,但仍具词采华茂的特色,如以桃李状佳人容华,朱颜皓齿的互相映衬;本诗颇有悲伤之慨,而爽朗刚健正出于这种悲怆之中。

2.阅读杜甫绝句二首(其一),回答问题。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写迟生的太阳临照壮丽的河山,领起全篇,突出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B.二句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芳香的百花,清馨的春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C.三句写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紫燕衔泥筑巢,轻盈地飞来飞去,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D.四句写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尽享春天的温暖,十分娇慵可爱。

(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尾句以“丽”、“香”来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使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B.诗的后两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写画面。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奏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的慵睡则透出温柔的春意。

C.诗的尾句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

从景物的描写看,它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D.全诗虽然对仗不够工整,但却自然流畅,毫不雕琢,平朴如话,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

这正是别具风神,功力老到之处。

提示:

(1)A错误。

“迟日”即春日,非迟升的太阳。

语出《诗经·七月》:

“春日迟迟。

”意谓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迟迟:

缓慢。

指春季白天渐渐长起来。

(2)D不恰当。

说全诗对仗不够工整,不恰当。

恰恰相反,杜甫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对仗十分工整,“春风”对“迟日”,“花草香”对“江山丽”;“沙暖”对“泥融”,“睡鸳鸯”对“飞燕子”。

3.阅读欧阳修的《采桑子》,回答问题。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1)对这首词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群芳”句是说,百花谢了以后,西湖却依然是美丽的。

B.“狼籍残红”的意思是,落花任游人踏得纵横散乱满地,具体写出暮春景象。

C.“飞絮濛濛”比喻落花像细雨般迷迷濛濛地飘飞,形象而贴切。

D.“垂柳”句是说,垂柳轻指着栏杆,整日里暖风融融地吹着,是写湖边柳岸的景色。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颖州西湖的残春景色。

首句“群芳过后西湖好”统摄全词,是词人对颖州西湖的由衷赞语。

B.“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几句具体写残春的衰败景色,反映出作者的伤春之感。

C.下阕写游人散去,西湖显得幽静的情景。

“春空”两字创造出空旷、寂静、闲适的意境。

D.最后两句是以景写情,抒写出了作者在寂静中得到些许安慰的心情,颇类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隐退田园之情韵。

提示:

(1)C不恰当。

“飞絮”指飘飞的柳絮,非指落花。

(2)B不当。

暮春残景多为文人伤春抒怨的重要原因,而欧阳修却反其道而美之。

这几句是“群芳过后西湖好”的注脚,实则是赞扬残春之美,反映了作者退居生活的闲适心情,毫无伤春之感。

4.阅读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回答问题。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对这首词的词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水是”二句写送别友人时途中所见山水的秀丽。

B.“行人”,远行之人,指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是对“行人”将要去的有山有水的秀美之地的描绘。

这景色的描绘,既表达了送别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意。

C.“又送”句是“才始”句的递进,将作者惜春恋友这情写得很真切;春光已逝,无计挽留,你又离我而去,我何以堪?

D.“若到”二句意为,你到江南后会赶上那里的春天,千万要和春光同驻啊!

(2)对这首词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友人的一路行程,暗含离情别绪,对下片的抒情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B.下片直报胸臆,离愁别怨与真挚友情兼而有之。

C.上片的景色描写,比喻奇绝,匠心独运,化景语为情语,大大提高了这首词的审美价值。

D.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抑郁凄婉的。

如词一开始就用“横”、“聚”二字形容水是眼泪横流,山是愁眉攒聚,自然物象染上了浓重的凄苦色调。

提示:

(1)D有误。

“若”不作“你”解,作“如果”解。

其实这是作者的幻想之辞——送别之处已“春归”了,那么江南应已春光殆尽。

(2)D错误。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并非“抑郁凄婉”,而是真挚、欢快、自如,甚至不乏风趣、俏皮(试细细体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