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204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docx

《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docx

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

  《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

我们幼儿园大花园里的金黄色的迎春花是其中耀眼的,它是春天开的最早的花,以娇艳的身姿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孩子们最喜欢观赏迎春花了。

有少数幼儿还会悄悄地摘上几枝带到教室,孩子们摘花的行为虽然不文明,但这也给了我一些启示,孩子们对迎春花的喜爱可以让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达。

为此我设计了此次美术活动,绘画美丽的迎春花。

  活动目标:

  知识:

学习使用油画棒,棉签画出迎春花,尝试用彩泥泥塑语言来设计,画出迎春花的特征。

  技能:

运用绘画、粘泥、点,压等手法表现迎春花的特征。

  情感:

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教学重点:

  观察迎春花的特征。

  教学难点:

  大胆作画,注意画面的合理布局,整洁美观。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带幼儿到达花园观察迎春花的主要特征。

物质准备,教具:

迎春花的图片实物学具:

棉签颜料油画棒彩泥牙签镊子木工板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观察迎春花的兴趣,让幼儿自由自在地观察讲述迎春花,并有强烈的绘画制作的兴趣。

  1、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很美的花,小朋友想看吗?

这是什么花?

(出示迎春花实物)这是春天开的最早的花,向我们报告春天来了,所以它叫迎春花,也叫报春花。

  2、引导幼儿从花的形状、颜色,花瓣的层数香味来观察认识迎春花。

  师:

迎春花是什么样的呢?

什么颜色的?

它有几片花瓣?

花瓣是什么样的?

像什么?

(引导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迎春花)

  3、师小结;迎春花的纸条长长的,上面开满了一朵朵的花,它是先开花,后长叶子。

迎春花的花是黄色的,有的有四片花瓣,有的有五片花瓣,看起来像一个个小喇叭,闻起来香香的。

  师:

迎春花这么美,我们把它画下来,让我们的教室永远开满迎春花好吗?

  二、新授

  1、幼儿讨论自己使用的方法(蘸颜料用棉签画,用油画棒画,用彩泥作画。

  2、观察探究

  教师边说儿歌边示范绘画,迎春花迎春花,褐色的枝条把腰弯(画枝条)迎春花迎春花开黄花,朵朵张开小嘴巴,(画花朵)它是我们幼儿园的小号手,迎着春天吹喇叭,滴滴答,滴滴答,它把春天迎来了。

教师示范绘画制作过程,让幼儿掌握绘画技巧。

  1)、棉签画:

先用一根蘸上褐色的颜料,画上弯弯的树枝,弯向地面。

接着用另一根棉签蘸上黄色的颜料画上,每根树枝上有许多花朵,注意花朵的大小基本一致。

  2)、油画棒画,在画纸上先画树枝,再画花朵,注意花朵要均匀。

  3)、彩泥画,先用勾线笔画枝条,画花朵的轮廓,再上彩泥。

注意交界处,彩泥用泥均匀,不要过厚。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1、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对能力强和能力若得幼儿基于不同的指导。

  2、画的时候要保持桌面画面地面和衣服的整洁,画面的布局要合理,画好迎春花后还可以添画些什么?

  四、作品展示

  1、把幼儿作品贴在展示板上、

  2、观赏交流,介绍有特色的作品。

  你觉得哪幅作品美,美在哪里?

  教师进行小结点评。

  五、延伸

  小朋友回家之后可以和家长手工制作迎春花装饰自己的房间。

  活动反思:

  1、幼儿作品童趣味较足,让人觉得很亲近,色彩搭配也很合适。

  2、幼儿能大胆作画,画出迎春花的姿态美,颜色美。

  3、幼儿添画蝴蝶蜜蜂,静中有动,给人以想象空间。

孩子们创作后,对春天的花更乐于观察,也知道爱护花草树木了。

  4、少数幼儿添画内容太多,画面布局不合理,有喧宾夺主感觉,需指导。

  活动目标:

  1.能用橡皮泥、线绳、彩珠等材料创造性地装饰不同的瓶子。

  2.感受彩泥等不同材料装饰瓶子所带来的美的体验。

  3.幼儿能向同伴大胆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产生做事的成功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各色橡皮泥,彩色的线绳和不同样子的空瓶子。

  2.用不同材料装饰的花瓶图片。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准备好的已装饰的瓶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活动兴趣。

  提问:

你喜欢哪个瓶子?

为什么?

  2.引导幼儿欣赏幼儿学习资源,了解并掌握装饰瓶子的方法。

  

(1)讨论交流:

瓶子美在哪里?

引导幼儿了解装饰的要点:

可将主要花纹装饰在瓶腹、瓶颈:

此外还可以在瓶口、瓶颈上配各种有规律的花纹等。

  

(2)讨论:

还可以怎样装饰瓶子?

学习用包、绕、染、黏贴的装饰方法。

  包:

把瓶子放在花布的中央,在瓶口处使劲拧紧。

  绕:

将绳子的一头固定在瓶子的最下方,一圈一圈的缠绕在瓶子上。

  染:

选择不同的颜料,给瓶子上色。

  黏贴:

将橡皮泥通过搓、团、捏的方法粘在瓶子上。

  3.幼儿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相互间进行合作。

  

(2)启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造性地装饰。

  布置小展台“多彩的瓶子”,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欣赏同伴的作品。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活动目标:

  1.学习团、压、捏、切、剪等彩泥创作基本技巧,提高造型能力。

  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有使用彩泥活动基本工具的经验,会做一些基础造型。

  2.材料准备:

  幼儿用品:

塑料盘、湿毛巾、各色泥块、刀具、作品盒。

  教师用品:

彩泥示范作品、成品效果图、神奇妙口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手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预示活动的开始。

  2.出示神奇妙口袋,请幼儿猜一猜,今天将要制作什么。

  二、观察讨论从神奇妙口袋中拿出示范作品,引导幼儿说出物体的特征。

教师和幼儿共同以儿歌形式做简短总结。

  小结:

物品哪一部分最大、最重要,我们就从哪一部分开始做。

做完主体部分,再做零部件。

  三、引领创作

  1.出示彩泥作品效果图,教师讲解制作步骤,使幼儿对彩泥制作的流程有初步的印象。

  2.按照每一步骤,根据需求,按比例分配手中的彩泥。

  3.重点讲述新技能;正确、合理地使用操作工具。

  4.幼儿跟随教师完成主体部分,零件部分幼儿可以根据成品效果图自己操作。

  四、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幼儿把完成的部件放在盘中,用湿毛巾盖好。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克服胆怯心理。

  4.发挥想象,做出有新意的造型。

  5.提倡同伴间的合作,相互帮助。

  五、交流分享

  1.展示幼儿作品,小朋友可以玩耍,用它来讲故事和做游戏。

  2.作品保存起来做教室和家里的装饰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结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诵读彩泥主题儿歌。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制作目的:

  学习大胆塑造和制作手工作品。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制作对象:

  饼干

  制作准备:

  深黄色橡皮泥、铅笔

  制作过程:

  1.取深黄色橡皮泥,然后,将其搓成一个圆球状;

  2.将这个圆球搓成一个六面体;

  3.再搓一个圆球;

  4.将搓好的圆球,捏扁一些;

  5.将做好的两个圆形和六边形饼干,用铅笔笔杆将边缘,压出凹凸状,用笔尖,压出饼干上面的小洞。

  结束语:

  以上就是橡皮泥的手工制作方法,根据图文提示,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看看谁能够将其做得最形象生动。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纸浆,并用纸浆粘贴绘画。

  2、能尝试新的作画方式,做大胆、细心

  3、初步进行相互合作,能友好合作,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张

  2、冰盒、乳胶颜料、筷子、纤化纸、镊子、抹布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张很特别的画!

你们看漂亮吗?

  看看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出示范画,讨论制作方法

  请你看一看,老师是用什么在纸上画的?

  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对,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你们用它画过画吗?

  今天我们要用卫生纸来画画!

  三、提出制作要求,幼儿制作

  1、要把卫生纸撕碎

  2、搅拌时注意不要让颜料滴在桌子上。

  四、学习粘贴方法,进行粘贴

  纸浆我们准备好了,接下来就要把它粘在我们已经画好的底稿上了。

  请你想一想画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幼儿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

  1、你可以用筷子也可以用镊子,但只能选一样工具

  2、夹的时候注意不要弄脏桌子、画面和你自己的衣服

  3、粘贴纸浆时不能过厚,可以用手指调整一下画面

  4、先贴一种颜色,贴完了再换颜色,要粘满一些,尽量不留缝隙

  5、注意颜色的搭配,粘贴好了不能马上拿起来,要等它干一干

  活动反思:

  纸浆画是我园的特色美术,在制作是幼儿也非常喜欢,对纸浆画的热爱程度也很高,作为我班,水墨画是我们的主要特色之一,与纸浆画相互交替相互学习,幼儿从中体验乐趣从中学习特色美术从中提高自己的美感。

立体化的制作和平板制作区别在于平板制作是简单,立体需要幼儿竖直制作,也增大了制作是的难度,但大班幼儿协调操作比较好,难度也比较低。

制作出来的成品的美感也很高。

  活动目标:

  1.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会用团、压、捏的方法学习制作饺子。

  2.尝试用彩泥创造性地捏出不同形状的饺子。

  3.喜欢用彩泥造型,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饺子。

  活动重难点:

  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会用团、压、捏的方法学习制作饺子。

  尝试用彩泥制作不同形状的饺子,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纸箱、彩色橡皮泥饺子、饺子图片、彩色橡皮泥及滚压模具人手一份、铁盘、音乐《包饺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感知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饺子。

  1.谈话:

小朋友,你最爱吃什么食物?

(幼儿自由发言)

  2.宝箱探秘。

  

(1)谈话:

你们想知道老师最爱吃什么吗?

它就在这个宝箱里,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把它请出来。

  

(2)解密:

教师请几个幼儿取出箱中不同的彩色橡皮泥饺子,引导幼儿感知它们的外形特点及颜色,并放进盘子里。

(适时提问:

它的形状像什么?

  (3)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饺子。

  谈话:

你们喜欢吃饺子吗?

你吃的饺子是用什么做的?

你都吃过什么馅的饺子?

饺子家族有很多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饺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4)谈话引入:

小朋友,图片上的饺子漂亮吗?

你们想学包饺子吗?

今天,老师就教大家一个新本领:

包饺子。

  二、教师演示用团、压、捏等方法包饺子。

  1.教师示范讲解包饺子的基本方法。

  ①先取一个白色橡皮泥捏一捏,然后在手心团圆。

(教师演示,幼儿用手模仿团圆的动作)

  ②将白色彩泥放在桌子上用手压扁,再用模具擀成圆形薄片做成“饺子皮”。

  ③取一块小于白色彩泥的红色彩泥搓圆做饺子馅。

  ④将“饺子馅”放入“饺子皮”中。

  ⑤将“饺子皮”边沿对折捏起来。

  2.教师示范一种其它颜色的橡皮泥做出不同形状的饺子,重点强调捏饺子皮时,不同的捏法会做出不同形状的饺子。

  三、幼儿分组包饺子,教师巡视指导。

  1.明确操作要求:

在包的过程中不要讲话,保持安静。

我们可以包白色的饺子,也可以包彩色的饺子,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彩泥做馅,也希望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包出不同形状的好看的饺子,然后把包好的饺子放在盘子里。

比一比,看谁包的饺子最漂亮。

  2.分发材料,幼儿练习包饺子,教师巡视指导。

  四、幼儿作品展示。

  幼儿分组展示作品(每组一盘):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包的饺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口味、什么馅的?

  五、结束活动:

音乐律动《包饺子》。

  播放音乐《包饺子》,教师带领幼儿自由做包饺子的动作,“品尝”自己包的“饺子”,巩固包饺子的方法,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师幼配和良好,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大胆交流、自主操作,特别是最后的律动环节,幼儿在《包饺子》的音乐中,不仅巩固了包饺子的方法,更将活跃地课堂气氛推向了**,让幼儿轻松愉悦地结束了活动。

我最感欣慰的是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团、压、捏的方法,基本学会了包饺子,少数孩子还能用自己的方式创新饺子的外形:

有元宝形状的,还有春卷形状的……看起来也似模似样,幼儿从中也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

本节活动也有很多地方不如人意:

由于课前幼儿无意看到了我准备的饺子,于是在谈话引入时,他们毫无悬念地猜出了饺子,导致了“宝箱探秘”环节神秘感尽失。

为了突破难点,让幼儿能尝试做出形态各异的饺子,我准备了各种饺子的图片,可能呈现的图片太多并让幼儿说出饺子的外形,用的时间过长,导致了后面幼儿操作的时间略紧张。

如果我只是让幼儿快速欣赏几张代表的饺子图片,这样教学就不会显得头重脚轻了。

  活动目标:

  1.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会用团、压、捏的方法学习制作饺子。

  2.尝试用彩泥创造性地捏出不同形状的饺子。

  3.喜欢用彩泥造型,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重点:

  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会用团、压、捏的方法学习制作饺子。

  活动难点:

  尝试用彩泥制作不同形状的饺子,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纸箱、彩色橡皮泥饺子、饺子图片、彩色橡皮泥及滚压模具人手一份、铁盘、音乐《包饺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感知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饺子。

  1.谈话:

小朋友,你最爱吃什么食物?

(幼儿自由发言)

  2.宝箱探秘。

  

(1)谈话:

你们想知道老师最爱吃什么吗?

它就在这个宝箱里,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把它请出来。

  

(2)解密:

教师请几个幼儿取出箱中不同的彩色橡皮泥饺子,引导幼儿感知它们的外形特点及颜色,并放进盘子里。

(适时提问:

它的形状像什么?

  (3)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饺子。

  谈话:

你们喜欢吃饺子吗?

你吃的饺子是用什么做的?

你都吃过什么馅的饺子?

饺子家族有很多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饺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4)谈话引入:

小朋友,图片上的饺子漂亮吗?

你们想学包饺子吗?

今天,老师就教大家一个新本领:

包饺子。

  二、教师演示用团、压、捏等方法包饺子。

  1.教师示范讲解包饺子的基本方法。

  ①先取一个白色橡皮泥捏一捏,然后在手心团圆。

(教师演示,幼儿用手模仿团圆的动作)

  ②将白色彩泥放在桌子上用手压扁,再用模具擀成圆形薄片做成“饺子皮”。

  ③取一块小于白色彩泥的红色彩泥搓圆做饺子馅。

  ④将“饺子馅”放入“饺子皮”中。

  ⑤将“饺子皮”边沿对折捏起来。

  2.教师示范一种其它颜色的橡皮泥做出不同形状的饺子,重点强调捏饺子皮时,不同的捏法会做出不同形状的饺子。

  三、幼儿分组包饺子,教师巡视指导。

  1.明确操作要求:

在包的过程中不要讲话,保持安静。

我们可以包白色的饺子,也可以包彩色的饺子,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彩泥做馅,也希望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包出不同形状的好看的饺子,然后把包好的饺子放在盘子里。

比一比,看谁包的饺子最漂亮。

  2.分发材料,幼儿练习包饺子,教师巡视指导。

  四、幼儿作品展示。

  幼儿分组展示作品(每组一盘):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包的饺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口味、什么馅的?

  五、结束活动:

音乐律动《包饺子》。

  播放音乐《包饺子》,教师带领幼儿自由做包饺子的动作,“品尝”自己包的“饺子”,巩固包饺子的方法,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师幼配和良好,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大胆交流、自主操作,特别是最后的律动环节,幼儿在《包饺子》的音乐中,不仅巩固了包饺子的方法,更将活跃地课堂气氛推向了**,让幼儿轻松愉悦地结束了活动。

我最感欣慰的是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团、压、捏的方法,基本学会了包饺子,少数孩子还能用自己的方式创新饺子的外形:

有元宝形状的,还有春卷形状的……看起来也似模似样,幼儿从中也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

本节活动也有很多地方不如人意:

由于课前幼儿无意看到了我准备的饺子,于是在谈话引入时,他们毫无悬念地猜出了饺子,导致了“宝箱探秘”环节神秘感尽失。

为了突破难点,让幼儿能尝试做出形态各异的饺子,我准备了各种饺子的图片,可能呈现的图片太多并让幼儿说出饺子的外形,用的时间过长,导致了后面幼儿操作的时间略紧张。

如果我只是让幼儿快速欣赏几张代表的饺子图片,这样教学就不会显得头重脚轻了。

  活动目标:

  1、引导用幼儿团、压、捏的方法学习制作饺子。

  2、尝试用彩泥创造性地捏出不同形状的饺子。

  3、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4、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用团、压、捏的方法学习制作饺子。

  活动难点:

  尝试用彩泥制作不同形状的饺子,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饺子图片、彩泥、音乐《喜洋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在上课之前,我要先考考小朋友们,看看谁是聪明宝宝,我要请大家猜一个猜谜。

谜面:

白白胖胖像元宝,过年家家都要包,又有皮儿又有馅,鲜美佳肴味道好。

谜底是:

饺子。

  2、提问:

  

(1)我们两周前刚吃过饺子,你们还记得饺子是什么形状吗?

像什么?

  

(2)(出示饺子图片,认识饺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哇!

是一盘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呀!

还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饺子。

  

(2)你们知道这美味的饺子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想一想爸爸妈妈在家是怎样包的饺子?

(引导幼儿说出包饺子的过程如:

先擀饺子皮,再放馅包起来,最后煮饺子这样就做好了。

  3、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这么多的客人,我们来学一学包饺子,送给客人吃好吗?

  二、教师演示团、压、捏等包饺子的基本方法。

  1、包饺子要有面团,我们就用彩泥当面团,先取一个白色彩泥捏一捏,然后团圆。

(教师演示,幼儿用手模仿团员)

  2、将白色彩泥放在桌子上用手压扁,再用模具擀成圆形薄片。

  3、取一块小于白色彩泥的红色彩泥搓圆做饺子馅。

  4、将“饺子馅”放入“饺子皮”中。

  5、将“饺子皮”边沿对折捏起来。

  三、幼儿用彩泥包饺子,教师指导。

  师:

小朋友,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包饺子!

在包的过程中不要讲话,保持安静,等会儿看谁包的饺子好。

我们可以包白色的饺子,也可以包彩色的饺子,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彩泥做馅,包出不同形状的饺子,然后把包好的饺子放在纸盘里。

  四、展示作品。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包的是什么颜色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五、游戏。

  播放音乐《喜洋洋》,教师在前面带幼儿做包饺子的动作,“品尝”自己包的“饺子”,巩固包饺子的方法,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团、压、捏、切、剪等彩泥创作基本技巧,提高造型能力。

  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有使用彩泥活动基本工具的经验,会做一些基础造型。

  2.材料准备:

  幼儿用品:

塑料盘、湿毛巾、各色泥块、刀具、作品盒。

  教师用品:

彩泥示范作品、成品效果图、神奇妙口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手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预示活动的开始。

  2.出示神奇妙口袋,请幼儿猜一猜,今天将要制作什么。

  二、观察讨论从神奇妙口袋中拿出示范作品,引导幼儿说出物体的特征。

教师和幼儿共同以儿歌形式做简短总结。

  小结:

物品哪一部分最大、最重要,我们就从哪一部分开始做。

做完主体部分,再做零部件。

  三、引领创作

  1.出示彩泥作品效果图,教师讲解制作步骤,使幼儿对彩泥制作的流程有初步的印象。

  2.按照每一步骤,根据需求,按比例分配手中的彩泥。

  3.重点讲述新技能;正确、合理地使用操作工具。

  4.幼儿跟随教师完成主体部分,零件部分幼儿可以根据成品效果图自己操作。

  四、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幼儿把完成的部件放在盘中,用湿毛巾盖好。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克服胆怯心理。

  4.发挥想象,做出有新意的造型。

  5.提倡同伴间的合作,相互帮助。

  五、交流分享

  1.展示幼儿作品,小朋友可以玩耍,用它来讲故事和做游戏。

  2.作品保存起来做教室和家里的装饰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中班手工彩泥教案20篇这篇文章共26465字。

  《中班教案小鬼当家两篇含反思》:

中班教案小鬼当家两篇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陌生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幼儿园中班小鬼当家两篇含反思教案。

  《小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八篇》:

小班端午节教案及反思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