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文化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140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9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川文化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延川文化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延川文化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延川文化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延川文化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延川文化整理.docx

《延川文化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川文化整理.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延川文化整理.docx

延川文化整理

延川文化整理

延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地区东北部,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9°36′20″~110°26′44″,北纬36°3715~37°5'55″。

东临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隔河相望,北与本省榆林市清涧县接壤,西北与子长县毗邻,西接宝塔区,南靠延长县。

延川县建立于隋开皇三年,距今1400多年,以县城脚下河流古名“吐延水”得名(《延川县志·概述》)。

这片承载着千百年来延川先民用血汗创造出的厚重文化的土地,时至今日仍在陕西这片热土上熠熠生辉,蓬勃发展。

延川历史悠久,文风斐然,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乡”誉称《延川县志·概述》。

参考《延川县志》可知,延川县域历史上曾经多次为少数民族政权所统治,亦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冲突、融汇之地,其地域文化呈现亦出多样性。

延川县文化可分为地域性的民间文化和文物遗址文化。

一、民间文化

1、民间艺术

⑴道情

道情是中国汉族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

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

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

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汉族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

陕北道情在延川流传已久,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

一曲完整的道情由起板、开场白、引子(亦称大过门)、正本、结尾五部分组成。

伴奏多用四音(四胡)、管子(多用苇管制成)、三弦,亦可用一般伴奏乐器。

演唱时一般用敲梆子掌节拍,用渔鼓、“铰铰”(亦称碎子)打击乐器作配乐。

唱腔有《冒凉腔》《耍孩调》《一枝梅》《十字调》等。

板式有尖板、慢板、阴死板、滚白等。

90年代前,每逢春节、喜庆或农闲时,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演道情戏,或者几个老艺人,或者年轻爱好者围在一起,边拉边唱几段。

有时高兴了,一个人也要哼几句道情,延川有句俗话“高兴得半夜里唱道情”;有时人们遇到不顺心的事,也要唱几句道情,俗语说“婆姨家忧愁走亲戚,男人家忧愁唱道情”。

只是高兴时与忧愁时所唱道情的曲调不同而已。

本县虽然不是人人都会唱完整的道情,但一般人都会哼几句,故河湾路边、村头地畔,时常可听到几声悠扬的道情曲。

境内北部多唱老调,亦称西凉调,由甘肃、宁夏传入,南部多唱东路调,由绥德、米脂传入。

⑵陕北说书

“说书”历史悠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代。

秦汉时,在宫廷已有了管理说书的“稗官”,这是皇帝专门设立用来搜集民间“街谈巷语”、“里巷风俗”官职。

另外有以滑稽取乐职业艺人叫“俳优侏儒”。

1957年四川成都市郊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一个汉代说书佣,它袒露上身,左臂掖鼓,右手握锤欲击,张口垂目,神态自若正在说讲有趣的故事。

说明在两千多年前扬州说书就很盛行。

至宋代通俗说唱统称“淘真”,大抵说宋时,盖汴京遗俗。

清代说书形式较为普遍,清同治、光绪年间,曼殊、震钧《天咫偶闻》卷载:

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初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

《榆林府志》中对于说书亦有这样的文字记载:

“清朝康熙年间,这里便有……刘弟说传奇颇靡靡可听……韶音飞畅,殊有风情。

不即江南之柳敬亭乎。

”再次说明了在二百年前,陕北说书艺术发展已达到较高艺术水平。

延川说书,源远流长,至今不衰。

一般由盲目艺人(俗称书匠,尊称先生)用方言配乐自弹自说,简便易行,多流行于农村。

初以独演为主,演唱者左手抱琵琶(或三弦),右膝系甩板,右手握弹拨,手背系“嘛咋咋”,弹奏时琵琶叮咚,嘛咋咋随手摆动咋咋作响,甩板伴奏。

弹奏间隙,说唱故事,唱词通俗流畅,地方特色浓郁。

请说书的人家多为祈福、求安、谢神,称安乐书。

说书时先弹奏《请神曲》,迎祖宗,后以《送神曲》收尾。

说书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公案传奇、神怪演义、才子佳人,有《孟良盗马》《包公案》《柳姻记》《张四姐下凡》《五女兴唐传》《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

1962年,个别盲人去延安盲人训练班学习,次年训练班结束。

郝能与呼兴才回县开始下乡演出,配合学习雷锋运动和阶级教育,学说《雷锋参军》《五佩勤走南京》《打黄狼》《机关枪》等新书。

1964年春,组建延川县盲人曲艺说唱队,队员10名,通过培训整编,分三个小组在城乡巡回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和阶级教育宣传。

说唱节目主要有韩起祥编写的《回乡记》《翻身记》《刘巧团圆》《宜川大胜利》及别人编写的《王贵与李香香》等。

时伴奏乐器大增,有二胡、板胡、小锣、鼓、镲、响铃等。

1966年更名为毛泽东思想曲艺宣传队,人员减至8人。

说唱内容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宣传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期间说唱节目主要有“样板戏”和《儿女婚事》《批判小资产阶级》《蔡永祥》《雷锋》《一块银元》《母女会》《毛主席走过金水桥》等。

1976年10月改称盲人曲艺宣传队,此时宣传的主旋律为农业学大寨,说唱的主要节目为《十学大寨》《夜战灯》和《“四人帮”吃草》等。

1978年后文艺大解放,说唱范围渐次扩大,公案传奇、评书演义、才子佳人逐步成为主要内容。

同时也出现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等不健康的内容,如《汗巾记》《四女下凡》《青铜记》等说唱节目。

1983年冬,经县文化馆一个月的整顿,情况好转。

1984年,曲艺宣传队进行改革,原3组分为4组,并实行自负盈亏,队员只交公积金,其余归个人所有。

1990年有队员7名。

⑶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

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

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

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

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

秧歌在延川久传不衰。

它的起源显然与古代祭祀、戍边军旅庆功形式和农民欢庆丰收“手舞足蹈”有关,是古代田园民歌的变式。

劳动人民在稼穑小憩,眼看禾苗茁壮成长,油然生情,于是载歌载舞,祈求丰收,称为颂歌。

后经流传演变谓之“秧歌”。

延川曾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杂居地区,使其秧歌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其内容主要是表达人们的欢乐心情,互相安慰,互相祝愿的情感。

感情纯朴、真诚,形式犷悍而不乏艺术性,朴实而赋有幽默感。

真实的感情、优美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构成了延川秧歌的基本特征。

本县过去流行传统秧歌,后来发展为新秧歌。

新春佳节,各村镇爱好“红火”的领头人,组织秧歌队,选配领演伞头,稍加排练,即可出场。

旧时,女子不闹秧歌,往往是男扮女装。

队尾总有扮相古怪的蛮婆、蛮汉。

道具服装及经费通常由村镇或单位自筹。

乐队以打击乐器为主,即锣鼓队,80年代新增唢呐班。

锣鼓铿锵响亮,唢呐激越昂扬,极壮声色。

不同场合,或以打击乐为主,或以唢呐为主。

秧歌队员执扇舞绸,在伞头导引下“走场”,摆成种种图案队形,有“四门斗底阵”、“黑虎掏心阵”、“十二莲灯”、“药葫芦”等。

秧歌美在“扭”,妙在“活”,足踏鼓点,臂舒腰闪,动作洒脱活泼。

秧歌队除过街、走场外,还围圈表演小场秧歌或道情戏,70年代增加小舞蹈、小戏剧。

其节目主要有踢场子、踩高跷、搬水船、耍狮子、骑竹马等。

搬水船也叫跑旱船。

水船由竹、木、高粱杆扎成骨架,外面蒙上彩绸,前后各镶一块明镜,四角置红灯,周围纸花点缀。

选身段苗条、嗓门好的漂亮少女“坐船”,老、小艄公“摇”桨,边舞边唱,模仿行船,或处流水平静,或处浪颠波涌,或乘风疾行,或搁浅沙滩。

以少女回娘家、走亲戚为情节,艄公笑问,女子唱答,妙趣横生。

境内永平水船引人入胜。

踢场子有2人、4人或8人,男扮武生,女扮文生,男持棍棒、小钗,女持扇子、彩绸等道具,双双对舞,边舞边唱。

男“引”女“戏”,男角生龙活虎,表阳刚之健,女角轻飏飘舞,有阴柔之美。

“狮子舞”,狮子用麻、彩色纸、木片、高粱杆制体形,手电作眼睛,簸箕作口,红绸子为舌头。

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另两人各扮一头小狮子。

逗狮人为一武生打扮的“武士”。

表演分文、武狮子两种表演法,文狮子性格温顺,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子性格凶猛,有跳跃、跌扑、登高、腾空等动作。

境内流行狮子舞,以马家河乡王家原村和延水关镇延水关村的狮子舞最引人注目。

“跑竹马”也叫骑竹马,竹马用布、纸、木片扎成,人站在里边,作骑马状。

骑马人口噙哨学马叫。

另一人扮牧马人,牧马人彪悍勇猛。

表演时,竹马前仰后跳,表现为一匹烈马,牧马人动作熟练,表现出善训烈马的气质。

有时牧马人手牵马缰,悠然自得,竹马徐徐行走;有时牧马人猛抽一鞭,狂奔疾驰,牧马人以各种惊险动作降伏烈马。

烈马降伏了,牧马人轻松了,观众也长出一口气。

境内禹居乡的竹马受人喝彩。

转九曲是本县传统的民间活动,一般在正月13~15日进行。

九曲扎在平整广阔的场地上,以便于群众集散。

农村用高粱秆、木棍,城市用钢管扎成曲折通道。

扎好的每个柱头上都安上灯,农村一般用白萝卜挖空做成灯具,加油点燃;城市用彩灯泡,夜晚开灯,远望像一座灯火城。

九曲中央竖一大柱(俗称老杆),柱上挂有各式灯笼,旁饰小灯,称“灯山”。

俗传转九曲可使人消灾避难、事随人愿,更有胜者认为转黑灯(不开灯)、摘曲灯可使生育如愿。

九曲外设两道彩门,秧歌队由唢呐开道,伞头领队,有秩序地进入,其他群众自行排队随后进入,霎时呈现出灯光闪烁、人流滚动的沸腾场面。

 

九曲黄河阵图

⑷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汉族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

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

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汉族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延川民歌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旧时代,它很少见诸文字,但男女老少大多会唱也乐于唱,用以抒发宣泄感情,俗话说“女人家忧愁哭鼻子,男人家忧愁唱曲子”。

打石场里老石匠用歌声驱除疲劳;山梁上“受苦人”用“拦羊嗓子回牛声”赶走寂寞;川道里赶牲灵的脚夫唱个“酸曲”(情歌)舒心;硷畔上或窑洞里纳鞋底的婆姨家用低声歌吟解愁。

货郎叫卖唱歌,农民祈雨唱歌,闹社火娱乐唱歌,喝酒猜拳唱歌……这些民歌很大一部分反映旧社会下层劳动者的痛苦生活和妇女们的不幸遭遇,表达他们有爱憎情绪;另外一部分记录劳动人民与天灾人祸斗争的经历。

三四十年代以来的新民歌则形象地反映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求解放、闹翻身的斗争豪情。

歌中有悲怨、抗争,也有振奋、欢欣。

其主要特点是豪放、质朴、粗犷;也有一些不失委婉、细腻、幽默。

人民性强,生活感浓,语言生动,艺术表达独特。

延川民歌有风情小调、信天游、秧歌曲、夯歌、船工号子、酒曲、挽歌、儿歌、催眠曲等。

流传最多最广的是风情小调,其中大多是情歌,“内容所涉及的却是整个社会,其主流是对阶级压迫、封建礼教的藐视、控诉和反抗,对婚姻自由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王克文《陕北民歌艺术初探》第2页《代序》),这种风情小调最初出自贫穷的长工、脚夫、流浪汉、士兵或备受苦楚的妇女——寡妇、童养媳、尼姑、妓女等。

歌调采用传统俚曲,歌词内容极为丰富。

控诉黑暗社会的有《揽工调》:

“揽工人儿难,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十月里满。

受的牛马苦,吃的下贱饭。

”《五哥放羊》:

“十月里来日子短,五哥放羊受苦寒。

吃不饱来穿不暖,揽工的人儿真可怜。

”《迎春揽工》:

“六月里,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炖羊肉。

全家老小都吃够,可怜我迎春没吃一点肉。

”鞭笞畸形婚姻、包办买卖婚姻,歌颂忠贞爱情,追求婚姻自由的有《迎新媳妇》:

“奴家十七八,小丈夫十二三。

十七八那十二三,还不能来玩耍。

我把你贼媒婆,你把良心卖!

”《秃子尿床》:

“豌豆花开麦穗儿长,奴妈妈卖奴不商量。

篮儿放在平坡上,对着媒婆骂一场。

”《凤英》:

“凤英开了言,放下五块钱。

只要凤英看下人,爱人不爱钱。

”《打黄羊》:

“树叶落在树根底,知心朋友就是你。

山湾里的石头河湾里的水,想回娘家撂不下你。

”《挂红灯》:

“十二月一年度,五哥算账回家转。

算盘一响卷铺盖,我和五哥分不开。

”《刘成拜年》:

“你不要哭来你不要愁,妹妹给你两串钱。

量米吃,扯布穿,过了新年早些来。

风情小调曲调分征、商两种,五声调式的颇多,综合调式亦有。

20~40年代,延川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中心县份之一。

其民歌出现崭新内容,以旧曲填新词反映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表达人民群众对革命、对党、对领袖、对红军的真诚感情,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憎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鲜明的倾向性和高昂的战斗性。

红缨杆子长,人马闹嚷嚷,走一回靖边提一回枪。

——《打靖边城》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

二月里来刮春风,刘志丹来真英勇。

靖边白军都杀光,缴来快枪无其数,散给老百姓。

三月里来三月三,如今世事大改观。

男当红军女宣传,裤腿编在大腿弯,走路实好看。

四月里来四月八,老谢要把绥德打。

绥德团长害了怕,刘志丹红军吴堡扎,陕北全红啦。

——《刘志丹》

士兵士兵须觉醒,中国被日本快抢尽。

东北遭占领,平津察绥又被吞,西北更吃紧。

快调转枪口,同红军携手打日本。

——《跑步歌》

洗了手,和白面,三哥哥吃了上前线。

一心一意打日本,再要见面三五年。

吃罢白面忙打扮,我送哥哥上前线。

等到全国红满天,咱俩相聚大团圆。

——《当兵歌》

蒋介石走狗胡宗南,打发刘戡占延安。

害得一村人山渠里盛,大人娃娃吃树根。

……

二月过罢八月中,船头上过来咱总司令。

总司令,仗火硬,打得刘戡立不定。

——《刘戡二次来送命》

信天游歌词大多采用比兴手法,即景随口编唱。

每段两句,上句起兴,下句点题,言简意赅,情境交融。

在延川,信天游曲调有十多种,基本可分两大类,一类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较大,感情奔放,气质高亢,演唱时多用高腔。

另一类结构严谨,节奏规范,旋律进行平稳,感情柔和,唱时多用平腔。

秧歌曲调固定,高昂悠扬,节奏舒畅,主要由伞头演唱,伞头能言善语,出口成章,可因人因事因地即兴编唱。

歌词一般为四句,每句七字,伞头唱完四句后,队员重复合唱末句。

搬水船曲由坐船女和稍公对唱,曲调明快、舒展,歌词内容多反映历史故事、风土人情等

船工号子可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流传于境内黄河沿岸。

酒曲为人们饮酒猜拳时所唱,其曲调固定,歌词有传统的历史典故、天文地理、劝善行孝等内容,亦可自编。

一般罚猜拳输者唱。

这些酒曲歌词不乏诙谐、风趣之作。

⑸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延川流传的民间故事,包括神话、笑话、传说、字谜等。

1984年8月,县文化馆收集、整理、出版了一册《延川民间文学选编》,收录70篇民间故事。

其内容难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作品中不乏闪现出“带有强烈的人民性火花,或赞颂劳苦大众的美德,或扶正祛邪、抑强助弱,或讽刺劣迹、针贬时弊”的积极意义。

境内几乎每一个村,每一座山、每一条河,乃至某一棵树、一块石头、一座庙宇都是一个奇妙的故事。

嗄古是境内流传较广的阿凡提式的人物。

他机智、风趣、诙谐、幽默;他形象多变,或为小孩,或为青年,或为中年,或为老人,均具有非凡的聪明才智;他善于惩奸斗恶,救人于困境,群众奉他为智慧的化身。

有关他的最典型的故事有《吃屎》《木橛》《毒药》等。

女婿为丈人祝寿作诗的故事广泛流传。

故事中至少讲三个女婿,一般大女婿、二女婿都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或文状元、武状元,或为官宦、富商,是丈人家看得起的人。

他们骄横气粗,蔑视常人,借为丈人祝寿之机,用作诗来凌辱憨厚老实农民出身的三女婿,不料却被三女婿通俗、泼辣、尖锐深刻的诗文嘲笑、讽刺得无地自容,甚至恼羞成怒,怀恨在心,产生加害三女婿的念头。

流传的故事有《三女婿作诗》《三女婿拜寿》《四女婿拜寿》《憨女婿》等。

以作诗为题材的故事,或表现劳动人民的才智,如《增和桥》《张李刘三秀才》;或揭露封建官僚的贪财,如《三个穷秀才》;或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如《三句半》;也有借作诗来表达封建文人的志向,如《三秀才巧遇合龙山》等等。

均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思想。

以神话故事喻世明理的有《白狗成精》《老君爷留世界》《金牛下凡》《娘娘遗尿》《白菜姑娘》《俩妯娌》等,都富有惩恶扬善的思想。

一些传说故事,很有历史价值。

如《鸿门寺的毁灭》,讲述了延川一个最大的寺院——鸿门寺的壮观和毁废的过程。

《雁门关的传说》追述了古代雁门关的重要军事地位。

《“禹居”的来历》,传说大禹治水时在此居住过。

《古城传说》,可侧面说明东晋时代延川东部曾设临河县。

中国共产党的著名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人的故事,在延川家喻户晓。

有《毛泽东在太相寺》《毛泽东在杨家圪台》《温暖的手》《朱德在寺河》《朱德总司令来延川》《岔口会战》《彭总为延川免税》等。

⑹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

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纸,发展成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艺术语言。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

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在延川有悠久的历史,参与者主要是妇女。

群众用剪纸祝节贺喜,表情达意,美化环境。

剪纸据其用途可分为窗花、枕头花、鞋花、炕围花、橱柜碗架花。

新春或婚嫁,家家户户剪贴纸花。

纸花既是现实生活的描述,又是未来愿望的构想,且每一图像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如新春窗花剪《连年有余》表示风调雨顺,《福禄庆寿》表示健康长寿;枕头花多剪《老虎》《狮子》希望下一代茁壮成长;婚嫁多剪《鱼儿戏莲花》《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莲生桂子》《麒麟送子》等,祝愿新婚夫妇白头偕老、家庭幸福和早生贵子。

传统花型最常见的是马牛羊鸡犬猪,梅竹牡丹石榴花,蝶恋花和蜂采蜜;也有神话传说内容的如八洞神仙、孙悟空、门神、灶君、姜子牙钓鱼等;人物花有胖娃娃、吹手、农民耕地等。

70年代后,由于剪纸爱好者都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新的审美观念,构思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画面紧随时代,渗进新的内容,如电视机、汽车和骑摩托等,有的甚至剪出“连环画”式的几个或十几个造型,表达一个完整意思。

剪纸工具主要是小剪、大剪、斜刀、筒刀,主要用料为各种彩纸。

其方法有造型、拓样两种,造型剪法是自出心裁,剪出一幅新花;拓样剪法是选“样花”拓剪,类似照猫画虎,但可收到一剪多张的效果,便于保留和传播。

“样花”必须首先熏好。

本县剪纸造型简练、淳朴、粗犷、浑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一般没有方、圆依托的外轮廓,线条粗壮,便于运剪,造型简约得体,利于粘贴仿剪,粗壮的线条与浑厚的画面使整体造型具有雄浑、有力、厚实、丰满之感。

构图结构严密,主次分明,韵味丰满。

表现手法分写意、写实两种,写意作品出自性格开朗,大胆泼辣,做事利索的妇女;写实作品则出自性格内向,细心慎重的女人。

80年代以来,一批中青年剪纸能手脱颖而出,他们的作品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具有现代生活的气息。

延川剪纸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1981年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延川剪纸作品《猴子摘桃》《猫》《鸡》,被编入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选编的《延安剪纸》一书。

1989年,延川剪纸和布堆画艺术作品在上海市展出。

1996年1月5日,《陕西日报》第八版刊登《从小脚女人到艺术大师》一文,专题介绍评述延川剪纸能手高风莲。

她的剪纸作品被法国东方艺术馆收藏7幅,在澳大利亚展出11幅。

她多次参加国家级民间剪纸大赛,获大奖12次,中央美术院教授靳之林称赞其为黄土高原的“第一把剪刀”。

剪纸后起之秀刘晓娟,以剪“鸡”见长,其造型千姿百态。

同年8月1日,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刘晓娟百鸡图》剪纸画册。

⑺布堆画

布堆画,又称“拨花”、“贴花”,流传历史悠久,是延川民间艺术中的珍品。

它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由妇女们给孩子衣服打补丁演化而来,小孩子在会爬或初学走路阶段,裤子的膝盖,衫子的肘头最易磨破,需打补丁。

一些心灵手巧,爱好美观整洁的妇女,对补洞生出一种新思路,即据洞口大小将补丁剪成适宜装饰的各种图形,选择宜于搭配的各色布,缝缀上去,获得一举两得之效。

这种做法,不断自发传播,并由此得到启发,扩大了应用范围,逐渐应用于衣肩、衣兜、披肩、鞋头、裤脚,形成一种装饰新招数,于是不再局限于补破洞,而且图案花样也变多。

巧妇们不仅给孩子做老虎帽、狮子鞋,而且选用各种吉祥喜庆图案,给新婚男女做布堆画枕头顶,有《鱼戏莲》《石榴见子》《胖娃娃》等,蕴藏着恩爱和睦、生育称心之意;也有做成《孙悟空》《小老虎》《小狗》,当作礼物送人,表示友谊和庆贺。

这就是最初朦胧的布堆画。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妇女对美的认识领域进一步拓宽,竭力构思他们崇尚生殖繁衍、神灵保佑、吉祥如意的图画,揭示人类产生、生存以及发展变化的奥秘。

80年代初,本县文化馆干部冯山云率先搜集、整理、研究民间广为流传的布堆画艺术,在此基础上立求创新,使这朵生根民间、隐居野外的珍异奇葩,大放光彩,引人注目。

1992年,延川镇成立民间艺术开发研究中心。

1994年6月18日成立延川县布堆画协会。

协会坚持每年举办4~5期布堆画创作培训班,不断培养扶植艺术新人。

此后高燕燕成为协会的台柱子,负责艺术指导。

至1995年,会员增至40余人,创作出布堆画作品500余幅,并予以分类建档。

布堆画的制作原料主要用农妇纺织的土布,色彩有红、黄、蓝、绿、黑、白。

一般下脚料也可用,色彩和形状可因造型不同而确定。

其基本的制作工序是构思意境、绘出图样或剪出样品,然后依样配料配色,逐次进行贴块、拼接、镶花、堆叠在底布上,多数还要缝合,最后清样整理,则为成品。

小型作品可单独制作,大型图景则分工合作。

布堆画依据汉画石像造型,用剪纸手法,有刺绣的色彩,给人以浮雕的感觉。

作者在大胆的夸张中开拓新意,其作品大涨大落地变形,于凝练明快中追求单纯与自由,其粗犷、淳朴、厚实的艺术风格,散发出浓郁的黄土地的生活气息,表现了陕北人民艰辛拼搏、顽强奋斗的精神,反映了华夏民族社会史和习俗风尚。

布堆画由朴素的实用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上升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其主题、造型均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无论就古代作品,还是现代作品,都是如此。

同时又把丰富的想象概括起来,用夸张、变形的浪漫主义去表现,增强了其艺术性,从而使延川布堆画步入国家艺术的殿堂,走向世界。

布堆画制作工房设在延川大桥东侧一幢三层小楼上,共开三室,分展厅和制作房。

各种设备材料以及人员调配管理都由延川布堆画协会专人负责,同时办理作品的展出、馈赠和出售等业务。

延川布堆画代表人物冯山云既是设计师又是创作家,他举办学习班,培养扶植艺术新秀,是延川布堆画挖掘、发展和创新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山汉》《山峦》《烈日》《土地》《三代人》等刊登于国内各大报纸、画报,《世世代代》在1987年陕西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中获优秀作品奖;《陕北婆姨》被《中国日报》报社作为礼品馈赠予孟加拉国国家领导人。

冯山云的布堆画创作已形成独特风格,受到专家推崇,被称之为“古朴的艺术,现代的手法”,是“中国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