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docx
《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
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
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
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土壤和水分。
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
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
不利的自然
条件主要是:
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
水土流失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
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的类型
根据产生水土流失的“动力”,分布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
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
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严重的水土流失——黄河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不仅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而且也养育着祖国8.7%的人口(据2000年资料统计)。
然而,目前黄河的生态危机正在日益加剧,并面临着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水污染严重,断流加剧,生存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给流域人民乃至整个国家都发出了严重的警示。
黄河源区“亮黄牌”
青海省作为长江、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三江源区的重要发源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备受世人关注。
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致使我国三大江河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仍在持续恶化,并已亮起了“黄牌”。
保护和建设好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整个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改善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黄河源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正在加重,生态问题十分突出。
水土流失面积每年平均新增21万公顷,侵蚀程度日趋严重。
目前,黄河源区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750万公顷,占整个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17.5%。
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超过数千万吨。
土地荒漠化急剧发展,目前全省荒漠化扩展速率为2.2%,高于全国1.32%的平均速度。
全省沙漠化面积已达1252万公顷,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98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黄河源头。
并且仍以每年13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大。
草地植被退化严重,全省约有90%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退化,总面积达833万多公顷,比上世纪70年代增加了两倍多。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世界上海拔最高、江河湿地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地区之一的黄河源区:
水源涵养功能退化、湿地萎缩、灾害频繁,生态系统极其脆弱。
“中华水塔”本是对黄河源的一种美称,也是对青海省生态功能的形象描述,但是,目前这个大水塔却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近几年来黄河上游来水量较多年平均减少40%以上,湿地面积平均每年递减近59平方公里,青海湖水位如果以现在每年12.4厘米的速度下降,不出百年这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将不复存在。
为了有效地制止生态不断恶化的趋势,近年来,青海省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和流域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把生态治理、建设,重建秀美山川作为黄河源区今后工作发展的主导方向,结合本省实际先后重点开展了以黄河源区生态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止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针对性措施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并确立了八个生态建设主攻方向各不相同的重点治理区,全面进入了实施阶段。
希望黄河源区生态“亮黄牌”的这种警示,能让国人不仅关注身边眼前的生态安全问题,更能高度关注黄河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问题。
让黄河焕发青春,让黄河源区重新找回原始的美丽,并恢复它曾孕育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力量。
河西走廊“沙尘源”
近年来,每到春天,一场场铺天盖地的黄沙自甘肃河西走廊腾空而起,从西北到东南,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
这个历史上曾以“丝绸之路”闻名于世的“西部金腰带”,如今,正在风沙的危胁下渐渐褪色,处处可见废弃的村庄,撂荒的耕地,成片成片枯死的林木。
成了沙逼人走,生态失衡的“难民区”。
生态专家在考察河西走廊后认为,这里不仅是我国风沙东移南下的大通道,而且还是我国北方主要沙尘天气的策源地之一。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接吐哈盆地,南依祁连山,北偎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
东西长1000多公里,南北宽几十至上百公里。
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占甘肃总面积的50%。
数千年来,河西走廊因它厚重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不仅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干线路段之一,中原王朝与民族政权相互争夺的重要战场;而且也是各民族往来、迁徙、交流、斗争、融合的见证。
然而,今天的河西走廊却因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因素,成了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成了“沙尘暴”的罪魁祸首。
北部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正在加快向南侵移的步伐;南北祁连山水源涵养带也因干旱加剧了雪线升高;中部绿洲地带则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资源越来越少,耕地大片大片的沙化,呈现出沙进人退的态势。
据统计,目前河西地区沙漠化面积正在以每年1.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沙漠化面积比解放前增加了78.9万亩。
8.7万平方公里草原面积中,80%严重退化。
昔日民勤、金塔、武威等走廊上的“明珠”,如今成了有风就起尘的主要策源地。
据从卫星拍摄的沙尘暴路线图看,近十年西北发生的沙尘暴几乎都沿河西走廊向华北及长江中下游逼近。
生态专家认为,河西走廊荒漠化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干旱、缺水、多风等自然原因形成的;其次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生态的破坏。
千里河西走廊过去一直是甘肃移民安置开发的主要区域,近20年中就已安置了甘肃中南部贫困地区的移民13万。
人口的增加致使乱垦、乱牧和超载过牧现象屡禁不止。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河西走廊的草场地带,一般都超载30%-50%,严重的地区甚至达到100%。
好在近年来,河西走廊的生态危机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流域机构和甘肃省的高度重视。
先后投巨资开展了以合理利用水资源,强化生态建设,科学规划和确定土地人口承载量,实现走廊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战略。
为此,2001年上半年,甘肃省政府还做出决定,河西走廊地区将禁止再新开荒地。
目前,以恢复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大规模节水灌溉工程、风沙治理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正在河西走廊全面铺开。
我们期待着,在不远的将来,河西走廊能够再现历史的雄风。
宁蒙河套“水告急”
黄河流域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处于干旱地区,水资源条件先天不足。
据统计,黄河拥有水资源只有580亿立方米。
而且,黄河水因泥沙太多,每年16亿吨泥沙至少需200多亿立方米的水来冲刷,这样黄河实际拥有的可利用水量每年只有300多亿立方米。
同时还要供沿河9个省区及河北、天津两省市使用,本来已经供不应求,再加上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水资源,使得水资源短缺的状况越来越加严重。
俗话说,天下黄河富宁夏,内蒙河套在其中。
宁蒙河套灌区千百年来自流排灌,取水便利,生活耕作在这里的农民从未因农田缺水而犯愁。
然而,随着上游河段生态的日益恶化,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河套灌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开始日益显现。
特别是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天上降水十分稀少,地表水严重不足,地下水更是缺乏,黄河过境水是全区最主要的可用水源。
加之近年来,河套灌区冬灌引黄水量被压减至近十年来的最少量,农业灌溉用水严重短缺。
而且黄河上中游持续干旱,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枯水形势,造成宁蒙两大引黄灌区严重的“水荒告急”,已给灌区的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经专家多次调研考察,河套灌区近年来“水荒告急”原因有四:
一是黄河上游生态退化加剧,导致了灌区“水荒告急”。
由于自然温室效应、黄河上游生态的严重恶化和人为不合理活动的影响,导致了灌区内干旱少雨,天然来水持续减少,生产生活用水“告急”。
据有关水文气象部门测定,近年来黄河上游主流和支流来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最多达到50%,致使三四月份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无水可蓄,给四五月份宁蒙灌区春灌大量用水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二是宁蒙河套超计划用水,加剧了灌区“水荒告急”。
由于黄河上游多年连续的资源性缺水,加之宁蒙灌区经常超计划使用黄河水,致使了“水荒”愈演愈烈。
根据气象水文资料显示,宁蒙两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00—300毫米,是全国地表水资源最缺乏的省区。
加之黄河又是宁夏全区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客水资源,自黄委对黄河干流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的实践证明,目前,黄河的开发利用现状已不允许宁蒙两区新增黄河干流用水指标。
三是灌区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凸现。
根据调查,由于灌区改造和渠系配套跟不上,导致宁蒙灌区用水比例严重失衡,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高达90%~96%。
而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左右,有一半多的水在输水过程中白白浪费掉。
灌区亩均毛用水量高达1000多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
农业用水结构不合理,灌溉浪费严重,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的矛盾。
加之旱情减少了水资源的有效供给,经济快速发展增加了对水资源的有效需求,水资源承载压力过大,用水效率不高等等,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势,成为宁蒙灌区“水荒告急”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是开发建设项目的兴起,增加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随着宁蒙河套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该区主要靠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吸引资金,大规模开发建设能源项目。
但能源项目大部分都是高耗水的项目,例如采用湿冷方式冷却的火电厂,一台30万千瓦机组每年需水约450万立方米。
按内蒙古近期拟建设的大型工业项目测算,年用水量将增加2.2亿立方米,宁夏东部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至2010年需增工业用水1.9亿立方米,其中电厂新增用水0.9亿立方米。
由此可见,高耗水的能源开发建设项目,也进一步增加宁蒙河套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面对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唯一的出路是建设节水型社会。
近年来,黄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及宁蒙两省区水利主管部门,根据水利部党组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按照水权理论对水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基本要求,通过“投资节水、转让水权”的改革试点,较好地破解了宁蒙河套地区因水资源短缺而造成的“水荒告急”难题,为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目前,“水权转让”改革工作正在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之中。
黄土高原“沙为患”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危害在泥沙”。
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向下游的输沙量达16亿吨,如果堆成宽、高各1米的土堆,可以绕地球27圈多。
这些泥沙80%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
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由于该区气候干旱,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加之长期以来乱垦滥伐等人为的破坏,是导致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的重要原因。
据有关资料显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9%,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而1500多年前的黄河中游也曾“临广泽而带清流”,森林茂密,群羊塞道。
正是人类掠夺性的开发掠去了植被,带来了风沙,使水土流失把黄土高原刻画得满目疮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特点就在于:
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广,全区普遍存在水土流失现象。
二是流失程度严重,有大小沟道27万多条。
三是流失量大(黄河水的含沙量为多年平均35公斤每立方米,居世界之首)。
四是水土流失类型复杂,治理难度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
该区多年平均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厘米。
目前,黄河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6米,其中河南开封市黄河河床则高出市区13米,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直接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安全。
——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该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8。
年降雨量只有200—700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1800毫米。
同时,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每年需200-300亿立方米的水用于冲沙入海,降低河床,使有限的水资源更趋紧张。
——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严重的水土流失,减少了耕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开荒种地,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国家“八七”扶贫计划的592个贫困县、8000万人贫困人口中,该地区就占有126个贫困县、2300万贫困人口。
经过多年的扶贫,目前仍有1000万人口尚未脱贫。
——恶化了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植被,恶化了生态环境,加剧了土地和小气候的干旱程度以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发生。
据甘肃省18个县连续44年的资料,旱年或大旱年17年,占38.6%,其他灾害年份19年,占43.2%。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范围的地表裸露,形成沙漠,一遇大风,沙尘四起,形成沙尘暴。
历史上,由于地表植被破坏,形成沙漠,造成陕西北部的榆林城三次被迫搬迁。
黄河壶口区上游不远的地方,几十年前还是一个很大很繁荣的码头。
现在,河道因为水量太少,泥沙太多,早已经不能行船,码头往日的繁荣只残留在上辈人的记忆之中。
再加上近几年两岸的降水太少,附近的村民甚至颗粒无收,生活越来越困难,没有办法,周围的村民只有搬走,去找有水的地方开荒地,图生存。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都作过重要的指示和批示。
中央还明确提出:
“加强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淤地坝’等多种工程措施,搞好水土保持,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民致富、减少入黄泥沙的一举多得的重要措施”。
水利部批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加大投资力度,并列入中国水利工作三大“亮点工程”之一进行全面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由黄委党组又提出了构筑黄河粗泥沙“三道防线”的战略部署,并把以淤地坝坝系建设为突破口的黄土高原粗沙区治理,作为构筑减少入黄粗泥沙的第一道防线,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得到了流域各省(区)和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这一行动,必将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
河出龙门“水污染”
由于黄河生态的日益恶化,水资源的不断减少,致使沿黄两岸的许多条重点支流因缺水稀释工业废水而造成严重污染。
黄河水污染最严重的河段为宁夏至内蒙古河段和陕西潼关至河南三门峡河段,主要原因是一些污染企业超标排放。
为此,黄委曾调整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拦洪蓄水,在国内大江大河中首次将洪水资源化,为黄河下游防断流和治污染提供80亿多立方米的宝贵水源。
但由于劣五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致使每年冬春,小浪底的一库“净水”时有变质现象,并曾两次使引黄济津被迫停止。
特别是位于晋陕豫交界处的黄河小北干流地区,由于近年来污染严重,致使流域内40%—70%的水体已降至国家标准的最差级。
污染源主要是黄河沿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黄河干流汾河临汾段,173.5公里长的河段沿岸就有956家企业,其中包括77家造纸厂、402家焦化洗煤厂、243家选矿厂……它们每年向汾河排放工业废水6100万吨。
此外,沿岸的城市每年还要排入3000万吨生活污水。
两岸的人们有10多年没有听到汾河水的哗啦声。
被山西人民称为“母亲河”的汾河不仅献出了乳汁,还要替儿孙藏污纳垢。
由于负担日重,它已经无力再哺育它的儿女,一部分河段甚至已经丧失农用灌溉的功能。
渭河作为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流经甘肃和陕西的23个县(市),在陕西省潼关县汇入黄河。
近年来,陕西渭南市的11家造纸厂每年向渭河排放污水535万吨。
城市生活污水和其他工业废水都直接排入渭河,使渭河一到枯水期河床都是黑色的。
沿河的城市除西安有一个日处理能力27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外,没有一个城市有生活污水处理厂。
20世纪70年代,渭河下游水草丰美,许多农民以打鱼为业,可如今渭河中只剩下一种俗称“蛤鱼”的鱼,且有浓重煤油味,不能食用。
这样的现状,怎能不让人们担忧。
另据有关媒体报道,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每到冬春季节,三门峡水库的泄水都会变成“酱油色”,水面上还不时地泛起白色泡沫,气味十分难闻。
日趋严重的黄河水污染,不仅破坏了黄河生态系统,而且也使黄河河道中近1/3的水生物绝迹。
据黄河水资源保护研究所专家介绍,黄河许多支流在五六十年代水清鱼跃,目前却是全河皆污、臭气熏天,鱼虾绝迹。
洛河的鲤鱼和伊河的鲂鱼自古有“洛鲤伊鲂贵似牛羊”之誉,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个名贵鱼种因水污染而绝迹。
由于黄河中游地区污染水的大量排泄,直接影响到了郑州等大中城市用水的安全。
好在近年来,国家环保部门、流域环保机构特别重视黄河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分别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并督促有关水利主管部门限制引黄水量,商请有关部门加大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对产生污染、设施落后的造纸、制革、酿造、食品、制药企业一律停产停排;对重点污染企业及重点污染源限产;对用水大户限产或限量用水,压缩工农业用水,采取拦污、导污、截污措施,减少污水入黄河量;认真做好水源备用和防止重大供水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为确保黄河“水质不污染”起到了很好的监管作用。
黄河下游“易断流”
黄河流域水资源条件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特别是近20年以来下游断流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而且对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
据《黄河志》记载,自1972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17天以来,1991—1995年间平均每年断流81天,断流河段长120公里;1996年断流128天,断流河段长620公里;1997年断流13次共226天,断流河段长683公里。
特别是近年来黄河断流仍有加剧的趋势,黄河成为季节性内陆河的可能凸有显现。
其下游断流的原因:
一是黄河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十分匮乏。
黄河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雨量少,生态脆弱,平均年径流量仅相当于长江的1/20,位于全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比长江、珠江、松花江都小。
而且黄河径流量一年之内变化很大,枯水期黄河流域基本不下雨,支流缺水,干流水量也很小,自然容易发生断流。
二是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据90年代初统计,沿黄各省引用的黄河水量已达到270亿立方米,占黄河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几乎快把黄河“掏空”一干,怎能不断流?
三是用水浪费,水资源利用率很低。
由于水价低,人们缺乏节水意识,因此黄河流域的工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用水浪费现象。
此外,黄河下游的引黄取水工程已达120余座,引水能力远远超过黄河可能的供水能力。
为减少断流期间用不上水的影响而采取的“春旱冬蓄”,使非灌溉期的用水也紧张起来。
这是断流时间提前,频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下游断流的地方,昔日黄河帆影已成无水之舟。
1997年,历时200多天的断流,使得河床变成了牧场。
在东明,干涸的河床上车来车往,凌空飞架的东明黄河大桥显得非常尴尬。
断流使下游沿黄城市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东营、滨州、濮阳等城市对居民实行定时供水,家家户户蓄水备荒,摆满了坛坛罐罐。
沿黄两岸禾苗枯焦,断流时间一长,便颗粒无收。
许多在渡口世代靠撑船生活的人家没有活干,只好另谋生路。
断流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年产30万吨尿素合成胺的“中原化肥厂”,因黄河断流影响,不得不停产。
总之,因断流给沿黄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都非常严重。
黄河断流不仅给沿黄地区的工农业发展,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失,而且也导致黄河河道萎缩,入海的泥沙锐减,造成海岸线蚀退,近海生物资源和生物种群结构发生变化,使许多珍稀动植物逐渐濒于灭绝。
为此,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流域省(区)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已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加大黄河治理开发和保护的力度,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为了黄河生态的安全,为了沿黄人民的富裕安康,近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又明确提出了以1493科学理论框架为指导,全力建设“三条黄河”,认真践行治河新理念,当好黄河代言人的伟大构想。
并通过实施黄河源区生态修复、风沙区生态建设、河套灌区取水制度改革、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及综合治理,逐步减少入黄“粗泥沙”,构筑第一道防线;积极开展黄河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实现“淤粗沙排细沙”,构筑第二道防线;经常性进行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试验,充分利用水库拦沙库容,实现“拦粗沙泄细沙”,构筑第三道防线的战略措施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黄河的生态将会改变,黄河的明天会更好。
所以,我们大家应该在自己能力所在的方面保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