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018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

《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

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

序   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南京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转型时期,也是“办好青奥会、建设新南京”的关键时期。

根据《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规划立足“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要求,阐明“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今后五年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南京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经受了重大考验,取得了重大成就,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城乡统筹发展成效初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以区县为单位实现了省定全面小康目标。

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预计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01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8.8亿元,在“十五”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11000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分别超过10000亿元。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南京确定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以重大工程及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全力培育新兴产业,启动实施“千企升级”计划,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8:

46.5:

50.7,在全省率先基本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8.4%,软件业务收入预计达到1013亿元,获得全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称号。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左右;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快速增加,年均分别增长30.2%和33.6%。

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步伐加快,全市人才总量接近162万名。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预计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3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1128元,年均分别增长13.6%、12.3%。

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0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控制在4%以内。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全部免收,普及15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1%,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100%,居民平均预期寿命76.6岁。

推进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系统建设,轨道交通里程达到85公里,公交运营车辆总数达到6748辆,公共交通分担率提高到31%。

中山陵陵寝、玄武湖公园免费开放。

全民健身工作迈向长效化。

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

一城三区建设不断深化,跨江发展战略提速实施,“一带三港”建设和城市建设“三个提升”全面展开,金融、商务、商贸、咨询、中介等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河西新城、南部新城、浦口新城、麒麟科技创新园等十大功能板块建设有序推进。

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凸显,南京长江隧道、沪宁城际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高速公路密度居全省第一,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客运量超过1000万人次。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中国古琴艺术(金陵琴派)、中国剪纸(南京剪纸)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和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成功申办2014年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13年亚洲青年运动会。

资源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市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全面启动城市主要干道、支路景观化改造,扎实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城乡主要河湖水体质量得到改善。

环保投入持续扩大,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

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停产关闭203家化工企业,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分别累计下降17.2%、9.2%。

全市耕地保有量控制在24160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6%。

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

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域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南京行动纲要》,确立了“全域统筹、一体发展”的工作思路。

郊县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投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预计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个百分点以上。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对经济薄弱地区的帮促,市本级五年累计向郊县投入资金131亿元。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完成市区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启动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国有经济、财政体制、医药卫生、文化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成功举办一批重大国际会议、会展活动和体育赛事。

国家批准设立金陵海关,江宁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113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在宁投资企业91家。

预计201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56亿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26.5亿美元,入境旅游者达到130万人次。

表1 南京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2005年

 

规划目标

 

实现情况

 

2010年

 

年均增长(%)

 

2010年

 

年均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452

 

4800

 

13

 

5010

 

13.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户籍,元)

 

41579

 

73000

 

>11

 

79390

 

1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

 

1.36

 

1.1

 

(-20)

 

<1.1

 

>(-20)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211

 

400左右

 

13

 

518.8

 

19.7

 

城镇登记失业率(%)

 

3.4

 

<4

 

 

2.58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

 

4.2:

48.9:

46.9

 

2:

51:

47

 

 

2.8:

46.5:

50.7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比重(%)

 

37

 

50

 

 

50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45

 

3左右

 

 

3左右

 

 

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

 

30.6

 

35

 

 

38.4

 

 

专利授权量(件)

 

2162

 

4000

 

 

9150

 

 

城市化率(%)

 

76.3

 

80

 

 

77.6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100

 

98

 

 

10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53

 

60

 

 

61

 

 

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年)

 

14.5

 

15

 

 

15

 

 

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93.4

 

90

 

 

100

 

 

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

 

98.7、95.1、97.8

 

>95

 

 

>9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91

 

>95

 

 

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

 

2.34

 

<3

 

 

2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17.2)

 

 

(17.2)

 

二氧化硫

 

 

 

(9.2)

 

 

(9.2)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

 

74.5

 

>80

 

 

84左右

 

 

森林覆盖率(%)

 

19.5

 

25

 

 

26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5

 

47

 

 

45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12

 

15

 

 

13.7

 

 

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

 

3左右

 

 

3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87.43

 

90

 

 

92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4997

 

24000

 

 

28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6225

 

10000

 

 

11128

 

 

五年新增就业岗位(万个)

 

(48.7)

 

(75)

 

 

(108)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

 

25.6

 

30

 

 

31

 

 

农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平方米)

 

42.8

 

45

 

 

49

 

 

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92.5

 

95

 

 

>95

 

 

说明:

1、带()的为五年累计数;2、从2007年起建设部将指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调整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实际计算的是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05年数据和2010年规划目标数据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10年实现情况数据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今后五年,是南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强力攻坚期,是提升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突破期,是全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的快速跃升期,是举办一届精彩圆满的青奥会、带动南京实现新跨越的决战决胜期,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冲刺期。

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的目标更高、内涵更丰富、要求更全面。

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规律,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新要求,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用创新的思路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

南京“十二五”时期要紧紧把握好重大机遇。

一是国际产业结构变革的机遇。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国内产业、金融、能源和投资结构发生变化,正在催生新一轮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为南京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大动力。

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机遇。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实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南京作为承东启西、承南启北的门户城市,城市地位更加凸显,为集聚发展资源、提升发展能级提供了新机遇。

三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机遇。

随着重大交通枢纽工程的实施,南京港由内河港变为海港,铁路交通由节点城市转变为交通网络枢纽城市,极大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增加了商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增强了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

四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机遇。

全面推进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两化融合”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等重大制度创新活动,为南京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提供了新机遇。

五是青奥会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机遇。

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将带动城市建设和品质提升,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市民素质,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

与此同时,也要增强忧患意识,集中精力解决好制约和影响南京科学发展的各类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挑战。

一是提升城市地位面临新挑战。

地区和城市间对高端要素和产业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南京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强,迫切需要提升城市首位度。

二是创新转型发展面临新挑战。

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高端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不高,经济发展对房地产和重工业相对依赖,实施创新驱动调整结构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三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

城市与农村、江南和江北在发展水平和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

四是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挑战。

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资源、能源平衡和环境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空气污染、污水处理、城市交通拥堵和垃圾治理等困扰市民生活的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等将面临更多的考验。

五是维护社会公平面临新挑战。

富民、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口老龄化带来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日益增大,多元利益协调难度加大,对提高施政水平和保障城市常态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愿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走在前列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创新跨越发展为主线,以建设人民幸福城市为根本目标,以筹办2014年青奥会为重大机遇和工作动力,坚持发挥优势、彰显特色、聚焦突破、争先跨越的方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富民优先、城乡一体化、绿色发展和城市国际化战略,加快争创城市发展新优势,奋力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到2015年前后,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向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迈进。

 “十二五”时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必须把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走在前列作为主题。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自觉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努力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前列。

 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创新跨越发展作为主线。

以转型发展为基本路径,以创新发展为根本动力,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指向,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突出发展创新型经济、服务经济和绿色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转变,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模式向内涵式集约化转变,城市发展向功能品质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转变。

必须立足南京实际和形势变化,继承和拓展城市功能定位。

坚持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定位,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涵。

加快建设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综合性枢纽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城市,打造“人文绿都、智慧南京”,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富民优先、城乡一体化、绿色发展和城市国际化五大发展战略。

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坚持以教育优先发展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为基础,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实施富民优先战略,把富民作为优先的发展目标,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财富积累,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均衡地惠及人民群众。

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坚持跨江发展、拥江建设,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宁镇扬同城化和南京都市圈建设步伐,形成城乡融合互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以国际视野谋划南京整体发展,以世界一流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全方位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城市现代化。

必须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建立健全民生工作的普惠机制和长效机制,加快推动民生工作从扶危济困向全面保障民生权利转变,从局部救助向建立长效普惠制度转变,从满足人民群众生存需求向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发展需求转变,尽最大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必须抓住用好筹办青奥会重大机遇,加快建设新南京步伐。

按照抓机遇促发展、做贡献留遗产的基本思路,把筹办青奥会与提速南京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建设紧密结合,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标准,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文明创建水平。

突出人文青奥、绿色青奥、活力青奥的理念,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各项筹办工作,确保青奥会办成一届精彩圆满的世界青年顶级体育盛会、文化盛会、青春盛会。

第二节 主要目标

 按照与国家和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长三角区域规划相衔接、与南京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总体部署相适应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快速跃升、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10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00元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6%,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都市型生态高效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化率达到83%。

——科技创新。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8%;百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专利授权数达到35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公共服务。

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68%;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9%以上;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0%;信息化指数达到86;新增保障性住房面积2000万平方米。

 ——人民生活。

实施居民收入“双倍增”计划,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0元以上,力争六年实现倍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0元以上,力争五年实现倍增;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3平方米;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2岁。

 ——人口资源环境。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88以上;耕地保有量达到省计划要求。

表2 南京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分类

 

指       标

 

2010年预计

 

2015年

 

指标

 

属性

 

经济

 

发展

 

(6项)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5010

 

>10000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常住,元)

 

64000

 

110000左右

 

预期性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518.8

 

>1000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50.7

 

>56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38.2

 

50

 

预期性

 

城市化率(%)

 

77.6

 

83

 

预期性

 

科技

 

创新

 

(4项)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左右

 

4.5

 

预期性

 

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4.4

 

16.8

 

预期性

 

百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专利授权数(件)

 

183

 

350

 

预期性

 

科技进步贡献率(%)

 

55

 

60

 

预期性

 

公共

 

服务

 

(5项)

 

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65

 

68

 

预期性

 

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98.5

 

>99

 

约束性

 

公共交通分担率(%)

 

31

 

40

 

预期性

 

信息化指数(分)

 

81

 

86

 

预期性

 

新增保障性住房面积(万平方米)

 

300

 

(2000)

 

约束性

 

人民

 

生活

 

(5项)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8312

 

>50000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1128

 

>22000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2.58

 

<4

 

预期性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13.7

 

14.3

 

预期性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岁)

 

76.6

 

77.2

 

预期性

 

人口

 

资源

 

环境

 

(6项)

 

人口自然增长率(‰)

 

2左右

 

<3

 

约束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20)

 

(20)

 

约束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

 

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化学需氧量

 

(17.2)

 

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约束性

 

二氧化硫

 

(9.2)

 

氨氮

 

-

 

氮氧化物

 

-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

 

84左右

 

>88

 

预期性

 

耕地保有量(公顷)

 

241604

 

达到省计划要求

 

约束性

 

第二篇  

第四章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重点推进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到2015年,率先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第一节 加快创新载体建设

建设创新园区。

围绕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模范马路创新街区、麒麟科技创新园等“三核多点”创新载体建设,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建立科技园中园,进一步集聚高端技术、高端产业、高端客户、高端人才,催生一批高科技产业新业态,促进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持续涌现,努力建成自主创新核心区、新兴产业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和科技人才集聚区。

推动股权奖励、非上市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权转让等政策在园区先行先试。

做好高新技术开发区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推动宁镇扬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优化和整合南京地区高等院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