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练政治试题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748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练政治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练政治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练政治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练政治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练政治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练政治试题doc.docx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练政治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练政治试题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练政治试题doc.docx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练政治试题doc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练政治试题

2015.9.11

1.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

每一届奥运会的吉祥物的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后,都会迅速进行了商标注册。

在这里,作为有偿使用的奥运会吉祥物标志(  )

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解析】C该题考查商品的含义。

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商品,要看它是否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用于交换,当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就说商品。

奥运会吉祥物是经过劳动出来的,是劳动产品,有偿使用说明用于交换,所以是商品。

选C。

【答案】C

2.同等价位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功能和质量;相同功能和质量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价格。

这是因为(  )

A.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B.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C.质量和价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D.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解析】:

功能和质量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消费者之所以既关注商品的功能和质量,又关注商品的价格,是因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答案】:

D

3.暑期的到来使旅游业再次迎来了旅游高峰期,国内旅游人数暴涨的同时,出国旅游也在近两年火爆兴起,不过,随着互联网上旅游资源信息网站的不断增多,人们越来越乐意于通过网络购票平台购买各地景点的门票。

这种网络购票服务中(  )

①货币在履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是货币在履行支付手段职能

③使用的是虚拟货币

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①④

【解析】:

电子门票的销售使得商品交换借助了网络,方式更新,④正确;电子货币支付的也是现实中的货币,③错误;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故①正确,②错误。

【答案】:

D

4.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A.2.5千克苹果可以卖10元钱

B.用10元钱购买了2.5千克苹果

C.购买2.5千克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钱

D.先付款10元钱,预订2.5千克苹果

【解析】:

价值尺度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A项属于商品的价格,故属于价值尺度职能。

B项属于流通手段。

C项属于支付手段。

D项属于流通手段。

【答案】:

A

5.有位老农问马寅初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

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

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

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

”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支付手段 ④贮藏手段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

“标价十两银子”体现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书生拿出十两银子住店体现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店主拿银子到米店付欠单等体现出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故①②③正确;贮藏手段职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④不合题意。

【答案】:

D

6.自从货币产生之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

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  )

A.铸币B.商品货币

C.纸币D.黄金

【解析】:

不管是铸币,还是商品货币、黄金,它们都是实物,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东西,所以不论如何交换,都不易发生通货膨胀。

而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它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为它是由国家发行的,印制方便快捷,所以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

【答案】:

C

7.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这表明(  )

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再是商品了

②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

③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④货币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此题考查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而一般等价物可以和一切商品交换,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是商品,是财富的象征。

从货币的定义上看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因此,货币是商品。

组合型选择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解答此类题,比较适合采用排除法,前提条件是对排除项或应选项有十足的把握。

本题中,依据货币的含义即可排除含①的选项,从而降低选择的难度。

【答案】:

D

8.马克思说: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表明(  )

①金银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

②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④金银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成为货币的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当一般等价物固定为金银时,货币便产生了,①④正确分析了金银与货币的关系,可入选;②③都没有直接分析金银与货币的关系,与题意不符合,应舍去。

【答案】:

D

9.早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牲畜、布帛、贝壳、象牙等,但历史上后来选择由贵金属固定充当是因为(  )

①商品交换的发展使金银成为一般等价物

②金银的体积小,价值大

③金银具有不易磨损、易分割、易保存和易携带的特点

④人们乐于接受金银,它是交换媒介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金银取代了牲畜,布帛、贝壳、象牙等一般等价物,说明金银具有这些一般等价物所不具备的优点,②③是金银的优点,当选。

【答案】:

B

10.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作为国家应该这样发行纸币(  )

A.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可以多发行人民币让人们去消费

B.为让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大,提高人们的购买力水平,国家可以少发行人民币

C.国家为了政府的需要,可以随意发行人民币

D.国家应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来发行纸币

【解析】:

纸币发行必须依据客观经济规律。

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过少则造成通货紧缩,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

【答案】:

D

11.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这是因为(  )

A.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B.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一定的

C.纸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D.流通中纸币多少都会引发通货膨胀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货币流通规律,由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是由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现象,故选B。

【答案】:

B

12.假定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50元,假定该年每1元纸币平均流通3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__亿元;当年由于该国政府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25%,商品价格上涨后流通中的货币量是________亿元;当年该国多发行纸币________亿元(  )

A.1000、1250、250B.1200、1500、300

C.1000、1200、200D.1300、1570、270

【解析】:

根据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公式: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没有涨价前需要的货币量是20亿件×150元÷3=1000亿元;涨价后需要的货币量是(20亿件×150元×25%+20亿件×150元)÷3=1250亿元,故该国当年多发行纸币1250-1000=250亿元。

【答案】:

A

13.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产生了纸币和电子货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和电子货币(  )

①前者由国家发行后者由商业银行发行

②可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

③比货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纸币和电子货币都可用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②当选,同时,二者都可以执行货币的基本职能,④当选,C项正确;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电子货币除了由商业银行发行之外,有些非银行机构也可以发行电子货币,故①不选;③表述错误。

【答案】:

C

14.对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出的商品供不应求,致使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B.生产出的商品供大于求,必须大量发行纸币

C.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的数量

D.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数量

【解析】: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若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可见A表述错误,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答案】:

D

15.在下列选项中,对于增加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

A.只要增加纸币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

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

C.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

【解析】: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在纸币流通领域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货”指的都是流通中的纸币,都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作为衡量标准。

A、B、D三项说法过于绝对,是错误的,故不选;只有C项正确。

【答案】:

C

16.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  )

①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是财富的代表

②能够方便购物消费

③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④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

人们喜欢使用信用卡的原因是信用卡有使用方便等优点,故②③应选;信用卡不是一般等价物,故①错误;④是银行信用卡的含义,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答案】:

D

17.下列对支票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②出票人和付款单位是银行

③均能持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④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支票的含义、种类及使用的认识。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包括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①④是对支票含义和种类的正确认识,应选。

出票人和付款单位均是存款人,银行是代付人;转账支票不能支取现金,故②③错误。

【答案】:

B

18.某银行广告说:

“一卡在手,走遍神州”。

这说明银行卡(  )

A.可以透支,缓解暂时收入不足

B.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C.在取款时没有任何限制

D.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解析】:

信用卡集存款、贷款、消费于一体,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所以选B项。

信用卡可以暂时缓解消费不足的问题,而不是收入不足,所以A项错误。

信用卡取款、消费,虽然允许透支,但是依据存款数量,有最高限制,所以C项错误。

D项明显错误。

【答案】:

B

19.目前,信用卡还不能完全代替纸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这是因为(  )

A.使用信用卡不如纸币方便

B.使用信用卡受技术设备的限制

C.纸币是货币发展的最高阶段

D.信用卡比纸币更容易造假

【解析】:

使用信用卡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制约,在条件不具备的地方是无法使用的。

B项观点正确。

A项观点错误,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项观点错误,目前货币已经进入电子货币阶段。

D项观点错误,信用卡与纸币一样都具有防伪功能,从技术上讲谈不上谁比谁更容易造假。

【答案】:

B

20.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在购物、旅游、劳务消费之后,总是习惯性地签发支票来偿付账目,卖方也乐意接受。

支票之所以可以偿付账目并被卖方接受,是因为(  )

①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②支票是出票人委托银行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③支票是最基本的结算方式

④支票是最方便、最快捷的电子货币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①②表述的是支票的含义,是对支票的正确认识,故选A项。

现金结算是最基本的结算方式,支票属于信用货币,而不是电子货币,③④说法错误,应排除。

【答案】:

A

21.小王承包了几亩山地种植水果并获得了丰收,他与一家公司签订了销售几千斤水果的合同,该公司给小王签发了一张现金支票。

对这一支票正确的兑换方式是(  )

A.凭这张现金支票去对方所在公司支取现金

B.凭这张现金支票去证券公司支取现金

C.凭这张支票到相应的开户银行支取现金

D.凭这张支票自行到交易市场转让以获得所需现金

【解析】:

本题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信用工具的知识。

支票是通过商业银行办理结算的工具,现金支票只能到相应的开户银行支取现金,不能去开户的单位或者证券公司支取现金,也不能在市场上交易。

【答案】:

C

22.刷卡消费已经成为现在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银行信用卡以其先消费后还款、拥有免息期等特点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银行信用卡可以先消费后还款,是因为它具有下列功能(  )

A.消费功能B.信用贷款

C.存取现金D.转账结算

【解析】:

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一般都会给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进行透支消费,然后在一定期限内偿还。

这是银行信用卡的信用贷款功能,答案为B项。

【答案】:

B

23.外汇是用________表示的用于________结算的支付手段。

(  )

A.外币 国内B.本币 国内

C.外币 国际间D.本币 国际间

【答案】:

C

24.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当100美元可以兑换更少的人民币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  )

①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会提高,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

②国外进口的产品价格会下跌,我国国内产业生存空间会遭到挤压

③导致对外资吸引力下降,影响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④我国外汇汇率跌落,百姓的购买力下降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汇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①正确,当100美元可以兑换更少的人民币时,意味着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抬高,从而价格竞争力下降。

而国外进口的产品以我国人民币的价格出售时,其价格会下降,使我国国内产业生存空间遭到挤压,因此,①②正确。

当100美元可以兑换更少的人民币时,意味着外商到我国投资时,需要更多的成本,从而导致对外资吸引力下降,影响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③正确。

当100美元可以兑换更少的人民币时,说明我国外汇汇率跌落,但是百姓的购买力不一定下降,因此④错误,应该舍弃。

【答案】:

C

25.下列有关汇率说法正确的是(  )

A.外币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下降,本国货币币值上升

B.外币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上升,本国货币币值下降

C.一国货币升值,会带来该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从而引发经济不景气

D.一国货币升值,有利于该国的商品出口,但不利于进口外国产品

【解析】:

外币汇率升高,同样多的外币能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因此外币币值上升,本国货币贬值,因此A、B项都是错误的。

一国货币升值,则不利于该国出口,有利于进口外国产品。

故选C。

【答案】:

C

26.Robotech是山东某外资企业的员工,在续签租房合同时,房东王大妈决意要求他把原来用美元支付的房租改为用人民币支付。

王大妈这样做主要是担心(  )

A.市场房价大幅波动

B.外资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C.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D.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跌落

【解析】:

房东大妈不要美元,改要人民币,是担心美元汇率跌落,如果美元汇率跌落,意味着美元贬值,换取的人民币数量会减少,故选C项。

【答案】:

C

27.外币的汇率变动会带来商品进出口数量的变动。

假设一年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97元,现在为6.1039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动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与下列四幅图中所示状况对应正确的是(  )

【解析】:

与一年前相比,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少了,这说明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汇率跌落,有利于我国进口,不利于我国出口。

A显示外币汇率跌落,进口数量增加,正确;B显示外币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进口增加,与题意不符;C显示外币汇率上升,与题意不符;D显示在外币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28.中国政府一再重申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重要性,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  )

①我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

②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和金融发展

③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④世界政治格局合理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该题考查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重要意义。

④说法与题干无关;①②③说法正确指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意义。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29.(11分)一辆汽车价值80万元人民币,小王首付60万元把车开回了家,5年后付清了其他20万元。

可是这时小王的企业破产了。

他不得不把汽车卖给了一位美国人。

美国人在中国花了10万美元买了这辆车。

这时黄金价格上涨,于是小王用10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买了黄金,存入了银行。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了哪些职能?

【答案】:

一辆汽车价值80万元人民币,这里的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小王首付60万元,把车开回了家,5年后付清了其他20万元,这里的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小王用10万美元兑换的人民币买了黄金并存入了银行,这里的货币执行了贮藏手段的职能。

16.(11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商品生产者总是先卖出自己的商品转化成人民币,再用人民币去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1)人民币为什么能够购买其他商品?

(2)有人认为,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应该多发行人民币。

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解析】:

本题取材于现实经济生活中常见的购物这一经济活动,运用了图画的形式,现象直观,这也是新课标教材的一大特色。

(1)问考查人民币的作用和职能;第

(2)问考查纸币发行的规律,人民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答案】:

(1)人民币是由我国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它在市场上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所以,人们持有人民币就能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人民币的这种职能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国家有权发行人民币,但不能任意印发,它的发行量受纸币发行规律制约。

如果人民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实际货币量,就会引起人民币贬值,出现通货膨胀。

这样不仅不能增加财富,还会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30.(11分)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金钱,但同学们去餐厅买饭时却不一定用现金。

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在购物、旅游、上学时也未必使用现金。

我们还看到人们拿着一张卡轻轻一刷,交易就立刻完成了。

我们还经常看到某些企业进行交易时自始至终都没有使用现金交易。

(1)材料中的“卡”是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2)某些企业进行交易时使用的是什么结算手段,这种结算手段有什么好处?

【答案】:

(1)材料中的“卡”是指信用卡。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某些企业进行交易时使用的是支票。

支票有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除了方便快捷之外,关键是避免了携带现金的不便和风险。

32.(11分)以下是某年两个不同时期的人民币外汇牌价。

人民币元/100外币

5月29日

6月4日

外币(100)

中间价(人民币)

中间价(人民币)

美元

636.65

631.65

欧元

861.48

871.93

日元

8.3271

8.0965

根据上表,回答如下问题:

(1)对比表中不同时期的情况,外币汇率是升高了,还是跌落了?

(2)在不考虑运输成本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以上面所提供的外汇牌价为依据,某企业若要选择产品的出口国,你认为选择哪个国家或地区比较有利?

并简述理由。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外汇的有关知识,设问简单,方式灵活。

结合设问,调动所学知识分析论述即可。

【答案】:

(1)美元、日元对人民币汇率跌落,而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升高。

(2)该企业产品出口到欧元区比较有利。

因为在以上几个外币品种中,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在欧元区市场产品价格竞争中的优势,增加产品的出口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