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docx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新版
2019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历史
考试时间:
2018年8月29日10:
30——12:
00
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
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已发掘的西周早期高等级墓葬群中,随葬的戈、矛、剑等青铜兵器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毁坏,有的变形,有的残缺,更多的是被折断为两截。
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社会崇尚节俭B.葬俗遵循周礼
C.冶铸技艺落后D.历代盗扰严重
2.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
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
A.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B.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
C.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D.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
3.西汉一朝共有22家外戚,半数出身于布衣、战俘、刑徒、奴仆等。
“其始皆由贱而起,由至微而体至尊”。
这表明
A.时代变革导致观念变化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社会等级差别明显缩小D.政治联姻作用上升
4.汉代丞相犯罪,依“将相不辱”和“将相不对理陈冤”的习惯,不用出庭接受审问;即便重罪,亦由皇帝示意自裁。
这是因为
A.无为而治的推行B.重罪轻罚的传统
C.丞相地位的尊崇D.官僚集团的庇护
5.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皇帝
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
汉武帝
“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
”
汉昭帝、宣帝
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
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据此可知
A.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B.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C.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D.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6.郑樵《通志》卷二十五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
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
”这一变化
A.显示了“公天下”的趋向B.反映了文官政治的形成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D.表明了封建等级秩序的重构
7.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些政务文书显示,中书省官员署名之后,门下省官员写上“奉敕如右,牒到奉行”,注明时间并署名。
这表明中书、门下两省
A.有分工无牵制B.行使宰相职权
C.共掌军政大权D.地位高低不同
8.宋代科举录取人数比唐代大幅度增加,且经三级考试通过后,不需再试于吏部即可直接授官。
这表明宋代
A.科举取士有失严谨B.专制皇权有所弱化
C.六部职权相对削弱D.官僚制度活力增强
9.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
这反映了当时
A.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B.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
C.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D.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1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
这一历程
A.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B.表明了清政府逐步沦为“洋人的朝廷”
C.为清末新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D.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松动
11.1860年,外国公使驻京。
恭亲王奕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咸丰帝只同意设“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但奕认为如此洋人“饶舌必多”,奏请去掉“通商”二字。
这表明
A.公使进京有碍清廷内政B.对外通商尚未达成共识
C.筹备洋务引发朝野纷争D.国际交往理念亟需改变
12.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等新式学堂,同时向海外派遣多批留学生。
由此可见
A.传统经世致用思想回潮B.官学教育逐渐走向衰落
C.人才培养方向趋于多元D.新式人才得到社会重视
13.清政府从1865年到1894年,共举外债6次约4000万两白银;从1895年到1899年共举外债7次约3700万两白银。
清政府外债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费用及战后列强索赔B.财政无法负担俸禄开支
C.进出口贸易存在巨大逆差D.政府投入巨资兴办实业
14.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
由此可见
A.阻挠变法的顽固派已经垮台B.地方势力主导新政进程
C.革命党起义刺激清政府变革D.制度变革成为社会共识
15.1908年,清政府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
此后,各省咨议局陆续成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间士绅阶层开始参与地方事务B.清政府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C.地方政权结构开始向现代化转型D.清政府积极推动代议政治发展
16.民国初期,政府开始在县下增设区级政区。
除行政机关外,传统的乡族和工会、民团、党派等新式社团也参与管理。
这表明
A.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B.中央集权开始瓦解
C.新式社团掌控区级政务D.政党政治初显雏形
17.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实行特殊物资统购统销政策,即统一管理机构、统一定价、统一收购、统一运输,还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来确保对特殊物资的管理,这一做法
A.体现了国民党的经济独裁
B.有利于缓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适应了特殊时期的需求
D.直接推动官僚资本主义的崛起
18.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下列对下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19.1934年,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向闽、浙、赣、皖诸省挺进,后与新红十军会师,开辟了浙闽边根据地。
其意图是
A.配合苏区第四次反“围剿”B.缓解中央红军的军事压力
C.威胁苏杭等日伪中心城市D.保护淞沪战场的战略侧翼
20.1938年10月,在进行了4个月之久的防御保卫战后,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下令放弃武汉。
当时一些西方人士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抗战无重大影响,因为“最伟大而又使人兴奋之事,实则中国尚生存;而继续抗战,胜利机会,已经确定”。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实现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意图
B.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C.获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
D.赢得了正面战场的主动权
21.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认为:
“到1940年,华北乡间的无数农民第一次被组织起来受革命观念的教导,达到某种程度的政治和经济解放。
他们现在为中国抗战构成了一个比绵延的堡垒和堑壕还要机警和有伸缩性得多的活的屏障……他们是中国动员起来抵抗法西斯恶性病侵略的健康的细胞。
”这体现出敌后抗战的
A.正义性B.艰巨性C.持久性D.群众性
22.《一九四二年度(陕甘宁)边区财政实行统筹统支办法》规定:
对各机关、部队、学校人员衣食所需以及办公用品,一部分发给经费,一部分改以实物供给,其中不足的部分由各机关部队学校生产自给。
这一规定旨在
A.建立多元分配制度B.消除贪污腐败现象
C.应对财政困难局面D.贯彻官兵平等原则
23.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
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
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24.197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宣布,不再实行在建国前后提出来的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方针。
这是基于
A.重新确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认识
B.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号召的现实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
D.贯彻“双百方针”已达成了预期目标的判断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5题~第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7题~第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共37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都察院为清代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其所属执行监察任务的机构有六科给事中、十五道监察御史等等,科道官可“纠劾百司,辩明冤枉,及一应不公不法事”。
弹劾的对象有“皇子、诸王及内外大臣官员”。
——摘编自刘战《试论清代的监察制度》
材料二早在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一周年大会上就指出,“纠察权,专管监察弹劾的事。
这个机关定要独立……监察院仅对国民大会负责,总统无权干预监察行使职权”……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率先建立党的监察机构及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从而在党内组成了条块结合的党员监察网。
1925年8月,在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即宣告监察院成立。
——摘编自余信红《民国时期的监察制度评析》
材料三中国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在1950年工作任务中提出要“收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监察工作的理论与法规以作监察人员学习的资料”,决定在中央一些部门内聘请工作人员担任该委监察通讯员。
1953年政务院通过了《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设置人民监察通讯员通则》,其中规定“人民监察通讯员应每3个月至半年向其原推选单位的群众报告工作一次”。
监察通讯员监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正之风、贪污腐化等行为现象。
至1954年10月,全国已发展了十万多人民监察通讯员。
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察委员会,领导行政监察机构开展工作。
——摘编自邬思源《新中国初期人民监察制度及其实践》
(1)据材料一、二,指出从清朝到民国前期监察制度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些变化的社会背景。
(14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初期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11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困境,首先在于文化认同的两难。
他们接受的教育是西方的,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
他们不自觉地离开中国,却又对中国投注了全部的心力。
第二个困境则是上层与下层间的困境。
他们多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不懂得民间疾苦,心中虽想为百姓谋福利,却往往不知道民间百姓的需求为何。
内外的间隔、上下的间隔,使得知识分子基本上处在内心扯裂的情况。
他们急于改造中国,拉近中国与现代、百姓与上层的差距,又发现无法靠慢慢地改革来实现理想。
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可说是担起了超人的工作,但他们只有一双泥腿,泥腿撑不住铜头、铁臂。
——摘编自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结合材料与所学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改造中国”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从第27题~第29题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唐朝采取由吏部对全体公职人员进行政绩考核的考课制度,正所谓“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考课的标准可分为为官道德和任职才能两方面。
为官道德为“四善”:
即“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任职才能按照官员的不同职责分为“二十七最”,如“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
其考课方法是根据“四善”和“二十七最”的考课标准,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下下九个等级。
另外,唐朝还在不同时期临时规定了一些特殊的考课标准,如贞观年间规定“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
”办法规定,“进考之人,皆有定限,苟无其功,不要充数。
”考课的奖惩大致有职位变动、品阶升降、俸禄增减、荣辱与夺等。
贞观二十年,巡察使进奏地方官考课等第后,太宗亲自决断,“以能进擢者二十人,以罪死者七人,流以下除免者数百千人。
”
——摘自余华清《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考课制度的主要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考课制度的历史作用。
(6分)
2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对“无法无天”的侵略者采取“防疫”措施的演说。
但演说发表后,美国六个最大的和平主义团体发起了要求从中国撤军的运动。
企业界也给罗斯福施加了巨大压力。
从美国的法律观点看,由于中国与日本之间虽然在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但并未正式宣战,因此,美国对中日双方并未援用中立法禁运条款,对日中两国的贸易(不管货物的性质、种类)都是在“一般贸易”交易基础上进行。
据美国驻东京商务参赞的估计,在1940年1月,日本进口的金属、原棉、纸浆的40%,石油产品的约50%,废铁的70%,汽车零件的95%都来自美国。
罗斯福作为美国总统,在美国企业以大量战争物资喂养日本侵略者方面,当然负有最大的政治责任。
美国总统有权以行政命令发布局部或全部禁运令,或执行严格特许证制度,但罗斯福在很长时间内,对日本的禁运问题举步艰难、踯躅不前。
——摘编自邓蜀生《罗斯福对华政策经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
(11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影响。
(4分)
2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清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节节败退,于是奕䜣起初主战热情开始冷却,倾向求和。
尤其是太平天国在南方的迅猛发展,权衡利害,奕䜣得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便以中国出卖大片领土主权结局。
战后,为便于与列强“合作”,奕䜣又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奕䜣在“自强”名义下积极倡导购买洋枪洋炮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不久,奕䜣和倭仁作为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代表,在同文馆进行了一次激烈的交锋。
光绪二十年,奕䜣旧疾复发,旋病重而死,时年67岁。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奕䜣成为清朝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时代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奕䜣的功过。
(9分)
桂林十八中16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A
C
A
C
B
D
D
A
D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D
C
A
C
D
B
A
D
C
B
A
25.(25分)
(1)变化:
清朝时,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只对皇帝负责;民国前期,监察机关独立,对国民大会负责。
清朝时,监察范围广泛;民国前期,党政监察分离。
(8分)
背景:
受到西方议会民主制的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分)
(2)特点:
受到苏联的影响;广泛发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6分)
意义:
防范贪腐,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人民当家作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5分,任意2点4分、3点5分)
26.(12分)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观点表述明确,史实运用合理充分,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表述清楚;二等(9-7分):
观点表述比较明确,史实运用比较合理充分,逻辑比较严密,论证比较充分,表述比较清楚;三等(6-4分):
观点表述基本明确,史实运用基本合理充分,逆辑基本严密,论证基本充分,表述基本清楚;四等(3-0分):
能够写出某一观点或未能表明观点,也末能运用史实予以论证,或论证存在史实错误,逻辑混乱,表述不清
答题
示例1:
知识分子认识到改造中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晚清以来,伴随着列强入侵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改造中国迫在眉睫,虽然各派思想迥异,例如洋务派秉持“中体西用”,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力求民主共和,但通过“改造”中国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是一致的。
(其他例证:
实业救国:
立宪派: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等)
示例2:
先进知识分子在改造中国历程中起到引领作用。
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对西方先进理论的接触和理解较之其余阶层具有明显优势,并积极的将这种优势投入到改造中国的浪潮中来。
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将民主革命推向高潮;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成功。
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先进知识分子往往引领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其他例证:
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等)
示例3:
改造中国必须立足于具体国情。
在近代改造中国的过程中,知识分子往往掌握较为先进的理论,例如康有为、梁启超在清末主张君主立宪,孙中山力争实现民主共和,均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但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未充分立足于中国国情,没有积极发动广大群众,最终导致革命失败。
共产党在革命初期照搬俄国经验,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开展革命,导致革命活动屡遭重挫,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最终引引领中国人民走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些案例充分说明,只有立足具体国情的改革,才有可能成功。
其他例证:
洋务运动希冀单纯依靠学习西方技术改造中国:
新文化运动中一些抹杀传统文化的倾向:
学生若答无政府主义等课外知识,亦可酌情给分)
答题示例4:
知识分子改造中国需要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
(参考答题示例3)
示例5: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改造中国、复兴中国的正确出路。
(参考答题示例3,学生若从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的角度出发亦可。
)
27.(15分)
(1)有专门的考课机构;考课内容注重德能结合(注重实在政绩);考课程序严密;考课结果与官员奖惩升降挂钩;皇帝亲自主持考课等。
(9分,回答1点可得3分)
(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等。
(6分,回答1点可得2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8.【答案】(15分)
(1)特点:
试图遏制但实际上纵容日本侵略。
原因:
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和平主义运动的影响;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日本的较强实力;中国国际影响力较小。
(2)纵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加大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困难;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严重损害了美国自身在亚太的利益。
29.【答案】
(1)清朝的腐朽与衰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阶级矛盾尖锐;西方文明冲击。
(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功:
主持并推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与顽固派进行论战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积极进行抵抗,显示了民族气节。
(3分)
过:
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伙同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进行围剿、镇压;投降卖国,支持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反对维新变法。
(6分)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帝国时期,大量法令、条例和契约由没有任何个体自由观念的皇帝强制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有分离。
正是因为没有成文法,从君主意志出发的行政准则,才会贯彻一中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
材料二成文法从原则上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直到1900年后,它才被采纳。
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当时清廷设立法部,建立独立的终审机关大理院,创立新型的现代法院系统,通史废除肉刑,构建现代监狱体系,拟定刑法、商法和民法,并起草宪法。
清廷于1904年奏准颁布了《公司律》,这并不比英国和德国于19世纪60年代实行的同类法典晚多久。
1911年之后,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而政府的行政和司法职能正式分离,刑法做了普遍修改,并被强制实行。
民法内容不断丰富,最终在1929年颁布了《民法典》;1935年,一部新的刑法生效。
从以上可以看出,政府持续致力于司法改革是受到了他国模式的极大激励。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无二效。
——摘编自(荷兰)冯客《简明中国现代史1912-1949》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传统法制与现代法制的特点。
(13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型的原因。
(12分)
41.【答案】
(1)特点传统法制:
决策权与司法执行权没有分离;
非成文法大量存在;
缺乏个体自由观念;
礼法秩序;
人治特征明显。
现代法制:
司法权独立;
平等秩序;
法律类别齐全;
法律职业阶层壮大。
(13分)
(2)原因:
传统法制的弊端;清末“新政”的推动;民族主义运动的崛起;政府及精英爱国人士的支持;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近代化努力;西方文明的示范。
(12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明初,明太祖皇帝建立了空前庞大的监察机构,在中央,以都察院代替御史台,设正二品左右都御史,级别与六部尚书齐平,负责监察百官。
同时,在六部又分设监察职官,称六科给事中,分别督查本部官员行为。
在地方上,按省份将全国划为十三道,每道设监察御史监督地方。
同时,中央会不定期派出巡按御史巡视地方,巡按御史直接向皇帝负责,遇事可直接上奏。
此外,明朝特有的厂卫特务机构也有督查官员的职权,锦衣卫持密令可越过刑部直接拘捕官员。
清代,我国古代最完整、最具封建特色的监察成文法《钦定合规》颁行实施,标志着封建行政监察行为被以法典形式固定了下来。
为加强对皇族贵戚的监察,清朝设有宗室御史,即宗人府衙门,专门稽查皇族的不法行为。
——摘编自唐文昊《明清封建监察制度研究》
材料二
到19世纪,在中小资产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英国议会又历经三次议会改革,议会监察制度从此在英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和模式。
美国议会议员的监察权力包括选举权、立法权、预算权、审计权、质询权、不信任权、弹劫权
纠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