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试点工作建设方案大学毕设论文.docx
《城镇化发展试点工作建设方案大学毕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化发展试点工作建设方案大学毕设论文.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镇化发展试点工作建设方案大学毕设论文
试点工作建设方案
1.搬迁安置方案
1.1规划原则
(1)遵循“保安全、保基本”的理念,把保障移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异地搬迁,使移民拥有基本的安全居住、基础设施条件及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2)尊重移民意愿,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结合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理确定搬迁方式和建房地点。
有条件的地方,安置点应尽量位于城镇、主要交通干道、工业区附近以及其他条件较好的地方,以方便移民生产生活,为移民致富发展创造条件。
(3)安置点选址应地质稳定、环境安全,易于解决饮水、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
(4)节约用地,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园地。
1.2规划方案
试点村总搬迁人口2868户11776人,其中帮扶对象共2868户10473人,非帮扶对象1303人,全部异地搬迁。
(1)安置方式
结合城镇化发展规划,对居住分散、生存环境恶劣、资源严重匮乏、生活条件特别困难的移民,采取集中搬迁安置的方式,将困难移民搬迁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县城、集镇和中心村进行安置。
在搬迁的同时,通过完善配套设施、产业扶持和教育培训,使其掌握致富的新技术和新技能,尽快脱贫,改善生活。
对于超出原来生活半径的移民,迁出地可将其原有耕地和宅基地调剂给原住民,迁入地乡镇人民政府通过土地调整,无偿划拨或流转土地给被安置移民,作为其基础生活来源和保障,同时,保证其人均耕地面积不低于当地村民的水平。
根据试点村实际情况,结合移民意愿,通山县帮扶对象2868户10473人,安置方式分为进县城安置、进集镇安置、进中心村安置。
其中进县城安置755户2873人,进集镇安置613户2205人、进中心村安置1500户5395人。
帮扶对象搬迁安置方案详见表5-1~表5-4。
(2)安置去向
搬迁安置帮扶对象10473人,本村安置4821人,占46.0%;出村本乡安置2779人,占26.5%,出乡本县安置2873人,占27.5%。
规划建设20个集中安置点,分别为:
通山县通山移民新城;慈口乡慈口新区、茶园新村、石印新村、老屋新村、大竹新村、中间屋、磻溪新村;燕厦乡燕厦新区、毛竹坑、湖畔新村、石木地;大畈镇官塘新区、白泥新村、杉木园新村、大坑新村;九宫山镇富有新村;洪港镇茅田河新区;通羊镇港口南、港口北。
20个安置点,其中县城安置点1个,集镇安置点4个,中心村安置点15个。
安置点规模为:
中型村15个,大型村3个,特大型村2个,分别占75%、15%、10%。
安置点区位条件:
靠近县城1个、靠近集镇4个、靠近中心村15个。
通山县试点村安置点规划示意图,详见图5-1。
安置点基本情况详见表5-5。
1.3安置点地质评价
1.3.1安置点工程地质勘察
受通山县移民局委托,湖北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对通山县20个安置点开展了初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根据相关规范,确定安置点建设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三级,故勘察等级为丙级。
岩土工程勘察勘探方法采用钻探取土试验。
通过初步查明规划安置点建设场地地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并初步进行岩土工程评价,查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为安置点建筑物的规划布置及设计提供初步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为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有关参数。
工程地质勘察结论和建议如下:
1、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场地基本稳定,地基稳定,较适宜场地,可进行工程建设。
2、拟建的建筑物建议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埋置深度在0.80m左右为宜,基础尺寸应根据上部荷载而定。
3、规划建筑物为低层建筑物,建筑物宜分布在挖方区老土地基上,建筑时可以直接做浅基础,以稳定的岩体和土体作为持力层。
由于山区地基的不均匀性,同一建筑物不宜采用不同的地基持力层,位于斜坡边缘基础应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如填方土层厚度较大,建议采用桩基础,以下部老土为桩端持力层,或对填方区地段的填土应分层碾压,或采用后期强夯的方法处理。
4、该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本场地属中软场地土,Ⅱ类建筑场地,对建筑抗震为一般地段。
5、场地地下水在富水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上,本场地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的基础及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的基础及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6、场地开挖若形成陡坎或形成陡坡处应采用挡土墙支护,其超过4.0m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墙支护。
7、富水水库设计防洪水位标高为62.03m,拟建建筑物的高程与水库设防水位标高不属于同一个高程系统,拟建建筑物的位置均高于水库防洪设防水位,不受水库洪水位的影响。
8、基槽施工好后,应及时进行验槽,以确保基槽深度达到地质层位,基槽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9、因是初勘若在施工中与地质出入较大,请与勘察单位联系,及时进行现场踏勘,或进行施工勘察。
通山移民新城等20个安置点地质勘察报告详见附件25~附件44。
1.3.2安置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受通山县移民局委托,湖北恒安国土资源技术有限公司对通山县20个安置点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出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区域地质环境
(1)气象水文
20个居民点评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特点。
按地形和气温变化的特点,全县大致分为:
中部丘陵平贩温暖湿润区、南北低山丘陵温和阴湿区,南部中低山温凉多雨多雾区。
由于雨热同季,时空分布不匀,降水量春夏多于秋冬,山区多于丘陵平畈区,水旱灾时有发生。
规划安置点未设气象站,其气象资料可借用通山气象站资料。
经统计,全年平均日照数1845小时,平均日照率42%。
全年平均气温16.3℃,1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20℃(1969年2月1日,九宫山铜鼓凸),月平均气温为4.7℃;7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40.5℃(1978年7月9日,通羊镇),月平均气温达27.8℃,全年无霜期在226-248天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1577.4毫米,春夏两季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2-75%,全年暴雨多集中在4-9月份,尤以6-7月次数最多,常常造成洪涝灾害。
通山县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县境内山溪、河流呈树枝状分布,地表水系发育,河道总长800余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00余米。
主要河系5条(燕厦河、横石河、厦铺河、通羊河、黄沙河),流域面积2517km2,富水河是通山水系之主流,境内各水系最终均汇入富水河,然后自西向东流入富水水库,经富水水库溢洪注入长江。
(2)区域地质
1)区域地质环境
通山县地貌为低山丘陵区。
境南幕阜山脉绵亘约150km,为鄂赣界山,平均海拔800m,千米以上山峰10余座,最高点是太阳山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7m。
大幕山横卧于北,平均海拔750m,最高点954.1m米。
县域中部丘陵、盆地交错分布。
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78.6%。
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缓降,最低点在境东富水水库库底,海拔20.13m。
总体而言,本区现代构造运动呈现缓慢下降的性质,新构造运动升降幅度不大,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带,场区内无大的活动性断裂带通过。
2)区域构造及地震
据区域资料:
通山县位于扬子褶皱台边缘,雪峰台隆起的北缘,是一个构造交接之地,褶皱、断裂等构造在区内比较发育。
从元古代至新生代,经受了多次的构造运动。
根据各构造运动时期及其构造变动特点,即可把本区划分为四个构造单元,即:
前震旦系地层组成的幕阜山复式背斜;震旦系—中三叠系组成的通山复式向斜、大磨山复式背斜及大冶复式向斜;上白垩系—第三系地层组成的红色构造盆地幕阜山复式背斜为槽型的紧密线状褶皱,以不对称背、向斜为特征。
咸宁大磨山复式背斜等为准地台型紧密线状褶皱,向斜较开阔,背斜较紧密,红色构造盆地褶皱较轻微。
区内断裂比较发育,可分三组:
近东西向的走向断裂,伴随着印支-燕山盖层旋回褶皱运动早期的褶
皱而发生;北东向断裂,破坏干扰了印支期的褶皱和断裂;北西向断裂,发生在前两组断裂过后,规模较小。
评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长江中下游区域性东西隆起带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之鄂城-大幕山次级隆起亚带的反接复合部位。
本评估区位于通山向斜北侧,坑口背斜南翼。
新构造运动以差异升降运动为主,总体趋势是以地壳抬升为主,近期相对稳定,地表剥蚀堆积作用基本达到平衡。
从地貌形态和多层溶洞分布标高分析,该处经历了多次升降旋回,通山溶洞中地下河床沉积物分布特点以及溶洞变迁痕迹也显示本处地壳多次抬升,流水继续向下侵蚀。
区内未见明显的断裂、褶皱构造,地质构造简单。
历史上1993年7月25日咸宁市发生4.1级地震,2005年11月26日受江西省九江地震的影响,地震波及咸宁市全境,震感较强,各类建筑物及室内物品等均有明显晃动现象。
但对评估区基本上没有造成危险,基本不构成地震危害。
根据国家地震局2001年编制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属无震中分布,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0.35S。
区域上新构造活动表现为升降运动方式,具由强变弱的特点,反映区内地壳活动自晚第三纪以来向着趋于稳定的发展阶段。
区内近期以来,无震中分布,地表水系广布的特征,均说明本区地壳运动发展趋于稳定状态。
2、地形地貌
(1)九宫山镇富有新村、大畈镇大坑新村2个安置点
区域地处幕阜山脉,属低~中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建设场地所在位置为横石河、富水河一级阶地,在区域地貌上属剥蚀低丘岗地地貌,地形有一定起伏。
评估区及周边富有新村地区地面标高58.24-84.41m,相对高差26.17m。
大坑新村地区地面标高70.61-93.39m,相对高差22.78m。
评估区人类工程活动较少,生态环境保持完好。
(2)大畈镇官塘新区、白泥新村、慈口乡中间屋新村、璠浠新村、慈口新区、燕厦乡湖畔新村、毛竹坑等7个安置点
区域地处幕阜山脉,属低~中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安置点在地貌上属河流一级阶地后缘与构造剥蚀低丘交接部位,地形起伏较大。
评估区及周边地区地面标高相对高差较大,人类工程活动较少,生态环境保持完好。
(3)其它11个安置点
区域地处幕阜山脉,属低~中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安置点在地貌上属剥蚀残丘岗地地貌,地形起伏较大。
残丘丘顶一般呈浑圆状,坡角一般小于30度,主要以果园种植为主,评估区及周边地区地面标高地面标高地面标高55.11-96.58m,相对高差41.47m。
评估区人类工程活动较少,生态环境保持完好。
3、地层岩性
(1)大畈镇官塘新区、慈口乡中间屋新村、蟠溪新村、燕厦乡湖畔新村4个安置点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及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内地层由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及奥陶系下统红花园组生物屑灰岩(O1h)地层组成。
各地层单位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1)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
褐红色含砾粉质粘土,稍湿,硬塑、粘土夹砾石成份多为灰岩,呈棱角-次棱角状,厚度2-15m。
2)奥陶系下统红花园组生物屑灰岩(O1h):
灰色,微风化,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坚硬,溶蚀裂隙不甚发育,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
(2)大畈镇白泥新村、慈口乡慈口新区2个安置点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及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内地层由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及奥陶系下统大湾组泥质瘤状灰岩(O1d)地层组成。
各地层单位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1)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
褐红色含砾粉质粘土,稍湿,硬塑,砾石成份多为灰岩,呈棱角-次棱角状,厚度0-5m。
2)奥陶系下统大湾组泥质瘤状灰岩(O1d):
紫红色,中风化,泥质瘤状结构,中厚层块状构造,岩石坚硬,溶蚀裂隙不甚发育,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
(3)慈口乡大竹新村、老屋新村、石印新村、茶园新村、通羊镇港口北、港口南等6个安置点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及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内地层由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及志留系中统坟头组(S2f)粉砂质页岩地层组成。
各地层岩性特征叙述如下:
1)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
灰黄色粉质粘土、粘土夹砾石,厚度1-3m。
2)志留系中统坟头组(S2f)粉砂质页岩:
黄绿色,强风化,裂隙发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粉砂泥质结构,溥层状构造。
(4)洪港镇毛田河新区、九宫山镇富有新村、大畈镇杉木园新村3个安置点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及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内地层由第四系冲洪积层及志留系中统(S2f)粉砂质页岩地层组成。
各地层岩性特征叙述如下:
1)第四系冲洪积层(Qapl):
灰褐色淤泥质粘土、砂砾石,厚度2-15m。
2)志留系中统坟头组(S2f)粉砂质页岩:
黄绿色,强风化,裂隙发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粉砂泥质结构,溥层状构造。
(5)燕厦乡北冲村石木地、毛竹坑、燕厦新村、大畈镇大坑新村、通山移民新城5个安置点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及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内地层由第四系冲洪积层及白垩-第三系(K-R)紫红色粉砂岩、砾岩地层组成。
各地层单位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冲洪积层(Qapl):
灰黄色粉质粘土、粘土夹砾石,厚度0.5-6m。
2)白垩-第三系(K-R)粉砂岩、砾岩:
紫红色,粉砂结构、砾质结构,块状构造,中风化,岩石较坚硬,裂隙较发育,砾岩主要成份为碳酸盐岩。
4、水文地质
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大气降水以临时坡面迳流或渗水方式运移,一部分汇入富水水库,另一部分垂直入渗,形成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
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溶裂隙水。
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简单,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动态均随季节变化明显,水量、水位在枯、丰水期的差值较大,这种动态特征,特别是富水水库水位的变化对滑坡等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造成了有利的水文地质条件。
但评估区特别是房屋建设区位于富水水库水位线之上,一般高差都超过30m左右,故富水水库及地下水变化对评估区的影响小。
总体而言,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地下水位和地表水位随季节变化比较大,对评估区建设造成影响的较小。
5、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
根据现场调查,评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
居民点地形总体起伏较大,但岩层较稳定,裂隙弱发育,未发现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痕迹。
目前整体上处于自然稳定状态,历史上未发生过重大地质灾害,现状条件下区内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但不足以造成地质灾害,对于平地稀少的山区县来说,本区建设安置点是适宜的。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质灾害弱发育,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6、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1)分区标准
根据《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将规划区进行建筑适宜程度分区。
(2)场地评价
评估区内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简单,目前无地质灾害发生,现状处于稳定状态,工程建设开工后,其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的可能性较小,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也较小,整体危害程度较轻,且防治工程简单,易于处理。
因此,按照上述分区原则,将评估区建设场地适宜性级别确定为适宜。
7、基础型式及持力层选择
拟建安置点主要为低层民用建筑,建筑荷载不大,对地基要求不高,根据建(构)筑物结构类型、荷载要求结合相应的岩土工程勘察结果资料合理选择建(构)筑物基础与基础持力层,建筑物基础应尽量置于同一持力层中,作好基础处理,以免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
场地内覆盖层分布不均,下伏基岩面起伏不定,若地基不均一,易造成不均匀沉陷变形,而场地覆盖层厚度小,易于清除。
因此,建议选用基岩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但在灰岩及砾岩区应注意查明基岩是否有溶洞的影响。
8、工程地质基本结论及建议
(1)工程地质基本结论
1)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但建设项目为新建村庄,属于较重要大建设项目,20个安置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2)目前为止,评估区未发生地质灾害,不良地质作用弱,岩土体处于自然稳定状态,地质灾害不发育。
3)该项目在工程建设中对周围地质环境做了一定的改造,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工程建成后,潜在的工程问题是由于边坡失稳后引起的掉块、崩塌、滑坡、泥石流;富余土石方不合理堆放引起水土流失、泥石流;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墙体开裂等地质灾害,只要做好正确有效的防止工作,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危险性低。
4)综合考虑评估区环境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其危害性程度,并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将整个拟建区划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区。
5)该项目在施工中及建设完成后采取恰当有效的防治措施后,可消除或减轻不利因素,排除隐患,避免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故拟建场地及周围地质环境基本适宜于项目建设。
(2)工程地质建议
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是确保评估区内各工程设施不受地质灾害的威胁,避免人员生命财产损失,确保建设工程正常运行,从而促进当地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建设工程的安全,在工程建设中和工程建成后,需做必要的防治工作。
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工程建设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2)建议建设单位结合当地地质灾害防治经验,有效做好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
3)场地平整填方地段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施工,分层碾压夯实,并经填土检验,确定其工程特性指标,防止填土不实引起不均匀沉降。
4)工程建设前,场地内应通盘做好防排水工程,确保地表水顺畅外排。
5)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御、监测体系,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便于及时采取措施。
6)尽量避免或减少场地及周边振动荷载对场地影响。
7)场地基础施工应选择少雨季节。
通山县通山移民新城等20个安置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详见附件45~附件64。
通山县集中安置点新址区地质条件详见表5-6。
表5-1通山县避险解困搬迁安置方案汇总表
乡镇
试点村
安置方式
安置区域(人)
进县城
进集镇
进中心村
合计
本村
出村
本乡
出乡
本县
总计
户数(户)
总人数(人)
帮扶对象(人)
户数(户)
总人数(人)
帮扶对象(人)
户数(户)
总人数(人)
帮扶对象(人)
户数(户)
总人数(人)
帮扶对象(人)
慈口
茶园
26
92
92
55
207
199
81
299
291
199
92
291
石印
19
80
73
1
3
3
93
352
322
113
435
398
322
3
73
398
老屋
117
550
506
50
245
222
167
795
728
222
506
728
大竹
80
235
232
64
200
198
144
435
430
198
232
430
慈口
99
414
347
83
349
291
182
763
638
291
347
638
白岩
99
406
377
94
377
351
193
783
728
351
377
728
磻溪
71
312
260
1
3
3
71
289
262
143
604
525
262
3
260
525
小计
511
2089
1887
85
355
297
427
1670
1554
1023
4114
3738
1554
297
1887
3738
燕厦
燕厦
2
9
8
40
176
161
3
18
17
45
203
186
178
8
186
港口1
29
126
102
36
135
125
42
181
155
107
442
382
155
125
102
382
湖畔
106
394
394
106
394
394
394
394
北冲
8
36
36
6
25
25
145
519
512
159
580
573
512
25
36
573
洋湖
12
101
59
47
265
227
59
366
286
227
59
286
小计
51
272
205
129
601
538
296
1112
1078
476
1985
1821
1061
555
205
1821
大畈
高坑
2
7
6
72
273
237
74
280
243
237
6
243
祝家楼
6
18
18
6
18
18
18
18
白泥
4
17
15
2
11
10
84
312
280
90
340
305
280
10
15
305
续表5-1通山县避险解困搬迁安置方案汇总表
乡镇
试点村
安置方式
安置区域(人)
进县城
进集镇
进中心村
合计
本村
出村
本乡
出乡
本县
总计
户数(户)
总人数(人)
帮扶对象(人)
户数(户)
总人数(人)
帮扶对象(人)
户数(户)
总人数(人)
帮扶对象(人)
户数(户)
总人数(人)
帮扶对象(人)
大畈
西泉
3
10
10
78
318
274
81
328
284
274
10
284
下杨
62
288
238
62
288
238
238
238
隐水
34
144
114
34
144
114
114
114
大坑
3
24
12
1
8
6
70
322
295
74
354
313
295
6
12
313
杉木园
1
4
4
25
147
147
100
360
317
126
511
468
317
147
4
468
官塘
178
556
516
178
556
516
516
516
长滩
37
157
134
41
175
150
78
332
284
150
134
284
鸡口山
11
52
38
11
52
38
38
38
小计
50
219
181
346
1328
1191
418
1656
1449
814
3203
2821
892
1748
181
2821
九宫山
富有
114
608
497
136
553
452
250
1161
949
452
497
949
小计
114
608
497
136
553
452
250
1161
949
452
497
949
洪港
茅田河
29
115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