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元曲三百首中的典故.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487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元曲三百首中的典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元曲三百首中的典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元曲三百首中的典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元曲三百首中的典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元曲三百首中的典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元曲三百首中的典故.docx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元曲三百首中的典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元曲三百首中的典故.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元曲三百首中的典故.docx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元曲三百首中的典故

典故集锦

1.【原句】:

文湖州是个知音。

【出处】:

马谦斋《水仙子咏竹》

【典故】:

文湖州,北宋时的文同,擅长画竹子,其朋友晁补之对别人说,文同画竹子与他人不同,即在画竹子前,胸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

2.【原句】:

莼羹张翰,渔舟范蠡。

【出处】:

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

【典故】:

张翰,晋人,曾为齐王司马囧召为大司马东曹掾,因为思念吴中的莼羹鲈鱼毅然辞官回乡。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曾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

相传他成功后即以一舟载上美女西施,泛游于太湖之中。

3.【原句】:

酒边红树碎珊瑚,楼下名姬坠绿珠。

【出处】:

张可久《一半儿落花》

【典故】:

西晋时,散骑常侍石崇,出使归来,遇群盗路劫绿珠母女,崇命军健杀散群盗,救出绿珠母女,并将绿珠带回洛阳。

潘岳属下孙秀,随潘迎崇归来,见绿珠貌美,忘形叫好,遭到申斥。

孙恼羞成怒,投靠司马伦,伺机想得到绿珠。

司马伦久欲篡位,就怕司马允和他作对。

后用孙秀计,杀死司马允。

石崇靠山贾皇后倒后,孙又趁势进谗,杀死石崇、潘岳,并围住金谷园,搜寻绿珠。

绿珠被逼,坠楼而死。

石崇此人一向骄奢淫逸。

得知自己府邸被围困后对绿珠说:

我是因为你才获罪的。

4.【原句】: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

【出处】: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典故】: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西安市长安区纪阳寨,南至西安市未央区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西安市未央区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15平方公里。

金谷春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别墅,遗址在今洛阳老城东北七里处的金谷洞内。

石崇是有名的大富翁。

他因与贵族大地主王恺争富,修筑了金谷别墅,即称“金谷园”。

园随地势高低筑台凿池。

园内清溪萦回,水声潺潺。

石崇因山形水势,筑园建馆,挖湖开塘,周围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鸟鸣幽村,鱼跃荷塘。

石崇派人去南海群岛用绢绸子针、铜铁器等换回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贵重物品,把园内的屋宇装饰得金碧辉煌,宛如宫殿。

金谷园的景色一直被人们传诵。

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暖的时候,桃花灼灼、柳丝袅袅,楼阁亭树交辉掩映,蝴蝶蹁跹飞舞于花间;小鸟啁啾,对语枝头。

5.【原句】:

登楼北望思王粲,高卧东山忆谢安。

【出处】:

张可久《卖花声客况》

【典故】:

东晋人谢安,年轻时曾做过官,后来辞去官职,跑到会稽东山隐居起来了。

隐居后,他整天游山玩水,吟诗作画。

朝廷屡次要他出山做官,他都不去。

到了40岁时,谢安终于应召人朝,再度做官,直到任宰相之职。

他曾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八万军队抗击80万前秦军队,取得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之一。

6.【原句】:

播高风千古严滩。

【出处】:

张可久《水仙子乐闲》

【典故】:

严滩,又名七里滩、子陵滩。

相传为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拒绝汉光武帝征召隐居垂钓处。

严光,字子陵,东汉会稽余姚人。

严光少有高名,王莽天凤年间,严光在长安遇到刘秀,于是两人同受业尚书,结成好友。

当时刘秀尚微贱,得与严光交友常引以为荣。

刘秀起兵反莽,严光积极拥护。

新地皇四年(23)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更始三年(25)六月,刘秀登基做皇帝,定都洛阳,严光干脆易名改姓,隐身不见了。

刘秀登基后,仍十分怀念严光,令海内各处寻找严光下落,并使画工绘成肖像,到处张贴。

建武五年(29),有人奏报,有一男子身披羊裘垂钓泽中,刘秀知是严光,忙命有司备了马车,带了礼物,将他请到洛阳。

严光旧友大司徒侯霸遣使奉书问候。

因侯霸在王莽朝初任过淮平大尹,现在又居显要,严光看不起他,只给侯霸送了一个口信,说:

“君房(侯霸的字)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说,阿谀顺旨腰领绝。

”意思是说臣子辅助君主以仁义治国家,则天下悦服;如果只知阿谀奉承,对君主的错误主张也一味曲从,就难免会受到腰斩颈断的极刑。

刘秀亲自去看望严光,严光高卧如故。

刘秀到床前问道:

“子陵,你何故不肯相助我呀?

”严光回答:

“从前唐尧是有道明君,想请巢父帮助他治理国家,巢父听说要他做官司,认为耳朵都被弄脏,忙用水洗耳。

人各有志,岂能相迫?

”刘秀将严光请入宫内,叙起旧事,当面封严光为谏议大夫,严光并不称谢,亦不辞行,回到桐庐富春山中,过着垂钓生涯。

7.【原句】:

伤心和靖先生墓。

【出处】:

张可久《塞鸿秋湖上即事》

【典故】:

和靖先生:

北宋林逋的谥号。

林逋被称为“梅妻鹤子”。

林逋,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

少孤力学,好古,通经史百家。

他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

40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

以湖山为伴,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

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

林逋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8.【原句】:

霓裳露冷,鹤羽天宽。

文生何处,琼台夜永,谁驾青鸾?

【出处】:

张可久《黄钟人月圆春日次韵罗》

【典故】:

霓裳,指的是《霓裳羽衣曲》。

此曲由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乱后失传。

霓裳羽衣曲:

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霓裳羽衣曲》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

千年后的今天,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此曲约成于公元718~720年间,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三种传说:

一、是说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

二、根据《唐会要》记载:

天宝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霓裳羽衣曲》,是根据《婆罗门曲》而改编;

三、传说《霓裳羽衣曲》的前部分(散序)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后部分则是他吸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而成。

《霓裳羽衣曲》在唐宫廷中倍受青睐,在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玄宗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由宫女歌唱,用女艺人30人,每次10人。

《霓裳羽衣曲》表现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故事。

因此,全曲充满了仙乐飘飘、舞姿婆娑的情景。

文生,即唐代书生文箫。

据传他在中秋节游西山时遇见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相互产生爱慕之情,遂结为夫妇。

其实少女为仙女吴彩鸾,是大仙吴猛的女儿,她因和文箫相恋结婚而被贬到人间十二年,日子过的清苦,以彩鸾抄写《唐韵》卖钱度日。

贬谛期满后回西山修炼,夫妇各乘一虎同登仙境。

9.【原句】:

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传说中的风神)。

【出处】:

张可久《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典故】:

血华啼杜宇,出自传说“杜鹃啼血”。

很早以前,位于四川的蜀国有个国王,叫做望帝。

望帝是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

他爱百姓也爱生产,经常带领四川人开垦荒地,种植五谷。

辛苦了许多年,把蜀国建成为丰衣足食、锦绣一般的天府之国。

有一年,在湖北的荆州地方,有一个井里的大鳖成了精灵,幻成了人形。

他跑去朝拜望帝,自称叫做“鳖灵”。

说来也巧,鳖灵正碰见望帝愁眉不展,嗟呼长叹,便忙问为什么如此惆怅。

望帝见到鳖灵,非常喜欢他的聪明和诚恳,便告诉了他缘故。

原来,有一大群被蜀人烧山开荒赶走的龙蛇鬼怪,不愿离开天府之国的宝地,更不情愿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园建成乐园,他们便使了妖术,把现在川西原来一带的大石,都运到夔峡、巫峡一带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岭,砌成龙穴鬼窝,天天在那里兴风作浪,将万流归海的大水挡住了。

结果,水流越来越大,水位越来越高,将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埋葬在无情的洪水里面。

鳖灵听后,便对望帝说:

“我有治水的本领,我也不怕什么龙蛇鬼怪,凭着我们的才智一定能战胜。

”望帝大喜过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开河放水救民。

鳖灵领了圣旨,带了许多有本领的兵马和工匠,把那些狡猾的鬼怪捉住,关在了巫山峡的鬼门关里。

然后,开凿成夔峡、巫峡、西陵陕等弯曲峡谷,将洪水引向了东海。

蜀国又成了人民康乐、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

望帝是个爱才的国王,他便选了一个好日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王位让给了鳖灵,他自己隐居到西山去了。

鳖灵做了国王,便是“丛帝”。

开始,他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可是,后来丛帝有点居功自傲,变得独断专行,不大倾听臣民的意见,不大体恤老百姓的生活了。

人们为此愁起来啦。

消息传到西山,望帝老王非常着急,常常食不好寝不安,半夜三更还在房里踱来踱去,想着劝导丛帝的办法。

最后,他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进宫去劝导丛帝。

结果,丛帝下令紧闭城门,不得让望帝进城。

望帝无法进城,他靠着城门痛哭了一阵,也只好无奈地回西山了。

可是,望帝老王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丛帝清醒过来,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办法进城去。

于是,他便化为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了。

那杜鹃从西山飞进了城里,又飞进了高高宫墙的里面,飞到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

“民贵呀!

民贵呀!

但是,丛帝王没有听他的话。

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红了,还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着“民贵”!

后代的人都为杜鹃的这种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郑重地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以示敬意。

所以,杜鹃也称“蜀鹃”。

元曲作家阿鲁威在《寿阳曲》中有“尽蜀鹃血啼烟树中”的句子。

10.【原句】: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出处】: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典故】:

乌江自刎:

虞姬为西楚霸王项羽爱姬,常随项羽出征。

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围困垓下,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

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

歌罢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项羽奋战之斗志,希冀胜利突围。

虞姬大义凛然、忠于爱情,人民至今传颂不已。

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

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

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

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

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

魏军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

魏军逃跑。

班超“但愿生入玉门关”:

西汉时期,大将军班超奉命驻守西域边关,抵御匈奴等入侵,守边关31年,匈奴闻之胆颤心寒,不敢冒然出兵。

班超年迈,思念中原的家人,于是上书汉和帝说: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汉和帝于是下诏召他回乡养老。

11.【原句】:

马嵬坡袜儿得了看钱,太真妃死而无怨。

【出处】:

张可久《落梅风天宝补遗》

【典故】:

马嵬坡贵妃之死:

公元75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变,促使繁盛的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公元756年,7月14日,安禄山统领的叛乱军大举攻入长安接到密报的唐玄宗连夜带领嫔妃以及贴身禁军仓皇出逃。

第二天,逃亡队伍到达陕西境内的马嵬坡。

就在这时,随行的将士突然起义反叛,当朝宰相杨国忠瞬间死于乱军之中。

随后,叛乱的将士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杨国忠的姐姐—--玄宗最为宠爱的杨贵妃,这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

七十多岁的老皇帝李隆基,最终没有保住自己爱妃的生命,一代绝世美女香销玉殒,缢死在荒凉的马嵬坡上。

12.【原句】:

倚苍云绀宇峥嵘,有听法神龙。

【出处】:

张可久《折桂令游金山寺》

【典故】:

听法神龙:

北宋庆历间金山寺毁于火,寺僧瑞新发誓重建。

相传有神龙化为人形前来听法,显身潜入金山下的龙潭,寺僧因得布施钱百万。

13.【原句】:

误汲南泠,笑煞吴侬,不记《茶经》。

【出处】:

张可久《折桂令游金山寺》)

【典故】:

误汲南泠:

唐陆羽精于茶事,世称茶神。

湖州刺史李季卿命军士汲取长江南泠水,煮茶请陆羽品尝,陆羽说茶瓶上半是江岸水,下半才是南泠水。

召来军士一问,原来他们因汲得的水在舟中晃出了一半,所以临时在江岸边汲水补入。

14.【原句】:

葛陂里神龙蜕形,丹山中彩凤栖庭。

【出处】: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

【典故】:

葛陂神龙:

《神仙传》载,东汉费长房身跨青竹杖腾身入云,下地后弃杖于葛陂水中,竹杖即化为青龙。

15.【原句】:

岐麦林桑,渡虎驱蝗。

人颂甘棠,春满琴堂。

【出处】:

徐再思《蟾宫曲送沙宰》

【典故】:

岐麦林桑:

东汉的张堪曾率领骠骑将军杜茂的部下士卒,在高柳击败匈奴,被任命为渔阳太守。

他在狐奴县开辟稻田八千多顷,鼓励百姓进行耕种,从而使百姓逐渐殷实富有。

百姓编成歌谣唱道:

“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意为:

桑树茂盛无旁枝,麦结双穗丰收时。

张君治理郡中事,其乐融融不可支。

”张堪在渔阳任职八年,匈奴不敢进犯边塞。

南朝梁时沈踽担任建德县令时,教每个成年男子种十五棵桑树、四棵柿树和梨树、栗树,成年女子减半数。

人人都很高兴,不久树木成林。

宋均渡虎:

汉代宋均担任九江太守。

郡内多虎,伤害百姓,设置槛阱仍然不能避免,宋均说:

“这是因为官员贪暴,应该进忠言,退奸吏,可以移去槛阱。

”老虎果然向东渡江而去。

后来楚地多蝗虫,一飞到九江界内,也各自散去。

驱蝗:

平帝初年,卓茂任密令,据《东观汉记》记载》:

“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余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界。

督邮言之,太守不信,自出按行,见乃服焉。

”卓茂是古代良吏的典范,他任密令的良好治绩历来为人称道,尤其是“蝗不入密界”的记载,不仅成为历代史家笔下的千古佳话,同时也成为“飞蝗避境”系列故事的滥觞(起源)。

甘棠遗爱:

召虎是周宣王时的一位大臣,人们称他为召伯。

他巡行各地时,不要老百姓为他盖房子,都是在路边的甘棠树(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下搭个草棚办公、过夜,连草棚的边也不要人来修剪。

召伯死后,老百姓很怀念他,对甘棠树都不忍伤害,他们唱道:

“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伐,召伯搭过草棚。

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败,召伯休息过。

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拜,召伯说过的。

后“甘棠遗爱”对离去的人的怀念,或赞颂离去官员的政绩。

春满琴堂:

孔子的弟子宓不奇,字子贱。

他治理单父,身不下公堂,只抚琴弹曲,就治理得很好。

巫马期治理单父,披星戴月,夜以继日,事必躬亲,也治理得很好。

巫问宓这里面的缘故。

宓说:

“我的作法可谓用人,而你可谓用力。

用力者自然辛苦,用人者当然安逸。

”这也是“单父鸣琴”“鸣琴化治”成语的由来。

16.【原句】: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出处】: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典故】:

马周困新丰:

马周字宾王,唐朝博州茌平人。

他年幼时死去父母成为孤儿,家里贫穷拮据。

他十分喜爱学习,精通《诗经》、《春秋》。

性格开朗豪迈,乡里的人都认为他不讲究小节,看不起他。

武德年间,州里的助教一官无人,他补职任官,事情治理得不好。

刺史达奚恕常常责怪他,马周于是离去,客居到密州。

赵仁本推崇他的才气,给他准备了很多行装,让他进关。

马周途中客住汴州时,被浚仪县令崔贤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又向西走,住在新丰,旅店的主人不照顾他,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众人对此都感到奇怪。

后来,马周担任了吏部尚书,晋升银青光禄大夫。

17.【原句】:

若立朝班,乘骢马,架高车,常怀卞玉,敢引辛裾。

【出处】:

顾德润《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述怀》

【典故】:

卞和与和氏璧: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阳南漳县历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

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

“这是石头。

”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

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

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

“这是石头。

”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

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

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

“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卞和说:

“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

”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

辛毗牵裾:

三国魏文帝曹丕要从冀州迁十万户到河南去,群臣上谏,不听。

辛毗再去谏,曹丕不答而入内,辛毗拉住他的衣裾。

后来终于减去五万户。

后以“牵裾”、“牵衣”、“牵裳”指直言极谏,忠臣苦谏。

18.【原句】:

暗投珠,叹无鱼,十年窗下万言书。

【出处】:

顾德润《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述怀》

【典故】:

冯媛弹铗:

齐国人冯谖穷愁潦倒,寄食于孟尝君门下,终日粗茶淡饭。

冯谖怀才不遇,牢骚满腹,靠在柱子上弹铗唱道:

“长铗归来兮,食无鱼牎”孟尝君得知,吩咐总管给他鱼吃。

不久,冯谖又弹铗唱道:

“长铗归来兮,出无车。

”孟尝君又让总管给他车子。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第三次弹铗唱道:

“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

”孟尝君再次派人供他老母衣食。

冯谖从此不再弹铗,为孟尝君“烧债契市义”,建立“狡兔三窟”,辅佐孟尝君夺回齐相宝座,并安居高位数十年。

19.【原句】:

只疑是寻梅浩然,莫不是相访林逋。

【出处】:

王仲元《普天乐春日多雪》

【典故】:

孟浩然踏雪寻梅:

唐代诗人孟浩然巧拒官位、归隐山林、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

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20.【原句】:

锦帐羊羔酒,山阴雪夜舟。

【出处】:

吕止庵《后庭花一》

【典故】:

羊羔美酒:

党进,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北宋名将。

党进早年曾为杜重威家奴,后汉年间从军,后周时期累迁至铁骑都虞候。

北宋建立后,党进历任铁骑都校、马步军副都军头、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龙捷左厢都虞候、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并遥领彰信军节度使。

开宝年间,党进担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镇安军节度使。

他两次征讨北汉,并击败北汉名将杨继业。

宋太宗继位后,党进出任忠武军节度使。

在此期间,由于他性格粗豪,每逢雪天,多在销金帐内低斟浅酌,饮羊羔酒。

王徽之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王徽之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儿子,生性高傲,不愿受人约束,行为豪放不拘。

虽说在朝做官,却常常到处闲逛,不处理官衙内的日常事务。

后来,他干脆辞去官职,隐居在山阴(今绍兴),天天游山玩水,饮酒吟诗,倒也落得个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接连下了几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

天空中出现了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象到处盛开着晶莹耀眼的花朵,洁白可爱。

王徽之推开窗户,见到四周白雪皑皑,真是美极了,顿时兴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来酒菜,独自一人坐在庭院里慢斟细酌起来。

他喝喝酒,观观景,吟吟诗,高兴得手舞足蹈。

忽然,他觉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声,那就更动人了。

由此,他想起了那个会弹琴作画的朋友戴逵。

“嘿,我何不马上去见他呢?

于是,王徽之马上叫仆人备船挥桨,连夜前往。

也不考虑自己在山阴而戴逵在剡溪,两地有相当的距离。

月光照泻在河面上,水波粼粼。

船儿轻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银装。

王徽之观赏着如此秀丽的夜色,如同进入了仙境一般。

“快!

快!

把船儿再撑得快点!

王徽之催促着仆人,恨不能早点见到戴逵,共赏美景。

船儿整整行驶了一夜,拂晓时,终于到了剡溪。

可王徽之却突然要仆人撑船回去。

仆人莫名其妙,诧异地问他为什么不上岸去见戴逵。

他淡淡地一笑,说:

“我本来是一时兴起才来的。

如今兴致没有了,当然应该回去,何必一定要见着戴逵呢?

21.【原句】:

那里有珍珠十斛,来赎云娘。

【出处】:

真氏《解三酲》

【典故】:

裴航求云英:

传说裴航为唐长庆间秀才,一次路过蓝桥驿,遇见一织麻老妪,航渴甚求饮,妪呼女子云英捧一瓯水浆饮之,甘如玉液。

航见云英姿容绝世,十分喜欢,很想娶她为妻,老妪告诉他:

云英染上了一种怪病,虽有神仙送到丹药,但要用玉杵去捣碎才可服用,而且只有百日的限期。

裴航为救心上人,不避艰辛,终于在限期内找到了玉杵,救得云英,两人最后得偿所愿,结成夫妻。

22.【原句】:

粉郎前,一半儿支吾一半儿软。

【出处】:

查德卿《一半儿春醉》

【典故】:

傅粉何君:

何晏容貌俊美,而且喜欢修饰打扮,面容细腻洁白,无与伦比。

因此魏明帝疑心他脸上搽了一层厚厚的白粉。

一次,大热天之时,魏明帝着人把他找来,赏赐他热汤面吃。

不一会儿,他便大汗淋漓,只好用自己穿的衣服擦汗。

可他擦完汗后,脸色显得更白了,明帝这才相信他没有搽粉。

后人把“傅粉何郎”作为典故,用来形容人面容白净漂亮,甚至也用来形容一些洁白的物品。

23.【原句】:

姜太公贱卖了磻溪岸,韩元帅命博得拜将坛.羡傅说守可岩前版,叹灵辄吃了桑间饭,劝豫让吐出喉中炭。

【出处】:

查德卿《寄生草感叹》

【典故】:

周文王渭水求贤:

姜太公,即吕尚(史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姜子牙),为炎帝之后。

  

姜尚的先世为贵族,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

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

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

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

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

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

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

“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

”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

姬昌听后甚喜。

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

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

相传兵书《六韬》为姜尚所作。

刘邦设坛拜将:

汉元年(前206),韩信背楚投汉,随汉王刘邦来到南郑(今汉中市汉台区)。

这位曾经“乞食漂母”、“胯下受辱”的七尺伟男并非懦夫,而是大智若愚的将才。

被刘邦委以“治粟都尉”小职的韩信常在丞相萧何面前谈及自己的报负,萧何发现韩信为“国士无双”的军事奇才,便苦苦向汉王举荐。

在没有得到重用后,韩信出走,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的“萧何月下追韩信”之说。

后刘邦终于采纳了萧何的建议,在汉中设坛拜将,把统帅三军的大权授予韩信。

雄才大略的韩信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夺三秦,后又遂鹿中原,消灭项羽,为刘邦夺得天下,成为西汉王朝开国功臣。

但韩信最后却在刘邦的许可下被吕后命宫女乱棒打死,死在了长乐宫。

傅说举于版主之间:

傅说,傅氏始祖,古虞国(今山西平陆)人,生卒不详,殷商时期著名贤臣,先秦史传为商王武丁(约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丞相,为“三公”之一。

典籍记载傅说本为胥靡(囚犯),本无姓,名说,在傅岩(一作傅险)筑城。

武丁求贤臣良佐,梦得圣人,醒来后将梦中的圣人画影图形,派人寻找,最终在傅岩找到傅说,举以为相,国乃大治,遂以傅为姓。

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

《广韵》等书认为傅说是傅氏的始祖。

灵辄知恩图报:

春秋时晋国赵宣子(赵盾)在首山打猎,见灵辄倒在大桑树下,问他,说已三天没吃饭了,赵盾让给他吃的,他要留一半给母亲,赵盾又送了他些饭和肉带回去。

后灵辄做晋灵公甲士,晋灵公暗伏甲士欲杀赵盾,灵辄却反过来杀退甲士,救了赵盾。

豫让为智伯报仇:

豫让是晋国人,他曾经投靠在晋国大夫范氏和中行氏门下,却无所建树,也不为人知。

他感到没有前途,又转而投奔到智伯们下,智伯认为他是人才,很是尊宠他。

后来,智伯被赵襄子以及韩氏、魏氏三家所灭。

豫让逃跑脱,隐遁在山中,但他没有苟且,时时想着为智伯复仇。

为了刺杀赵襄子,豫让改名换姓,作为刑人充当奴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