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430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

心中有景

南山下有一座庙,庙前有一株古榕树。

一日清晨,一个小和尚起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

忧至极处,便丢下笤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

师父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询问:

“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愁?

小徒弟满腹疑惑地诉说:

“师父,你日夜劝导我们要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的一天。

到那时候,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正如着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埋没吗?

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

“徒儿,不必为此忧虑。

其实,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那我怎么没有看见呢?

“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见花开。

面对落叶凋零而去憧憬含苞待放,这需要有一颗不朽的春心,一颗乐观的心。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在你不备的时候打击你,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而整日忧心忡忡,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不仅可以化解烦恼与不幸,而且每天都会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让自己的生命鲜活起来。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1.徒儿为何愁容满面?

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2老和尚虽年事已高,但他乐观地面对生活,从对他的语言描写中可以找到答案,试找出来。

3.文中老和尚说的“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长成了夏天的叶”一句话能使你联想到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吗?

请写出来。

4.“心中有景”有何含义?

请谈谈你的感悟。

5.“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让自己的生命鲜活起来。

”结合语境,谈谈对“鲜活”一词的理解。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幅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

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

“死了,就在沙丘上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有一根枝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还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

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就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

“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

”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我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

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了……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

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6、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是()

A、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样都不会做,只会种树。

B、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C、“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D、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

E、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F、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

G、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一棵树。

7、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

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

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

这些记叙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

人们都有说:

那是种树老人。

”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照应?

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联系全文看,加点部分表现了什么?

树的对话

①小树对大树说:

“大树啊,你是吃哪种奶粉长大的呀?

②大树说:

“傻孩子!

你电视广告看多了,人的孩子才吃奶粉长大的呀。

③小树说:

“那么你吃什么长得这么魁伟高大?

④大树说:

“我每天吃青山一(),白云两(),蝉鸣与蛙唱三(),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

有时也吃些鸟粪块,啃些腐叶泥,喝点朝露和山泉。

⑤小树说:

“吃这些就让你的体型这么完美和谐?

⑥大树说:

“这完全要感谢风雨雷电,它们对我不是苦难而是帮助。

风为我修饰身体,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除高傲。

⑦小说:

“为何有的树长得枯黄又干瘦?

⑧大树说:

“因为它们选择的吃喝是抱怨、是愤世、是黑暗,因此长得不青翠,不光鲜。

⑨小树说:

“我明白了。

今后我要像你那样,每天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要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天,我也会长得粗粗壮壮高高大大。

10、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魁伟():

____________________

放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通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

12、第④段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的量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第④段和第⑥段的内容,补全第⑨段。

14、对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像怎样理解的?

请结合自身实际写出体会,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大树之所以成为大树,在于它善于欣赏自然,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奇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吃早饭时,文对爹说:

“爹,我想复读一年。

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

“算啦!

回家帮我吧!

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

何况这次,爹没错。

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

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村里还要庄基排队。

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

家里就一个劳力了。

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

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

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

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

“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

”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

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

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

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

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

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

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

“叫娃复读吧!

爹硬硬地说:

“家里没钱!

姑夫说:

“我供他!

爹白了他一眼,说:

“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

姑父坚决地说:

“供!

爹连珠炮似的说:

“还考不上你供吗?

考上了你供吗?

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

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

文也是个孝子呀。

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

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

这时候,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的歌声。

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

我的脚下哪有路?

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

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

文扭头一看是爹。

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

爹走上来,和蔼地说:

“娃,咱回!

文硬硬地答:

“我不!

爹问:

“你要咋?

文大声说:

“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摔死算啦!

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

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

“爹答应你!

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爹说:

“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

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

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

“爹!

”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

不是么?

16.文中揭示产生“奇迹”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两次写“文”一夜未眠,其表达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依次写“文”、“爷爷”、“赵伯”、“姑夫”求爹让“文”复读,其构思技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大篇幅地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而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试用一句话进行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瞄准

  ⑴他躬着腰,低着头,蹑手蹑脚,向芦苇深处走去。

  ⑵除了轻微的声音,空气中四处都是翅膀的振动声,他熟悉这些声音,清脆,干净,温暖,像丝绸从指间划过。

他是这一带有名的猎手,空中的鸟儿,即使飞得再高,也难逃他百发百中的猎枪。

子弹呼啸而出,天空中旋即有一团黑影应声而落,从无意外。

 

  ⑶他找到一块稍高一点的干地,蹲伏下来。

望过去,不远处就是江滩,鸟儿们此刻都在那儿戏水,觅食,打盹,或者互相梳理羽毛。

午后的阳光,将江滩上的鸟儿们,晒得暖洋洋。

他的目光,在鸟堆里逡巡。

  ⑷最多的是野鸭,好看的绿头鸭,调皮的翘鼻麻鸭,贪吃的斑鹳嘴鸭,还有叫声响亮的瑟嘴鸭,他认得它们,就像熟悉的邻居。

此外,还有几只大雁,悠闲地踱着方步,甚至还有几只色彩斑斓的黄鹂鸟。

他的目光从它们身上掠过。

这些,都不是他今天的目标。

  ⑸他继续在江滩上搜寻。

它们应该就在这儿啊。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

在一撮芦苇边,他看到了几个细细高高的身影,没错,就是它们。

热血一下子涌了上来。

他揉揉眼睛,确认就是它们。

一二三,四,对,果然是四只。

它们埋头在江滩上觅食,对他浑然不觉。

他一只只看过去,真是太美了,身上是白色的羽毛,翅膀却是黑色的,展开来,就像一幅黑白水墨画。

没错,就是它们,东方白颧,整个地球上不足三千只,它们比白金还珍贵啊。

  ⑹他将目光,缓缓地从它们身上收回。

熟练地从背上卸下猎枪,擦擦枪管,推上子弹,然后,装上消音器。

  ⑺他端起猎枪,瞄准。

十字准星,从江滩上划过。

一只鸟,又一只鸟。

准星所及,无不打个寒战,似乎它们能够感受到来自芦苇中的枪管冷冰冰的力量。

  ⑻枪口在那群东方白颧的身上停了下来。

一只东方白颧,又一只东方白颧。

他犹豫着,不知道瞄准哪一只。

最后,他的目光和枪口,同时落在了最后一只东方白颧身上,它一会低头觅食,一会警觉地抬起头,它看起来比另外几只东方白颧显得紧张。

  ⑼他把枪口向空中抬抬,那将是鸟儿振翅飞起来时的高度。

这也是他瞄准的鸟儿最后能够飞起的高度。

做完这一切,他长吸一口气,然后,拣起一块土疙瘩,向江滩扔去。

  ⑽鸟儿都惊恐地飞了起来,那只他瞄准的东方白颧,也拼命地扇动翅膀,向前奔跑,企图飞起来。

它细长的腿上,缀着一件东西。

这使它奔跑起来,很别扭,也很困难。

他看清楚了,那是一只金属鸟夹。

它的生命力可真强啊,被铁夹夹上后,它竟然能拖着鸟夹,逃开了。

在其他鸟儿惊慌的呼叫声中,它终于也飞了起来。

高空,那才是它们自由的家园。

 

  ⑾他沉着地,缓缓地抬起枪,枪管移动的速度,与它向上升腾的速度,完美地一致。

另外三只东方白颧在空中盘旋,等待着它们的伙伴。

它吃力地飞向它们。

他再一次瞄准,然后,右手食指轻轻地扣动扳机。

 

  ⑿“砰——”子弹划破空气,如丝绸破裂。

 

  ⒀东方白颧一个趔趄。

 

  ⒁打中了!

一个黑影,从半空坠落。

正是那只金属鸟夹。

子弹将鸟夹与东方白颧的脚的连线,击断了。

  ⒂东方白颧,鸣叫着,向天空飞去。

它的细长的双腿,有力振动的翅膀,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曲线。

 

  ⒃他收起枪,仰视天空。

多么蓝的天啊。

(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

22、文章在第⑵段交代“他”神准的枪法有何作用?

(2分) 

  

23、猎人为捕杀东方白鹳做了周密准备,但“他”最后为什么又放走已经瞄准的这只东方白鹳呢?

(2分) 

 

24、第⑹段“他将目光,缓缓地从它们身上收回”一句中的“缓缓”一词有何作用?

(2分)

  

25、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④段用拟人手法描写野鸭、大雁和黄鹂鸟,虽然语言极为精彩,却与本文主旨无关。

 

  B、第⑤段中划线的“一二三,四”中“三与四”间使用逗号,暗示第四只东方白鹳情况的不同,与下文呼应,因此,这个逗号并不多余。

 

  C、第⒁段划线句改为“却是那只金属鸟夹”更为合理。

 

  D、文章反复描写主人公“瞄准”,是为了说明沉着、冷静的“瞄准”是他枪法“百发百中”的原因。

26、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2分) 

 

27、文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表达了什么主旨?

(4分)

 

 

1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

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2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

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3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

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

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

“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

”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4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

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

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5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

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

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

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6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

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7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

“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

”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

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28.文章开头写儿子在美国漫游,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请分别概括。

(4分)

 

  29.作者叙述中国留学生在西柏林和“我”在北大荒这两件事,各侧重说明了什么?

(4分)

 

  30第6段画线的句子表达在了什么意思?

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4分)

 

  31文中多处流露出了作者对“去远方”的情感态度,请简要概括。

(3分)

 

  32.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作者反复强调的“年轻时就要去远方”的观点。

(4分)

 

海洋垃圾

 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的首选办法是焚烧发电。

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发电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以防止泄漏。

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接着继续埋置垃圾。

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

最后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材料一  目前,我国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

全国660个主要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以城市人口6亿为例,如每人每年产生440公斤垃圾,年产生垃圾量为2.64亿吨。

材料二  英国的垃圾填埋率为90%,意大利为74%,美国为67%,法国为45%,德国为46%。

瑞士的垃圾焚烧率为74%,日本为72%,丹麦为70%。

美国的废纸利用率为60%,铁罐头盒回收率为25%,玻璃回收率为20%。

33.文章第①节,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

34.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作用。

(1)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2)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35.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⑤节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岛屿的具体步骤。

(限60字以内)

 

36.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就垃圾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非凡的蜻蜓(10分)

在昆虫中,蜻蜓的飞行别具一格。

不仅飞快的速度令人惊叹,还有那悠闲、自如的飞行姿态也常是变幻莫测,尤其是在变换方向时,仍可完成漂亮的飞行动作。

它们可作短距离飞行;也可成群地自转飞行;时尔滑翔向前、回转,时尔垂直向上,去追捕具有相同飞速的苍蝇。

它们在飞行中交配,常作结伴飞行,而最值得惊诧的是它们的飞行耐力。

一位昆虫学家曾这样描述它们:

在连续几个月内,每天,当太阳初放光芒之时,它们便开始不停地飞,仅在晚上(天气不好时,偶尔也在白天)作片刻休息。

有些蜻蜓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

蜻蜓具有异常发达的翅肌和腹背面的气囊,囊内贮有空气,可调节体温,也是使之毫不费力地停留在空中的奥妙所在。

正如保罗·罗贝尔所说:

“这就是为什么昆虫能够轻松自如地在空中飞行如此长的时间,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总是在有阳光时飞行的缘故吧!

否则,一旦气温下降,它们的比重就会增加。

蜻蜓发达的头部和那更为发达的眼睛构成了真正的头盔,使它们能观察周围的一切。

蜻蜓的复眼中有一二十个到三万个单眼,每一个眼与“脑”的神经末梢连接。

这就给我们解释了蜻蜓捕食的高超技能,以及其他捕食者难以接近它们的原因。

另外,它们有连着前胸的细长的颈,通常缩在头部后面,所以蜻蜓的头部异常地灵活。

蜻蜓凭着自己高超的飞行技能,有力的咀嚼口器和其他特点,无疑已成为一种可与鸟类中的猛禽相比的可怕的捕食昆虫。

那么,它们究竟以何为食呢?

它们在飞行中捕食活的昆虫,主要是虻、苍蝇、蚊子,也吃蝴蝶。

它们似乎十分害怕具毒腺的昆虫,如蜜蜂、金龟子等。

蜻蜓也相互吞食,尽管这并不普遍,但毕竟存在着弱肉强食的现象。

蜻蜓如此善于飞行,而它们的幼虫(称水虿)却只能在水中成长:

独特的“脸盖”使这些水虿(chài)成为池塘中的一霸,腹部尽头的鳃是供其呼吸的器官。

蜻蜓由水虿变为成虫要经过多次蜕壳,少者七次,多者达十五次。

此时,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

在通常情况下,蜻蜓的生命周期为一年,成虫一般活到春末或夏季,而它们的卵则可以度过秋冬,直到第二年的初春。

欧洲地区的蜻蜓一般每年繁殖二代。

有些种类的蜻蜓的生命周期可长达三年四年,甚至五年。

那么,蜻蜓的天敌是谁呢?

事实告诉我们:

在生命的大千世界中,任何肉食者对比它更强大的对手来说,终究只能是牺牲品。

比如:

鱼,尤其是鳊鱼、鳟鱼、鲈鱼都捕食蜻蜓的幼体,而对于雌性成虫来说,它们到水中产卵的时候,也有可能遇到这些剋星。

青蛙和鼩鼱(qújīng)似乎也偏爱捕食蜻蜓,蹼足类、涉禽类也都把正在孵化中的水虿作为主食,而成虫则常常遭到隼的追捕。

众所周知,鸣禽类中的翠鸟最善捕食蜻蜓幼体,保罗·罗贝尔写道:

“我在翠鸟的胃里,发现了八条正在羽化的幼体。

这种漂亮的翠鸟也把蜻蜓的成虫带给自己的孩子,在它们的鸟窝里经常可以发现不少的翅膜和家宴的剩餐。

昆虫类中的斑蝥、水边蚂蚁、龙虱以及灰蝎蝽也会向蜻蜓发起进攻。

在欧洲上空飞翔的蜻蜓有几百种,在热带地区,在亚马逊河源头,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有成千种!

除了南北极之外,蜻蜓几乎无处不飞翔!

37.说明事物要善于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