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136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1 大小:10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docx(1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

2019年二年级下册五四制青岛版数学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做鸟巢——图形与拼组;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去姥姥家——混合运算;我锻炼,我健康——统计;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时、分、秒的认识;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

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4、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

1、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四)实践与综合运用

1、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2、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标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探索性。

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创造性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需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课程资源。

6、采用多元化的评价。

加强评价的改革,探索多元化的评价。

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二)

混合运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时安排:

万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2课时

奇妙的动物世界1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8课时

图形与拼组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7课时

混合运算7课时

统计2课时

户外活动1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0课时

时、分、秒的认识3课时

图形的周长3课时

总复习5课时

共计:

61课时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千以内的数的读写;万以内数的读写;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估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趣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认、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词语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会正确的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理解估算的方法。

4、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与合理性。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识范围的一次扩展,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也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方法:

引导组织法、示范法、演示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

9课时

 

1、来到城市

教学内容:

教材P2~5,计数单位千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识别各数位数字上的意义。

2、经历用万以内数的表示过程,感受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的读写法和万以内数的读法,初步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

逐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

数中间的零读,末尾零不读。

教法:

实物演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

动手操作法、交流讨论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位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

同学们喜欢到城里玩吗?

今天农村的小朋友来到了城市,让我们去迎接他们吧!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让我们先来解决“一千是多少?

学生看书,观察图片。

 

学生交流图中的信息。

学生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了问题,教师要给予鼓励。

活动二:

师:

一千是多少呢?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教师一百一百的拨珠。

教师总结:

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是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学生自由活动。

学生交流。

学生看教师拨珠,说出来。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

 

利用直观感受,体会一千有多少。

活动三:

师:

同学们知道了一千是多少,如果写一个数该怎样写呢?

对齐相应的数位,看几个珠子就写几。

125,怎样读呢?

将你读的每一个字都写出来。

学生先在计数器上拨珠。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

一百二十五。

学生读出来。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的意义。

让学生对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让学生区分读作和写作。

活动四:

刚才我们学习了读数、写数,你会了吗?

请同学们读写出一千五百,三千零五十,六千零五。

师:

同学们学会了读、写万以内的数,那么在读、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总结:

1、从高位上读起。

2、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一个0。

3、末尾有0不读。

 

学生小组讨论,写出各数。

 

小组讨论,学生个别交流。

通过小组讨论,明确数中写一个0还是两个0。

 

在讨论的过程总,知道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理解。

活动五:

自主练习:

1、第一题:

用计数器边拨珠,边数数。

2、第二题:

填空

3、第三题:

写一写

4、第四题:

连一连

第五题:

计算

5、第六题:

我说你写

 

学生利用计数器拨珠、数数

同桌二人互相读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然后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再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各数中“4”的意义。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说,一人写

利用计数器让学生不漏数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并会写数。

明确相同的数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

活动六:

师:

数的世界真是奇妙,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

 

学生交流

培养学生评价、总结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

板书设计:

 

千以内数的认识

1、一千是多少?

一百、二百、三百……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写作:

1000

2、怎样写一百二十五呢?

一百二十五里面有1个百、2个十、5个一

写作:

125

 

2、参观校园

教学内容:

课本第6~10页,计数单位万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识别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

教法:

示范法、引导组织法、实物演示法

学法:

动手操作法、交流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城市,这节课我们去参观学校。

你在学校里看到了什么?

在参观学校时你有什么问题吗?

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

 

学生看图

学生观察图,交流看到的信息。

学生自由提问。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质疑问难

活动二:

1、一万是多少?

你是怎样知道的?

教师在计数器上一千一千的拨。

教师总结:

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2、请同学们在计数器上一千一千地数到一万。

学生思考,并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学生随教师拨珠,数数。

 

学生自由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直观感受,体会一万是多少。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一万是多少。

活动三:

师:

同学们知道了一万是多少,如果让你写个数,你知道怎样写吗?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写数的时候从高位开始,读数的时候呢?

谁来读出来?

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自己学习怎样写1256。

 

指名交流

1256里面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找2~3人到黑板前板演。

其他人写到本上

学生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自己学到了新知识。

 

学生能否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活动四:

师:

刚才我们学习了读数、写数,你能将1500、3050、6005也读写出来吗?

在写万以内的数时应注

意什么问题呢?

教师总结:

1、从高位读起、写起。

2、中间有一个或2个0只读一个0。

3、末尾有0不读。

 

学生单独读写,小组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是否会用己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再讨论的过程中找到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总结,进一步加深对数的理解。

活动五:

自主练习:

1、数一数

 

2、读一读

 

3、写出横线上的数

4、读一读、写一写。

5、第五题:

我说你写

6、做一做

同桌二人互相数一数。

指名学生利用计数器数一数。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后两个数中5表示的意义

指名学生读一读四句话

独立写出这四个数

学生读出图上的数并思考怎样读出来。

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

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交流答案。

利用计数器让学生不漏数

 

明确相同的数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

 

学生能否正确读写出图上的数。

 

学生能否正确计算出得数。

活动六:

师:

学校美丽吗?

在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注意各类学生的发展。

 

3、走进农村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14页,比较大小,认识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在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同时,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3、借助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4、借助实例初步认识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法:

引导法、示范法、事物演示法。

学法:

动手操作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黑板、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城市的学生也要到农村参加手拉手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投影片)

师:

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一幅图)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解决“哪种果树多”好吗?

怎样知道哪种果树多呢?

怎样比较1200和950的大小呢?

板书:

1200950

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得出1200>950,这说明什么树多?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

 

学生思考,了解需要比较1200和950的大小。

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有兴趣的活动之中,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适时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成数学问题。

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对于合理方法,教师要予以肯定,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

活动二:

师:

我们再来解决鹌鹑和鸽子谁多的问题吧!

他们谁多呢?

怎么比呢?

你能介绍一下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吗?

你还能举例说说谁是谁的近似数吗?

 

学生思考交流策略。

学生交流。

 

可多安排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能否用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

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的理解近似数。

活动三:

师:

其余的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自主练习:

1、第1题:

比一比

学生找出要比较的两个数,进行比较。

2、第2题:

在○里填上“<、>、=”

3、第3题:

小鸡回家

 

4、第4题:

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5、第5题:

按规律填数。

 

6、第6题:

猜一猜

教师带领学生玩一次,让学生明确游戏方法。

7、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比较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学生说出小得多,接近,大得多的意思。

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

教师读题,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数的排列规律,并说接下来应怎样排。

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玩猜一猜的游戏。

学生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了解学生是否能准确掌握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明确小得多,接近,大得多的意思,掌握做题的要领。

了解学生是否准确掌握近似数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小组学习、小组合作的能力

活动四:

师: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关注学生自己对知识和学习过程等的评价。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哪种果树多?

1200>950

(1)1200比1000大,950比1000小

(2)1200是四位数,950是三位数

鹌鹑和鸽子谁多?

895>806

(1)百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9比0大

(2)895接近900,806接近800

 

4、体验生活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7页、估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2、经历用万以内数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

3、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和合理性。

教学重点:

认识近似数、进行估算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情景图、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

今天小朋友们要带我们去哪儿呢?

一起看看吧!

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知道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如何估算。

学生观察图

 

学生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

1、大约有多少学生在做操?

师:

怎样才能知道呢?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大约有多少棵大白菜?

师:

刚才我们交流了估计的方法,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估计一下吗?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

(1)先估有几行,再数有几列,就能估出大约有多少人。

(2)我估计有一百多人

……

 

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交流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学生能否准确说出自己估计的方法。

 

培养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三:

1、第一题

估计大约有多少字?

2、第2、3题

 

3、第6题

 

学生独立估计,交流估计的结果和方法。

让学生独立估计,交流估计的方法。

师领着做一组,小组合作,选出其他数。

全班交流

 

让学生体会估计策略的多样化和估计的意义。

让学生体会估计策略的多样化和估计的意义。

学生能否准确说出估计的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有顺序,有规律,不遗漏的摆。

活动四: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关注学生对知识和学习过程的评价。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5、美好回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21页,万以内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1、会正确的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2、经历用万以内的简单计算,感受大数的意义。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合作交流、游戏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情境图、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

同学们还记得在手拉手活动中发生的事吗?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出示图:

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吧!

学生观察图

 

学生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否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活动二:

师:

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数学世界!

1、鲤鱼和鲢鱼一共多少条?

师:

得数是多少呢?

请同学们想一想?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鲤鱼比鲢于鱼少多少尾呢?

师:

减法怎样算呢?

请大家思考。

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列算式:

300+400=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方法。

小组交流方法。

学生交流:

(1)因为3+4=7,

所以300+400=700。

(2)3个百加4个百是7个百,7个百是700

……

学生列算式:

400-300=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小组交流。

学生交流。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学生能否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关注学生的算法是否简单,不易出错。

学生表达的是否清楚,准确。

活动三:

师:

第一候车厅比第二候车厅多多少人?

怎样列算式计算呢?

师:

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列式:

1200-800=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

(1)因为12-4=8

所以1200-400=800

(2)12个百减4个百石个百,8个百是800。

 

学生是否会用前面所学知识运算。

活动四:

自主练习:

1、第一题。

2、第二题

3、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教师领做一组。

小组合作。

学生读懂统计表,分析统计表。

独立完成。

 

学生能否准确计算。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五:

师: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所学。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和自我评价能力。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及简单的换算。

估测、测量简单图形和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

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重要意义。

教材特点:

1、教材呈现的素材新颖、有趣,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实际的测量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地测量身边的物体。

3、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估测活动,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法:

探索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自主练习法、观察比较法

学法:

实际操作法、讨论交流法、估测法、引导启发法

教学准备:

情境图、学具、卡片、投影

教学时间:

2课时

 

甜甜的梦

教学内容:

教材P22~27,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2、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记忆部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和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法:

启发引导法、示范法、教授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自主练习法、观察比较法、实际操作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学具、投影、情境图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

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

今天让我们看看孙大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问题?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同学们提出3个问题。

学生看图,找出图中的信息。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通过欣赏图片,产生学习兴趣,为学习知识打好基础。

鼓励学生按顺序找出数学信息。

活动二:

1、1毫米有多长?

师:

请同学们观察小尺,你有什么发现?

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mm表示,它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想一想,毫米和厘米有

什么关系。

师总结:

1厘米就是10毫米,也可以说10毫米是1厘米。

板书:

1厘米=10毫米

想一想:

1毫米有多长?

用手比划一下。

你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用毫米表示合适?

2、1分米有多长?

师:

你知道一分米有多长吗?

观察直尺,找到10厘米,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或者1分米就是10厘米。

板书:

1分米=10厘米

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呢?

3、1千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

用手笔划一下。

1千米就是1000个1米这么长,也就是1千米是1000

米,也可以说1000米是1千米。

板书:

1千米=1000米

千米也可以叫公里,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看到或听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