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打印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018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9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打印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打印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打印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打印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打印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打印稿.docx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打印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打印稿.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打印稿.docx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打印稿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676元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697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美元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12美元

11、2009年8月7日,中国联银卡公司和台湾联合信用卡中心联合宣布,大陆旅客持银联卡可在台湾刷卡消费。

银联卡在台湾使用()

①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银行和商家

②可增加业务量,推动两岸金融交流合作

③可增强消费安全,方便大陆游客在台湾消费购物

④能借助银行的电子计算系统自动完成交易,不存在风险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考点4:

[A]纸币的含义及[B]发行规律(预测题型:

选择、材料分析)

12、纸币代替铸币进行流通是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这主要表现在( )

A、纸币实现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分离B、纸币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C、纸币具有了价值尺度的职能D、纸币可以随意印刷和发行

13、《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

“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

”“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

”其依据是(B )

A、假币是没有使用价值的

B、人民币是我国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C、假币的印制和流通会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D、假币是不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的

14、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二者都会()

A.导致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B.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C.失业增加,收入下降

D.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

15、[高考热身](2008年江苏卷).2008年我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采取上述措施有利于()

A.防止出现明显通货膨胀B.抑制人民币汇率上升

C.促进财政收人增加D.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

考点6:

结算与信用工具(预测题型:

选择)

16、持卡人可以通过ATM存取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这表明个人也可以经营金融业务B.金融机构可有可无

C.银行资金会大量流失D.它是金融机构存取款业务的新形式

17、[高考热身](2008广东卷).没有稳定收的人士很难申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因为银行信用卡是()

A.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房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商业银行对拥有房、车等资产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C.商业银行对年满18周岁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D.商业银行对喜欢提前消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考点7:

外汇与汇率:

(预测题型:

选择)

18、[高考热身](2008宁夏卷15)2005年7月21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1美元=8.21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8.11人民币元。

此后,人民持续小幅升值,截至2008年4月,人民币累计升值约为16%,人民币升值有利于()

①.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②.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9.根据中国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某日100英镑兑换1491.7800元人民币;在此后的一个交易日,100英镑兑换1537.54元人民币。

材料中描述的变化过程表明()

A.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B.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

C.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D.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20、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

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

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21、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为2%,那么,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D.甲乙两国间停止资金流动

22、[高考热身](2010北京35)不考虑其他因

素,图9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①2002年

至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

竞争力②2002至2004年,德国出口到中国

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③2008至2009年,

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④

2008至2009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

的费用减少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4.[高考热身](2008广东卷)(18分)

材料1:

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单位:

亿美元)    

  

年份

出 口

进 口

数额 

增幅 

数额

增幅 

2006

3019.5

26.8%

2252.6

18.7% 

2007

3692.46 

22.2%

2648.03 

17.5% 

 

注:

从贸易方式看,2007年广东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1.2%,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8.1%。

材料2:

从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从初期的1:

8.11变化至2008年4月1日的1:

7.02,人民币升值幅度达13.4%。

材料3:

近年来,某些国家抵制中国制造的产品,除个别产品确实存在问题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制造”怀有抵触情绪。

材料4:

自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取消553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对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磨擦的商品降低出口退税率,导致珠三角一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转移或者关闭。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6分)

(2)人民币值对珠三角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4分)

(3)如果你被聘为珠三角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顾问,请根据以上材料为企业发展提出几条建议。

(8分)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高考考点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二、知识结构(课前自主学习)

三、考点解读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考点1:

价值与价格(预测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

1、价值:

凝结在商品当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1)商品的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是指当时在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

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注意三个词语:

“现有”、“正常”、“平均”。

①“现有”:

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在的。

②“正常”:

正常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条件。

③“平均”: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的生产某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平均时间,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平均劳动时间,而是指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平均劳动时间。

(2)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①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②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很高而经过一段时间价格回落的道理。

辨析1:

个别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无关,因此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

辨析2:

个别生产者不能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个别生产者没有意义。

(3)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成正比”,这句话对吗?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别,商品价值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之别,应当先确定各自的内涵,再讨论相应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试从下图把握:

单位商品价值量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使用价值总量(即产品数量)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1倍

↓1倍

↑1倍

不变

个别劳动生产率↑1倍

不变

↑1倍

↑1倍

通过图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和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例:

如果1只羊=2袋米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

试计算

1、如果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养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1只羊可以交换几袋米?

如果养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1只羊可以交换几袋米?

2、如果养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1只羊可以交换几袋米?

如果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1只羊可以交换几袋米?

3、如果养羊和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倍,情况如何?

4、如果养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倍,1只羊可以交换几袋米?

反之呢?

5、如果养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两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1只羊可以交换几袋米?

▲作为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就要努力:

A、提高商品的价值量

B、注重市场信息,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C、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例1:

手机生产经销商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使手机售价大幅下滑。

手机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

A.市场供大于求出现了买方市场B.生产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C.生产手机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D.科技创新使手机质量不断提高

例2:

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

例3:

菠菜平时一元一斤,虎年春节竟卖到6元一斤。

这说明

①使用价值决定价格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③价值不能决定价格④价值规律在起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考点2:

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预测题型:

选择题)

1、价格只能由价值决定。

“价格由购买力决定”、“价格由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等提法都是错的。

2、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例题4:

市场上的名牌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根本原因是:

A、名牌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

B、名牌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

C、生产名牌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大

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考点3: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预测题型:

简答题)

1、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基本规律)。

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第一,在商品生产领域: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在商品交换领域: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决定交换,两者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2、正确理解等价交换

第一,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

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二,等价交换并非指商品交换的个别场合,而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

判断:

等价交换就是价格和价值相符。

()(强调在货币产生后)

判断:

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

()

第三:

不以特殊现象否定此原则,一些文物、名画、珍贵邮票价格严重背离其原来的价值,原因在于这些东西价格上涨不会促使这些商品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不能反过来抑制价格上涨。

3、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第一,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或下跌?

因为供求影响价格。

第二,价格为什么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

不但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二者相互影响,使得价格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看图表),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说明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

物价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

↑↓

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跌

注:

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

第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也唯一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联系实际:

生活中的“联合限价”、“恶意降价”等非法垄断行为,使供求不能调节价格,价格人为背离价值,都是违背价值规律的行为。

4、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展示资料:

人们不会忘记,80年代中期,彩电成为我国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价格一路上扬。

于是,各地许多企业份份转产发展彩电生产,在短短的时间内,国内先后引进了100多条彩电生产流水线,迅速扩大了彩电年生产能力,满足了市场需求。

而近年来,我国彩电行业生产严重过剩,每年2000万台的需求与4000万台的生产能力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

因此,部分彩电生产厂家开始转产空调,部分破产、倒闭。

设问:

①从纷纷生产彩电——纷纷转产、甚至倒闭,表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经济资源在流动。

②不流动行不行?

不行。

为保证社会生产、再生产协调正常进行;满足消费者需要

③为什么会流动?

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双向制约

④结论是什么?

(从这方面讲,价值规律有什么作用?

⑤由价值规律哪条内容间决定?

可以结合下表理解: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入

物价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

↑↓

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跌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出

▲价值规律的这一作用对企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对企业讲是种外在压力,企业要向市场要效益,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政府要加快体制改革,加强宏观调控

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展示资料:

1998年8月,又一轮降价风潮冲击国内各VCD生产企业。

首先翻船的是以3.1亿元买断1997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标王的“小霸王”,紧接着倒闭的是以2.65亿元买断1998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标王的“爱多”。

而“新科”、“裕兴”等于却巍然不动。

其主要原因是:

始终坚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采用科学严格的管理方式,降低成本;企业从领导到每位职工以自身岗位的高标准要求,苦练内功,提高了整个企业人员的素质。

从而以良好的质量、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优质的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价值规律的这一作用对企业和个人提出了什么要求?

对企业是一种内在的压力,企业要向技术、管理、向劳动者素质要效益;每个人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适应竞争的需要。

③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在实际的竞争中,由于企业的生产条件和努力成都不一样,其竞争结果也不同。

例:

我们都知道“容声”这个品牌,说到“容声”,人们自然想起“科龙”旗下的容声冰箱,其实在80年代初,“科龙”仅仅是容声的一个分支小厂,然而,在竞争中,科龙迅速崛起,而容声却丧失了优势:

产品老化、管理失控、市场萎缩,自1997连年亏损。

这显示出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

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一作用:

积极作用——激励优势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国家负担,减少资源浪费。

消极影响——造成资源浪费形成一定社会问题

※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是第二个作用发展的结果。

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来交换的,因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但是,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获利较多,能够不断扩大生产,更新设备,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就会因优取胜;生产条件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生产者,无力改善生产条件,处境更加不利,在竞争中就会遭到失败,以致被淘汰。

 

5、正确理解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既不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个社会(比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这也是正是我们为什么放弃计划经济而选择市场经济的客观原因。

6、对价值规律作用的辩证分析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市场调节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有局限性,需要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

 

考点4、5:

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给与需求。

(预测题型:

选择题)

1、供给与需求

(1)、需求:

指消费者在某一时点上和某一价格条件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经济学中所说的需求称为有效需求,它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消费者愿意购买;第二,消费者能够购买(有支付能力),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2)、供给:

与需求相对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经济学中的供给,仍然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2、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

如时间、气候、地域、生产都会影响价格的变化。

还有宗教也会影响(比如信仰回教的人是不吃猪肉的)还有商品价值、供求关系、货币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等,我们看到前面这些因素它们实际上是影响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只有商品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但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2)价格、供求和价值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不能说“决定”),而价值与供求无关(价值只取决于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量”字不能少)多,则商品价格低;反之亦然。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量”字不能少)多,则商品价格高;反之亦然。

特别提示:

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和价格对供给、需求的影响正好相反,试从以下题目体会:

2003年粮食减产,出现粮食价格六年来的全面上扬。

这说明()

A、供给影响价格B、需求影响价格C、价格影响供给D、价格影响需求

中国目前的轿车盈利空间大,使得其他投资者纷纷加入这一行业。

这说明()

A、供给影响价格B、需求影响价格C、价格影响供给D、价格影响需求

※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1)卖方市场:

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卖方起主导作用。

(2)买方市场:

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买方起主导作用。

判断方法:

看商品供应状况,商品短缺为卖方市场,商品过剩为买方市场;看竞争双方,买者与买者竞争为卖方市场,卖者与卖者竞争为买方市场;看对谁有利,对卖方有利为卖方市场,对买方有利为买方市场;看物价状况,价格较贵为卖方市场,价格跌落为买方市场。

4、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整合知识]商品价格涨跌(即波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

价值决定价格。

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增加),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增加),商品的价格下跌(上涨)。

(2)直接原因:

供求影响价格。

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小于求,价格上涨。

在市场上商品销售的价格与价值不符,这主要是受供求关系影响所致。

(3)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也可能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有关。

当某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可以获得额外收益。

通过降价,来提高市场占有率。

例5:

右边的曲线图反映了需求和价格的变动关系。

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曲线图的是()

A.2009年10月20日,受国际油价逼近40美元提振,中国石化和

中国石油股价双双走强

B.2009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商品房销售出现价涨量增态势

C.2009年7、8月间,福州、厦门等地相继取消公交车空调费用,

乘客人数明显增多

D.2009年8月我国居民消费品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1.2%和7.9%,工业生产继续加快增长

例6:

右图描述的是某商品的价格走势,下列对该图理解

错误的是()

A.生产企业要努力降低该商品生产成本

B.生产者可能会缩小该商品的生产规模

C.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D.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例7:

国务院决定,2010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市斤

平均提高3分钱,同时适当提高稻谷特别是优质稻最低

收购价格。

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

A.粮食价格是由国家规定的B.价格变动能调节生产规模

C.我国的粮食生产供不应求D.价格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考点6、7、8: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预测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需求定理)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需求量(“量”字不能少)减少。

※“买涨不买跌”违背需求定理吗?

需求定律认为,一般来说,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化,但“买涨不买跌”似乎与这一定理相反。

但是当我们引入“预期价格”这个概念时,我们也完全可以将这种相反的情况纳入需求定理的意义范围内。

因为当价格上涨时,人们心里的预期价格却是低的。

比如当物品的价格从9元上涨到10元时,人们会认为从现在这个10元开始,这个物品现在的价格是最低的,因为他们预期以后的价格会越来越涨,11元、12元、13元...。

因此当价格上涨时,人们的需求购买行为选择的仍然是价格最低的时候。

反之亦然。

可见人们的“买涨不买跌”仍然是受需求定理支配的。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

①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②可代替程度高的商品需求弹性小,可代替程度低的商品需求弹性大。

(简单了解)最高限价(也叫限制价格、低价政策)和最低限价(也叫支持价格、高价政策)

最低限价:

对需求弹性小的某些商品(如粮食),政府可以实行最低限价(即此时高于供求形成的正常价格),以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但其结果是该商品供过于求,则政府必须以相应措施应对。

最高限价:

对于需求弹性大的某些商品(通常对消费者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如医院的专家门诊),政府可以实行最高限价(即此时低于供求形成的正常价格),意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其结果是该商品供不应求,可能导致抢购或黑市交易,则政府必须以相应措施应对。

(3)相关产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①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