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003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汇总.docx

《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汇总.docx

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汇总

第一部分杆路测量

一、与测量相关的电杆名称

(1)中间杆:

直线杆路中的电杆

(2)角杆:

杆路转角处的电杆

(3)终端杆:

杆路终端处的电杆

(4)其他受力不平衡的电杆:

如过河或跨越障碍物的跨越杆,地形坡度变化较大处的电杆等。

(5)间距:

两个建筑物上下垂直相距的尺寸,成为间距或垂直空距。

(6)距离:

两个建筑物前后相距的尺寸,成为距离或水平空距。

(7)隔距:

间距和距离的笼统称呼。

(8)跨越:

线路从其他设施上面通过,成为跨越。

(9)穿越:

线路从其他设施下面通过,成为穿越

(10)交越:

跨越和穿越的统称。

(11)内角:

以角杆为顶点,线路转弯处内侧的角叫内角,一般小于180度而大于90度。

(12)外角:

以角杆为顶点,线路转弯处外侧的角叫外角。

(13)方向角:

指线路行进方向的延长线与转弯后的直线所构成的夹角。

二、一般定位测量方法

1.直线段的测量

1)先选定角杆或终端杆的位置、树标(远树大旗标、近立标杆)。

2)从起点处开始向旗标方向丈量杆距,每一杆距立一标杆,并由看标人标直方向和标杆,以三根标杆对准标旗为止。

3)第四根杆和第五根杆确定后,由第四和第五根杆倒换着前进,直到本段结束。

4)测定的标杆位置均应打入标桩,作好记录以备制图和查找。

图2直线段看标方法

2.角杆的角深测定

角杆的负载承受的垂直分力和拉撑力的大小,主要的因素确定于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杆路的稳固性。

线路转弯时,可用两种方法来表示转角的大小。

即用两侧线路所夹的内角或衬角的角度表示,如图3所示。

在现场测量角度比较麻烦,不易准确,通常用丈量角深的方法测量。

如图3所示。

根据平面几何原理,设AB=AC=标准杆距

在A点作BC连线的垂线AE⊥BC

则AE的长度叫角深。

在实际测量中常用比例方法缩小边长,丈量的结果再乘以同一缩小的倍数,才是所测的角深。

角深与内角的关系:

角深越长,内角越小;反之越大。

角深实用测量方法

(1)先在AB档方向内插E杆,使BE=5米,又在BC方向内插G杆,使BG=5米。

取10米长的皮尺,把两端分别固定在E点和G点,拉紧皮尺中点(5米处)向外绷紧得H点,插一标杆如图4,则

角深=BH(米)×5

如果BE、BG、EH、GH不是5米,而是采用x米长度测量时,则

角深=BH(米)×25÷x

(2)先在AB档内延长直线方向内插E杆,使BE=5米,又在BC档方向内插G杆,使BG=5米。

量出EG尺寸(如图5),则:

角深=EG(米)×5

3.拉线定位

1)角杆拉线方位的确定:

可按测量角深的方法进行,其角深的反方向即时拉线的方向,出土位置可按杆高的比例量出拉距,如图6所示。

丈量出OB=OC和AB=AC按图示测量即可。

2)双方拉线的方位测定

一般都引用勾股定理测量垂线,如图7所示。

在图7中,如果把BE、BG也作为两条拉线方向,便成为四方拉线。

3)三方拉线方位的测定:

如图8所示,先在跨越档BC方向内插H杆,使BH=3米。

取6米长的皮尺,把两端分别固定在B和H,拉皮尺的中点向外绷紧插E杆,在向另一边绷紧插G杆,则BE、BG是靠跨越档一侧的两条拉线方向,其第三条拉线方向则在AB档直线上,即图中的BF方向。

4.跨越杆间距的测量

1)测量方法一

如图9所示,在河谷两岸建立飞线杆时首先在立杆处A、B两点各立一标杆,延长至C,量取BC的长度,作BE⊥AB和CD⊥AC,使AED成一直线。

形成:

△ABE∽△EDF

故:

AB/EF=BE/DF

即AB=EF×BE/DF

只要测量出BC、BE、CD的直线长度,即可求出AB的长度。

2)测量方法二

如果两岸无上述条件时,可按照图10的测法,在A、B两点各立标杆,从B点作BC⊥AB,再自C点作CD⊥BC,并在BC延长线上取一E点,使BE=a×CD(a≥1,视地形而定,愈小愈好),然后做AE延长线交CD于F点,则形成两个相似三角形。

△ABE∽△EDF

可得:

AB=BE×CF/CE或AB=a×CF

3)测量方法三

在图11中,AB为跨越杆。

在B处沿AB直线作直角得C杆,再由C杆沿AC方向作直角得D杆。

然后手持E标杆,对正AB和CD两个直线方向,把E杆插在交点上,则

AB=BC×BC/BE

5.拉距、拉高、距高比

拉距和拉高的意义如图12所示。

一般拉线的距高比为1,不小于0.75。

飞线杆顶头拉线的距高比为1~1.25,侧面拉线的距高比同一般拉线,顺线拉如受地形限制,距高比应不小于0.5。

撑杆的距高比,一般应为0.6。

测量拉线位置

测量拉线位置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测量拉线“出土点”,二是测量出拉线地锚的“打洞位置”。

在平地上,拉线出土位置至电杆的距离等于拉距,如图13所示。

从出土点向外延伸出去,便是打洞位置。

相关计算如下:

拉高=电杆全长-电杆洞深-由杆梢至拉线上把的尺寸

拉距=拉高×距高比

打洞位置至电杆的距离:

AB=拉距+距高比×拉线洞深

 

第二部分直埋光缆路由复测

一、光缆路由复测的任务

1、复核光缆路由的具体走向,敷设方式,环境条件以及街头的具体位置;

2、核对施工图纸;

3、核定光缆穿越障碍物需采取防护措施地段的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

4、复测路由的地面距离;

5、为光缆配盘、分屯以及敷设提供必要的资料。

二、路由复测报告

1、路由复测资料:

对于较大的变更应写出路由变更报告,阐明变更理由和变更后的器材、工程量相应变更的资料。

2、中继段实际工程量的统计。

3、光缆及其他主要器材用量的核定。

4、光缆分屯点的核定。

5、前期工程项目的统计,如铁道、公路埋管及过河预埋保护塑料管等的数量。

6、光缆路由复测应为光缆配盘、敷设提供下列资料:

1.提供经过复测核实的施工图(包括具体的敷设路由、各接续段的长度);

2.提供障碍物位置;

3、提供光缆接头点地形、交通等条件的资料。

二、路由测量的步骤和要求

1.定线:

根据初步设计,在起始桩、三角定标桩位置插大标旗,表示出线路的走向。

大标旗间隔可选择1~2公里,中间可用几根标杆配合,测量人员可通过指挥、调整各标杆的位置使之成为直线。

2.测距:

可以采用经过校验的100米量地链,由两个人负责测量距离。

沿大标旗方向每100米(杆路为50米)为单位,不断推进。

3.打标桩:

当路由复测确定后,便在路由上按一定的间距打上标记桩。

直埋路由一般每100米打上一个标记桩(杆路打在测定的电杆中心位置)穿越障碍物、转弯点应作三角定标。

标桩要求标上桩号,将有数字的一面朝向公路。

4.划线:

路由经复核测定后,应用石灰沿确定好的路由进行划线。

划线可随路由复测一起进行,直线部位要求笔直,转弯点应画成满足光缆弯曲半径的缓弯。

5.绘图:

核定复测的路由、站址与施工图设计有无变动,对于变动不大的,可利用图纸作部分修改。

因路面发生变化使路由变动较大时,应重新绘制新图,。

新图绘制要求符合原设计规定:

要求绘制出光缆、站址左右50米内的地形和主要建筑物;保护措施和具体长度;

6.登记:

登记工作,包括沿光缆路由,统计各测量的累计长度、沿线土质、河流、塘渠、公路穿越、树木、通信设施以及路面加固的具体长度及累计数量等。

登记人员应每天与绘图人员一起核对,避免差错,确保测量数据正确无误。

工程变更的原则:

按照施工图核对路由走向、敷设位置及接续点环境是否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维护。

如环境变化必须对施工图进行修改时,属小范围的修改,由施工单位提出具体意见经建设单位同意确定;属较大范围的变动,如改变敷设方式、改变路由等应做实地甚查,作出比较方案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报原批准单位批准。

光缆与其它设施、树木、建筑物等最小距离要求

表1架空光缆与其它设施、树木最小水平净距表

名称

最小净距(米)

备注

消火栓

1.0

铁道

地面杆高的1

人行道(边石)

0.5

市区树木

1.25

郊区、农村树木

2.0

表2架空光缆线路与其它建筑物、树木的最小垂直净距表

名称

平行时

交越时

垂直净距(米)

备注

垂直净距(米)

备注

街道

4.5

最低缆线到地面

5.5

最低缆线到地面

胡同

4.0

最低缆线到地面

5.0

最低缆线到地面

铁路

3.0

最低缆线到地面

7.5

最低缆线到轨面

公路

3.0

最低缆线到地面

5.5

最低缆线到路面

土路

3.0

最低缆线到地面

4.5

最低缆线到路面

房屋建筑

距脊0.6

距顶1.5

最低缆线距屋脊或平项

河流

1.0

最低缆线距最高水位时最高桅杆项

市区树木

1.5

最低缆线到树枝顶

效区树木

1.5

最低缆线到树枝顶

通信线路

0.6

一方最低缆线与另一方最高缆线

表3直理光缆与其它建筑物间最小净距(米)

名称

平行时

交越时

市话管道边线(不包括人孔)

0.75

0.25

非同沟的直埋通信电缆

0.5

0.5

埋式电力电缆

35千伏以下

0.5

0.5

35千伏以上

2.0

0.5

给水管

径管小于30厘米

0.5

0.5

管径为30~50厘米

1.0

0.5

管径大于50厘米

1.5

0.5

高压石没、天然气管

10.0

0.5

热力、下水管

1.0

0.5

煤气管

压力小于3公斤/平方厘米

1.0

0.5

压力3~8公斤/平方厘米

2.0

0.5

排水沟

0.8

0.5

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

1.0

树木

市内、村镇大树、果树、路旁行树

0.75

市外大树

2.0

水井、坟墓

3.0

烘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水池等

3.0

注:

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叉跨越的净距可降为0.15米。

 

第三部分管道测量要求

一、通信管道工程的测量,应按照设计文件及城市规划部门已批准的红线为依据进行。

二、施工前,必须依据设计图纸核定管道路由走向,进行通信管道及人(手)孔位置的复测,并按施工需要钉设桩点。

复测钉设的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自人(手)孔中心3~5米处开始,沿管线每隔20~25米宜设一桩;

2.桩点设置应牢固,顶部宜与地面平齐。

桩点附近有永久建筑物时,可做定位拴点,并做好标志和记录;

3.平面复测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4.管道中心线不得大于±10毫米;

5.直通型人(手)孔中心位置不得大于100毫米;

6.管道转角处的人(手)孔中心位置不得大于20毫米。

三、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临时水准点,并应标定管道及人(手)孔施工直测得水准桩点。

临时水准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临时水准点的设置必须牢固、可靠,两点间的间距应不大于150米;

临时水准点、水平桩(或平尺板)应按顺序编号,测定相应高程,计算出各点相应沟(或)坑的深度,标在平尺板上并作好记录。

四、施工时,必须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校测:

在完成沟(坑)挖方及地基处理后,应校测管道沟,人(手)孔坑底地基的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水平桩错位或丢失,应及时进行校测并补设桩点。

五、挖土方工作完成后,凡在沟(坑)中的其他管、线等(指不需移改的)地下设施及已移改完毕的地下设施,必须测量其顶部(底部)的高程、宽度等及与临近人(手)孔和通信管道(通道)的相对位置,垂直间距,水平间距,并做好记录,必须注明其类别、规格等,为绘制竣工图准备资料。

六、通信管道的各种高程,以临时水准点为基础,允许误差应不大于±10毫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