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节资料单元质量评估4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1826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节资料单元质量评估4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节资料单元质量评估4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节资料单元质量评估4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节资料单元质量评估4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节资料单元质量评估4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节资料单元质量评估4含答案.docx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节资料单元质量评估4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节资料单元质量评估4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节资料单元质量评估4含答案.docx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章节资料单元质量评估4含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单元质量评估(四)

第四章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分析完成1、2题。

1.该小组选择的地形区中,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①喜马拉雅山②内蒙古高原③黄土高原④华北平原

⑤长江三峡⑥海南岛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①②⑥

2.该小组对地形区进行“微观”研究,下列地貌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上的冰斗——地壳运动

B.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沙丘——风力搬运

C.雅丹地貌——风力沉积

D.海南岛“南天一柱”——海浪侵蚀

(2012·杭州高一检测)读某河流①②③④四个位置的沉积物颗粒组成图,完成3、4题。

3.四个地点中,河流流速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四个地点中,位于该河流最下游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①②B.④⑤⑧C.②④D.③⑥⑦⑨

6.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A.②B.③C.⑦D.⑨

7.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

读下图,回答8~10题。

8.图1中数字与图2中甲、乙、丙表示的岩石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B.②——乙

C.⑤——丁D.⑥——丙

9.图中①~④岩层和⑤、⑥岩层按形成过程由老到新的排列次序为()

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⑤D.⑥⑤①②③④

10.M、N处地质构造分别是()

A.背斜、向斜B.向斜、背斜

C.断层、背斜D.断层、向斜

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丁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B.背斜C.向斜D.断层

12.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甲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

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13.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

(2012·玉溪高一检测)读甲、乙两图,回答14、15题。

14.甲图所示地貌名称是()

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背斜

15.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

1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的横剖面呈“V”型

B.该河的横剖面呈槽形

C.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向两岸侵蚀为主

D.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向源头侵蚀为主

读下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

18.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平原

C.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

米),据图回答19、20题。

19.河流上游段(②处以上)的剖面图可能是()

20.图中地区最有可能形成较大聚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三大类岩石名称。

a和b是___________岩、c是___________岩、d是___________岩。

(2)把图中数字与其对应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固结成岩

②上升冷却凝固

③重熔再生

④变质作用

(3)从褶皱的弯曲形态判断,图中甲地是_____________;从地表的形态判断,该地的地貌是______________。

(4)丙地岩体相对两侧岩体的位移方向是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

(5)乙地的地貌最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____图。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那曲地震示意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

(1)根据材料判断那曲地震与下列哪组板块有关()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2)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长高”,这说明()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B.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分主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板块碰撞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

(4)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图示地区河流流速_______(快、慢),以_______作用为主,多形成“V”型谷;长江中下游以________作用为主,多形成河漫滩等地貌,长江入海口形成___________。

23.(2012·宁波模拟)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的原因。

(2)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

(3)沉积一般先发生在地势较低处,根据此信息判断①、②岩层的新老关系。

24.2012年暑假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实地考察某地区的公路设计,该小组得到下图所示的设计方案,据此回答问题。

(9分)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与b~d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占用土地B.工程造价

C.工人数量D.技术水平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D,2选D。

第1题,喜马拉雅山和内蒙古高原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海南岛由于地壳垂直运动形成,都是内力作用。

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华北平原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2题,冰斗是冰川侵蚀地貌,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海南岛“南天一柱”是海浪侵蚀形成的。

3、4.【解析】3选D,4选A。

河流流速越大,搬运作用越强,沉积的颗粒越大。

河流下游水流速度慢,沉积物的颗粒小。

5~7.【解析】5选A,6选B,7选A。

第5题,煤炭是地质史上有机质被掩埋在地壳中并经过长期石化过程而形成的,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无关。

第6题,大理岩是石灰岩(沉积岩)受热(与岩浆接触)变质而成的。

第7题,并不是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8~10.【解析】8选B,9选C,10选A。

第8题,读图分析,甲应为岩浆岩,丁为岩浆,乙、丙分别为沉积岩和变质岩。

根据图例,可知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为变质岩,⑥为岩浆岩。

第9题,①②③④属沉积岩,由下向上,越来越新,⑤是在⑥形成过程中,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而成的,⑤新⑥老。

第10题,由岩层的弯曲形态或新老关系可以判断出M为背斜,N为向斜。

11~13.【解析】11选C,12选A,13选D。

第11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丁处岩层最新,而两翼岩层由新到老,故为向斜。

第12题,图中甲处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丁处为向斜构造,在此修一南北向隧道,隧道易积水。

第13题,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14、15.【解析】14选C,15选B。

甲图所示地貌形成于山前,是泥砂碎石流出山谷口,大量沉积形成的扇状堆积物,为冲积扇。

乙图所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16.【解析】选C。

图中显示该河段凹岸侵蚀,侵蚀作用以向两岸侵蚀为主。

17、18.【解析】17选A,18选B。

第17题,a处为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处为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c处为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第18题,d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山区河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河流从山区进入平原的时候,携带的大量碎石、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附近,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

19、20.【解析】19选D,20选B。

②处以上流经山区,河床呈“V”型。

②处可能形成冲积扇,最有可能形成较大的聚落。

21.【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和对地质构造的判读。

(1)、

(2)题,结合示意图可知:

①为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a、b;②为固结成岩作用,使沉积物形成沉积岩d;③为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c;④为重熔再生作用。

第(3)题,由甲地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从地表形态上看甲处为山岭。

第(4)题,丙处的岩体相对于两侧的岩体向上产生了位移。

第(5)题,乙处的地貌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山体,与图中C日本的富士山成因相同。

答案:

(1)岩浆变质沉积

(2)①——上升冷却凝固②——固结成岩

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3)向斜山岭(4)上升(5)C

【规律方法】关联图解读技能

常见的关联图按结构看主要包括地理事物规律及原理关联图和地理事物或要素因果关联图。

不同的关联图揭示的地理原理、规律不同,解读技巧略有差异。

(1)地理事物规律及原理关联图:

利用图形考查概念、原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等。

基本技巧:

①认真读图弄清题意,从图中提取信息;②根据图中信息所对应的知识,进行联想、推断;③利用相关概念、原理、规律等验证分析。

(2)地理事物或要素因果关联图:

表示地理事物或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因果关系。

基本技巧:

①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②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③弄清事物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22.【解析】第

(1)题,西藏自治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2)题,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第(3)题,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是典型的角峰,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

第(4)题,青藏高原地区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受山区坡度较大的影响,河流上游的流速一般较快,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常形成“V”型谷;而到了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河流的堆积作用强烈,常形成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

答案:

(1)B

(2)A(3)B

(4)快侵蚀堆积河口三角洲

23.【解析】第

(1)题,同一山体,背斜处低于向斜处的原因是外力的侵蚀。

(2)题,丙地是向斜,建隧道容易塌方;且多地下水,再加上石灰岩岩层,地质不稳定。

第(3)题,①、②岩层均为沉积岩,沉积岩形成时,先形成下面的岩层再形成上面的岩层,因此下面的岩层老于上面的岩层。

答案:

(1)甲地位于向斜槽部,由于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乙地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导致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

(2)丙地位于向斜槽部,岩层下凹,建隧道容易塌方;且地下水容易汇聚;石灰岩地质,由于水的溶蚀作用,地质不稳定。

(3)②老于①。

24.【解析】第

(1)题,从b镇到a镇的公路,①、②两个线路比较可以看出①要经过两座山脉,地势起伏大,②在谷地中通过,相对平坦。

(2)题,图中绕道经过c镇,可以加大运输量,促进经济发展。

第(3)题,从图中的两条线路比较发现,b~d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平坦。

a~b线路经过山区,地势起伏相对要大一些,因而工程造价稍高。

答案:

(1)②受地形的影响,山地地区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3)B

【规律方法】公路选线的过关技巧

(1)原理关。

明确公路选线的原则:

占地要少,自然条件优越,线路短,尽可能联系更多居民点等。

(2)图像关。

关注图中的地形、河流、沼泽、地质构造等自然条件,还要注意到居民点的分布、线路长短、工程造价等问题。

特别是在山区选线时。

(3)应用关:

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如进藏首选公路的原因:

地势起伏大。

平原地区地方性公路多曲折的原因:

适当联系更多居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