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971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x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x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预习导引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

2.认识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1.重点:

邓小平的主要革命历程和开国之初的贡献。

2.难点: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阶段

民主革命主要活动

留学生涯

1904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赴苏联学习

土地革命时期

1929年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

1940年,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

指挥部队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建国初期

解放并主政西南,参加和平解放西藏

社会主义建设前期

中共八大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文革”初期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停止一切职务,后期再次复出,再次下放、复出

[深化认知] 邓小平人生的“三起三落”启示人们,面对逆境不折不挠,韬光养晦,机会永远都会给不畏磨难、始终乐观的人。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冲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局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平反冤假错案:

一大批被打倒的老干部恢复了职务,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一批知识分子被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工作和生活得到重新安置。

3.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维护了毛泽东思想。

三、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地位:

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内容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实践

(1)对内改革:

80年代起,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

(2)对外开放

①主张:

要全面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②发展对外关系:

加强中日关系;恢复中苏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措施:

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设立海南省经济特区、上海浦东开放区,以及开放沿边、沿江、内陆中心城市等。

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意义: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导下,中国人民走上富裕道路,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深化认知] 我国的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是同时开展的,以坚持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为基本前提,适应了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1.“一国两制”

(1)背景:

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祖国的完全统一并没有完成。

(2)实践:

成功收回香港、澳门,洗雪百年耻辱。

(3)意义:

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也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运用和发展,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范例。

2.评价:

如果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深化认知] 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都是对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成果。

时期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从本质上来看,一脉相承,是统一的科学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主题一 全面认识邓小平理论

【史料探究】

史料一 美国《时代》周刊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上面印有“CHINAMovingAwayfromMarx”——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史料二 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历史地位作出了积极评价。

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事业)的救星”。

——《国内外邓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

思考

(1)美国《时代》周刊的这一说法对吗?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外国学者关于邓小平历史地位的评价是否符合实际?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 

(1)不正确。

理由: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改革开放,发展了生产力,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符合。

理由:

实行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史论总结】 全面认识邓小平理论

1.形成

(1)酝酿:

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针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整顿,纠正“左”倾错误,大力发展经济,力求社会稳定,这些基本思想标志着这一理论开始酝酿。

(2)产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这一理论开始产生。

首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为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会上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为以后这一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会议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逐步发展: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4)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历史地位

(1)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2)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

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而创立的。

主题二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史料探究】

史料一 1979年邓小平在讲话中说:

“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史料二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当然,毛泽东同志不是没有缺点、错误的,要求一个革命领袖没有缺点、错误,那不是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史料三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思考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试从党的工作重心和组织领导的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开辟这两条“中国式”道路的。

(2)依据史料二分析,邓小平主张如何评价毛泽东?

邓小平如何评价毛泽东及其思想?

(3)据史料三分析,邓小平解决了中国的什么问题?

(4)根据史料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答案 

(1)①毛泽东开辟民主革命的“中国式”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在组织领导方面,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结束党的错误,最终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邓小平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式”道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组织领导方面,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邓小平主张全面、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

评价:

①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

②毛泽东思想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进展。

③毛泽东个人也有缺点和错误。

(3)解决了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4)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

【史论总结】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依据。

邓小平理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时代要求,用新的思想观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1)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一致的。

他们的思想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2)他们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

都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取向。

(3)他们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具有完全相同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成果,他进一步发展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如图是一张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五人的合影,这张照片最有可能摄于(  )

A.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时期B.抗日战争反攻时期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期D.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时期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百团大战的主要领导人是彭德怀;抗日战争反攻时期题干中五人并未直接合作;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期领导人主要是刘伯承、邓小平,故排除A、B、C三项,答案为D项。

2.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政治生涯遇到第一次磨难,受到中共临时中央的“最后严重警告”,主要是由于他(  )

A.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B.反对“左”倾教条主义者对毛泽东的排挤

C.反对放弃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

D.赞成取消“左”倾错误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权

答案 A

解析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掌握中共中央领导权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反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将根据实际情况推行正确路线的邓小平等视为推行其冒险路线的障碍,对其进行了错误的斗争,其矛头实际上是针对毛泽东的各项正确主张。

3.邓小平的下列军事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指挥了淮海战役 ②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③创建抗日根据地 ④和平解放西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

答案 D

4.“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

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答案 B

解析 邓小平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提出了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A、C、D三项都是这一理论的组成部分,都不全面,故选B项。

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判断,我国吸取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进行的探索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

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

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

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

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

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三、四比材料一、二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

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上述言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

为什么?

你对此有何认识?

答案 

(1)不能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了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说明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

(3)一致。

因为它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

认识:

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的关系,并且邓小平对此认识一步步加深,学生答题时要认真分析每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基础巩固

1.下图是广西百色起义纪念馆,某班同学通过参观该博物馆,他们领略了(  )

①邓小平的早期革命活动 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③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新气象 ④国际无产阶级联合斗争的重要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邓小平通过发动百色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在当时的形势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结果,没有获得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持和帮助。

因此,④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2.邓小平与刘伯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亲密合作,形成了“刘邓不可分”的佳话。

“刘邓不可分”的局面开始形成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解析 刘伯承、邓小平的合作开始于抗战时期,当时刘伯承任八路军129师师长,邓小平任政委,后又共同指挥部队开辟中原战场,领导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一系列战役。

3.“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劫难”时期,但在1975年曾经出现过短暂的回升,其主要原因是(  )

A.周恩来总理批判极“左”思潮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确定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邓小平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

答案 D

解析 周恩来总理批判极“左”思潮是1973年经济复苏的原因之一,B项和C项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4.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

“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

……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美国等国家的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

B.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答案 B

解析 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

邓小平总结自我封闭的教训是为了坚持改革开放。

5.右图是名为“中国牌”的邓小平漫画像,在这位中国现代化建设引路者手中的牌上,写的是“中国式现代化”。

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实行市场经济

D.同第三世界国家结盟,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答案 B

解析 “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A项错误;“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项正确;C、D两项说法错误。

6.“东方风来满眼春”。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这次讲话(  )

①提出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②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论断深入人心 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邓小平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1978年,因此选项①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能力提升

7.1983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

司法独立……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这一谈话体现了邓小平的(  )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B.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

C.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D.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

8.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答案 D

解析 审题时应注意“最根本”这一限制条件,从邓小平、毛泽东的探索看,虽然他们具体探索的目的不同,但都是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即实事求是、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多,其中在工厂劳动了四年,干重体力劳动。

……当时工资很低。

但也有一个好处。

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我来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

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

始终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争斗。

——邓小平

材料二 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历史地位做出了积极评价。

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事业)的救星。

——《国内外邓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概括邓小平由一位爱国青年转化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因。

(2)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从哪些史实可以说明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答案 

(1)原因:

内心涌动着救国救民的激情;在法国艰苦的工厂劳动使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他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传播。

(2)说明: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1997年,中共十五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实践探索:

实施改革开放,在农村和城市推行有效的改革,改变中国农村和城市的落后面貌。

对外实施开放战略,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

改革开放的浪潮,使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解析 第

(1)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国的留学经历对其转变的影响;再结合所学从其本人的爱国热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方面概括。

(2)问,强调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分析即可。

【学思之窗】

1.在已被打倒的情况下,邓小平为什么仍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教材第106页)

提示 邓小平同志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具有一切以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重的崇高品德和博大胸怀,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正像邓小平本人所说: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你怎样看待“两个凡是”的主张?

(教材第106页)

提示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拨乱反正的工作出现了徘徊,为全党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设置了重重障碍。

事实上,“两个凡是”就是要延续“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

3.你认为“一国两制”是不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材第109页)

提示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在中国国内可以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由宪法做出各方面的规定和保障。

两制并存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充分考虑和照顾到了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和繁荣。

“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一国两制”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和最佳方案。

【资料回放】(教材第109页)

读了这段文字,谈谈你的感想。

提示 国家主权高于一切,是不可以商量和讨论的,谁出卖国家主权谁就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就会被人民唾弃,最终失去人民的支持。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110页)

一、本课测评

1.叙述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前期的主要活动。

提示 大革命失败后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与刘伯承领导一二九师,指挥并参加了许多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共同指挥开辟中原战场的战役,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前后为解放西南和和平解放西藏做出了贡献。

在党的八大后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文革”初期遭批斗,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四五运动时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2.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提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他首先抓农村改革,继而推广到城市,创造性地设计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推动了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从思想上解除了很多人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顾虑,使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在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思考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是当之无愧的。

历史功绩:

1981年,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一大历史贡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又一大历史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