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208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

XX县2008年“”XX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

XX县水土保持局

38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XX县2008年“”XX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

项目范围:

XX小流域

项目实施单位:

XX县水土保持局

项目实施年限:

1年

项目第一责任人:

项目总投资:

38.6万元(中央投资27.6万元,地方匹配11万元)

设计单位及资质证号:

XX县水土保持局治理股

(甘)水保资质证丙字049号

设计人员:

石屹峰……………………助理工程师

杨永红……………………技术员

李卫东……………………技术员

工程规模:

项目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5km²;其中:

营造水平梯田14hm²;新修拦沙坝1座,作业便道3km,经济林117hm²,封育治理174.3hm²。

前言

XX小流域位于XX县西南15km的鱼池乡下滩村,地理坐标为:

东经106°16′45″~106°18′50″,北纬33°45′39″~33°42′30″。

流域总面积5.12km2。

近年来,由于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24m2。

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省计委的关心支持下,根据具体要求,我县选定XX小流域作为我县二○○八年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并从二○○七年十月开始组织设计人员对小流域进行了外业调查,按照《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写暂行规定》和有关的技术规范进行了小流域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

现已完成《XX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

目录

1、基本情况…………………………………………………5

2、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11

3、工程设计…………………………………………………15

4、施工组织设计和年度实施计划…………………………34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5

6、效益分析…………………………………………………38

7、项目组织管理……………………………………………41

8综合结论…………………………………………………43

XX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单位

合计

一、建设条件

 

 

1.XX面积

hm² 

5.12

2.XX人口

人 

450

3.农业人口

人 

450

4.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699

5.实测最大24h降雨量

mm 

122.3

6.多年平均大风日数

d 

15

7.多年平均气温

°C 

10.7

8.森林覆盖率

% 

31

9.水土流失面积

km² 

3.24

10.土壤侵蚀模数

 t/(km².a)

2083

11.其他

 

二.设计标准

 

1.工程防御暴雨标准

(p=10%)

mm 

122.3

(p=20%)

mm 

150.5

2.造林保存率

 %

80

三.工程规模

 

1.综合治理面积

 km²

3.05

基本农田

 hm²

14

经果林

 hm² 

117

种草

 hm² 

封禁

 hm² 

174.3

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座 

塘坝

拦沙坝

1

蓄水池

排灌渠

km

0.1

3.田间道路

km

3

四.工程量

 

2560

1.主要工程量

万m³ 

21.4

土方量

万m³  

21.4

序号及名称

单位

合计

石方量

万m³ 

0.037

混凝土方量

m³ 

60

2.主要材料

 

水泥

t 

20

钢材

t 

油料

t 

炸药

t 

树苗

万株 

1.76

种籽

 t

4.所需劳力及设备

 

总用工日

 万工日

0.5

年均用工日

万工日 

0.5

年均出工日

 工日

11

机械施工量

台班

年均机械用量

台班 

5.施工期限

 年

1

五.工程效益

 

1.年拦蓄泥沙量

万t 

0.98

2.年拦蓄水量

万m³

3.79

3.林草覆盖率

% 

91

4.经济效益

万元 

104.4

六.经济指标

 

1.静态总投资

万元

38.6

工程措施

万元 

17.6

植物措施

万元 

17.6

其他措施

万元 

0.52

其他费用

万元 

1.81

基本预备费

万元 

1.1

差价预备费

万元 

0

2.综合经济指标

 

单位面积投资

万元/km² 

7.5

单位面积总经济效益

万元/km²  

20

内部收益率

1.4

效益费用比

 

1.51

1.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1.1.1XX概况

XX小流域属嘉陵江一级支流XX河流域。

流域东临鱼池乡上摊村河,南接显龙乡姜家湾,西依下三房,北以大坡山为界。

流域南北长3.7km,东西宽2.1km,流域面积总5.12km²。

水土流失面积3.24km²,海拔981-1343米之间,相对高差362米,XX为中部黄土山塬峡谷区,谷坡陡峻,岩石裸露,网状分布,黄土覆盖层较厚,水土流失严重。

1.1.2地质地貌

(1)地质:

XX小流域地处秦岭海槽褶皱带,属古生代未期秦岭地槽褶皱成山体断裂下沉的构造盆地,由于多次造山运动影响,流域内地质多呈红色砂砾岩,砾状砂岩夹质粉砂岩,石英岩、粘土质岩等,岩石山体表层广布有黄土与黄土状岩石碎屑残积物覆盖,即现在的主要耕作层。

(2)地貌:

XX小流域处于中部河谷丘陵盆地区,经过长期侵蚀切割分成目前网络状沟谷、坡、梁结构。

流域沟道总长7km。

沟壑密度1.4km/km²,沟道比降1.7%。

根据XX小流域坡面情况分析,3.4.5级坡度居多,地面较平的山坡15--25度分布在山坡、山梁等部位。

不同坡度统计表(hm²)

1

<5°

45.7

2

5°--10°

19.7

3

10°--15°

136

4

15°--25°

172.6

5

25°--35°

121

6

>35°

17

1.1.3土壤

XX小流域主要土壤有棕壤土、褐土、红粘土。

棕壤土多分布在坡积、残积或黄土母质上发育形成的地带,土壤表层主要有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等,土层较厚,土壤发育层次明显,PH值5.5──7,有机质含量在4%以上。

褐土主要以典型褐色土、黄僵土、石灰质褐色土为主,多分布在耕种的坡地上,红粘土主要分布在陡峻的荒山荒坡地带,PH值8.0左右,土壤熟化成度差,土层薄,肥力不足,土壤侵蚀严重。

1.1.4植被

XX小流域由于山大沟深,新生沟壑区内岩石深切,所属植被多分布在坡陡、沟深、土层薄的山地或梁峁,植被种类多为松树、柏树、刺槐、狼芽刺为主的乔木林和灌木林。

流域内现有乔木林158hm²,占林地面积45%;灌木林176.6hm²,占林地面积50%;疏幼林地16.7hm²;占林地面积5%。

植被覆盖度69%,森林覆盖率31%。

1.1.5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XX土地总面积5.12km²,其中:

梯坪地25hm²,占总面积的9.6%;坡耕地131hm²,占总面积25.6%;用材林158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31%;灌木林176.6hm²,占总面积34.5%;疏幼林16.7hm²,占总面积3%;非生产用地4.7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0.9%。

流域内人均土地1.14hm²,人均耕地0.35hm²。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利用不合理,主要是坡耕地多,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思想观念还没打破,无支柱产业,因此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合理利用坡耕地资源、是发展流域经济的根本出路。

1.1.6气候特征

XX小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流域多年平均气温10.7℃,日照时数1969小时,≥10℃有效积温2993.6℃,年平均蒸发量1239mm,无霜期181天。

早霜期出现在10月初,晚霜期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日极端最高气温36.8℃,日极端最低气温-15℃。

该区年均降水为699mm,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55%,多以暴雨形式出现,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为122.3mm。

1.1.7河流水文

XX小流域所属水系为嘉陵江水系三级支流,年径流模数为0.8万m³/km².a,年径流总量4.1万m³。

1.2社会经济状况

1.2.1人口与劳动力

XX小流域辖1乡(镇),1个行政村、3个村民小组、89户、450人,人口密度88人/km²,人口自然增长率0.8%,农业人口450人,劳动力158个。

1.2.2农村各业生产

(1)农村产业结构

XX小流域内产业结构中以农业为主,林业、牧业为辅,根据2005年XX县统计年报,农业总产值180万元,其中:

农业产值124

万元,占农业总产值69%;林业产值3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1%;牧业产值1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7%;其它产值6万元,占产值5%;人均纯收入1595元/人。

流域内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黄豆,经济作物有向日葵、油菜等.

(2)农业生产

该流域内主要种植有小麦、玉米、黄豆等,种植面积共计156hm²,小麦平均单产3000kg/hm²,玉米平均单产6750kg/hm²,黄豆平均单产1250kg/hm²,人均产粮1968kg,人均基本农田0.056hm²。

(3)林业生产

流域内共天然林158hm²,灌木林176.6hm²,疏幼林地17.6hm²,疏幼林主要近年新造水保林林为主。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森林资源开发不合理,多为原料出售,缺乏综合加工利用,因而产值不高,收入很低,资源浪费严重。

(4)畜牧业生产

流域内畜禽结构以牛、猪、鸡为主,养有生猪约212头,牛约105头,鸡约350只,饲料主要为草场加农作物秸杆和其他农副

产品,主要存在问题有饲料较丰富,但使用不合理,饲料工业缺乏,对牲畜经营管理粗放,饲料报酬低,生产效益不高,商品率低。

1.2.3农村基础设施状况

XX小流域已实现“三通一平,交通便利,乡村道路完善。

1.3水土流失及治理状况

1.3.1水土流失状况

流域内土壤侵蚀剧烈,地貌发育活跃。

侵蚀方式主要以水蚀为主,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3.24km²,占土地总面积的63.3%。

其中:

轻度流失153.3km²,占流失面积的47.27%;中度流失159km²,占流失面积的49.03%;强度流失12hm²,占流失面积的3.7%。

无明显流失187.7km²,占总面积的33.7%。

侵蚀模数为2083T/km²,土壤侵蚀量1.06万吨。

1.3.2水土流失的危害

流域内土壤侵蚀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具体表现为沟蚀、面蚀。

面蚀经常发生在伏耕后的陡坡地中,在暴雨径流的冲刷下,陡坡地形成细沟状的侵蚀沟,造成耕作层土壤大量流失,土壤板结,破坏了土壤氮、磷、钾有机结构,土壤肥力下降,形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由于人为的毁林开荒,乱开滥挖,使稳固沟坡两岸的根网系统死亡从而失去固结土壤的能力。

由于沟道比降较大,沟岸植被破坏严重,在暴雨多发季节内洪水携带大量土壤及泥沙涌入河道,造成河道淤积,水位上升,严重威胁城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着本区经济的发展,治理XX小流域水土流失势在必行。

1.3.3水土保持现状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当地干部和群众对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表现出了极大热情。

截至2004年底,流域内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共兴修梯田25hm²,营造水保林17.6hm²,兴修水利水保工程1座(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