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813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学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学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docx

《知识学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学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学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docx

知识学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淇滨区第一中学活页教案—九年级物理

  九年级物理

  班

  执课教师:

  执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课型

  新授课□

  实(试)验课□

  复习课□

  实践课□

  其他□

  教学目标

  .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

  3.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晶体与非晶体溶解曲线的辨识。

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与辨识。

  2)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

  课前准备

  试卷-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三态

  、物质的状态:

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

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二)、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

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

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3、温度的测量

  

(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使用前认清温度计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c、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d、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

  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温度计构造:

体温表玻璃泡上方有缩口;测温物质为水银35℃—42℃0.1℃①可离开人体读取。

②用前需甩

  实验室温度计

  测温物质为酒精-20℃—100℃1℃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②不能甩

  寒暑表测温物质为酒精-30℃—50℃1℃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

  ②不能甩

  (三)、物态变化

  、汽化和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液体汽化时要吸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降低,因此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a、液体温度的高低: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液体表面积大小: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c、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

  (4)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在相同气压下,不同液体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

  液体沸腾条件:

液体温度要达到沸点,且要继续吸热。

沸腾时要吸热,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5)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6)发生液化的两个条件:

  a、降低温度。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b、压缩体积:

压缩有助于液化;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下,再压缩体积才能使它液化。

  2、熔化和凝固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

  

(2)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它的熔点相同。

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

  (3)熔化和凝固规律

  a、晶体在达到熔点(凝固点)时,继续吸收(放出)热量才能熔化(凝固),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b、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物质由硬变软、变稠、再变稀;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物质由稀变稠、变硬。

  (4)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a、晶体的熔化条件:

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收热量。

  b、晶体的凝固条件:

温度要降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

  3、升华和凝华

  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固体升华时要吸热,可以用升华吸热得到低温。

  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气体凝华时要放热。

  4、水循环

  

(1)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地球上水循环简图(课本)

  

(2)水的循环伴随能量的转移。

  2、

  课堂练习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_____摄氏度,体温计的量程是___。

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温度计前应_______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_____。

  2.如图所示,容器A中装有水,在水中放入另一个小铁桶B,B中也装水,给容器A加热并使A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B中的水是否也可以沸腾?

为什么?

  3.夏天,人们吃冰棍时,看到冰棍周围冒着“白气”;冬天,人呼出“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B.它们都属于汽化现象

  c.冰棍冒“白气”是冰棍先熔化后蒸发形成的,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的水蒸气

  D.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人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4.下列有关天气现象及其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刮风是水蒸气太多形成的

  B.大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霜是地面附近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雪花是高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6.防“非典”期间,常用消毒液加热熏蒸的办法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处理。

从物理上说,对消毒液加热是为了

  ,弥漫到空气中是一种

  现象。

  7.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

  8.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的声音,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是

  后是

  。

  9.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

  。

  3、

  0.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

  ;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

  侧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

  11.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而来的。

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

  。

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

  。

  12.复习课上,老师写下一副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对联。

上联:

“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

“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映的一共性是

  

  。

  二、选择题

  13.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

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用它测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103℃。

如果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19℃,那么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

  A.16.2℃

  B.18.1℃

  c.19℃

   D.20℃

  4.如图2-4,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以判断(

  )

  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

  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15.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

  )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16.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为了(

  )

  A.盐水可使冰的熔点降低  B.盐水可使冰的熔点升高

  c.盐水可使冰的温度升高  D.盐水可使冰的温度降低

  作业设计

  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解决资料后面的问题.

  资料:

如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

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致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①热,使冷冻室内温度②,气态的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致冷剂液化③

  热,液态的致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1)在资料的①、②、③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

  ;②

  ;③

  。

  

(2)小明发现家里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的质量有问题。

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

为什么?

  (3)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能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