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553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docx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docx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学科:

美术

课题

1、灯彩辉映

课时

1课时

集备时间

集备教师

三年级美术教师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黄锦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

教学重点:

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教学过程

旁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猜谜引入,吸引注意。

  

(1)教师出示谜语(有关大公鸡或莲花等)。

  

(2)学生猜后,结合谜语文字出示彩灯让学生观察。

  (3)引出课题:

灯彩辉映。

  2、观看录像,走向生活。

  

(1)观看各种各样的彩灯及灯彩辉映的热闹场面。

  

(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3)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彩灯的造型特点及蕴含的含意。

  (4)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加强体验。

  

(1)学生欣赏范作。

  

(2)讨论范作:

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等。

  (3)教师小结。

  4、探讨做法,学生实践。

  

(1)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灯型设计。

  

(2)创作建议:

可同桌或小组合作设计;选用各种合适的材料制作;设计的彩灯要观赏性强、漂亮、有趣。

  (3)学生进行制作。

  6、作业讲评,课外拓展。

  

(1)师生共同评价作业。

  

(2)参观有关灯展,同时查找有关彩灯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制作灯具的材料。

  (教师)彩灯、录像。

  教学过程

  1、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学生提出有关创作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2)教师提示注意点:

设计图完善;材料的优化组合;创意;安全、时间控制等(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彩灯)。

  2、交流作品,展示创意。

  

(1)学生展示作品。

  

(2)分析作品的创意。

  (3)教师总结评价。

  3、修改作品,力求完善。

  

(1)根据原有的设计做相应的修改。

  

(2)思考:

怎样使彩灯漂亮起来?

  4、举办展览,拓展主题。

  

(1)收集一些谜语挂在灯上。

  

(2)灯谜会,学生观摩、猜谜。

  (此活动可以与班队、儿童节等活动结合起来,也可以再独立安排一课时,看情况而定。

课前

准备

  

 

(学生)设计彩灯的工具材料。

(教师)彩灯、范作、图片、录像等。

教后

反思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学科:

美术

课题

2、台灯造型设计

课时

1课时

集备时间

集备教师

三年级美术教师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黄锦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教学难点:

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教学过程

旁注

教学过程

1.欣赏。

(1)欣赏“长信宫灯”,学生根据其造型判断“这是什么?

(2)教师在简洁的介绍中,让学生了解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艺术品,更是将实用功能与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相结合的照明用具,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灯”。

2.即兴造型。

(1)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个独特的造型,成就别具一格的“人形台灯”。

(注意灯的位置摆放)

(2)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创意台灯,教师及时指出:

这些台灯已模糊了普通台灯结构,在巧妙的共用中,将美观与实用悄悄的结合。

引出课题——创意台灯设计

3.移花接木,创意台灯。

(1)出示一造型优美的高脚酒杯,提问:

如何利用它的特点使其变成一只新颖的台灯?

(2)课件出示源于生活的更多实物:

如雨伞、花瓶、自行车、水果等,小组讨论:

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构“创意台灯”。

(3)小组汇报有趣的创意,课件及时呈现各种“创意台灯”,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

4.细节点亮创意台灯。

(1)欣赏大师作品,思考“感动你的细节在哪里?

(2)课件定格于台灯细节之处,发现一些简单的元素如线、形等都赋予了作品永恒的魅丽,学生思考自己将怎样呈现设计亮点。

5.创作。

要求:

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组合进行设计。

无论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灯,请你在某个细节的刻画中表现设计亮点。

 

6.评价展示。

(1)学生自我展示——介绍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

(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我最喜欢的创意细节。

 

课前

准备

(学生)彩色铅笔、铅笔、黑色水笔。

(教师)课件。

教后

反思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学科:

美术

课题

3、巧折巧剪

课时

1课时

集备时间

集备教师

三年级美术教师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黄锦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2、、对学生进行感知、情感、操作等训练,掌握基本的剪纸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3、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用彩纸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简单的对称或团花图案。

教学难点:

能抓住简单的对称或团花制作方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剪纸作业。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课题

1、 引入蝴蝶

2、揭示课题:

让咋们跟着小蝴蝶一起走进一个神秘的新世界——巧折巧剪。

(二)感受剪纸,欣赏图片(概括解说“剪纸”)

欣赏剪纸图片,教师解说

(三)简单探讨剪纸的艺术特征

(四)了解剪纸分类

1、祝寿用

2、新春佳节用

3、婚丧嫁娶用

4、家居装饰用

(五)为剪纸作品取名,了解剪纸中的象征意义

1、《年年有余(鱼)》

2、《龙腾盛世》

3、《松柏长青》

(六)动手剪一剪。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师错误示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纸方法、画法

2、研究方法(交流:

不同折法、不同画法出来剪纸作品效果完全不同)

3、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学生作业展示、评价,情感教育

(七)课外拓展

欣赏有关剪纸纹样、形式的相关图片

课前

准备

教后

反思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学科:

美术

课题

4、绿色家园

课时

1课时

集备时间

集备教师

三年级美术教师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黄锦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学会用绿色绿化家园。

2.学习用折剪纸的方法,表现各种树的外形,感受不同树的造型美感。

3.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剪纸造型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学习折剪纸材树,培养学生有爱绿护绿的兴趣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折剪树的各种具体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旁注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山林绿化、绿色家园的摄影图片,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

   (教师)收集有关绿化家园的图片、海报,制作成课件,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1)看图谈感受,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与学生课前收集的绿色家园摄影图片欣赏相结合,直观感受绿色的美。

请学生讲讲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了解植树绿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说说植树节的由来及时间。

提问:

3月12日是什么节日?

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

   (3)揭示课题《绿化家园》。

   2.探究新知,学习对称剪方法。

   

(1)教师出示一张绿色的纸,提出问题:

一张彩纸怎样才能变成一棵树,用什么办法?

   

(2)学生得出结论:

以彩纸做材料,用折、剪等方法,可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

   (3)教师示范用对折法剪“树”。

   强调先沿对称轴画半棵树,再剪。

   (4)学生试着剪纸。

   (5)认识不同树的外形特征。

   看课件《各种各样的树》,说说你能识别哪些树木,说出他们的外形特征。

   (6)分组讨论:

剪纸的树形可以有哪些变化?

   (7)小结。

   3.学习用四连折法剪树。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集体创作纸贴画《美丽的大森林》。

   

(1)创设情境:

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图片。

   

(2)学生分组,集体创作用折剪方法剪树,然后粘贴在黑板上或长卷纸上,组合成美丽的大森林。

教师巡回辅导。

   5.作业展示,互相评价。

课前

准备

(学生)收集山林绿化、绿色家园的摄影图片,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

   (教师)收集有关绿化家园的图片、海报,制作成课件,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等

教后

反思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学科:

美术

课题

5、生动的表情

课时

1课时

集备时间

集备教师

三年级美术教师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黄锦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通过表演、观察、研究人的各种表情,了解喜、怒、哀、

惊不同的特征。

 

2.操作领域:

引导学生用绘画、剪贴的形式来表现,能抓住不同表情的特

征,学会用概括、夸张的手法进一步表现人面部的表情。

3.情感领域:

学会运用丰富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对

人类的热爱及责任感。

 

教学重点:

能抓住不同表情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大胆表现人物的丰富表情。

教学过程

旁注

1.组织纪律,安定情绪,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2.听音表演。

听一听:

大笑、嚎叫、叹气、哭泣等声音。

演一演:

根据声音做出表情,并谈谈感受。

教师用数码相机拍下学生的各种表情。

3.感知引趣。

①播放刚拍的数码相片,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及图片资料等。

让学生直观人物基本的面部表情。

揭题——《生动的表情》。

②引导观察人物的表情特征,课件展示人物由远及近面部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不同人物面部的眉、眼、嘴等主要表情特征。

③欣赏艺术家作品中的人物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

④欣赏儿童线描写生作品,与真实的学生图片进行对照。

分析如何用明晰夸张、想象的艺术形式表现人物的眉发、眼睛、嘴巴等主要特征。

4.尝试探趣。

以两人为一组,把学生分成各个合作小组。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大胆自由的线描写生。

教师巡视中给予鼓励与及时提示。

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太小、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的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采用整体评价的形式表扬优点,点出存在的问题。

并提些建设性的建议。

评价点主要放在构图是否合理、造型是否准确、线条是否肯定流畅上。

课后请学生选择搜寻各种表现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

 

课前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小镜子一面、各种绘画工具,卡纸、剪刀、胶水、若干圆形的空白脸型卡片,若干副眉、眼、嘴的造型(每组6副) 

教后

反思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学科:

美术

课题

6、我们爱劳动

课时

1课时

集备时间

集备教师

三年级美术教师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黄锦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爱劳动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浙江版本美术教案)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我们爱劳动”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浙江版本美术教案)我们爱劳动。

教学难点:

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教学过程

旁注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1)教师用课件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

启发学生:

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

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当时的心情怎样?

   

(2)学生回忆并交流。

   2.欣赏感受。

   

(1)教师用课件出示作品《夯歌》,请学生欣赏讨论:

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

   

(2)教师小结:

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优美动态。

   (3)小组活动:

在小组内欣赏其他绘画作品,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种劳动动态及特点。

   3.研究体验。

   

(1)设问:

人在劳动时身体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体验:

同桌互相模拟动态并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3)展示:

教师用课件演示人体劳动时的动作变化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

   (4)小结:

任何动态都有他的动态特点,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发生位置关系。

人在活动时都有身体的活动趋向,从而身体产生了不同趋向的线,这就是动态线。

绘画时抓住表现出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很容易表达动态。

   4.尝试练习。

   

(1)作业要求:

用记号笔尝试描绘各种劳动的动态。

   

(2)提出建议:

人体活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可以参考书中的动态线范例。

   5.作品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评价建议:

作品是否表现了劳动时的动态?

线条是否流畅、肯定?

   6.课外拓展。

   观察各种劳动的场景,用速写的形式记录各种劳动动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

   1.欣赏体会。

   

(1)欣赏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教师小结:

选择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可以使画面达到传神的效果。

   2.讨论研究。

   

(1)小组活动:

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作品是抓住劳动中哪些最典型的动作和环境来表现主题的?

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你认为这些作品哪些地方处理得特别好?

   

(2)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3.创作表现。

   

(1)提出要求:

画一画自己从事过的某种劳动。

   

(2)教师建议:

除画出自己劳动时最典型的动态外,还要画出当时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围的环境等。

色彩的使用也应突出主题。

   4.展示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交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2)同学互评,教师小结。

●方案二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揭题。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书中作品《夯歌》、《拾穗》,设问:

欣赏了这两张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课题《我们爱劳动》。

   2.讨论研究。

   

(1)欣赏书中第5页的4幅示范图,小组内讨论:

画中的劳动者是怎样的动态?

   

(2)交流讨论意见,教师小结:

人体运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

   (3)学生模拟某一劳动动作,其余学生观察人体各部位的变化,教师适当示范动态线。

   3.作业要求。

   尝试描绘自己从事过的劳动。

(本课时完成人物的描绘)

   4.交流评价。

   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同学互相评价并提出建议。

   5.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1.表扬提示。

   教师表扬上节课人物动态表现好的学生创作作品。

   2.欣赏启发。

   

(1)欣赏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教师小结:

选择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可以使画面达到传神的效果。

   (3)小组活动:

欣赏分析学生作品,讨论作品是抓住劳动中哪些最典型的动作和环境来表现主题的?

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你认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地方处理得特别好?

   (4)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除画出自己劳动时最典型的动态外,还要画出当时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围的环境等。

色彩的使用也应突出主题。

   3.作业要求。

   将上节课的作品继续添加劳动的工具和周围的环境。

   4.学生创作。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色彩的运用也应突出主题。

   5.交流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同学互评。

   6.教师小结。

   建议学生课后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课前

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教后

反思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学科:

美术

课题

7、爷爷奶奶

课时

1课时

集备时间

集备教师

三年级美术教师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黄锦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的讲解,复习巩固有关美术课堂教学中学过的有关纸版画基本知识和技法,启发

和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纸版画的造型规律,熟悉纸版画的几种常用技法,开拓思维,充分发挥纸张的形态特征,制作出较好的纸版画作品。

教学重点:

是感受纸版画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

认识和掌握纸版画的造型规律和各种常用技法

教学过程

旁注

教学过程:

师: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这节美术课的学习内容是黑白纸版画。

(板书,黑白纸版画制作)

我们在上一节美术课上已经学习了有关纸版画制作方法和有关制作技法。

纸版画制作的工具,材料简便,各种质地、各种厚薄的纸

张都可以用,工具也以剪刀为主,通过剪贴、撕贴就可以印制版画,

效果也很好,同学们兴趣很浓,大多数同学都很好地掌握了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并且课后都能完成一幅质

量较高的作业。

(出示部分学生美术作业,利用投影仪打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与

要求、重点与难点)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哪位同学告诉老师,我们学习的纸版画的最基本技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生:

纸版画最基本的技法是“拼贴法”。

师:

对,纸版画最常用,最基本的技法是拼贴法,是用纸版剪下

物体各部分的外形后,再进行叠贴或平贴,使版画产生凹凸不平的层

次而成为可以印制的底版。

(板书:

拼贴法)

譬如制作一棵大树的图样,要做成纸版面,就应该先画出稿样,

再剪出树干、树枝、树叶,再拼贴起来拓印就可以了。

(利用投影仪出示图例)

同学们想一想,这样拼贴后的版面是靠什么来表现物体的轮廓线的?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生:

课前

准备

(学生)水彩笔、签字笔、记号笔等。

(教师)课件、各种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水彩笔、签字笔、记号笔等。

教后

反思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学科:

美术

课题

8、我家的厨房

课时

1课时

集备时间

集备教师

三年级美术教师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黄锦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新老厨房的变迁,切实地感受时代新貌,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画画家中现在的厨房或想象中的未来厨房,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绘画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厨房、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现厨房。

教学难点:

表现出厨房的细节。

(特别是厨房中常用的物品。

教学过程

旁注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记号笔、铅画纸、线描画工具。

(教师)记号笔、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颜文的色粉画《厨房》,并提问:

画中的厨房与你家的厨房有什么不同之处?

引出课题《新老厨房》。

2、谈话交流。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家的厨房,并说说厨房里的趣事。

3、欣赏启发。

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欣赏体会。

教师重点介绍线描画的表现方法,适当示范线的排列与运用。

4、创作表现。

学生将自家现在厨房的样式用线描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

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教师适当总结评价。

6、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

(教师)各种厨房用品的图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教师出示各种厨房用品的图片,问:

谁能帮老师来布置一个厨房?

2、集体探究。

师生一起完成一个厨房的设计图,在集体探究中学习简单的厨房设计。

3、布置任务。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一件厨房的设计图稿。

4、合作表现。

学生合作进行厨房的想象画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5、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评选最佳作品。

课前

准备

(学生)记号笔、铅画纸、线描画工具。

(教师)记号笔、示范用纸等。

教后

反思

 

荆溪光明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学科:

美术

课题

9、眼睛的创想

课时

1课时

集备时间

集备教师

三年级美术教师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黄锦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了解人类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构造

等一些知识。

2、技能目标,学会刻画亮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及神态。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刻画、讨论交流感受眼睛所表达出的人的精神内涵和保护眼睛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人的亮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和神态的刻画。

教学难点:

亮眼睛的不同的表达方法,眼睛情感意义的表达。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所以今天上课之前,猜一个谜语。

上边毛下边毛,

中间一颗黑葡萄。

(ppt)

师:

谁猜到啦?

学:

眼睛。

(你们真聪明)板书课题大眼睛

二、教学

1、师:

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察同桌的眼睛,告诉我,眼睛由几部分组成?

(ppt图)

学:

眼皮、眼睫毛、瞳孔(你们观察得仔细,真不错)

2、师:

我们来看看这几只小昆虫,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你们是用什么看见

的?

(ppt图)

学:

红黄、红黑、黄黑,眼睛

3、师:

眼睛能帮我们看清身边的事物和美丽景色。

你们都用明亮的眼睛看

到过什么?

(ppt春夏秋冬)

学:

春天来了,小花开了,小树长高了。

(回答得真棒)

4、请大家观察,老师这一张图片。

(ppt)

师:

你们能看出来这是谁的眼睛么?

(引导学生,大人和小孩)从图中这些眼睛,你能看出来他们有什么样的心情?

哪几张眼睛在

微笑?

学:

2、3、4张,开心的样子。

师:

是的,我们的眼睛也是会笑的喔。

师:

那么在这个眼睛里面你们看见了什么(ppt图)

学:

蓝天白云。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