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475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光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月光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月光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月光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月光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光曲教案.docx

《月光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曲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月光曲教案.docx

月光曲教案

《月光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中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着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思想,我是这样设计的:

本课14个生字。

第一课时完成生字、词语的教学,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的大意,并完成课后第四题的练习。

第二课时围绕课后思考题,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目标: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

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c)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2、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音乐导入。

1、同学们,请听。

(播放乐曲《月光曲》)

2、师:

同学们,听过这首曲子吗?

它叫“月光曲”,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即兴创作的。

贝多芬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关于这首曲子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二、)请快速浏览课文一遍,想一想:

这个故事先讲什么?

接着讲什么?

最后讲什么?

(随机板书:

贝多芬、走近茅屋、弹奏一曲、即兴创作)

(三、)谈话激趣:

1、贝多芬作为大音乐家,到各地演出还到小镇上演出,并且无偿为穷苦人盲姑娘弹奏,弹了一曲,又弹一曲《月光曲》,这第二次弹奏的曲子是不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生:

从“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可以看出,他不是早已谱写好的。

2、显然,贝多芬是在小茅屋里乘着兴致把曲子弹奏出来,而后追记的。

我们知道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那么是怎样的情境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名曲的呢?

(四、)教学3——8自然段。

1、请默看3——8自然段,拿笔,看看你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或者哪些标点符号读懂了什么?

在有关句子、词语、标点符号旁写上自己的感受。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3、抽生汇报,并及时指导感情朗读。

生:

我从姑娘说的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

……那该多好啊!

”知道盲姑娘是多么喜爱音乐,多么想去听音乐会呀!

师:

你体会得好。

那么,你能不能把盲姑娘当时那种迫切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

(抽读、齐读)

生:

我还从皮鞋匠说的话中的两个“太”字,读懂了皮鞋匠很爱妹妹,但他不能满足妹妹的要求,心里难过。

师:

体会得好!

他当时的心里只是一些难过吗?

生:

不是的,是很难过。

师:

对,很难过。

难过得……(师指自己的心)

生:

心里很痛。

师:

对,皮鞋匠当时心里隐隐作痛。

那么怎样读这句才能表现出皮鞋匠买不起入场券时心里隐隐痛楚呢?

(指导读好皮鞋匠的话)

生:

我还从盲姑娘说: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知道盲姑娘也很爱哥哥,她很懂事。

师:

你体会得好!

看来,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生1:

我还从贝多芬说:

“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看出贝多芬很同情穷兄妹俩,他是一个大音乐家,但他不拿架子,却还那样热情地要为盲姑娘弹奏。

生2:

我还从六自然段中盲姑娘激动地说:

“弹得多纯熟啊!

感情多深啊!

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知道盲姑娘发现弹琴的人是贝多芬本人的时候,她很惊喜,有些不相信。

生3:

我要补充。

从这里的两个“!

”可以看出盲姑娘确实很激动,她赞美贝多芬的钢琴弹得好。

师:

只是好吗?

众生:

不只是好,是特别好。

师:

从哪个词语能看出?

生1:

从“纯熟”可以看出贝多芬的钢琴弹得特别好,他弹琴的技术很高超,可以说是出神入化。

生2:

我要补充,我认为当时盲姑娘惊喜的原因是她认为此人肯定是贝多芬本人,因为只有贝多芬本人才能把曲子弹得这样纯熟,如果是其他人的话,就不一定弹得这样好。

师:

盲姑娘可是看不见的呀!

她凭什么断定此人就是贝多芬?

生:

盲姑娘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她用心去感受音乐,她懂音乐,她知道只有创作乐曲的本人才能弹得这么纯熟,所以她断定此人就是贝多芬。

师:

你们体会得都很好。

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盲姑娘当时那种赞美、惊喜表现出来呢?

师:

同学们,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后,他作何反应?

众生:

贝多芬没有回答。

师:

他怎么不回答?

他当时怎么想的?

生1:

我认为他不回答的原因是他不想张扬自己,他当时可能在想,还是不回答盲姑娘吧,她喜爱音乐,我就再给她弹一曲吧!

生2:

我认为贝多芬当时听了盲姑娘的话也很激动,他来不及回答,当时他很惊讶:

啊,在这个偏僻的地方,竟然有人这么懂音乐,这个盲姑娘不简单呀!

师:

你们真会想象,会体会。

同学们,贝多芬发现盲姑娘很懂音乐,你们想,“我”懂音乐,她懂音乐,这叫什么?

众生:

这叫“知音”!

师:

对,这叫“知音”。

大家都知道知音难觅呀!

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竟然找到一个知音,而这个知音是正常人吗?

生:

不是的,她是残疾人,是盲人。

师:

对,这个知音不是正常人,是一个才十六七岁的盲姑娘呀!

贝多芬此时的心里能不激动吗?

所以他问盲姑娘……

生齐答:

“您爱听吗?

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出示插图)

师:

此时此刻,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吹起了茅屋里破旧的窗帘。

那皎洁的圆月就在窗外,它那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里来,你们看到了什么?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图上的情景描述出来吗?

生:

我看到了那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里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是那么美丽。

这时,贝多芬不由弹起了琴键,穷兄妹俩听得是那样认真。

师:

文中是怎样描写图上的内容的?

生:

文中第八自然段描写图上的内容。

师:

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轻轻地、美美的读第八自然段吧,让我们细细地体会这清幽的月光下的一切。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八自然段的内容)

(五)教学9——10自然段内容。

(《月光曲》响起)

d)师:

同学们,你们听见了什么?

生:

我听见音乐开始很慢,接着逐渐快起来,最后又快又强。

e)这段曲调是贝多芬用钢琴弹奏出来的,文中是怎样用文字来描述这段曲调的呢?

找一找,找出来画上“﹏﹏”。

f)抽生回答所勾的句子,师随机出示句子: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请大家自由读这几句话,根据你对音乐的理解,体会《月光曲》的曲调可能是怎样的?

(出示选择题)

根据自己的理解,《月光曲》的曲调是(),请选出合理的答案,并说出理由。

A:

舒缓——明快——激昂

B:

明快——激昂——舒缓

C:

舒缓——激昂——明快

(3)抽生选择。

生:

我选择A。

因为月亮开始升起,表明月光下的一切都很幽静,这时,音乐应该是舒缓的;接着,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微云在月光的照耀下飘动着,音乐应该是明快的;最后,风起浪涌,月光下的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音乐应该是高昂激越的。

(4)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来听听《月光曲》,看看曲调同大家的理解是否一样。

(放音乐)

(5)把眼睛睁开,贝多芬用钢琴弹奏出这么美的乐曲,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段曲调表现出来呢?

(6)试读、抽读、范读、再抽读、配乐读。

(六)引导学生联想。

1、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有问题问吗?

生:

为什么皮鞋匠听了贝多芬的《月光曲》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呢?

(抽生解答)

2、引读“皮鞋匠看看妹妹……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3、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抽生解答)

4、引读10自然段。

体会并读好“陶醉”、“苏醒”。

5、同样的音乐,不同的人理解不一样,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

黄老师相信我们五、三班的59位同学,你们听了《月光曲》后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

(放乐曲)

6、抽生谈谈听了《月光曲》后产生的联想。

(七)学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八)总结扩展。

1、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8——10自然段。

2、同学们,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或者是你想对图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心里话?

(随机板书:

有才华、有爱心)

3、同学们,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段乐曲,想听吗?

不过,听完以后要把联想到的景象告诉大家。

(放《苗岭的早晨》)

4、抽生谈谈联想到的景象。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8——10自然段。

2、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听后把联想到的景象写下来。

3、上网或查资料进一步了解贝多芬。

板书:

10、月光曲

走近茅屋

贝多芬弹奏一曲有才华、有爱心

即兴创作

六、媒体和资源:

录音机或多媒体、钢琴曲《月光曲》(三个乐章中最有代表的乐曲剪辑成一分钟曲调)、笛子曲《苗岭的早晨》片断、CAI一套(内含皮鞋匠联想内容的句子、选择题、家庭作业)。

七、教学评价:

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面广、想象丰富,教师引导得法。

不足之处是在引导学生联想时应该多抽几名学生。

八、教学反思:

教学完《月光曲》,我个人认为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重视预习。

上《月光曲》这课前,我提前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进行三查一想:

一查生字表,看看生字出现在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组成哪些新词;二查字典、词典,弄懂自己不懂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三查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一想是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预习中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课堂上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

2.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张扬个性。

《月光曲》这课的情境教学,我主要采用语表情境和音乐帮助想象情境。

第八自然段采用语表情境,学生才能把当时的情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第九自然段采用音乐帮助想象情境,学生才能体会乐曲由舒缓到明快到激昂,从而才能把九自然段读得有滋有味。

3.以读为主,重视熟读成诵的指导,充分感悟语言。

教学中,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熟读成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4.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所产生的感悟、体验并不全面、合理时,教师及时、积极地指出来,灵活地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

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个性才能得到真正的飞扬。

5.体会联想,拓展思维,创新教育。

联想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非常重要。

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丰富多彩的联想,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使学生对联想的含义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教完全文后,问学生:

“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呢?

”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不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所以,钻研教材,吃透文本是一切生成的基础,也是教学创新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