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汇总.docx
《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汇总.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汇总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适应性反应:
肥大、萎缩、增生、化生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2.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偿性肥大:
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
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3.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
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
增强的结果.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
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
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二、损伤
1.变性—-细胞或细胞间质损伤后导致代谢障碍,使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
或正常物质异常积蓄的现象,通常伴细胞功能低下。
a)细胞水肿:
损伤细胞中最早出现的改变,发生于心、肝、肾实质细胞,病变早期,
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光镜下呈红染细颗粒状.
b)脂肪变性:
心、肝、肾实质细胞,电镜下,细胞质内脂肪融合成脂滴;光镜下,病变
细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细胞核被挤到一侧。
(肝脏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
c)玻璃样变:
又称透明变性,是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出现伊红染,均质半透明、无结构的蛋白质蓄积。
分类如下:
d)淀粉样变、黏液样变:
细胞间质内黏多糖、蛋白质蓄积。
e)病理性色素沉着:
F)病理性钙化:
软组织内固体性钙盐的蓄积,光镜下HE染色为蓝色细颗粒聚集。
营养不良性钙化(钙盐沉积于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中或异物内)、
转移性钙化(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调,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中)
发生于细胞内:
细胞水肿、脂肪变
发生于细胞外:
淀粉样变、粘液样变
发生于细胞内外:
玻璃样变、病理性钙化、病理性色素沉着
2、坏死——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死亡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结构自溶,
并引发炎症反应,是不可逆性变性。
(1)基本病变①核固缩、碎裂、溶解;②胞膜破裂、细胞解体、消失;③间质胶原肿胀、
崩解、液化、基质解聚;④坏死灶周围有炎症反应.
细胞坏死标志:
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2)基本类型
(a)凝固性坏死:
坏死组织由于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成灰白或黄白色比较坚实的
凝固体,故称为凝固性坏死.常见于肝、肾、脾的贫血性梗死,镜下
特点为坏死组织的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的轮廓依然保存。
(b)干酪样坏死:
主要见于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由于结核杆菌成分的影响,坏死组织
彻底崩解,镜下不见组织轮廓,只见一些无定形的颗粒状物质略带黄
色,形成状如干酪样的物质,因而得名。
(c)液化性坏死:
组织起初肿胀.随即发生酶性溶解,形成软化灶,因此,脑组织坏死
常被称为脑软化;化脓性炎症时,病灶中的中性粒细胞破坏后释放出
大量蛋白溶解酶,将坏死组织溶解、液化,形成脓液,所以脓液是
液化性坏死物。
好发脑、胰腺、脂肪
(d)纤维素样坏死:
发生于结缔组织与血管壁.是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和急进性高血压
病的特征性病变,镜下:
坏死组织呈细丝、颗粒状红染的纤维素样,
聚集成团.好发结缔组织、小血管
(e)坏疽:
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合并腐败菌感染(是坏疽和坏死的主要区别)。
分为干性、湿性、气性三种,其比较如下。
好发部位
原因
病变特点
全身中毒症状
干性坏疽
四肢、体表
动脉缺血、静脉通畅
干缩、黑褐色、分界清楚
轻或无
湿性坏疽
肺、肠、阑尾、
子宫、胆囊、
动静脉均阻塞
湿润、肿胀、黑褐或边缘分界不清楚
重,明显
气性坏疽
深部肌组织
创伤伴厌氧产气夹膜杆菌感染
肿胀、污秽
蜂窝状、边缘分界不清
重,明显
(3)坏死结局:
1、溶解吸收2、分离排出3、机化与包裹4、钙化
3、凋忙——活体内个别细胞程序性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自溶,
不引发急性炎症反应,与基因调节有关
(1)形态特征:
细胞皱缩,胞质致密,核染色质边集,尔后胞核裂解,胞质生出芽
突并脱落,形成含核碎片和细胞器成分的膜包被凋亡小体
●坏死与凋亡在形态学上有何区别?
坏死
凋亡
受损细胞数
多少不一
单个或小团
细胞质膜
常破裂
不破裂
细胞核
固缩、裂解、溶解
裂解
细胞质
红染或消散
致密
间质变化
胶原肿胀、崩解、液化,基质解聚
无明显变化
凋亡小体
无
有
细胞自溶
有
无
急性炎反应
有
无
三、损伤的修复
1、再生——有同种细胞来完成修复
(1)如果恢复了原来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称为完全性再生。
(2)由纤维结缔组织来完成修复的,称为纤维性修复,属不完全再生。
(3)各类细胞的再生能力
2、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的浸润,
肉眼观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1)肉芽组织由三种成分构成:
①新生的毛细血管;② 纤维母细胞;③炎性渗出成分。
(2)
3、瘢痕组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所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1)有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常发生玻璃样变。
4、创伤愈合-—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组织离断货缺损后的修复过程。
是涉及各种组织再生、
肉芽组织及瘢痕形成的复合组合。
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的比较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伤口状态
缺损小,无感染
缺损大,或伴有感染
创缘情况
可缝合,创缘整齐、对合紧密
不能缝合,创缘无法对合、哆开
炎症反应
轻,再生与炎症反应同步
重,待感染控制、坏死清除,开始再生
再生顺序
先上皮覆盖,再肉芽组织生长
先肉芽组织填平伤口。
再上皮覆盖
愈合特点
愈合时间短,瘢痕少
愈合时间长,瘢痕大
5、骨折愈合
(1)四个阶段
第五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出血
1、出血—-血液(主要为红细胞)自心脏、血管腔溢出的过程称为出血
2、内出血——血液蓄积于体腔内称为体腔出血(胸腔、腹腔和心包积血);
血液蓄积在组织间质内可见到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少量出血可形成小出血灶,
较大量的出血可形成血肿,(硬模下血肿、内囊血肿、皮下血肿)
3、皮下出血
(1)直径<3mm-—出血点直径在3—5mm——紫癜直径>5mm—-瘀斑
(2)皮肤、粘膜出血灶的颜色随红细胞崩解后释放出血红蛋白降解的过程而改变。
紫红色→蓝绿色→橙黄色→直至消退
二、充血和淤血
1、充血-—动脉血量流入过多,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
2、淤血——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
(1)
(2)
(3)重要器官瘀血:
a.慢性肺淤血:
常见于慢性左心衰竭,尤其是慢性风湿性心辧膜病引起的左心衰竭。
b。
慢性肝淤血:
常见于慢性右心衰竭,尤其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右心衰竭.
三、血栓形成
1、血栓——在活体心脏和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型成分凝集形成固体
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血栓形成后可溶解
或脱落。
脱落后形成血栓栓子,可引起栓塞和梗死。
可机化和再通。
2、形成条件
静脉比动脉发生血栓多4倍,下肢比上肢多3倍。
3、血栓的类型
类型
形成条件
主要成分
形态特征
白色血栓
血流较快时,主要见于心瓣膜
血小板
白细胞
灰白、波浪状、质实、
与瓣膜壁血管相连
混合血栓
血流缓慢的静脉,往往以
瓣膜囊或内膜损伤处为起点
血小板
红细胞
粗糙、干燥、圆柱状、粘着、
灰白、与褐色相间
红色血栓
血流缓慢甚至停滞的静脉,
静脉延续性血栓尾部
红细胞
纤维蛋白
红、湿润、有弹性、
但易干枯、脱落
透明血栓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循环
纤维蛋白
血小板
镜下可辨
4、血栓的结局
(1)、溶解、吸收、软化、脱落、机化、再通、钙化
(2)、再通——在血栓机化的过程中,由于血栓收缩或部分溶解,使血栓内部或血栓与血管
壁之间出现裂隙,这些裂隙与原有的血管腔沟通,并由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
覆盖,形成新的血管腔,使已被阻塞的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的过程称为再通。
四、栓塞
(1)栓塞与栓子——循环血液中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堵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形成栓塞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2)栓塞的类型
A、血栓栓塞:
是各种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占99%以上.
肺动脉栓塞 来自体循环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栓子常栓塞于肺动脉.
(引起此栓塞的血栓栓子95%来自下肢深静脉)
体循环动脉栓塞 左心及体循环动脉系统的血栓栓子,可引起全身口径较小的动脉分支的
阻塞,但以脑、肾、脾、下肢等处最为常见,引起器官的梗死。
B、脂肪栓塞:
常见于长骨粉碎性骨折、严重脂肪组织挫伤、脂肪肝挤压伤
C、
D、羊水栓塞:
常见于分娩过程中,羊水栓塞的证据是尸检时在肺动脉小分支和肺泡毛细血管
中见到羊水成分。
五、梗死
1、梗死——器官或组织由于动脉血流阻断,侧支循环不能迅速建立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
2、
3、梗死的类型
(1)贫血性梗死 发生在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和脑组织。
因梗死灶含血量少,故呈灰白色。
梗死灶的形态取决于该器官的血管分布,如脾、肾的动脉呈锥形分支,故梗死灶也呈锥形,尖端朝向器官中心,底部靠近器官表面;肠系膜血管呈扇形分支,故肠梗死呈节段状;冠状动脉分支不规则,故心肌梗死灶形状不规则,呈地图状。
(2)出血性梗死
A、出血性梗死发生的条件是:
①组织结构疏松;②双重血液供应或吻合支丰富;
③动脉阻塞的同时静脉回流障碍.
B、出血性梗死常发生的器官为肺和肠。
第六章炎症
一、炎症
1.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子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所生的防御反应。
2、血管反应-—炎症的中心环节,主要特征是:
白细胞渗出和液体渗出
3、炎症的原因:
(1)、生物性原因:
最常见
(2)、物理性原因(3)化学性原因(4)免疫反应(5)坏死组织
4、炎症介质:
(1)、部分来自白细胞:
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溶酶体酶、细胞因子
(2)、部分来自血浆:
缓激肽、补体成分、纤维蛋白多肽、
(3)、作用:
发热、趋化性、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5、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常见于心、肝、脑等实质性器官的某些
感染和中毒,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
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如支气管肺炎。
(3)增生:
①炎症局部组织;②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③数量增加.
6、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局部: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全身反应:
有发热、嗜睡、厌食、凝血因子合成增多及白细胞的改变。
7、炎症的临床类型
(1)、四种类型:
超急性炎症、急性炎症、亚急性炎症、慢性炎症
二、急性炎症
1、急性炎症的病理变化:
(1)、
(2)、血管通透性增高
(3)、白细胞渗出:
A、化脓杆菌感染与中性粒细胞有关,病毒感染以淋巴细胞核单核细胞
为主,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则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B、吞噬作用:
指白细胞到达炎症灶吞噬病原体和组织崩解碎片的过程。
C、炎症细胞的种类:
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嗜酸性细胞、
嗜碱性细胞、肥大细胞
2、急性渗出性炎症的类型
根据渗出物的成份划分:
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
(1)、浆液性炎症
概念:
以浆液渗出为主
好发:
浆膜、粘膜、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等处
(2)、纤维素性炎:
概念:
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
好发:
于粘膜、浆膜和肺脏。
病变特点:
假膜性炎--发生在粘膜时,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其下的坏死粘膜组织形成
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
如咽白喉的假膜牢固附着于粘膜面不易脱落;
而气管白喉的假膜较薄而浅在、易脱落→窒息、危及生命。
绒毛心-——发生在
心包膜的纤维素性炎,随心脏搏动渗出的纤维素被牵拉成绒毛状。
(3)、化脓性炎
概念:
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炎症。
主要类型:
(1)表面化脓和积脓
浆膜或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化脓性尿道炎、化脓性支气管炎
脓液在浆膜腔或胆囊、输卵管内积聚→积脓empyema
(2)蜂窝织炎
疏松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下、粘膜下、肌肉间、阑尾。
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3)脓肿
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特征:
组织发生溶解坏死,、脓腔形成
由金葡菌→→产生毒素、血浆凝固酶→→组织坏死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并释出酶液
化坏死组织、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素→→炎症病变较局限,形成脓腔.
(4)、出血性炎症--炎症时由于血管的损害特别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
细菌
毒素
化脓菌
菌血症
+
—
—
毒血症
—
+
—
败血症
+
+
-
脓毒血症
+
+
+
3、急性炎症的结局
三、慢性炎症
1.一般性炎症:
炎症息肉炎症假瘤
2.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概念:
在炎症局部形成主要由巨噬细胞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称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肉芽肿可分为异物肉芽肿和感染性肉芽肿,其主要成分是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第十章肿瘤
一、肿瘤
1、肿瘤的概念、形态
(1)、肿瘤--机体局部组织的正常细胞受到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
对细胞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2)、组织形态实质:
由肿瘤细胞构成,是肿瘤的特异性成分。
间质:
一般由纤维组织和血管组成,对肿瘤实质起着支持和营养作用。
(3)、常见大体形态及生长方式:
息肉状、乳头状、结节状、分叶状、囊状、侵润性、
溃疡状伴侵润。
2、肿瘤的异型性
(1)、异型性:
指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其中,
肿瘤的异型性越大,表示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其恶性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3、生长方式:
A、膨胀性生长,是良性肿瘤典型的生长方式,肿瘤常呈结节状,与周围界限
分界清楚,手术易完整切除,不易复发,对器官影响主要是压迫和阻塞。
B、侵润性生长,是恶性肿瘤的典型生长方式。
C、外生性生长,发生在体表、体腔或管道器官腔面的良恶性肿瘤均可呈外生
性生长。
4、扩散
A、局部侵润(直接蔓延):
指恶性肿瘤细胞沿着组织间隙连续性的侵润生长,破坏邻近的
组织、器官。
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
B、转移
含义:
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和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
形成与原发瘤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所形成的肿瘤称为转移瘤.
转移途径:
A、淋巴道转移:
是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淋巴结内转移癌,首先出现在左边缘窦)
B、血道转移:
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血道转移最常见的是肺,其次是肝、骨。
因此,肺、肝、骨的影像学检查,对了解恶性肿瘤是否发生血道转移十分必要。
(在远处器官形成同一类型肿瘤可作为血道转移的可靠依据)
C、种植性转移:
指发生于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
5、癌于肉瘤的区别(详见138页):
A、癌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通常经淋巴道转移。
B、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通常经血道转移.
6、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
A、局部压迫和阻塞:
是良性肿瘤对机体最主要影响.
B、继发性改变:
溃疡、出血、感染。
C、激素增多症状。
恶性肿瘤:
A、继发性改变:
出血、穿孔、感染及病理性骨折。
B、疼痛:
肿瘤可压迫、侵润局部神经而引起顽固性疼痛。
C、恶病质:
表现为极度消瘦乏力,严重贫血,全身衰竭,常致患者死亡(恶
病质通常见于艾滋病、恶性肿瘤、结核病、严重营养不良,肌萎缩等).
D、副肿瘤综合症。
7、恶性肿瘤重要死因:
A、感染:
最常见的致命性感染是肺炎、败血症和腹膜炎。
B、器官衰竭。
C、梗死:
最常见的梗死部位是肺和心。
D、出血:
致命性出血常发生在胃肠道和脑,也可见于肺和腹腔。
E、癌病。
8、良恶性肿瘤区别(详见课本127页)。
记忆口诀:
分化不好生长快,侵润转移加破坏,常有继发和复发,恶性肿瘤就是它.
9、癌前疾病:
A、含义:
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的可能性病变,如长期存在,即有可能转变为癌。
B、几种常见的癌前疾病:
粘膜白斑、慢性子宫颈糜烂、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病、结肠息肉
状腺瘤、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等。
10、早期癌:
A、原位癌:
指当癌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向下侵润者。
是一种最早期的癌.
B、早期侵润癌.
二、常见肿瘤举例
1、良性上皮组织肿瘤:
(1)、乳头状瘤,呈外生性生长,其发生于Hpv感染有关.
(2)、腺瘤,由腺体、导管或分泌上皮的良性肿瘤。
2、恶性上皮肿瘤:
(1)、鳞状细胞癌。
(2)、基底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此癌几乎不发生转移,好发部位,眼睑.
(3)、移行细胞癌,好发于膀胱三角。
(4)、腺癌、
3、良性间叶组织肿瘤:
(1)、脂肪瘤,常见于背、肩、颈、四肢。
(2)、血管瘤(脉管瘤),无包膜,呈侵润性生长.
(3)、平滑肌瘤,最多见于子宫,其次是胃肠道。
(4)、骨瘤,好发于头面骨和颌骨,也可累及四肢。
(5)、软骨瘤。
4、恶性间叶组织肿瘤:
(1)、纤维肉瘤。
(2)、脂肪肉瘤。
(3)、横纹肌肉瘤,见于10岁以下婴幼儿和儿童,好发部位是鼻腔、眼眶、泌尿生殖道等腔道器官.
(4)、平滑肌肉瘤,多见于子宫及胃肠道,易经血道转移。
(5)、骨肉瘤,骨最常见于的恶性肿瘤,常见于青少年,病理性骨折是诊断骨肉瘤的主要依据。
5、区分单纯癌、硬癌、髓样癌
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动脉粥样硬化
(1)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动脉,以动脉内膜脂质沉积、灶状纤维增厚和粥样斑块形成为特征,
致使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引起组织、器官的缺血性病变。
(2)病因:
可控性因素:
a,高脂血症b,高血压c,吸烟d,继发性高脂血症疾病
e,其他因素,如饮食、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心理负担重,压力大等。
不可控因素:
A,遗传B,年龄C,性别
(3)基本病理变化:
脂纹(脂斑):
动脉内膜面可见黄色针头帽大小的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
纤维斑块:
内膜面可见散在不规则表面隆起的斑块,初为淡黄色、
灰黄色,后因斑块表层胶原纤维增多及玻璃样变呈瓷白色,状如凝固的蜡烛.
粥样斑块
继发性病变:
1,斑块内出血2,斑块破裂3,血栓形成4,斑块钙化
5,动脉瘤形成:
是血管壁的局部扩张,不是肿瘤。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病因:
简称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2)临床表现:
1,心绞痛:
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造成的,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
疼痛、憋闷或压迫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持续数分钟。
2,心肌梗死:
只有在心内膜下,梗死才可以引起血栓形成,并发症:
心脏破裂、
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急性心包炎,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
3,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4,冠状动脉性猝死
三、高血压病
(1)缓进型高血压(良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的95%,多见于中老年人):
好发于细小动脉,
按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为三期:
动脉功能紊乱期
动脉硬化期:
细动脉玻璃样变性硬化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
器官病变期:
脑出血:
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发生于基底核、内囊
微梗死,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主要病变是左心室肥大,增厚,乳头肌和肉柱增粗,
心腔不扩张,相对缩小。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2)急进型高血压:
又称恶性高血压,较少见,多见于青壮年.
其病变特点:
细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增生小动脉硬化。
上述病变可累及全身各器官,但主要累及肾和脑,以肾脏病变最为严重,
常因尿毒症而继发身亡
四、风湿病
(1)风湿病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病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风湿性肉芽肿为特征。
最常累及心脏和关节,其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脑和血管等,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
(2)基本病变:
变质渗出期(早期病变),增生期和肉芽肿期,瘢痕期或愈合期。
(3)风湿性心脏病:
常累及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分别称为风湿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肌炎和
风湿性心外膜炎,如病变累及心脏全层,则称为风湿性全心炎.
风湿性心内膜炎:
病变主要累及心瓣膜,以二尖瓣受累最多见,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同时受累,其赘生物为白色血栓,小而不易脱落。
五、心脏感染性疾病
1,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形成体积较大、灰黄或浅绿色,质脆易脱落的疣状赘生物。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其赘生物脱落后最易栓塞的部位是脑.
2,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包炎。
六、心瓣膜病
(1)心瓣膜病表现为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存在,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脏病之一。
第十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好发人群
青壮年
老弱病幼
病变性质
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
病变范围
肺大叶
肺小叶为单位
大体
大片实变
小实变灶散在分布或不规则融合
光镜
弥漫性,以纤维素、RBC、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
散在灶性,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呈化脓性改变
并发症
较少见
多见,危险性大
愈后
好
差
大叶性肺炎:
主要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病变通常累及肺大叶的
全部或大部.
红色肝样变期(发病第3~4天)病变肺叶肿大,暗红色,质实如肝
特征:
肺泡腔大量红细胞及部分纤维素渗出(纤维素丝连接成网),
临床病理联系:
影响肺通换气、发绀等缺氧症状、红细胞被吞噬铁锈色痰、纤维素性胸膜炎
灰色肝样变期(发病第5~6天)病变肺叶肿大,逐渐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
特征:
肺泡腔内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纤维素网,中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少见;
临床病理联系:
中性粒细胞坏死+渗出液+坏死脱落上皮细胞脓痰。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一组以肺实质与小气道受到病理损害而导致慢性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呼气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的统称.
第十三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胃炎
1.定义:
是胃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率高
2.病因:
。
幽门螺杆菌感染
.长期慢性刺激,如长期饮酒、吸烟、滥用水杨酸类药物,喜食热烫或浓碱及刺激
性食物。
十二指肠液反流对胃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