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答题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080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简答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育学简答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育学简答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育学简答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育学简答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简答题1.docx

《教育学简答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简答题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简答题1.docx

教育学简答题1

第八、九章教学

四、筒答题

1.教学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1)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

(2)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4)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教学过程中的规律有哪些?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学生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1)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

(2)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对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3)人们对教学规律对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4.班级授课制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5.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1)目标明确,完成任务; 

(2)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 (3)方法适合,善“启”会“导”; (4)组织教学,具有教学机智; (5)语言清晰,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整合; (6)态度积极,气氛活跃。

6.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的要素有哪些?

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 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

7.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

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8.新时期应该怎样评价学生的学业?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五、论述题

1.论述教学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教师主导和学生主题地位相结合的规律

(3)教学和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

(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2.试论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试论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要求在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符合科学要求 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教 育。

这一教学原则反映了教学具有教育性的特点,要求正确处理教学中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

  

(1)科学性的贯彻。

贯彻教学的科学性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综合考虑。

  

教学内容要反映客观规律和当代最新科学成就,传授科学正确的知识、规范的技能技巧,交 流健康、积极的情感;教学方法要遵循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表述的概念正确、引用的事实可 靠、论证严谨;教学目标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教会学生掌握发现问 题、分析解决问题以及验证理论的科学方法。

  

(2)思想性的贯彻。

贯彻教学的思想性应从教学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学科内 容、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素养全面着手b从学科知识内在的思想性出发,挖苦屈其中内在的世 界观、方法论、历史观、价值观、情感、伦理行为规范等思想因素;在教学方法上,有意识地结 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自觉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 的各个环节中,并以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与道德修养影响教育学生。

4.简述我国中小学教学的新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和讨论法;     (3)练习法;     (4)实验法;     (5)演示法;     (6)实习作业法;     (7)参观法;     (8)读书指导法。

5.我国小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如何来改进?

问题:

(1)教学观念:

陈腐的教学任务观

(2)教学方法:

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3)教学评价:

阻碍师生共同发展 .

改进:

(1)转变观念---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 

(2)改变方法---找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组合(3)变革评价---建构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体系 .

六、实例分析

1.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

"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

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

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如何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吗?

为什么?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

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下面是两位年轻教师关于教学的对话,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小李、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老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

小李对小张说:

“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气氛,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

上周公开课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

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

”小张说:

“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功夫。

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教学录像,悉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时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上。

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

”结合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否赞成小李的教学观?

结合所学教学理论加以分析;

(1)我不赞成小李的教学观。

小李出发点是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却忽略了两点:

一是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上好一堂课仅注重气氛热烈是不够的。

①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小李仅仅关注学生,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缺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刻性。

 

②上好一堂课除了气氛热烈,还应做到口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任务和重难点,使学生巩固每节课学到的知识。

(2)为什么小张老师上课的教学效果不太好?

请从选择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1)小张上课的问题是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差异。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情感的人。

特级教师所教的学生和小张所教的学生是不同的。

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相互提高的动态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

小张在教学中遵照特级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就会束手无策。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和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调节教学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一位教师在讲授《植物的果实》一课时,课前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里来。

学生带来的梨、苹果、香蕉、花生、核桃、葵花子、胡萝卜等。

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对胡萝卜是不是果实,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出:

“当你对一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它类似的东西和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

答案就很容易找出了。

”他拿起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问道:

“它们有哪些东西相同?

为什么它们是果实呢?

“都能吃。

”一个学生回答。

“能吃。

对,但不一定所有果实都能吃。

”教师说。

“都是树上长的。

”又一个同学说。

“苹果和梨都是树上长的,但不是所有的果实都长在树上,花草也有果实。

”教师说。

“都是开完花结的果。

”又有一个同学说,教师立即加以肯定。

“都有核儿。

”——一个学生猛然想起,脱口而出。

“是吗?

那就要观察它们的构造了。

”教师说:

“好,切开来研究研究。

切开后,教师问:

“那核儿是什么?

知道吗?

”“是种子。

”同学们回答。

教师:

“它的内部构造都有种子,种子是繁殖后代的,那么种子以外这一大部分叫什么呢?

“叫果肉。

”一个学生回答。

这时,教师总结:

“对,平常我们叫它果肉,最外面一层叫皮,但科学的叫法,把种子以外的都叫果皮。

”我们都知道开花结果,果实都有两部分,那就是果皮和种子。

是不是果实,主要看里面有没有种子。

又问:

“胡萝卜里面有没有种子呀?

“没有种子,不是果实。

”学生回答。

试阐述以上这个案例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结合材料分析这种教学方法有何价值?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1)这个案例主要运用了中小学常用的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以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2)它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活动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

(3)运用谈话法时,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要把谈话主题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要灵活掌握谈话技巧,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具有思考余地,对问题的提出要简明扼要,忌模棱两可及暗示性,要启发学生思考,并做好谈话总结等。

 

4.张老师在教“圆周率”时,她先将全班分成八个小组,给每个组一根铁丝、一把尺子,然后叫各个小组的同学动手操作,先测量出铁丝的长度,再将铁丝围成一个圆圈,用尺子测量出圆圈的直径,用铁丝的长度(即圆周)除以其直径,求出得数;再次,叫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报告本小组探讨的经过与结果,结果发现各个小组求出的得数几乎一样,最后张老师说“这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就叫着圆周率”。

请你根据所学的教学理论评析这一教学片段,指出张老师贯彻了什么教学原则,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并说明理由。

教学原则:

 

(1)贯彻了启发性原则。

材料中,张老师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谈话等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独立的解决问题.最终圆周率。

(2)循序渐进原则。

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圆周率是什么。

而是先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结果.然后通过谈话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明白。

 

教学方法:

材料中张老师主要运用了实验法。

张老师先安排同学们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得出结论。

这体现了实验法。

张老师布置了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自己操作得出结论,体现了分组讨论法。

 

七.设计题

试设计一节新授课的教学流程,题目自选,要求程序清晰,方式妥当

新授课教学流程 

1、自学——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自学就是学生在学案问题(或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自学教材,不准讨论。

自学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防止对照教材找学案问题答案的倾向。

在此基础上,完成提纲中的问题(限时)。

 

2、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 

自学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限时)。

 

3、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 

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

 

4、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

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

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第十章、第十二章德育论与班主任工作复习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任务。

培养爱国、守法、明德的公民;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者;使少数优秀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

2简述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3简述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即“两化”。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4简述运用说服法的要求。

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5简述运用奖惩法的要求。

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切忌体罚、心罚,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发扬民主,注重实效

6.简述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4)组织学生采纳家劳动和其他社会劳动   5)指导本班班委会、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   6)作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7)评定学生操行

7.简述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

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级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

 

(1)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 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3)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8.简述班主任的工作原则。

(1)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2)激励性原则;(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原则;(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6)积极开拓创新的原则

9.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及培养。

特征:

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培养: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和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0简述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高尚的思想品德;鉴定的教育信念;家长的心肠;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善于待人接物。

四.论述题

1.根据德育原理,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德育工作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

之以行”的理解。



(1)知、情、意、行是构成品德的基本心理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和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

 

‚

(2)四要素相互作用 

在德育过程 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3)德育过程是统一性和多端性的统一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典型。

(2)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3)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

五、案例分析题

1.班级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让班级活动开展得更成功,班主任

王燕为班级选了一篇课文,改写成了剧本。

学生拿到剧本的时候,王燕听到有人小声议

论:

“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

”“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吧。

”“我

可不想演。

”听到这儿,王燕的心一沉。

下课,王燕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

课本剧的想法。

她说:

“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

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

”她的话让王燕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

都“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

于是,王燕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这位学生。

她高兴地接受

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班主任做参谋。

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班

主任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问题:

就这个班级活动案例,谈谈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管理班级活动。

班主任在组织和管理班级活动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学生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急早的发现,作相应的处理,使活动能够继续的进行。

班主任应大胆的做到权利下放,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信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2.初二的时候,我的数学总是考不好。

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

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米。

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

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

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

“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

”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

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

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

“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

”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

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

“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

”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

“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

”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去上学,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地进行德育工作所必需的。

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而是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

3.有一位学生向班主任报告自己在班上丢了一本字典。

班主任听后,气不打一处来,于是让全班50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1名学生入选。

当这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时,班主任举起手中的选票说:

“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班主任的做法对吗?

试依据班主任工作的原则谈谈你的观点。

⑴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⑵分析:

该班主任对于“班级里学生丢字典”事件,采取了学生“投票”选“贼”的办法,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这是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没有做到对学生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这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有悖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4.一位校长刚上任,为了使学校的教师分工明确,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把教师一分为二:

一部分擅长于学科教学,学科知识广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专门从事学科教学;另一部分擅长与学生打交道,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善于转化后进生的教师,专门从事学生德育工作。

问题:

这位校长的做法对不对?

为什么?

六、设计题

试设计一份主题班会方案,题目自拟

6. 感谢有你——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主题:

感谢有你……   

  教育目的:

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东西也不属于你个人,请珍惜生命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请珍惜他人为你的努力和付出,请常常报有一颗感恩的心。

     时间:

2005年12月7日     主持人:

朱烨丁奕豪   

  主要内容:

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爱着我疼着我。

     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

   

  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因为是你们一点点装饰了我的人生     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你生命中的拥有,感恩你身边的人     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所有的所有,听一听**同学的心声,感受她心中的恩诗朗诵《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三、听了朗诵后,互动活动:

说出最让你感动的事(请几位学生讲述)   

  四、要学会感谢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而又应拿什么来报孝父母所付出的无数艰辛呢?

   

  小型辩论赛正方:

给父母的报答是精神上大于物质上。

     反方:

给父母的报答是物质上大于精神上   

  五、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应该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恩父母,珍惜自己的至亲,父母的爱是那么的平凡,却又那么的动人,正如丁香花般的默默无闻,却沁人心脾。

男生合唱《丁香花》。

     六、歌曲表演《感恩的心》一句简简单单的感谢却包含了无尽的感动,学会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

     七、班主任讲话   

  在这次“感谢有你”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积极参与,他们都在竭尽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动去打动别人。

他们的节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辩论会非常精彩,手语小合唱也非常感人。

听他们讲述自己感恩的故事,看他们用手语表达自己感恩的心情,作为老师的我心里也涌起一份真实的感动。

我突然感觉,这些曾经在我眼里长不大的孩子竟会如此独立,如此懂事,他们都是些善良纯洁的孩子,他们对他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甚至生命中所有的人都拥有一颗诚挚的感恩的心,他们是想通过这次活动,将自己对于感恩的感受抒发出来,积极影响身边的人也常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或许我们平时都不会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是我们并不是没有必要让身边的人了解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感激,所以这样体验感恩的活动是我们学生和老师所需要的,他们需要一个空间一个舞台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次的活动也在我们班掀起了一阵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的热潮,这说明感恩教育活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已经真正地试着敞开心扉感恩这个美丽的世界了。

第十一章课外活动

四、简述题

1.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2.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3.简述课外活动的作用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

五、设计题

结合自身专业,制定一份小学课外活动计划。

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科学体系,为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发挥潜能,提高素质,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我校特拟定此阅读计划。

 

    二、方法与措施:

    

 1.强化阅读指导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

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

 

    指导课:

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

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