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最后15天核心知识题型补缺补漏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041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最后15天核心知识题型补缺补漏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最后15天核心知识题型补缺补漏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最后15天核心知识题型补缺补漏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最后15天核心知识题型补缺补漏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最后15天核心知识题型补缺补漏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最后15天核心知识题型补缺补漏8.docx

《届最后15天核心知识题型补缺补漏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最后15天核心知识题型补缺补漏8.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最后15天核心知识题型补缺补漏8.docx

届最后15天核心知识题型补缺补漏8

2019届最后15天核心知识题型补缺补漏8 

化学实验基础

1.(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下列关于四个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图一:

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点燃镁条

B.图二:

海水淡化的蒸馏操作中缺少了温度计

C.图三:

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特征蓝色沉淀

D.图四:

酸式滴定管注入Na2CO3溶液之前应检查是否漏液

解析:

点燃Mg条,镁条燃烧放热提供反应发生所需的高温条件,可引发铝热反应,故A正确;蒸馏操作需要温度计,通过控制蒸气温度来判断蒸出物,但海水淡化不需要温度计,只要收集蒸气即可,故B错误;该装置为原电池,锌活泼,作负极,H+作氧化剂,在铁电极上放电,故原电池开始工作后铁电极不参加反应,滴加K3[Fe(CN)6]溶液不会产生特征蓝色沉淀,故C错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不能注入酸式滴定管,故D错误。

2.(2018·北京丰台区调研)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A )

A.除去水中的泥沙

B.用Ca(OH)2和NH4Cl制取NH3

C.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D.配制100mL

0.1mol·L-1NaCl溶液

解析:

泥沙不溶于水,应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不能用蒸发,A错误;实验室用Ca(OH)2和NH4Cl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备氨气,同时还有氯化钙和水生成,B正确;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各个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因此可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C正确;可以用100mL容量瓶配制100mL0.1mol·L-1NaCl溶液,D正确。

3.(2018·江西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

A.制备无水氯化铁

B.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

C.制取少量NH3

D.比较NaHCO3和

Na2CO3的热稳定性

解析:

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水解吸热且生成的氯化氢易挥发,所以直接加热不能得到氯化铁晶体,A错误;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需要在烧杯中稀释并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B错误;浓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

NH3+H2O

NH3·H2O

N

+OH-,加入CaO,使平衡逆向移动,同时反应放热,促进NH3·H2O的分解,可以利用该装置制备少量氨气,C正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要比较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需要把碳酸钠放在大试管中,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中,D错误。

4.(2018·重庆綦江中学模拟)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用主要仪器及试剂合理的是( C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仪器

所用试剂

A

配制240mL0.1mol/LNaCl溶液

250mL容量瓶、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NaCl固体、蒸馏水

B

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

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铁架台(带铁圈和铁夹)

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

C

制备少量NH3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生石灰、浓氨水

D

检验溶液中的S

试管、胶头滴管

稀盐酸、

Ba(NO3)2

溶液

解析:

需要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的质量,还要用烧杯溶解NaCl固体,A错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B错误;生石灰消耗水,生成氢氧化钙使溶液中c(OH-)增大,同时放热,促进氨水分解,C正确;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排除S

的干扰,D错误。

5.(2018·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模拟)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A.甲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CO2

B.乙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C.丙用于模拟生铁的电化学腐蚀

D.丁用于蒸干AlCl3溶液制备无水AlCl3

解析: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使用稀硫酸和碳酸钙,原因在于两者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附着在碳酸钙表面,使反应难以进行,所以选项A错误;实验室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时,应该先将量取的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再转移至容量瓶定容,所以选项B错误;装置左侧干燥环境不发生腐蚀,右侧发生吸氧腐蚀,因为氧气被吸收,所以中间的红墨水左侧低右侧高,选项C正确;蒸干AlCl3溶液的过程中考虑到Al3+的水解,会得到氢氧化铝,再受热分解将得到氧化铝,所以选项D错误。

6.(2018·河南南阳一中模拟)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工艺中NaHCO3的制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

B.装置①也可用于制H2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H2O

N

+HC

D.③、⑤中应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

解析:

由于氨气溶解度大,CO2溶解度小,为了提高产量,所以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3,使溶液呈碱性,再通入足量CO2,可生成大量的NaHCO3,故A正确;装置①是用块状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气体的发生装置,所以可以用块状锌与稀酸反应制H2,即B正确;装置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NH3+CO2+H2O

N

+NaHCO3↓,所以C不正确;根据反应原理可知,③、⑤中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故D正确。

7.(2018·福建莆田模拟)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A.用装置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B.用装置乙制取CO2气体

C.用装置丙蒸发CH3COONa溶液得CH3COONa晶体

D.用装置丁模拟工业制氨气并检验产物

解析:

装置甲中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进行中和热的测定,A错误;纯碱易溶于水,不是块状固体,不能用装置乙制取CO2气体,B错误;醋酸钠水解生成氢氧化钠和醋酸,但氢氧化钠难挥发,因此醋酸又转化为醋酸钠,所以可用装置丙蒸发CH3COONa溶液得CH3COONa晶体,C正确;碱性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氨气是碱性气体,因此不能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物,D错误。

8.(2018·上海崇明模拟)某学生配制0.2mol/LNaOH溶液时,浓度偏小了。

可能的原因是( C )

A.容量瓶中有残留水

B.称好的NaOH发生潮解

C.漏掉洗涤操作步骤

D.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解析:

容量瓶中有残留水,n、V均不变,对实验无影响,故不选A;称好的NaOH发生潮解,n、V均不变,对实验无影响,故不选B;漏掉洗涤操作步骤,n偏小,会导致配制0.2mol/LNaOH溶液时浓度偏小,故选C;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为正常现象,对实验无影响,故不选D。

9.(2018·浙江余姚中学模拟)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S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证明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SO2

解析:

在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钡沉淀,不能证明一定含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钠元素,则该溶液可能是钠盐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故B错误;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则发生反应:

CuSO4+5H2O

CuSO4·5H2O,可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C正确;二氧化硫和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反应都会变浑浊,不能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故D错误。

10.(2018·福建福州模拟)实验室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至分解完全并确定分解产物成分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分解的固体产物可能有FeO、Fe2O3和Fe3O4,气体产物可能有NH3、N2、H2O、SO3和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取①中固体残留物与稀硫酸反应并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残留物一定为Fe2O3

B.装置②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试剂X最好选用碱石灰

C.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并除去SO3和NH3

D.装置④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2气体生成,装置⑤用于收集生成的NH3和N2

解析:

①中固体残留物中也可能还含有FeO,也可能不含有Fe2O3而含有Fe3O4,而不一定只有Fe2O3,选项A错误;装置②的作用是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故试剂X应选用无水硫酸铜,选项B错误;装置③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若有SO3气体生成,则装置③中酸性条件下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并用氯化钡和盐酸除去SO3和NH3,选项C正确;NH3极易溶于水,若分解产物中有NH3,则NH3被装置③中的溶液吸收了,装置⑤中可以收集到氮气,不可能收集到NH3,选项D错误。

11.(2018·北京丰台区模拟)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对应的是( B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沉淀颜色由白变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氢氧化亚铁有还原性,易被O2氧化

B

常温下用铁、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常温下铁、铝不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

C

用玻璃棒将浓硫酸涂抹在纸上,纸变黑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

将Ba(OH)2·8H2O和NH4Cl晶体在小烧杯中混合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变凉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解析:

向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首先生成的是氢氧化亚铁,白色:

Fe2++2OH-

Fe(OH)2↓,然后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

4Fe(OH)2+2H2O+O2

4Fe(OH)3,说明氢氧化亚铁有还原性,易被O2氧化,故选项A正确;常温下Fe、Al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而非不反应,钝化的实质是浓硫酸或浓硝酸将Fe、Al氧化,在Fe、Al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因此实质上是反应的,故选项B错误;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脱水性,因此会产生这种炭化现象,故选项C正确;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变凉,温度降低,可知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选项D正确。

12.(2018·北京丰台区调研)下列“推理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D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推理或结论

A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白烟

NH3遇到HCl时反应生成NH4Cl晶体

B

向碘水中加入CCl4,振荡,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变热

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解析:

浓盐酸和浓氨水均易挥发,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因此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白烟,A正确;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向碘水中加入CCl4,振荡,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B正确;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变热,C正确;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硫,也可能是氯气等,D错误。

13.(2018·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C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相同条件下,用

1mol·L-1的

CH3COOH溶液

和1mol·L-1的盐酸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CH3COOH

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

CH3COOH是弱电解质

B

向某溶液中加铜和浓H2SO4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原溶液可能含有N

C

向某钠盐中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该钠盐为Na2SO3或NaHSO3

D

向浓度均为

0.1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先出现蓝色沉淀

Ksp[Mg(OH)2]>

Ksp[Cu(OH)2]

解析:

同浓度的两种一元酸做导电性实验,CH3COOH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说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小,所以醋酸为弱酸,A正确;铜在酸性条件下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为铜离子,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一氧化氮,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因此原溶液可能含有N

B正确;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为氯气或二氧化硫,则可能为盐NaClO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也可能为Na2SO3或NaHSO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C错误;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越小,加入氨水时越容易生成沉淀,可以得出Ksp[Mg(OH)2]>Ksp[Cu(OH)2]的结论,D正确。

【教师用书备用】

1.(2018·山东淄博模拟)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B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FeCl3溶液中滴入足量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上层液体呈紫红色

氧化性:

Fe3+>I2

B

向NaCl饱和溶液中先通入NH3至饱和,再通入足量CO2

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固体成分为NaHCO3

C

向碳酸钠溶液中先滴入酚酞,再滴加稀盐酸

溶液先变红,后溶液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非金属性:

Cl>C

D

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加入物质X

有白色沉淀生成

SO2一定被氧化

解析:

碘离子被铁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萃取后,进入四氯化碳溶剂中,由于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所以下层液体呈紫色,A错误;氯化钠与二氧化碳、氨气和水共同作用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所以反应后溶液中有固体析出,B正确;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规律,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碳酸钠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碳酸为最高价含氧酸,而HCl并非最高价含氧酸,不能比较氯元素和碳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C错误;向溶有二氧化硫的氯化钡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此过程中二氧化硫没有被氧化,D错误。

2.(2018·福建莆田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所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D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测定同浓度NaA和NaB溶液的pH:

NaA小于NaB

相同条件下,在水中HA电离程度大于HB

B

常温下,用pH试纸测得:

0.1mol·L-1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HS

的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

C

将硫的酒精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热水中得淡蓝色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有光亮的通路

淡蓝色液体属于胶体

D

向X溶液中滴入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无明显现象

X溶液中无N

解析:

等浓度的NaA和NaB溶液,pH:

NaA小于NaB,说明弱酸根离子发生水解,根据越弱越水解,溶液碱性越强,可知弱酸的酸性HA大于HB,选项A正确;题给实验说明溶液显酸性,c(H+)>c(OH-),HS

的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选项B正确;将硫的酒精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热水中得淡蓝色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有光亮的通路,即有丁达尔效应,则淡蓝色液体属于胶体,选项C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检验铵根离子必须加浓的强碱且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选项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