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电子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785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电子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电子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电子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电子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电子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电子稿.docx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电子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电子稿.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电子稿.docx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电子稿

1.打是亲?

骂是爱?

  小龙语文考试不及格,爸爸把他揍了一顿,挨了打的小龙,更加讨厌上语文课。

期末考试,小龙的语文还是不及格,由于害怕再挨打,他索性把成绩单给撕了,躲在同学家里,不敢回家。

  你怎么看这件事?

小龙的父亲对我说:

“打是亲,骂是爱,我怎么就不打邻居的孩子啊?

  一位美国的牧师,他的妻子得了慢性抑郁症,他的两个儿子已经从大学辍学,住在家里接受精神治疗。

他为了满足妻子与孩子的需求,全力以赴地日夜劳作。

他给两个儿子买了新汽车,并为他们支付汽车保险。

他每个周末都带妻子到城里的歌剧院去。

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将自己在家的几乎全部的自由时间,用于照顾妻子和孩子,而他们三人整天呆在家里,一点家务事都不做。

  显然,这位牧师没有意识到,正是他自己的行为,促使了家庭的幼稚化。

他不能理解,爱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活动,爱要求另一个人的完全参与———使用他们的头脑和行动。

他不明白,很多时候,不给予其实比给予,需要更多的勇气。

而且培养独立性要比照顾那些原本可以照顾自己的人,更加是一种真爱行为。

此外,他还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愤怒、不满与期望,这对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几次心理治疗,牧师逐渐明白了以上的道理,并且开始做出改变。

他停止不适当地照料家里的每一个人。

当他的儿子没有参与家务劳动的时候,能够公开表示自己的愤怒。

他拒绝继续为儿子的汽车支付汽车保险费,对他们说:

“如果你们想开车,就必须自己去工作,挣钱买保险。

”他还建议妻子应该自己一个人去纽约听歌剧。

  在施行这些改变的时候,他面临着变成一个“坏人”的危险,而且不得不放弃他以前作为家庭全部需要的提供者所具有的全权控制地位。

一开始,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对他的变化表示愤怒。

但是不久,一个儿子回去上大学了,另一个儿子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并且搬到自己租的公寓里去住,交上了女朋友。

他的妻子开始享受自己的独立生活,按自己的方式成长起来。

这位牧师则发现,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生活也变得更加有乐趣了。

  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博士夫妇在《假如你真的爱我》一书中讲:

  

(1)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

  

(2)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用爱的第一把尺子,衡量父亲打小龙的行为,是非爱行为。

因为打小龙,不能解决他学不好语文的问题。

  父亲打儿子,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

在这种情绪中,含有对自己文化底子薄的羞愧以及对自己随时有可能下岗的焦虑。

这是很不公平的,所以,小龙父亲的行为也是不爱他自己。

  用爱的第二把尺子衡量牧师的前后行为,显然,前者属于非爱行为,因为它们抑制了其他家庭成员自身的情感和精神能力的成长。

经过心理治疗,牧师被修正的行为是真爱行为。

由于他的改变,使得每个家庭成员有了自身发展的空间,逐步承担起他自己应负的责任,助长了每个人的独立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1)

2.人的真爱行为

  我们应当发现我们潜意识中的原始心理需求,然后辨认出我们心理成长的需求,最后学会对自己和心上人施以真爱行为。

  蓉蓉的妈妈发现,看着女儿的脏衣服堆放在那里,如果不去洗,自己心里烦。

如果洗了,自己心里痛快了,因为符合自己的卫生习惯;更重要的是,给女儿节省了时间去学习,自己心里感到踏实,满足了妈妈的心理需求。

为什么让蓉蓉多多学习,成了妈妈的原始心理需求?

因为在妈妈的潜意识里,对于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感到焦虑,自己害怕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拉下来,可是又没有勇气提高自己,于是暗暗希望女儿考上名牌大学,在竞争中取胜,自己也因此产生了成就感。

所以把劲儿往女儿身上使。

  例二,小龙闹着买一双昂贵的耐克鞋,要花费爸爸半个多月的劳动所得,小龙的父亲还是咬了咬牙给他买了。

他为什么这样做?

主要是看见邻居老张家的旺旺有了一双耐克鞋,如果自己的儿子没有,害怕比不上人家,多丢面子呀!

让儿子穿上名牌,满足了父亲的虚荣心,或者说满足了父亲的原始心理需求。

  我们的原始心理需求往往出于本能,但是,要想发现我们心理成长需求,却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因为那是认知的结果。

心理成长的需求表现为个体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心理承受力和责任感的增强。

  什么是蓉蓉和她妈妈的心理成长需求呢?

如果妈妈敢于正视女儿的成长需要,应该不难看出蓉蓉的个人生存能力,比起同龄孩子和她自己的学习能力来讲,均处于低下水平。

应该给蓉蓉机会,帮助她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因为这是女儿心理成长的需求。

同时,如果妈妈能够正视自己害怕落伍的焦虑感,应该设法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以便满足自己心理成长的需求。

  什么是小龙和父亲的心理成长需求呢?

父亲就应该鼓励小龙在学习上多下点工夫,在球场上再加一把劲,增强他的能力和自信心,促使儿子的心理成长。

  辨认出我们自身和心上人的心理成长需求以后,改变我们的行为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中有两个要点:

  

(一)把时间和精力集中放在改进、增强自身能力上面。

  例如,蓉蓉的妈妈参加了电脑学习班,实现了对自己的真爱。

  

(二)控制自己原始心理需求带来的行为冲动,给予心上人发展空间。

  当孩子拒绝修正她/他的行为的时候,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让孩子的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落在她/他本人的头上,他们就会改正了。

  例如,尽管妈妈已经向蓉蓉宣布,她的衣服要自己洗,但是蓉蓉还是攒了越来越多的脏衣服,看看酷爱清洁的妈妈,会不会忍不住去洗。

此刻,是对妈妈的考验。

如果妈妈没有发脾气,而是告诉蓉蓉,把她的脏衣服放到自己房间里,不要影响家里的公共卫生;并且提醒爱漂亮的女儿,明天上学,她怕是没有干净衣服换了,甚至连蓉蓉穿了脏衣服上学,妈妈也只当没有看见。

结果,蓉蓉一定能够学会洗衣服。

更重要的是,她增强了自身的生存本领、自信心和责任感。

因此我们说,妈妈实现了对女儿的真爱。

  做到了以上三步:

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原始心理需求、分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成长需求、学会心理成长的办法,你就学会了真爱。

3.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1.人得到的权力应该与其能负的责任平行;

  2.任何改变孩子行为的措施,都需要家长首先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3.人的行为学习需要正确的反馈。

责任与权力平行

  今天的很多独生子女,从小事事被家长包办惯了,到了应该独立行动的年龄,开始要求独立的权力,却不能负起相应的责任。

于是孩子在长到十二三岁以后,容易同家长发生种种矛盾。

  家庭动力结构

  蓉蓉的家庭系统有三个层次:

爸爸、妈妈和蓉蓉是他们的核心家庭。

爷爷、奶奶同他们住在一起,是她的外围家庭。

而姥爷、姥姥住在城西边,每星期至少互相通个电话,每个月在一起吃顿饭,是整个系统的第三层。

  星期四,蓉蓉在外面玩儿得晚了,回家的路上,才想起忘了拿晚报和牛奶,可是邮局和奶站早关门了。

蓉蓉一进家门,就感到气氛不对。

爸爸脸沉着,问道:

“你下午到哪儿疯去了?

你拿的晚报呢?

牛奶呢?

”蓉蓉知道自己有错,只好闷着头吃饭。

刚刚端起碗,爸爸用筷子指着她的碗,说:

“指望你刷碗,全家就别吃饭了!

”蓉蓉再也忍不住了,大哭着把碗摔在桌上,跑回自己的小屋:

“不吃就不吃!

”这么一来,疼爱孙女的爷爷不干了:

  “连顿饭都吃不安生!

孩子不就今天忘了吗?

她奶奶不是把报纸和牛奶也取回来了吗!

  “都是您老宠的,蓉蓉越来越没样儿了!

”妈妈忍不住开始责怪爷爷。

  两位老人更火了,辛辛苦苦帮你们带孩子还落个不是。

大人吵起来了,妈妈委屈地给姥姥家打电话,全家乱作一团。

  剖析这个家庭“事件”,可看出家庭中的互动关系和连锁反应。

首先,由于蓉蓉承担部分家务,使其他人的生活也跟着起了变化。

奶奶不去拿报、拿牛奶了,只好找爷爷说话。

爷爷趁着奶奶出门,正好读一下午书,现在可好,被没有出门的奶奶唠叨得心烦。

爸爸那天挨了领导的批评,心里窝火,回家看着女儿的表现更没好气儿。

奶奶从来就不放心蓉蓉拿报、拿奶,于是放弃了每天下午聊天,紧盯着蓉蓉。

这下,让她算着了,蓉蓉果真忘了。

等到儿媳妇一下班,老太太赶紧抱怨她给蓉蓉制定的锻炼计划行不通。

本来奶奶就不高兴总是妈妈在家里做主,这下子全爆发出来了。

  蓉蓉还是长不大,并且下意识地承认自己就是不行。

以后在她的生活道路上,尽是这样过不去的坎儿,蓉蓉成了个败仗将军。

  打开来看看

  运用行为心理学的方法,解析蓉蓉家的故事,我们需要特别指出三个关键点:

  

(一)潜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奶奶不放心的提醒,使蓉蓉觉得奶奶是底牌。

人的行为往往是受这种潜意识支配的。

  

(二)情绪能量的转移发泄

  爸爸同他老板的矛盾,奶奶同妈妈的矛盾,并不会因为把气发在蓉蓉的事上而消失。

相反,矛盾只会逐渐加深。

同时,掩盖了蓉蓉失职的问题。

  (三)错误行为得到后果,才会被纠正。

蓉蓉对此事的记忆,是大人拿她出了气,根本不会学到任何正面的经验;人的行为学习需要正确的反馈。

  如果蓉蓉早上没有牛奶喝,第二天她说什么也得记着改。

(3)

4.为何惧怕“早恋”

  “早恋”实在是一个错误的用词。

因为爱情是人类的自然情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爱情的内容和形式是很不相同的。

记得我的儿子4岁的时候,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幼儿园里爱上了同班的丹娇,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女孩。

他们俩经常在一起玩“结婚游戏”。

一个扮演爸爸,一个扮演妈妈,娃娃是他们的“小孩”。

为此,有时方方会和他的男孩朋友麦克打架,因为麦克也喜欢丹娇。

方方5岁上小学以后,就和丹娇分开了,从此,再也没有听到儿子提起过她的名字,似乎大家都把这桩儿童恋情淡忘了。

不久,我们的家从美国南部搬到了东部的新泽西州。

  方方7岁的时候,我带他去华盛顿看艺术博物馆。

儿子站在雷诺阿的一幅小女孩肖像前面,久久不肯离去,问我:

“妈妈,你看她像谁?

”我仔细端详那个金头发、胖脸蛋的法国小丫头,怎么也想不起来我们周围有这么个人,只好摇摇头。

  “丹娇。

”方方噘着小嘴蹦出个名字。

哇,儿子居然还记得她!

原来4岁小儿的情感也不是说丢就丢下的呀!

  8岁的方方开始读小说了。

我相信书上的字,他还认不全,但是故事是能读懂的。

有一天,方方感冒了没有去上学。

吃中午饭的时候,我端了一碗他平日里爱吃的热馄饨,走到他睡的沙发面前。

只见他匆忙地把一本小书藏到被子里去,用小手擦脸上的泪痕。

我吓了一跳,伸手摸摸他的头,正常呀,没发烧。

“怎么啦?

方方,哪里不舒服?

”儿子摇摇头,赶紧接过碗来吃馄饨,避免和我说话,可是被子里的书却掉到了地上。

是ErichSegal写的《爱情故事》。

一本20世纪70年代的畅销书,写得真挚动人,读它总是能让我落泪。

刚刚8岁的儿子,居然已经能够从书中体味失去爱情的痛苦了。

看来,我这个妈妈又一次低估了自己孩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方方的11岁到15岁是在一所仅有男生的寄宿学校里度过的,我只知道他在“性”方面的知识大增。

直到儿子16岁回家,上了男女混校的高三,和一个韩国姑娘黏糊在一起,我才想起来再次提醒他,要对女孩子“负责任”。

哪里知道,方方不以为然地对我说:

“嘿,妈妈,你知道吗,从13岁开始,我的钱包里,永远有一只避孕套。

”我惊讶得半天没说出话来。

  儿子就这样长大了,从幼儿园的“过家家”,到小学的比萨饼约会,到中学的电影院约会,直到大学的独立生活,他都是真心实意地爱恋自己不同阶段的女朋友。

他享受过爱情的甜蜜,也经历了困惑、失望以致绝望的痛苦。

去年他大学毕业以后,回国度暑假,我们俩又聊起了婚姻、家庭的话题,他无限感慨地说:

“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等我研究生毕业了再说吧。

”儿子真的长大了。

  回顾儿子的情感成长,再看看我们这一代人,很少有美满的婚姻,我深深地感到,爱情也是需要从小学习的,甚至是一门营造幸福人生的最重要课程。

(4)

5.恋爱也是学习

  孩子们最关心什么

  “我的女儿刚上初二,爱上了他们班的一个男生,怎么办?

”一位焦急的母亲在广播热线里向我求援。

类似的电话我们接到不少,除了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以外,有女儿的家长,更加害怕自家孩子失去贞操、怀孕。

  其实,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对于爱情的追求和理解,与我们成人有着天壤之别。

在刘达临等人对2600名中学生(男女各半)的调查中显示出,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对于异性交往的认识应该“互相尊重、保持纯洁”的占98%,“互相取悦、得到满足”的仅占2%。

对于异性交往方式,认为“男女应大方地群体交往”占91.1%(男)、95.5%(女);而认为“男女应单独亲密地交往”仅占4.5%(男)、1.7%(女)。

  比起成年人,在青少年对于异性的爱慕关系中,情欲的成分并不多。

学习情感的表达、互相的接受、如何承受被拒绝的痛苦,人与人的心理疆界等等,是他们恋爱的主要内容。

当然,他们对于纯粹的性行为怀有强烈的好奇心。

  谈恋爱耽误了学习

  “我的儿子迷上了他们班最漂亮的女生,原本前五名的学习成绩,一下子就掉下来,真急死人!

”电话那一端,是一位母亲气急败坏的声音。

  在接下去的对话中我了解到,她的儿子上高中一年级。

那个漂亮女生在班里也和其他两个男生玩着同样的游戏,搞得争强好胜的儿子,更加欲罢不能。

但是对于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男孩确实很着急。

在另外一次节目中,这位男孩自己拨通了我们的热线电话。

他经过两个多月的挣扎,终于找回了自己,而且,变得更加成熟了,对自己和女性的了解,也向前迈了一大步。

当然,他的学习成绩,又回升到了原来的水平线上。

  其实,我们发现很多时候,中学生的恋情并不总是拉学习的后腿,有时也能激励他们上进。

为了考上同一所大学,一对悄悄恋爱的高中学生一起努力,互相激励、互相帮助,成绩节节攀高;或者,由于一个女生对于某个男生的“高智商”表示欣赏,使得该男生学习得更有劲了等等。

我们作为家长,也不应该忽略这些积极的因素,对吧?

  学习他人和自己

  说到学习,我们中国人的概念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其实,恋爱也是学习,是学习人与人相处的重要途径。

男孩和女孩谈恋爱,好像是互相照镜子。

  ……在他生日那一天,我送给他一支漂亮的笔,想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他拿到那支笔和我精心挑选的生日卡的时候,脸都红了,连“谢谢”都忘了说,只知道冲我傻笑。

我的心,刚才还缩得紧紧的,看着他笑得那么开心,我也笑起来,心跳得像个小兔子……

他们就是这样,试着做点什么,看看对方的情感反应,再体会一下自己对人家反应的反应,一点一滴地学习着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5)

6.心里有苦就要说

  在美国的电视节目里,不适应青少年观看的内容就更多了。

我的办法是,把美好的作品带给儿子,与丑恶的东西竞争。

  我是个酷爱读书和古典音乐的人,方方自然也养成了读书、听音乐的习惯。

家长的嗜好、品位,是孩子情智发育的原始环境。

比你打着骂着他们学乐器、考级别的影响大多了。

孩子天生具有倾向美好事物的潜在能力。

父母亲热爱美好事物,提供了美好的环境,孩子就能生长得美好。

我们在这本书的后面,为家长开了一个好书、好影片、好音乐的明细单子。

同时注明,作品适合阅读和观看的年龄段。

如果你是真正爱自己孩子的家长,就和自己的孩子一同享受它们吧。

和孩子一同成长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婚与恋学会沟通

  说话用“我”字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倾听是沟通的关键;当对方不愿意改变的时候,你不可能说服他,只能改变自己对他行为的反应。

  难以“牵手”

  前几年,一部描写家庭生活悲欢离合的现实主义电视片《牵手》,在央视一套播出,轰动全国。

其中的男女主人翁:

一对可爱的离异小夫妻,最终也没有能够在剧终的时候牵上手。

也许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在当年的春节晚会上,剧中扮演妻子和丈夫的两位演员站在台上,竟然一面紧紧地手拉着手,一面齐声高唱:

“心里有苦从不说”,真真搞得我啼笑皆非。

  因为,我以为他们夫妻关系的结症之一,恰恰是心里有苦从不说——不会沟通。

所以该着他们牵不上手。

在故事的最后,眼看前妻要嫁给一个连她自己都不爱的男人了,依然爱恋她的前夫钟锐,才在自己朋友的婚礼上喝得酩酊大醉,懊悔地说出来:

  要是你让她觉着你对她完全不在意,不在乎,她凭什么再对你好……大大咧咧,对妻子的感情,对她的付出毫不放在心上,是咱们男人常有的通病……伤人不能伤心,心一旦伤透了,就别想再,再修复……

  如果钟锐的这段话让他的前妻夏晓雪听见了,我保证,她立刻就会投入他的怀抱。

不信你听听,夏晓雪马上要嫁给别人了,还在自己的母亲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

  ……到现在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还跟我说王纯(故事中的第三者),以为我对他们男人那些破事儿就那么在乎。

骨子里的大男子主义,不可救药!

你说,妈妈,我是那种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的人吗?

让我心寒的不是你对别人怎么样,是你对我怎么样,我可以给你做饭洗衣服带孩子,可以什么家务活都不要你做,但我不能爱一个心里根本没有我的人啊,我有病啊……

  钟锐心里可不是没有夏晓雪,是他“心里有苦从不说”,尤其不能对他的妻子说。

  这就是中国文化,是几千年来我们推崇“含蓄”、“隐晦”,推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结果。

  你不表达自己的意思,现在谁还能有时间拼命猜测、揣摩你的心思?

(6)

7.我也要一枝红玫瑰

  我们中国人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要表达,也是表达思想,连夫妻、亲人之间也不例外。

一位中年妇女在热线中说:

  “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有一天晚上,我在外边考试,回家很晚了,天上下着雨,我们家又新搬到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有一段路灯不好,光线很暗。

我下车的时候,真希望看见他打着伞,拿一件衣裳,在那儿等我。

可事实上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你的想法呢?

”“我不喜欢指令性的语言,太直白。

  “不是,你不是指令,你是请求。

”我纠正她。

  “那么别人在接受这种请求,处于这种条件的时候,他的感受,嗯,我也换过位置去想。

如果我跟他说:

你怎么样,你怎么样,他心里……”

  “不,不,不,不,恰恰相反!

”我实在忍不住打断了她的话,“你恰恰在跟他说话的时候,千万别说:

‘你怎么样’,你得说:

‘我怎么样。

’那好,现在我就假装是你,来给你的丈夫打电话,好不好?

”(我要求扮演角色)

  “好,好。

”她笑起来。

  “比如说,你拿起这个电话来,千万别说:

你怎么样。

开口先说:

‘哎呀,今天下雨了,咱们家搬到这个新地方,我心里特害怕,而且我觉得挺冷的,我特别希望你……’这时候才引出自己,‘我什么时候下班,估计什么什么时候就到车站了,我特别希望你,能打把伞,拿件衣服等等我,行吗?

’提请求。

”我再一次强调。

  “哦,换成这样一种方式。

”她若有所思。

  “对!

你千万别拿起电话来,一开口就是你这样,你那样……你接我!

这样不好。

你得表达我害怕,我需要这个,我需要那个,他真的来了呢,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而且你要表达对他的感激。

  “他要是真的那样做了,我当然会感激的。

  “如果你告诉他,你冷,你害怕,你希望他来接你,用我字开头,他会有什么反应呢?

设想一下?

”我企图让她身临其境。

  “哦,我也可以实践一下。

”她又笑了,这一次笑得比较轻松。

  然后,我解释说,其实男人挺愿意觉得自己是个保护者,因为他不害怕,也想不到你会害怕。

知道你需要他的保护,还给你送了衣服,他会感觉也不错。

她同意我的说法。

  在我们下面的对话里,这位听众女士耿耿于怀地继续道出委屈。

情人节那天,她的丈夫下班回到家,告诉她,“我们办公室里的一个小伙子,买了一枝红玫瑰送给他的妻子,好浪漫哇!

”我们的知识女性难过极了,她也想要一枝,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样能让丈夫明白自己的感受和愿望。

我和她,又来来回回地像上面那样演练了两遭,她就是说不出这句话:

  “我也要一枝红玫瑰。

  写到这里,我不免伤感。

我们这批在五六十年代出生、长大的女性,肩上扛着“半边天”,却是如此难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那么男人呢?

40岁以上的男人就更难了。

他们宁愿在公众场所,比赛着说脏笑话,发泄从小被压抑的情感和性愿望,也不肯像年轻男人一样,为了改善自己的情感或家庭生活,投入些精力和时间,真的可悲。

(7)

8.我不可能说服他

  周日,乔治开车和妻子苏姗去新开的跳蚤市场买东西。

由于他们不熟悉那一带城区,乔治开着车,在同样的街上转了好几圈,苏姗知道他找不到路,于是建议:

“亲爱的,停一下车,我下去问一问路。

”“……”乔治闷不吭声,继续开车。

又转了大约10分钟,苏姗实在忍不住了:

“肯定就在附近,让我去问问那个卖饮料的小贩,或许他能告诉我们。

”“……”乔治仍然不说话,脸色却更加阴沉了。

  最终,花了40多分钟,乔治还是自己找到了跳蚤市场,可是两个人买东西的好心情已经荡然无存。

苏姗很委屈,心想:

“问问路,省点时间有什么不好?

这么点儿小事都不听人劝告,以后出了大问题,可怎么办?

”乔治也不开心,因为他觉得妻子不信任自己的能力,“明明我能找到路,为什么非得让我听别人的?

  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常常发生。

尤其是女性,不管对方有无请求,自己觉得别人需要的时候,就要去帮助,总是想说服对方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办法去做。

很多妻子,都有改变丈夫,“使他变得更好”的愿望,结果难免失望。

  在心理治疗和热线服务中,我常常遇到来访者和听众,是为了帮助他人而来。

“徐博士,我哥哥的孩子不爱念书……”“我女儿和她的男朋友吵架……”“您千万想想办法,把这个孩子给我们治一治……”“我的儿子闹同性恋,无论如何得请您说服他……”每逢遇到这种情况,我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说,我只可能帮助一个自己有意愿被帮助的人。

而且,反复告诫我的来访者,“你不可能说服他人,除非他自己有改变的愿望和需求。

  特别是在夫妻关系中,妻子和丈夫好像各自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一端。

如果关系失衡了,通常总有一方感觉特别不舒服,希望改善失衡的现状。

往往是这个人,向我寻求帮助,希望我教给她/他一种办法,改变对方,使得他们的关系跷跷板恢复平衡。

  我无法教给这位女士,如何改变她的先生,使得他“变得轻一点”。

因为在这个失衡的跷跷板中,丈夫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所以没有改变自身行为的动力。

要想让跷跷板恢复平衡,只有一个办法,使得感到不舒服的一方—妻子做改变,改变的最佳途径是:

自身加重。

  加重的办法,不是企图说服对方做改变,而是需要首先改变自己对丈夫的行为的习惯性反应。

例如,不要再幻想丈夫自动去车站接你,然后陷入失望、气恼的情绪。

相反,请求他去接你。

他去了,并且渐渐明白你需要什么,你的感受也会变,你们的关系平衡式才会趋于平衡。

所以,改善自己的要点是:

1、说话用“我”字开始,表达情感;避免用“你”字开始,抱怨对方;2、向对方提出明确的请求,切记不要给指令;3、感谢对方所做的努力。

(8)

9.倾听是主动行为

  我在北京大学执教心理治疗课程的时候,为临床实践的研究生做督导。

几乎所有的学生感到最头疼的是:

不知道和来访者说什么。

其实,作为心理咨询师,首先得要学会如何听,而不是如何说。

居家过日子、谈恋爱也一样,学会倾听,是维护良好关系的要素。

  看见妻子拖着疲乏的脚步下班回到家,眉头紧皱,丈夫知道她肯定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试图帮她消消气。

  妻:

累死我了,一下午谈了三批客户,最后那个女的,挑三拣四,不懂装懂,烦死人了。

夫:

别理她,跟那种人生气,不值得。

(给妻子出主意)妻:

那哪儿行啊!

顾客是上帝,是我的衣食父母!

(觉得丈夫不理解她,烦躁)夫:

那就换个活儿干呗,干吗非得卖房子呀?

(接着出主意)妻:

你说得倒容易,现在找份工作多难啊!

甭管怎么样,每个月我还能拿回家三千多块钱。

都像你的活儿,是轻松,可是每个月那几百块钱够谁花呀?

眼看涛涛就要上大学了,每年的学费就万把元吧?

(觉得委屈,丈夫不理解,还说风凉话,开始抱怨)

  夫:

嘿,你这个人怎么不识好歹?

人家想帮帮你,怎么冲我来啦?

(也动气了)妻:

帮我?

你要是有本事,像隔壁小萍丈夫那样,每月挣个四五千,就真的帮我了。

(接着抱怨)夫:

看着别人好,和他过去!

不就是那几个臭钱嘛?

有什么了不起?

(急了)

  你能想象得出,下面是一场越说越恶的争吵。

起因是丈夫不明白,妻子只是需要他听一听自己倒出的苦水,并不需要他出什么主意。

做出正确的反应,家里就会是另一番景象,比如:

  看见妻子拖着疲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