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OL中级试题库新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642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SOL中级试题库新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TCSOL中级试题库新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TCSOL中级试题库新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TCSOL中级试题库新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TCSOL中级试题库新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CSOL中级试题库新答案.docx

《TCSOL中级试题库新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SOL中级试题库新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CSOL中级试题库新答案.docx

TCSOL中级试题库新答案

国际汉语教师研修课程(TCSOL)

复习资料

项目

评估形式

总分比例

笔试题目结构

考试时间

笔试

闭卷;管理中心命题

30

一、汉语教学与文化知识简答题(10题,共50分)

二、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题

(5题,共50分)

120分钟

I.《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一、汉语教学与文化知识简答

1、请辨析:

“有点儿”和“一点”

答:

“有点儿”:

常用在形容词前作状语,表示消极和贬义。

(例子略)

“一点儿”:

在形容词后作补语,可省略“一”。

在动词谓语后作宾语。

可省略“一”。

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一般用于否定形式。

2、能愿动词后边可以加“了、着、过”吗?

答:

因为“了”表示动作的结束,“着”表示动作开始并持续,“过”表示在过去某一时段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

而能愿动词则表示意愿,动作还未开始,语义矛盾。

3、连动句在教学中的难点是什么?

答:

连续发出的动作的主语必须是同一个对象。

表示目的的动词结构必须放在最后边。

动态助词“了”放在最后一个动词后边。

4、把字句的教学难点是什么?

答:

表示动作对“把”后宾语处置的结果或影响。

没有支配或影响人或事物的作用的动词不能用在“把”字句中。

如:

1、不表示动作变化的“姓、有、是、在、像”。

2、表示身体本身动作的“坐、躺、蹲、睡”3、表示感知的“听、懂、认识、知道、觉得、同意”4、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5、表示开始结束的“出发、开始、继续、完”。

6、表示趋向的“来、回、去、进、出”等。

“把”字句动词谓语后面一定要有其他成分:

“了”“着”(但不能用“过”)或重叠的动词,或补语(但不能用可能补语)。

宾语一定是特指的、听话人可以理解和确认的事物。

否定副词不/没、能愿动词“能、会”等、副词“一直、已经”等,都要放在“把”的前边。

5、被字句的教学难点是什么?

答:

主要表示一个受事者因为受到某种动作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是对于受事者或说话者来说是不愉快的、受损失的或失去了什么情况。

主语一定是特指的。

当语境要求一个受事者在句子中作为一个话题时,这个受事者就出现在句首,而不一定用表示被动意义的“被、叫、让”。

“被”字句动词谓语后面一定要有其他成分:

“了”“着”“过”,或宾语、补语(但不能用可能补语)。

6、简论偏误和失误的区别。

答:

“失误”和“偏误”:

失误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语言错误。

失误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语言错误,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粗心或紧张等,具有偶然性。

第二语言学习者和操母语的人都有可能发生这类错误,而且在错误发生之后有能力进行改正。

所以,它属于语言运用范畴,不能反映说话人的语言能力。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

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

在教学实践中,纠错应该以偏误为对象,进行有效地分析,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了解偏误的成因,进而预测偏误的发生,积极有效地进行教学。

7、简论偏误的类型。

答:

遗漏、误用、误加、错序。

8、简论能源动词“应该”、“应当”、“应”、“该”的区别。

答:

应/应当/应该/该:

意思相近,用法相似,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1)、“应当/应该”后面可以用小句,“应”不能:

大的事情应该/应当大家一起去想办法。

(应*)

(2)、“应”可以用在四字成语中,而应该、应当不能。

如:

应有尽有/罪有应得/理应如此

“该/应当、应该”的不同之处:

(1)、表示情理上的推测时,“该”可以用于假设句的后一分句,“应该”“应当”不能。

如:

如果你再不交作业,老师该(应当、应该*)说你了。

(2)、“该”前可以用“又”或“也”,而“应该”“应当”前一般用“也”。

如:

别玩了,不然又该挨训了。

/时间不早了,你也该休息了。

(3)、“该+有+多”……可以用于感叹句中,而“应该”“应当”不能:

我要是能考过10级该有多好啊/再过10年,这里该会有多大变化呀!

9、简论副词“刚刚”、“刚”、“刚才”的语义及语用区别。

答:

刚/刚刚/刚才

刚/刚刚

刚才

1、表示事情发生在不久以前,不能用在主语前。

刚刚/刚我来到中国*

2、指挨在另一个动作之前发生:

刚一进教室,就有人来找我

3、可以和时量补语一起用:

我们刚刚/刚进来一会

4、可以和形容词、数量词一起用:

这裙子不长不短,刚/刚刚合适

姑娘今年刚刚18岁

5、用“刚刚/刚”的句尾不可以用“了”。

我刚刚/刚回来了*

1、指刚过去不久的时间,用在主语前后都可以。

刚才你在哪儿?

你刚才在哪儿?

2、“刚才”后可以用否定词。

你为什么刚才不说?

,现在才说?

我刚才不想看,现在想看了。

3、可以用在“比”“跟”的后面表示比较:

现在比刚才好一点了/跟刚才一样,他还在生气。

4、“刚才”还可以作定语。

一转眼,他就把刚才的课给忘了。

刚才的电话是打给你的

5、“刚才”句尾可以用“了”。

刚才你干什么去了?

10、简论代词“人家”、“别人”的区别。

答:

“人家”和“别人”都可泛指第三人称。

“人家”还可以用于同位语。

“人家”还可以用于特指第三人称。

“人家”还可以指第一人称。

 

二、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题

1、请辨析:

“我们、咱们”

答:

“我们”可以是包括式,也可以是排除式。

“咱们”一定是包括式。

2、请辨析:

动量词“遍”、“次”

答:

“遍”强调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

“次”只强调动作的次数。

3、请辨析:

”根据”、“按照”

答:

“根据”强调作出判断,采取行动的依据。

“按照”往往有一个参照的标准,表示依据这个标准去行动。

(例句略)

4、请辨析:

“对于”、“关于”

答:

“关于”强调话题所指范围。

可用于句首、句中,也可以用做文章的标题。

“对于”强调对象,以及对人和事物的主观看法。

5、请辨析:

“到底”、“究竟”、“终于”

答:

“到底”“究竟”表示进一步发文的语气。

“到底”还有“毕竟”的意思。

“到底”还有终于的意思。

(例子略)

6、请辨析:

“忽然”、“突然”

答:

“忽然”“突然”都可以作副词。

“突然”还可以做形容词。

作谓语、定语。

7、请辨析:

“再”、“又”

答:

“再”表示将来。

“又”表示过去。

8、偏误分析:

“你中午吃得那么多,现在怎么不会饿呢?

答:

反问句使用上的错误。

这句话是强调否定,因此应该用肯定式。

9、偏误分析:

“去年在加州学习,我有十个同屋,我跟(这)十个最要好的朋友一起住在一个大房子。

答:

“这”不应该省略。

省略后语义不清楚。

10、偏误分析:

“去年的那件事儿到现在还萦绕着我的心里。

答:

应该是“萦绕在我心里。

 

II.《对外汉语教学法》(上)复习资料

一、汉语教学与文化知识简答题

1、在学生学习了“把字句”之后,老师要求学生写一段短文,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里家具都放在哪儿了。

你觉得这个练习设计得好不好?

为什么?

答:

不好。

因为讲放在哪儿了,是静态的,学生可以不说“把”字句,起不到练习的效果。

2、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三个进行搭配或扩展:

条、看、毕业、忍受、不妨、连……也、操场、亲口、忽然、见面

答:

条:

一条鱼,一条马路,一条河,一条裤子,一条项链

看:

看老师,看黑板,看电视,看病

毕业:

毕业没有,毕了业了,毕业了,还没毕业,比没毕业,毕业一年了

忍受:

无法忍受,可以忍受,忍受不了,忍受得了,忍受十分钟,忍受一辈子

不妨:

不妨试试,不妨尝尝,不妨说说

连……也:

连家也找不到,连妈妈都不相信他,连老师都不会

操场:

广场,商场,机场,战场

亲口:

亲耳,亲身,亲自,亲笔,亲手

忽然:

忽然下雨了,忽然倒下了,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见面:

和他见面、见他的面、见了一面、和他见了一面

3、如何理解“适当使用外语的原则”?

答:

初级可以适当用,尽量少用,能说一个词不说一句话。

4、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练习“把字句”时,设计情景并提问。

首先,老师把一本书放在讲桌上,然后问同学:

“老师把书放在哪儿了?

”同学们齐答:

“桌子上。

”老师又问:

“谁把书放在桌子上了?

”同学们又齐答:

“老师。

”请问:

这位老师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他应该加强哪一方面的意识?

答:

上述现象属于无效练习,应加强有效练习意识。

5、一位老师在零起点的课堂上每天使用课堂用语“readafterme”、“ok”、“verygood”等等,你觉得是否合适?

为什么?

答:

不合适。

初级可以适当用,尽量少用,能说一个词不说一句话,有些课堂用语可以慢慢只用汉语。

6、一些留学生,特别是欧美学生,经常把汉字的“竹”写成大写的英文字母“KK”,把“口”写成大写英文字母“O”,把“皿”写成放倒的大写英文字母“B”。

你觉得出现这种偏误的原因是什么?

应该怎样纠正这种偏误?

答:

受英文字母书写方式的影响。

应一笔一划展示并练习,告诉学生汉字的方块字的特点。

7、请说说怎样解释下列汉字:

“大”、“采”、“宿”、“灾”、“众”。

答:

依形解字、依结构释义、俗字源法、会意字法。

8、请指出下列生词用哪种方法释义比较好:

立即、服装店、靠、凑合、难怪、中国结

答:

以旧释新法、词根语素法、表演法、情境法、例句法、实物法(或图片法)

9、请说说如何讲授结果补语“看得清楚”、“看不清楚”;“坐得下”、“坐不下”。

答:

可采用实物结合情境展示;可搬一把椅子让一个同学、两个同学分别上来展示。

10、请用凸显法讲授“就”和“才”的区别。

答:

可举下面的例子:

“她15岁就结婚了/他50岁才结婚。

“八点上课,他七点就到了/八点上课,他九点十分才来。

11、在语音教学中,教Z/C/S和ZH/CH/SH时如何使用形体语言?

教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时如何使用形体语言?

答:

五指展开,手掌朝上,通过手指尖的向下和向上分别展示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

教送气音时,可作爆破状。

12、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3P模式?

请分别指出是哪3P?

答:

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分别是展示、操练、生产。

13、请列举五个会意字,并具体说明。

答:

信(人说的话,应该诚信),休(人靠在一棵树上就是休息),牧(一个人拿着树枝去赶牛,就是放牧),采(一只手在树上就是采摘),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向远处看)。

14、词汇教学的四要素是什么?

答:

音、形、义、用。

15、课堂教学中的“独唱”和“齐唱”指的是什么?

答:

这两者都是指课堂教学的操练方法而言的,“独唱”是指让某个学生进行朗读、复述,“齐唱”指的是让全班同学一起朗读操练。

16、如何解释“可怕”和“害怕”的区别?

答:

可举一例,采用暗示法:

“我害怕蛇,因为蛇很可怕”。

17、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型有几种模式?

现在国内正逐渐倾向于使用什么样的课型?

答:

大体有两种,综合课和分技能授课(听、说、读、写)。

现在比较认同的是综合课模式。

18、无19、无

二、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题

1、阅读下面材料,请找出生词、语言点,并设计生词教学、语言点教学的步骤。

外边正在下雨,莉莉跟朋友们在房间里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儿。

莉莉问大家:

“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可能在做什么呢?

”小叶说:

“我可能正在跟男朋友一起旅行。

”直美说:

“我可能正在向你们。

”安娜的回答很有意思。

你猜猜,她说的是什么?

答:

本材料的主要语言点是“在/正在”。

2、阅读下面材料,请找出生词、语言点,并设计生词教学、语言点教学的步骤。

小叶:

周末你做什么了?

莉莉:

我朋友来北京了,周末我陪他去长城了。

小叶:

你们去颐和园了没有?

我觉得颐和园的风景特别美。

莉莉:

还没去呢。

我们打算后天去。

小叶:

你请他吃北京烤鸭了吗?

莉莉:

那还用说。

昨天我们在“全聚德”吃了一只大烤鸭。

答:

本材料的主要语言点是动态助词“了”。

3、阅读下面材料,请找出生词、语言点,并设计生词教学、语言点教学的步骤。

小雨:

你喜欢什么运动?

保罗:

我爱踢足球。

你会不会踢足球?

小雨:

会一点儿,不过踢得不怎么样。

保罗:

你最喜欢哪个球星?

小雨:

罗纳尔多,他球踢得真棒。

保罗:

今晚电视里有巴西队跟德国队的足球比赛。

你想不想看?

小雨:

我女朋友要去听音乐会,我得陪她。

保罗:

你猜哪个队会赢?

小雨:

我估计巴西队会赢。

保罗:

这是在德国踢,我想德国队一定不会输。

答:

本材料的主要语言点是状态补语。

4、阅读下面材料,请找出生词、语言点,并设计生词教学、语言点教学的步骤。

保罗:

你怎么现在才来?

我们等了你半天了。

小雨:

因为路上堵车了,所以汽车开了五十分钟才到。

保罗:

你应该早点出发。

小雨:

我七点就出发了,等车等了好长时间。

保罗:

你先休息一会。

小雨:

不用了,咱们快走吧。

答:

本材料的主要语言点是时量补语。

5、阅读下面材料,请找出生词、语言点,并设计生词教学、语言点教学的步骤。

这是小雨的家。

书房里很安静,爸爸正在沙发上坐着看报,妈妈在客厅里跟邻居喝着咖啡聊天儿,小雨在自己的房间里听着音乐看书。

他们家的小猫呢?

在窗台上趴着睡觉呢。

答:

本材料的主要语言点是V1着V2。

6、阅读下面材料,请找出生词、语言点,并设计生词教学、语言点教学的步骤。

小叶:

莉莉呢?

直美:

她出去了。

可能一会儿就回来。

小叶:

她到哪儿去了?

直美:

到书店去了。

你进来等她吧。

小叶:

你正在学习吧?

不妨碍你吗?

直美:

没关系,快进屋来吧。

小叶:

那么打扰你了。

答:

本材料的主要语言点是趋向动词。

7、阅读下面材料,请找出生词、语言点,并设计生词教学、语言点教学的步骤。

英男:

学习结束后,我打算去旅行。

您说去西安好,还是去大同好?

老师:

西安的名胜古迹比大同多,我建议你去西安看看。

英男:

我听说西安比北京还热,大同是不是比北京凉快一点儿?

老师:

看天气预报,今年大同也不比北京凉快。

英男:

西安比大同远得多吧?

老师:

是啊。

不过,去西安的车比较多,比去大同更方便。

英男:

好,就听您的。

答:

本材料的主要语言点是比较句。

8、阅读下面材料,请找出生词、语言点,并设计生词教学、语言点教学的步骤。

小雨:

怎么这么冷?

快把空调关上吧。

姐姐:

你是不是感冒了?

小雨:

我可能有点儿发烧。

姐姐:

这么烫!

赶快把衣服穿上,我陪你去医院。

小雨:

我不愿意去,我最怕打针。

姐姐:

那怎么行?

快走吧。

答:

本材料的主要语言点是把字句。

9、阅读下面材料,请找出生词、语言点,并设计生词教学、语言点教学的步骤。

莉莉:

你怎么了?

直美:

别提了,刚才骑车出去,被一辆三轮车撞到了。

莉莉:

是吗?

受伤了没有?

直美:

你看,胳膊和腿都被撞青了。

真倒霉。

莉莉:

以后骑自行车的时候小心点。

直美:

不是我不小心,是那个骑三轮车的骑得太快了。

莉莉:

真不象话。

答:

本材料的主要语言点是被字句。

10、阅读下面材料,请找出生词、语言点,并设计生词教学、语言点教学的步骤。

田中:

直美她们邀请咱们明天一起去郊游,你去得了吗?

英男:

没问题,我早就想出去玩玩了。

田中:

我们约好早上六点半出发。

英男:

这么早,怎么起得来呢?

田中:

咱们得坐长途汽车,去晚了的话就赶不上了。

英男:

那好吧。

对了,晚上七点我还有个约会,七点以前回得来回不来?

田中:

放心吧,耽误不了你的约会。

答:

本材料的主要语言点是可能补语。

III.《对外汉语教学法》(下)复习资料

一、汉语教学与文化知识简答题

1、兼语句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哪儿?

答案要点:

有两个主语,大主语和小主语;大主语发出指令,小主语完成指令。

一般有标志词语“让、使、叫、派、令、,请”等。

(例句)

2、怎样讲清楚“最A/V的N要数……”这一语言形式?

答案要点:

用于一定范围内最高级的比较,“数”可理解成“是”,“要”可不用。

(例句)

3、怎样讲清楚“除了……以外,还……”这一语言形式?

答案要点:

用于补充说明,“除了……以外”的中间可用词、短语和句子,“还”是副词,放在主语之后。

(例句)

4、如何给时量补语设计一个对话练习?

老师问:

你住在上海多长时间了?

学生答:

我住在上海六个月了。

5、如何给结果补语设计一个对话练习?

老师问:

昨天的作业你做完了吗?

学生答:

昨天的作业我做完了。

6、形容词谓语句的语法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形容词前面不能加“是”,一般要用“很”,“非常”等程度副词修饰。

7、简述初级读写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内容。

答案要点:

全面性原则、强化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规范性原则。

语音教学、词汇教学、汉字教学,语法教学。

8、简述初级口语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环节。

答案要点:

“i+1”原则、交际法原则、个人化原则、地方化原则,精讲多练原则。

基本句环节、会话环节、替换与扩展环节,练习环节。

9、你如何理解“教师在口语课中的作用是‘导演’而不是‘演员’。

”这句话?

答案要点:

口语课的课型特点是以学生的语言练习为主,而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做出教学指导,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要留给学生。

10、请结合实际说明任务型口语教学的模式。

答案要点:

首先围绕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如“买东西”涉及的词语及句型。

然后布置任务,如“让学生去超市买一件东西”。

再让学生完成任务,可以是真实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是课上模拟。

最后检查和总结任务完成情况。

二、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题

1、请对“时间表达”这个语言点做教学设计?

答案要点:

首先通过图片引导出“时间表达”这个语法,然后教“点”、“分”、“半”、“刻”、“小时”、“分钟”等时间名词,区分“小时和点”、“分钟和分”等易混淆的几个概念,最后用提问或图片进行语法点的操练。

2、如果上课时有位学生在静静地玩手机,你会如何处理这个课堂事件?

答案要点:

首先要委婉地制止这个学生的行为,引导他参与课堂学习,在课后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不听课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要进行自我检讨,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存在问题。

3、如果上课时有位学生不能理解某个词语,并且你为他解释了很久他依然不懂,你会怎么做?

答案要点:

首先,如果这个问题已经占用了课堂很多时间,一定要停止对这个问题的讲解,放在课下去处理,否则既影响了你的教学进度也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

了解这个学生的疑惑原因究竟是什么,很有可能是母语的负迁移,要耐心给学生讲解,多举例句。

如果可能,也可以请与他同国籍的理解这个词语的学生给他讲解一下,有时候,他会更容易理解。

如果学生学习汉语总是有很多疑问,可能他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语言是模仿而不是创造”,一定要让他清楚学习语言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4、如果你的班级是一个多国别的混合班,你如何平衡亚洲学生和欧美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

答案要点:

在汉字学习方面,亚洲学生会比欧美学生好,可以让亚洲学生帮助欧美学生,带动他们一起学习汉字;在口语学习方面,欧洲学生比亚洲学生好,所以要让欧美学生带动亚洲学生一起学习,一定要保证亚洲学生的口语练习机会。

总之,一定要让班级的学生融合一起,绝不能分化成亚洲学生和欧美学生两个小群体。

 

IV.《教学实践》复习资料

一、汉语教学与文化知识简答题

1、“二”与“两”都是“2”,它们有什么不同?

答:

二和两既可以用于数字中,又可以用于量词前,但是它们的用法是不相同的。

用于表示数字,序号和号码时,一般用“二”,如“二,二十,十二,二百,二万”“第二”“八五二七”等等,“两”只能用在“百,千,万,亿”前面,口语中多用。

个位数,在量词和一些可以作量词的名词前,一般都用“两”,如“两个”“两斤”“两辆”“两年”“两点钟”“两岁”,可是在表示重量,长度和容量的量词前面也可以用“二”如“二斤”“二厘米”“二升”等,在说钱数时,“毛(角)”的前面如果没有块,就说“两毛”,如果前面还有,就用“二”,如“三块二毛钱”,另外,“二”可以直接在一些名词前,表示:

第二,指具体的某一个事物,如二月,是说一年的第二个月,二楼,是说第二层楼,二班,是说一个年纪的第二个班。

2、“再吃一点儿”与“洗干净了再吃”中的“再吃”意思一样吗?

为什么?

答:

两句中的“再吃”意思完全不一样,第一个句子中的再,表示添加相同的动作,再吃一点儿的意思是,已经吃了一些,加上,再吃一点儿,第二个句子中的再,表示将动作推延到某个时候进行,,先洗干净,然后吃,一个表示在某个基础上,重复或者添加,另一表示推延到某个时候进行。

3、“我认为今天不会下雨”和“我以为今天不会下雨”两个句子意思一样吗?

答:

以为和认为都可以表示对人或事物作出某种推断,上面两个句子都是推断今天不会下雨,但是“以为”更多用在推断的结果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情况下,因此“我以为今天不会下雨”还包含着发现自己的推断错了的意思,事实是已经下雨了或者快要下雨了,“认为”则是客观地对人和事物有一个确定的看法和判断,认为可以用被动句,如“他的话被认为是没有根据的”。

以为前面则不可以加“被”。

4、“了解”和“理解”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应该互相了解”和“我们应该互相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

“互相了解”和“互相理解”的意思一样吗?

答:

了解有两个意思:

1,知道得很清楚。

如:

他很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2,打听,调查。

如:

请你了解一下最近的天气情况。

“理解”有“了解”的意思,但是没有“了解”的第二钟用法,另外,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还含有原谅的意思,“理解”的程度比“了解”更进一步。

如:

(1)他很了解我。

(2)他很理解我。

第一个句子是说,他非常清楚我的情况,如个人经历,习惯,爱好,思想等等,第二个句子是说,他很清楚的知道为什么我会这样想,这样做。

再如:

(1)我们应该互相了解。

(2)我们应该互相理解。

第一个句子是说双方认识以后应该进一步知道对方各种情况,比如了解对方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第二个句子,是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彼此应该消除意见分歧,互相尊重,互相原谅,友好相处,人们常说,理解万岁,而不说,了解万岁,因为理解包含着原谅的意思。

5、“你说的是这个字吗?

”、“你说的是这个字吧?

”、“你说的是这个字啊?

”,这里的“吗”、“吧”、“啊”都在句子末尾,意思一样吗?

答:

用吗的疑问句表示说话人要求听话人对所问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以第一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

“你说的是不是这个字”?

要求听话人回答“是”或者“不是”。

用吧的疑问句表示说话人对所问的问题已经有了一种估计,猜测和判断,但是还不十分肯定,请求对方证实一下,第二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你说的这个字,对不对?

第三个句子里啊,表示惊奇,没想到,所以第三个句子的实际意思是:

我还以为你说的是那个字呢,原来是这个。

6、“要”有哪些意思?

请举例说明。

答:

(1)要+名词(我要一杯茶=请给我一杯茶)

(2)要+动词(他要学游泳=他想要学游泳)

(3)应该(你要努力学习啊=你应该努力学习)

(4)需要(从这儿到学校骑车要半个小时=从这儿到学校骑车需要半个小时)

(5)要。

的(你穿得这么少,要感冒的=你穿得这么少,会感冒的)

(6)要。

了(看,要下雨了=看,马上就要下雨了)

(7)让。

叫(他要我帮他买张票=他让我帮他买张票,他叫我帮他买张票)

7、“会开车”和“能开车”里的“会”与“能”有什么不一样?

答:

表示通过学习以后具有某种技术和能力,用“会”,有时也用“能”当强调能力强的时候。

表示有条件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用能,不用会,如:

他不能开车,他病了。

表示同意,允许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用能,不用会,如:

喝酒以后不能开车。

8、“我要听您的课”和“我想听您的课”有什么不一样?

答:

要表示意志,想表示希望和打算。

要有做某件事情的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