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423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结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结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结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结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肠.docx

《结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肠.docx

结肠

所属类别:

医疗

所属子类:

医生

免费网游:

明朝时代 弹弹堂 飞天西游 阿凡达网页游戏!

爸爸结肠癌传给女儿吗还没有准确的科学定论[编辑本段]概述

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

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

1。

[编辑本段]症状

(一)早期症状:

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

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二)中毒症状:

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三)肠梗阻表现:

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

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四)腹部包块:

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五)晚期表现:

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结肠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其中位数年龄为45岁,约有5%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

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病灶的不断增大,可以产生一系列结肠癌的常见症状,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

整个结肠以横结肠中部为界,分为右半结肠和左半结肠两个部分,此两部癌肿的临床表现确各有其特点,兹分述如下:

(一)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腔粗大,肠内粪便为液状,这段肠管的癌肿多为溃疡型或突向肠腔的菜花状癌,很少环状狭窄,故不常发生梗阻。

但是这些癌肿常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因此其临床上可有腹痛不适、大使改变、腹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

中国医学健康网

1.腹痛不适约75%的病人有腹部不适或隐痛,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阑尾炎发作。

如肿瘤位于肝曲处而粪便又较干结时,也可出现绞痛,应注意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

约50%的病人有食欲不振、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现象。

2.大便改变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与癌肿溃疡形成有关。

待肿瘤体积增大,影响粪便通过,可交替出现腹泻与便秘。

出血量小,随着结肠的蠕动与粪便充分混合,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

3.腹块就诊时半数以上病人可发现腹块。

这种肿块可能就是癌肿本身,也可能是肠外浸润和粘连所形成的团块。

前者形态较规则,轮廓清楚;后者形态不甚规则。

肿块一般质地较硬,一旦继发感染时移动受限,且有压痛。

4.贫血和恶液质约30%的病人因癌肿溃破持续出血而出现贫血,并有体重减轻、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恶液质现象。

(二)左半结肠癌左半结肠肠腔较细,肠内粪便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硬。

左半结肠癌多数为浸润型,常引起环状狭窄,故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慢性肠梗阻。

肿块体积较小,既少溃破出血,又无毒素吸收,故罕见贫血,消瘦、恶液质等现象,也不易扪及肿块。

1.腹部绞痛是癌肿伴发肠梗阻的主要表现梗阻可突发,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和排气受阻;慢性梗阻时则表现为腹胀不适、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便秘、粪便带血和粘液,部分性肠梗阻有时持续数月才转变成完全性肠梗阻。

2.排便困难半数病人有此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便秘情况愈见严重。

如癌肿位置较低,还可有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的感觉。

3.粪便带血或粘液由于左半结肠中的粪便渐趋成形,血液和粘液不与粪便相混,约25%患者的粪便中肉眼观察可见鲜血和粘液。

结肠癌转移

1.结肠癌的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约50%的患者会发生术前或术后肝脏转移。

资料又显示:

约有30%的患者在手术前已有B超或CT无法检测的阴匿性肝转移。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切除术是安全的,而且是目前有可能提高已经转移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治疗方法。

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10%-20%)适合手术切除,且其中70%术后复发。

2.结肠癌的淋巴转移,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的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 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 位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 位结肠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 位结肠系膜根部。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3.血行转移 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

血行转移一般是癌肿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内,但也有由于体检时按压瘤块、手术时挤压瘤体所致,甚至梗阻时的强烈蠕动皆可促使癌细胞进入血行。

4.侵润与种植 癌肿可直接侵润周围组织与脏器。

癌细胞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粘膜上,脱落在腹腔内,可种植在腹膜上,转移灶呈结节状或粟粒状,白色或灰白色,质硬。

播散全腹腔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水等首先肯定的说,癌症是不会传染的。

所以说爸爸得了结肠癌是不会传给女儿的。

不会得了癌症是值得同情的,即来之,则安之。

着急上火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减轻患者的痛苦,亲属多陪他,尽最大努力去给他治疗。

生老病死是谁也避免不了,赶上了也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去乐观地面对现实。

症状

(一)早期症状:

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

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二)中毒症状:

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三)肠梗阻表现:

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

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四)腹部包块:

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五)晚期表现:

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结肠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其中位数年龄为45岁,约有5%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

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病灶的不断增大,可以产生一系列结肠癌的常见症状,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

整个结肠以横结肠中部为界,分为右半结肠和左半结肠两个部分,此两部癌肿的临床表现确各有其特点,兹分述如下:

(一)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腔粗大,肠内粪便为液状,这段肠管的癌肿多为溃疡型或突向肠腔的菜花状癌,很少环状狭窄,故不常发生梗阻。

但是这些癌肿常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因此其临床上可有腹痛不适、大使改变、腹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

中国医学健康网

1.腹痛不适约75%的病人有腹部不适或隐痛,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阑尾炎发作。

如肿瘤位于肝曲处而粪便又较干结时,也可出现绞痛,应注意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

约50%的病人有食欲不振、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现象。

2.大便改变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与癌肿溃疡形成有关。

待肿瘤体积增大,影响粪便通过,可交替出现腹泻与便秘。

出血量小,随着结肠的蠕动与粪便充分混合,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

3.腹块就诊时半数以上病人可发现腹块。

这种肿块可能就是癌肿本身,也可能是肠外浸润和粘连所形成的团块。

前者形态较规则,轮廓清楚;后者形态不甚规则。

肿块一般质地较硬,一旦继发感染时移动受限,且有压痛。

4.贫血和恶液质约30%的病人因癌肿溃破持续出血而出现贫血,并有体重减轻、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恶液质现象。

(二)左半结肠癌左半结肠肠腔较细,肠内粪便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硬。

左半结肠癌多数为浸润型,常引起环状狭窄,故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慢性肠梗阻。

肿块体积较小,既少溃破出血,又无毒素吸收,故罕见贫血,消瘦、恶液质等现象,也不易扪及肿块。

1.腹部绞痛是癌肿伴发肠梗阻的主要表现梗阻可突发,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和排气受阻;慢性梗阻时则表现为腹胀不适、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便秘、粪便带血和粘液,部分性肠梗阻有时持续数月才转变成完全性肠梗阻。

2.排便困难半数病人有此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便秘情况愈见严重。

如癌肿位置较低,还可有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的感觉。

3.粪便带血或粘液由于左半结肠中的粪便渐趋成形,血液和粘液不与粪便相混,约25%患者的粪便中肉眼观察可见鲜血和粘液。

结肠癌转移

1.结肠癌的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约50%的患者会发生术前或术后肝脏转移。

资料又显示:

约有30%的患者在手术前已有B超或CT无法检测的阴匿性肝转移。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切除术是安全的,而且是目前有可能提高已经转移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治疗方法。

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10%-20%)适合手术切除,且其中70%术后复发。

2.结肠癌的淋巴转移,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的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 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 位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 位结肠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 位结肠系膜根部。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3.血行转移 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

血行转移一般是癌肿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内,但也有由于体检时按压瘤块、手术时挤压瘤体所致,甚至梗阻时的强烈蠕动皆可促使癌细胞进入血行。

4.侵润与种植 癌肿可直接侵润周围组织与脏器。

癌细胞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粘膜上,脱落在腹腔内,可种植在腹膜上,转移灶呈结节状或粟粒状,白色或灰白色,质硬。

播散全腹腔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水等。

[编辑本段]诊断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常被患者忽视,也易漏诊。

故对中年以上患者有下列表现时应提高警惕,考虑有无结肠癌的可能:

①近期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排便不畅)、持续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②粪便变稀,或带有血液和粘液;③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④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或体重减轻等;⑤腹部可扪及肿块。

有上述可疑现象时,除作进一步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应即进行下列系统检查,以期确定诊断

(一)肛管指诊和直肠镜检检查有无直肠息肉、直肠癌、内痔或其他病变,以资鉴别。

(二)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虽长25cm,但75%的大肠癌位于乙状结肠镜所能窥视的范围内。

镜检时不仅可以发现癌肿,还可观察其大小、位置以及局部浸润范围。

通过乙状结肠镜可以采取组织作病理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可提供更高的诊断率,国内已广泛应用,操作熟练者可将纤维结肠镜插至盲肠和末端回肠,还可进行照相,确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

(三)x线检查

1.腹部平片检查适用于伴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例,可见梗阻部位上方的结肠有充气胀大现象。

2.钡剂灌肠检查可见癌肿部位的肠壁僵硬,扩张性差,蠕动至病灶处减弱或消失,结肠袋形态不规则或消失,肠腔狭窄,粘膜皱襞紊乱、破坏或消失,充盈缺损等。

钡剂空气双重对比造影更有助于诊断结肠内带蒂的肿瘤。

(四)癌胚抗原(cea)试验对早期病例的诊断价值不大,但对推测预后和判断复发有一定的帮助。

目前对结肠癌的大规模人群防治普查尚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案,唯有遇见上述结肠癌可疑征象时,及时选用合适的检查方法,早期作出诊断,特别是遇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务必进一步追究其原因。

[编辑本段]鉴别诊断

(一)结肠良性肿物病程较长,症状较轻,X线表现为局部充盈缺损,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边缘锐利,肠腔不狭窄,未受累的结肠袋完整。

(二)结肠炎性疾患(包括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肠道炎症性病变病史方面各有其特点,大便镜检都可能有其特殊发现,如虫卵、吞噬细胞等,痢疾可培养出致病菌。

X线检查病变受累肠管较长,而癌肿一般很少超过10公分。

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不同,可进一步确诊。

(三)其它结肠痉挛:

X线检查为小段肠腔狭窄,为可复性。

阑尾脓肿;有腹部包块,但X线检查包块位盲肠外,病人有阑尾炎病史。

不同部位结肠癌的不同特殊表现:

 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癌常表现出腹部肿块、贫血、腹痛、全身乏力与消瘦等症状。

腹痛,亦是右半结肠癌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之一。

便血与贫血是右半结肠癌的较常见的症状。

贫血是右半结肠癌第三位常见症状,同便潜血试验也常阳性,可作为首发症状出现。

左半结肠癌

便血是左半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约占75%。

常表现为粪便表面带有暗红色血,易被患者发现而引起重视。

也可出现粘液便或粘液脓血便。

直肠癌

直肠癌,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便血及排便习惯的改变。

便血是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多呈鲜血或暗红色血液,与大便不相混淆,大量出血者则罕见。

有时,便血中含有血块和脱落的坏死组织。

排便习惯改变,亦是直肠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多,每日数次至十数次,多者甚至每日数十次,每次仅排少量的血液及粘液便,多伴持续性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感。

大便常变细、变形,甚至有排便困难及便闭。

[编辑本段]治疗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4~6位。

近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其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50%左右。

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

目前公认的治疗结肠癌的方法是以手术为主、并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它支持治疗的综合治疗。

一、手术治疗

结肠癌的治疗首先强调手术切除,并注重联合术前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手术治疗的原则是:

(1)尽量根治;

(2)尽量保护盆腔植物神经,保存患者的性功能、排尿功能和排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1.术前准备除常规的术前准备外,结肠手术必须要做好肠道准备包括①清洁肠道:

手术前二天进少渣或无渣饮食;术前1~2天服缓泻剂,若有便秘或不全肠梗阻者酌情提前几天用药;清洁灌肠,根据有无排便困难可于术前一日或数日进行。

②肠道消毒:

杀灭肠道内致病菌,尤其是常见的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等,以及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

其药物前者主要是应用甲硝唑(灭滴灵),后者可用磺胺类药物,新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

肠道准备充分,可减少术中污染,减少感染有利愈合。

目前国内外一些医院有采取全肠道灌洗方法作肠道准备,方法是由胃管滴注或口服特殊配制的灌洗液(含一定浓度的电解质及肠道消毒剂,保持一定的渗压),用量4~8升,蹲坐于排便装置上。

可同时达肠道清洁和消毒的目的。

2.手术方法

(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

切除范围:

回肠末端15~20公分、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的右半,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

肝曲的癌肿尚需切除横结肠大部及胃网膜右动脉组的淋巴结。

切除后作回、结肠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缝闭结肠断端)。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保留结肠中动脉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切除结肠中动脉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

(2)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

切除范围:

横结肠左半、降结肠、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

切除后结肠与结肠或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

左半结肠癌切除术

(3)横结肠切除术 适用于横结肠癌肿。

切除范围:

横结肠及其肝曲、脾曲。

切除后作升、降结肠端端吻合。

若吻合张力过大,可加做右半结肠切除,作回、结肠吻合。

(4)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根据癌肿的具体部位,除切除乙状结肠外,或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直肠切除。

作结肠结肠或结肠直肠吻合。

乙状结肠癌切除术

(5)伴有肠梗阻病人的手术原则术前作肠道准备后如肠内容物明显减少,病人情况允许,可作一期切除吻合,但术中要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污染。

如肠道充盈,病人情况差,可先作肿瘤近侧的结肠造口术,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6)不能作根治术的手术原则肿瘤局部侵润广泛,或与周围组织、脏器固定不能切除时,若肠管已梗阻或不久可能梗阻,可用肿瘤远侧与近侧的短路手术,也可作结肠造口术。

如果有远处脏器转移而局部肿瘤尚允许切除时,可用局部姑息切除,以解除梗阻、慢性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状。

3.术中注意事项

(1)开腹后探查肿瘤时宜轻,勿挤压。

(2)切除时首先阻断肿瘤系膜根部血管,防止挤压血行转移。

并由系膜根向肠管游离。

(3)在拟切断肠管处用布带阻断肠管,减少癌细胞肠管内种植转移。

有人主张在阻断肠管内注入抗癌药物,常用5-氟脲嘧啶30毫克/每公斤体重,加生理盐水50毫升稀释,保留30分钟后分离肠管。

(4)与周围组织粘连时能切除时尽量一并切除。

(5)关腹前要充分的冲洗腹腔,减少癌细胞种植与腹腔感染。

二、化疗

结肠癌约半数患者在术后出现转移和复发,除部分早期患者外,晚期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均需接受化疗。

化疗在结肠癌综合治疗中是除外科治疗后又一重要治疗措施。

1.全身静脉联合化疗方案结肠癌化疗方案主要以5-FU为基础,四氢叶酸(LV)作为调节剂可增强效应剂5-FU的疗效。

(1)5-FU/LV方案5-FU/LV联合用药其疗效已被多数研究所证实,是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标准疗法。

LV:

200mg/m2,第一天至第五天;

5-FU:

500mg/m2,第一天至第五天;

(2)FOLFOX4方案是治疗晚期结肠癌最为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同时是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最好选择。

奥沙利铂:

150mg/m2,第一天;

LV:

200mg/m2,第一天至第五天;

5-FU:

500mg/m2,第一天至第五天;

全身静脉化疗可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

(1)术前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其目的是防止远处转移,缩小瘤体,利于切除。

但是由于时间短,不同肿瘤患者的化疗敏感性不同,因此手术后仍需给予辅助化疗。

(2)术后化疗,主要采用以5-FU/LV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连用5天,1个月后重复,至少6个周期),这已成为Ⅲ期结肠癌术后标准疗法。

2.口服化疗结肠癌口服化疗药主要指氟嘧啶类前体药物,吸收后通过1次或多次代谢转变成5-氟尿嘧啶,发挥抗癌作用。

口服化疗在临床应用中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可门诊治疗,宜于老年肿瘤患者和家庭化疗,成为结肠癌辅助治疗的一个新趋势。

近年来结肠癌治疗过程中引入了低剂量长时间维持化疗的肿瘤休眠疗法,口服化疗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

三、放疗

虽然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单纯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较高,大多数局部复发发生在盆腔内,因此肿瘤侵入直肠周围软组织是手术无法彻底切除的。

因此盆腔放疗是清除这些癌细胞沉积的唯一可供选用的有效方法。

然而结肠癌病人对术前及术后放疗均无显效。

放射治疗仅适用于结肠癌病人的术中放疗。

(一)结肠癌的放疗方案

1.根治性放疗:

通过放疗彻底杀灭肿瘤细胞仅适用于少数早期病人及细胞类型特殊敏感的病人。

2.对症性放疗:

以减轻症状为目的。

适用于止痛、止血、减少分泌物、缩小肿瘤、控制肿瘤等姑息性治疗。

3.放疗、手术综合治疗,有计划的综合应用手术与放疗两种治疗手段。

(二)结肠癌放疗的方式

1.术前放疗:

术前放疗具有下列优点,①癌细胞的活性减弱,使手术时播散或残留的癌细胞不易存活。

②对巨大而固定,估计切除有困难的癌肿,术前放疗可使瘤体缩小,从而提高切除率。

③放射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血供或供氧减少时,术前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较术后高。

术前放疗应严格掌握剂量,以中等剂量(3500~4500cGY)为宜,既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又能提高手术疗效。

2.术后放疗:

术后放疗具有下列优点:

①根据手术发现,在切除原发肿瘤后,对可能残留肿瘤的部位进行标记、定位,从而使照射部位可能更精确,照射具有选择性,效果更佳。

②原发肿瘤切除后,肿瘤负荷显著减少,有利于提高残留癌对放射线的效应。

3.术中放疗:

术中对疑有残留癌处和不能彻底切除处,用β线进行一次大剂量照射。

(三)结肠癌的放疗禁忌症

1.严重消瘦、贫血者。

2.经治疗不能缓解的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

3.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者。

4.局部已不能忍受再次放疗者。

5.白细胞数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血红蛋白低于80g/L,一般暂停放疗。

(四)放疗的并发症

1.术前放疗患者的会阴部切口愈合稍延缓。

2.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3.单纯性肛门炎(1%~2%),局部会阴疤痕,愈合不良或硬化伴疼痛(2%),小肠不完全梗阻(1%)。

4.小便失禁(0.5%~1%),小膀胱症和血尿(1.5%)等。

5.全血细胞减少。

(五)放疗的辅助治疗

1.对恶心呕吐者,酌予胃复安等药物治疗,顽固性呕吐者给枢复宁治疗。

2.对白细胞数下降者,给提高白细胞药物。

如维生素B4、利血生、升白胺等。

3.华蟾素口服液10-20ml/次一日三次,此为中成药,具有减轻放疗反应、保护肝肾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食欲、升高白细胞等作用。

4.对皮肤反应者,一度反应时会阴部用滑石粉涂扑,二度反应时用龙胆紫液外涂或肤轻松软膏外涂。

四、中医药治疗

中药能调节机体免疫力,使术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增强,与化疗有协同增效与减毒作用,特别对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造血机能抑制等有保护作用,故不仅在国内,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也日益受到重视。

对结肠癌术后患者,中医一般采用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治法,根据辨证结果,还可结合通络散结法,具体用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病期、不同体质、不同证型等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一)中成药

1.华蟾素注射液:

华蟾素20ml+5%葡萄糖500ml静脉注射一日一次,可单独或与放化疗联合使用。

2.华蟾素口服液:

10~20ml/次,一日三次,口服,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具有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维护肝肾功能、骨髓保护等作用。

对于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晚期患者,也可单独应用。

(二)辨证施治。

1.湿热蕴结型;白头翁汤加减。

白头翁30g秦皮15g黄连3g黄柏9g红藤15g败酱草15g苦参15g马齿苋15g白槿花12g藤梨根30g

2.瘀毒内阻型:

膈下逐瘀汤加减。

桃仁9g红花9g赤芍9g当归9g川芎6g五灵脂9g香附9g元胡15g莪术15g甲珠9g土茯苓30g

3.脾虚气滞型: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木香6g砂仁3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陈皮6g八月札12g枳壳9g乌药9g绿萼梅9g沉香曲9g

4.脾肾阳虚型:

理中汤加减。

党参15g炒白术12g炮姜炭3g肉豆蔻9g补骨脂12g五味子6g吴茱萸3g附子6g肉桂3g

五、免疫治疗

可以提高病人抗肿瘤的能力,近年来发展很快,诸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已逐渐广泛应用,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而且可以配合化疗的进行。

[编辑本段]手术并发症

1.吻合口漏吻合口漏是结直肠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左半结肠和直肠一期手术的发生率较高。

传统的手法操作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5%一10%。

使用吻合器技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有所下降,约为2.5%一6。

6%。

分析发生原因如下:

(1)术前准备不充分。

国内文献报道急诊情况下结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达74、1%。

(2)患者营养不良。

结直肠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并且中晚期病例多见。

(3)手术操作失误。

良好的血运是保证吻合口正常愈合的重要因素,术中过多游离肠管断端肠系膜或过多地切除结肠吻合口周围的脂肪组织,损伤结肠系膜血管,使吻合口血运不良,吻合口张力过大,缝合不够严密等均可影响吻合口的愈合。

为了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应做到以下三点:

(1)严格掌握结直肠一期手术的指征,特别是急性肠梗阻的病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