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新必修三材料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410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26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最新必修三材料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历史最新必修三材料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历史最新必修三材料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历史最新必修三材料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历史最新必修三材料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最新必修三材料题带答案.docx

《历史最新必修三材料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最新必修三材料题带答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最新必修三材料题带答案.docx

历史最新必修三材料题带答案

必修三材料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材料阅读

1.(2016·北京昌平二模·37)(36分)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社会现象

西周社会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

各阶级内部有较细的等级划分。

《左传·昭公七年》记载: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役使)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台。

”其中王、公、大夫为贵族,士为最低等级的贵族。

士以下为奴隶,奴隶又分为皂、舆、隶、僚、仆、台六个等级。

平民又分为国人与野人。

古罗马城邦社会总体而言应是等级制社会,通常存在着公民、自由民和奴隶三大等级。

公民为本邦人,身份自由并拥有公民权和相应的份地。

自由民是指身份自由而不拥有公民权的人。

奴隶则在法律身份上是完全不自由的。

这三大等级在当时来看主要是法律身份的不同,而并不是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划分。

(1)结合材料和所学,比较西周与古罗马社会结构的不同,(8分)并说明这种不同背后反映的政治状况。

(4分)

1523年至1525年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提出了“三种秩序”的理论。

路德认为:

“在人间有三种基本秩序是不可侵犯的,分别是政府、教会和家庭。

政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

家庭必须对政府服从。

教会又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

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或信仰者的心灵之中,是绝对精神性的、不可见的。

后者存在于人间,但只是一种世俗的组织,如同政府和家庭一样,是信仰者学习《圣经》的地方,归世俗的政府管理。

(2)依据材料,概括路德的核心思想。

(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路德的宗教改革对德意志走向近代社会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8分)

社会流行词汇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时间

流行词汇

1840-1912年

师夷长技 洋布洋火兴民权 革命……

1912-1949年

共和约法 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

1949-1978年

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后

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 互联网……

(3)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14分)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2.(2016·天津南开二模·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学术思想大为发达,则在春秋战国之世。

因为西周以前,学术为贵族所专有……东周以后,封建政体渐次破坏。

居官任职的贵族,多有失其官守,降为平民的。

于是在官之学,一变而为私家之学。

亦因时势艰难,仁人君子都想有所建明,以救时之弊,而其时社会阶级,渐次动摇,人民能从事于学问的亦渐多,于是一个大师往往聚徒至于千百,而学术之兴遂如风起云涌了。

——摘编自吕思勉著《每天学点中国史》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达尔文主义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

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

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

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

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

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学术之兴风起云涌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学术之兴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达尔文主义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6分)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与经济政治活动关系的认识。

(4分)

3.(2016·天津河北二模·12)(22分)思想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

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上帝已经赐给我们一位品质高贵、方在青年的君主(指查理五世)作我们的领袖。

这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新希望。

……所谓教士们,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教徒并无不同之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

……至于用来保护弱者,惩治坏人的宝剑和鞭子,那是掌握在世俗权力的手中的。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近代时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它近代化的历程。

在西方各种思潮传入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制度性因素,也包括精神性因素”……同时“中国社会的特定的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

——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的社会原因初探》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人文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

(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

(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1840年后中国思想界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

(8分)

4.(2016·天津南开三模·12)(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未被中断,成为人类历史上延续最长的文明,在经历了外族入侵、朝代更替以及半殖民统治后依旧延续至今。

相比之下,其他古文明和社会因种种原因而中断。

例如,古埃及和希腊文明因罗马人的入侵而中断,内部腐败和战场失利则断送了罗马帝国的辉煌,波斯人结束了巴比伦的繁荣。

——摘编自[美]熊玠著《大国复兴:

中国道路为什么如此成功》

材料二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材料三在现代东亚世界,新加坡提出了“亚洲价值”,主要是指东亚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价值体现。

其被概括为五大原则:

一、社会与国家比个人重要;二、国家之本在于家庭;三、国家要尊重个人;四、和谐比冲突有利于维持秩序;五、宗教间应互补、和平共处。

——摘编自吕元礼著《亚洲价值观:

新加坡政治的诠释》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他古文明中断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历久不衰的原因。

(9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两种治国理念?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你如何认识它们?

(6分)

(3)有学者认为:

“亚洲价值”体现了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

依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此学者的观点?

(4分)

5.(2016·山东日照二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说:

“君子行忠信,可以保一国”“忠信以为甲胄”“忠信以为城池”:

苟子则主张“信立而霸”“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

自西汉武帝以后,“信”成为“五常”之一,官学以儒家典籍作为必修课;纲常礼教主张首信信于君,是为忠;次信信于家父,是为孝;再信信于夫妻姊妹亲友,是为义。

——摘编自《中国传统政治诚信观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二在基督教有关教义里,“诚信”是做人基本的品德,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更是强调了“信”的作用,只有内心的“信”才能达到整个社会的公义和正义。

这种思想在经由基督教的传播进入罗马之后……强化了罗马法中的契约思想和欧洲人的契约意识,古罗马法规定:

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

西方政府诚信制度的核心是宪政,它最早起源于古代的雅典,古代雅典追求民众参与政治生活。

近代以后,西方政府根据政府与人民的契约——宪法产生后,就必须对宪法和人民讲诚信。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针对市场经济中有可能产生的各种欺骗行为,强调任何市场经济只有在共享的道德观(信守契约、履行支付承诺、尊重市场伙伴)的基础上,才能运行。

近代德国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曾提出“信用就是金钱”。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容易导致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马克思)”。

——摘编自《中外对比话诚信》等

(1)材料一中,儒家在两个历史时期都推崇“信”,其目的有什么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不同的历史背景。

(8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诚信精神得到发展的历史原因。

(8分)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历史上中外诚信观各自的局限性。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上的诚信观?

(9分)

6.(2016·浙江诸暨高三教学质检·38)(26分)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并天下……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儒生)叔孙通说上曰:

“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臣愿……与臣第子共起朝仪。

”上曰:

“可试为之…….”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

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以尊卑次起上寿……无敢喧哗失礼者。

于是高帝曰: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司马迁《史记·叔孙通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1)结合材料一中的三则材料,概括汉代儒学地位上升的原因。

(8分)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朱子文集》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说说宋明理学为什么是“两汉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10分)

材料三“天下为主,君为客。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失。

——黄宗羲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

“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

——王夫子

(3)阅读材料三指出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了哪些主张?

请你选择其中一则材料谈谈你对这种主张的认识。

(8分)

7.(2016·浙江宁波五校高三适应性考试·38)(26分)大哲黑格尔说:

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苏联人弗·格·布洛夫称:

研究王船山的著作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他的学说是中世纪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他是真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章启辉《旷世大儒·王夫之》

(1)布洛夫说他是“真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理由可能是什么?

结合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来概括王夫之在学术史上的地位或其对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的贡献。

(8分)

材料二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939年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毛泽东得出“三个法宝”之经验谈的三方面具体史实。

建国后,在“统一战线”这一法宝方面有何实践?

(10分)

材料三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

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为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3)指出毛泽东所针对的经济发展模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有鉴于此,此后中国如何吸收其经验教训?

(6分)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和问题所贯穿的主题。

(2分)

8.(2016·天津红桥二模·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

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

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

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

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

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

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

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中国文明在哪些方面优于世界文明。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中国元素为世界文明的转变所做的贡献。

(6分)

(3)综上,对“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这一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4分)

9.(2016·天津河北二模·14)(16分)历史一再证明一个简单的事实:

大自然并不会携带护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学者已不再以(研究历史与气候变迁之间的关系)为笑谈。

晚近历史学家与气象学家之研究,明示气温、气压与雨量曾不断变化,一遇变化辄影响及于树木、河流、冰川、海拔,以及稻米、玉米、橄榄、葡萄,以及人畜之生长。

——布罗代尔《文明与资本主义》

(1)材料一表明了布罗代尔怎样的史学观点?

(2分)

材料二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之变化,指出中国16世纪后半叶趋于寒冷,至17世纪最冷。

自天启六年(1626年)至崇祯十三年(1640年),气候益转严厉,自然灾害频繁。

下面是汇编自《明史》等资料的明末各地灾情选登:

崇祯元年(1628年)

自四月至七月不雨,八月恒雨,霜杀稼,冬大雨雪、木冰,岁大饥。

陕西饥,延巩民相聚为盗。

崇祯五至七年(1632—1634年)

京师饥,御史龚廷献绘饥民图以进。

崇祯十三年(1640年)

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浙旱蝗。

河南北数千里,白骨纵横,民父子相食。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明朝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说明自然灾害与明朝灭亡之间的关系。

(6分)

材料三……内城陷。

帝(崇祯)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

御书衣襟曰: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

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明史》

(3)崇祯皇帝认为明朝灭亡与“天咎”相关,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政治观?

(2分)

材料四拿破仑在1812年将目光投向俄国时,他成为“欧洲所有首都主人”的雄心无可阻挡。

……法兰西人前进,俄罗斯人就后退。

炎热、泥沼、严寒……挺进俄国的60万大军,最后只剩下3万回到法兰西。

大多数人因为恶劣天气送命,而不是在战场上阵亡。

……这次战争的结局本应对任何企图入侵俄国的人起到警示作用,但有人偏偏不吸取教训。

——劳拉·李《天气改变了历史》

(4)材料四表明拿破仑入侵俄国的目的是什么?

1941年6月,“不吸取教训”的对苏联进行侵略的是谁?

该行径影响如何?

(6分)

10.(2017·湖南郴州一模·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

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

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

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

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

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

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

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

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近现代世界史知识,自拟一个具体论题评析“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要求:

对该法则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11.(2016·山东潍坊三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以培根为代表的思想家、教育家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功利主义主旨及其教育思想,对西方社会和教育制度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很快成为西方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

培根以当时自然科学的崛起和发展为契机,对脱离现实专务虚谈的英国经院教育发起猛烈攻击,批评经院学者们热裹于争论诸如“天堂里的玫瑰有没有刺”“在针尖上,可以有多少天使跳舞”等荒谬问题,指斥他们一味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代权威面前亦步亦趋而不思进取。

他要求学生从权威的偶像中解脱出来,从经典的书本迷信中解放出来,到自然现实中去寻找更加有用的知识,通过科学实验和归纳,去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材料二明末清初,实学教育家对空谈心性与天命的理学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颜元辛辣地讥讽理学家最大本事只是“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恩”。

他关注科技教育,在其主持的漳南书院设立了文事、武备、经史、艺能诸斋,容纳了天文、地理、数学、兵法、水学、火学、工学等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颜元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游历”“习行”为重,他说:

“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作,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方算真学问”。

尽管颜元激烈批判程朱理学教育思想,但同时又像宗教布道士一样四处宣传纲常人伦,他对农民说:

“我们愚民,只可做庄稼,做买卖,孝父母,敬尊长,守王法,存良心,便是本等,胡讲什么心性?

我们的书上说‘率性之谓道’,这子臣弟友便是率性来的,你孝父母便是为子的心性,你敬尊长便是为弟的心性。

你们锄田的人:

胡讲甚么心性?

”。

程朱理学教育思想虽然受到功利主义教育家的严厉批判,但其正统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中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从未跃居社会的主流思潮。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培根、颜元教育思想的共同点。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两者教育思想地位不同的原因,据此谈谈你对教育发展的认识。

(17分)

12.(2017·晋冀豫高三第一次联考·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

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

人文主义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

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

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情况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

——摘编自李科玉拿《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3.(2017·吉林吉林一模·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众所周知,佛罗伦萨和热那亚是欧洲首先制造金币的两个国家,而意大利拥有货币,既与这两个城市共和国的贸易出超,要求有一个比较稳定和标准的货币有关,亦与他们掌握了古罗马世代相传的铸币技术有关……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航线的中心,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地中海一直是东西方联系的纽带……意大利在9世纪时,在稍多于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几百座城市。

意大利人的经商活动遍及西欧北欧、近东诸国,马可波罗还到了中国。

到13世纪时,意大利已不仅经营工业和商业,还经营银行业。

——张椿年《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1)根据材料概括意大利首先发生文艺复兴的原因。

(6分)

材料二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

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

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是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方法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尹虹《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10分)

14.(2017·四川绵阳一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初的官僚基本上来源于世袭、捐资及察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造成官僚结构的混乱和素质的低下。

因此,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他不仅把太学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也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及官僚选拔的基地。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批准丞相公孙弘提出的创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的建议。

为博士设置博士弟子员(即太学学生),是中央官学——太学正式成立的标志。

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

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入仕的规定,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