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期末复习总结农药分析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409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学期期末复习总结农药分析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学期期末复习总结农药分析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学期期末复习总结农药分析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学期期末复习总结农药分析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学期期末复习总结农药分析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学期期末复习总结农药分析考试资料.docx

《上学期期末复习总结农药分析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学期期末复习总结农药分析考试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学期期末复习总结农药分析考试资料.docx

上学期期末复习总结农药分析考试资料

药物分析课程期末题型

一、选择题(共40分)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每个1分,共10分)

(三)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题只一个正确答案,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药物分析:

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品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6版)

2、杂质:

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3、一般杂质:

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Cl-、SO42-、铁盐、重金属、砷盐、残渣等。

4、特殊杂质: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一定的生产方法与工艺条件可能引入的杂质,是某种药物所特有的。

5、杂质限量:

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6、检测限:

系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

无需定量测定。

常用%、ppm、ppb表示。

7、氧瓶燃烧法:

将有机药物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燃烧瓶中进行燃烧,并将燃烧所产生的待测物质吸收于适当的吸收液中,然后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采用适宜的分析方法进行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

8、准确度:

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测量的正确性。

通常采用回收率试验来表示。

9、精密度:

指用该法多次测定同一匀质样品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

常用标准差(SD)或相对标准差(RSD)表示。

10、定量限:

指在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前提下,分析方法能够测定出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

常用%、ppm、ppb表示

11、专属性:

指有其他成分(杂质、降解物、辅料等)可能存在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能反映该方法在有共存物时对供试物准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

是指该法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相互干扰程度的度量。

12、耐用性:

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13、非水溶液滴定法:

非水碱量法。

是在非水溶剂中进行的酸碱滴定方法。

而在非水介质中,只要其pKb值<10,都能被冰醋酸均化到溶剂醋酸根(AcO-)水平,相对碱性增强,可使滴定顺利进行。

14、滴定度:

规定浓度下,消耗1ml滴定液对应被测物质的量。

用T表示。

15、双相滴定法:

利用在水相中加入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并置于分液漏斗中进行滴定反应的过程。

16、酸性染料比色法:

利用碱性药物在一定的pH条件下,可与某些酸性染料结合显色,而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

17、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利用在两个波长下,干扰组分具有等吸收,而待测组分的吸收差异显著,测得两个波长处样品的吸收度差与待测组分的浓度呈线性,从而测得待测组分的含量的分光光度计。

18、吸收系数(E1%1cm):

在100ml溶液中含有1g被测物质时,采用1cm光路长度(比色皿厚度)时测得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

19、有关物质:

特定物质中不是主要组成物,但与成分相关的物质。

主要是组成分的降解物,因降解产物复杂,所以通称为有关物质。

20、总灰分:

指药材或制剂经加热炽灼灰化遗留的无机物。

包括本身所含无机盐和泥土、沙石等。

21、酸不溶性灰分:

泥土、沙石外来杂质

22、薄层扫描法:

用一定波长、一定强度的光照射到薄层斑点上,进行整个斑点的扫描,测定薄层板上斑点对单色光的吸收或反射的强度而进行定量的方法。

23、阴性对照:

把制剂中要鉴别的药除去,用剩下的各味药按制剂工艺处理,再按鉴别方法提取的溶液

三、根据药物的结构和性质,完成下面两题。

(共14分)

1.请为结构如下图的药物设计鉴别试验方法两种和含量测定方法两种(要求:

从结构、性质和方法分析,从

(1)和

(2)中任选一做,8分)

芳酸类药物:

阿司匹林、对氨基水杨酸钠

(1)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是阿司匹林;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对氨基水杨酸钠

(2)加热沸腾后,能与三氯化铁反应,显紫堇色的是阿司匹林,不变色的是对氨基水杨酸钠.

含量测定:

(课本P146)

阿司匹林:

(1)酸碱滴定

(2)水解后剩余滴定

(3)两步滴定

对氨基苯甲酸钠:

(1)亚硝酸钠滴定法

(2)盐酸滴定

2.采用两种化学方法区别硝苯地平和异烟肼两种药物,并说明方法、加入的试剂和现象(6分)

(1)各取药品25mg,加丙酮1ml溶解,加20%氢氧化钠溶液3—5滴,振荡,溶液显橙红色的是硝苯地平,不显色的是异烟肼。

(2)各取药品10mg,置试管中,加水2ml溶解后,加氨基硝酸银1ml,即发生气泡和黑色浑浊,并在试管壁上生成银镜的是异烟肼,否则是硝苯地平。

第三题的药物范围:

芳酸类药物:

阿司匹林、对氨基水杨酸钠

芳胺类药物:

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对乙酰氨基酚、盐酸利多卡因

杂环类药物:

异烟肼、硝苯地平、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氯氮卓、地西泮

四、简答题(任选两道题做,每题8分,共16分)

(一)、药物检验基本程序:

1、取样(Sample)。

应考虑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

2、鉴别(Identifcation)。

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某些化学反应,测定某些理化常数或光谱特征,来判断药物及其制剂的真伪

3、检查。

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及安全性四个方面。

纯度检查即药物的杂质检查,亦称限度检查、纯度检查(DetectionofImpurities)

4、含量测定(Assay):

一般采用化学或理化、生化分析方法测定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5、写出检验报告:

全部项目检验完毕后,写出检验报告,并根据检验结果作出明确的结论。

检验报告必须有检验人员、复核人员及部门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必要时由检验单位盖章。

(二)、分析方法验证指标及方法:

书P98

1.验证指标:

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性、定量性、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2.方法:

1)准确度:

a.试验法(原料药):

空白+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

b加样回收试验(中药)已准确测定药物含量P的真实样品+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

c制剂可采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法。

还应作单独辅料的空白测定。

2)精密度:

a.重复性:

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

或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至少测6次计算RSD进行评价。

b.中间精密度:

考察随机变动因素的影响。

变动因素为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

c.重现性:

当分析方法将被法定标准采用时,应进行重现性试验。

3)专属性:

a.鉴别反应:

应能与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区分,不含有被测物质成分的样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均应成负反应。

b.含量测定与杂质测定:

色谱法与其他分离方法

4)检测性:

a.仪器分析方法:

HPLC、GC:

用已知浓度样品与空白试验对照,记录测得的被测药物信号强度S与噪音(或背景信号)强度N,以能达到S/N=2或S/N=3时的样品最低药浓为LOD;UV或荧光分析:

多次空白试验,求得其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将三倍空白标准差(即3δ空或3S空)作为检测限的估计

b.非仪器分析方法:

通过已知浓度的样品分析来确定可检出的最低水平作为检测限。

5)定量限:

a.非仪器分析方法:

与检测限的确定方法相同;

b.仪器分析方法:

S/N=10时相应的浓度,作为定量限的估计值。

6)线性与范围:

线性与范围的确定可用作图法(响应值Y/浓度X)或计算回归方(Y=a+bX)来研究建立。

采用相关系数(r)表示标准曲线的线性度。

对照品的LOQ必须包括在线性范围。

7)耐用性。

(三)、重金属检查:

PPT第二章P24-28

第一法:

硫代乙酰胺法a.使用范围:

溶于水、稀酸、乙醇的药物

b.原理与方法:

见ppt或书

第二法:

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a.适用范围:

含芳环、杂环以及难溶于水、稀酸

、乙醇的药物

b.方法与原理:

见书

第三法:

硫化钠法a.适用范围:

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于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生成沉淀的药物

b.方法与原理:

见书

第四法:

微孔滤膜法a.适用范围:

重金属含量低的药物(2~5μg)

b.方法与原理:

见书

(四)、砷盐检查:

PPT第二章P29-33

1)古蔡氏法:

原理、方法、装置、注意事项见书

2)白田道夫法:

含Sb的药物,如葡萄糖酸锑钠锑盐也可生成SbH3,与HgBr2作用产生灰色锑斑。

故改用白田道夫法,其原理:

3)Ag-DD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五)、薄层色谱法:

PPT第二章P34-38

在特殊杂质检查中应用很多,具有简便、快速、不需特殊设备、灵敏度较高的优点。

1)杂质对照品法:

适用于已知杂质并能制备得到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2)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

适用于杂质的结构不能确定或无杂质对照品的情况(仅限于二者的颜色相近或相同的情况)

3)杂质对照品法与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并用适用于存在多个杂质

4)对照药物法:

无合适的杂质对照品,或者是供试品显示的杂质斑点颜色和主成分颜色有差异,难以判断限量。

(六)、酸碱滴定法:

1)直接滴定法:

基于药物中游离羧基的酸性,可采用碱滴定液直接滴定。

2)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利用阿司匹林酯结构在碱性溶液中易于水解的特性,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加热使酯键水解,剩余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用硫酸滴定液回滴定

3)两步滴定法: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亦采用两步滴定法

(七)、亚硝酸钠滴定法:

分子中含有芳伯氨基或者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均可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可与碱性B_萘酚偶合生成有色的偶氮染料,一般为红色。

1)苯佐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方法:

详情见书

2)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方法:

见书

(八)、非水溶液滴定法:

非水溶剂:

冰HAC滴定液:

HClO4

芳胺、苯乙胺类药物等在临床上使用的常是其盐酸盐,当用HClO4滴定时,由于有较强的盐酸生成,使反应不能进行完全,故滴定前先加入Hg(AC)2除去盐酸干扰。

(九)、紫外分光光度法:

利用药物与杂质紫外特征吸收的差异进行检查,如果药物在杂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没有吸收,则可在此波长处测定样品溶液的吸收度,通过控制样品溶液的吸收度来控制杂质的量。

(十)、氧化还原滴定法:

(十一)、酸性染料比色法:

利用碱性药物,在一定的PH条件下,可与某些酸性染料结合显色,而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

(十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离效能高,专属性强和检测灵敏度高,可以准确测定各组分的峰面积,在杂质检查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对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的药物,可采用同一色谱条件进行杂质检查。

(不确定71页)

(十三)、制剂分析特点:

1、比原料药分析复杂

2、分析项目和要求不同

3、主要成分含量低

4、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和计算方法不同

(十四)、中药制剂分析特点:

1、中药及其制剂化学成分复杂,质量评价指标难确定

2、中药制剂根据药味的君、臣、佐、使地位,首选君药、贵重药、剧毒药建立分析方法

3、中药制剂质量受原药材的来源与炮制等影响

4、针对不同工艺、剂型和辅料,选择中药制剂适宜的分析方法和检测项目

5、中药制剂中杂质来源于多途径,针对性进行控制

6、中药制剂有效成分非单一性,应检测尽可能多的有效成分

(十五)、中药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十六)、薄层扫描法(TLCS法):

用一定波长、一定强度的光照射到薄层斑点上,进行整个斑点的扫描,测定薄层板上斑点对单色光的吸收或反射的强度而进行定量的方法。

特点A、分离效果好

B、适用于无法用UV、HPLC法测定的组分

C、准确度、精密度低于HPLC

五、回答问题并计算(12分)(这个题是从我们做的六个实验中选一个实验进行考试)

实验方法、原理、操作步骤、注意问题、计算

六、计算题(共8分)

1、杂质限量

100%

L----杂质限量

S-----供试品量

C、V-----标准液浓度、体积

即:

100%

计算时应注意:

单位换算、供试液或标准液的稀释倍数。

Eg1:

茶苯拉明中氯化物检查

取本品0.30g置200ml量瓶中,加水50ml、氨试液3ml和10%硝酸铵溶液6ml,置水浴上加热5min,加硝酸银试液25ml,摇匀,再置水浴上加热15min,并时时振摇,放冷,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滤过,取续滤液25ml置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稀释至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与标准氯化钠溶液(10μgCl-/ml)1.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求氯化物的限量。

Eg2:

肾上腺素上酮体的检查

取本品0.2g,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200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在310nm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超过0.05,酮体的百分吸收系数为435,求酮体的限量

C=A/E=0.05/435=1.15×10-4g/100ml

V=100ml

S=0.2g

2、紫外分光光度法

3、容量分析法(以滴定度计算含量)书P87

4、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内标法、外标法)

内标法:

Eg:

肾上腺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取肾上腺素对照品70.0mg,致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取此溶液与内标溶液(0.16mg/ml)各2ml,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µl注入HPLC仪,测得肾上腺素和内标物峰面积分别为1635和1115;另精密量取标示量为10mg/2ml肾上腺素注射液1ml,置10ml量瓶中,加内标溶液(0.16mg/ml)2ml,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µl注入HPLC仪,测得肾上腺素和内标物峰面积分别为1454和1123,计算肾上腺素的标示百分含量。

 

这份资料是老师给的,给的范围比较宽,因此上面有些题的答案就不是很全面,最好结合书和PPT进行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