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意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306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意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意识.docx

《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意识.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意识.docx

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意识

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心态

归隐是古代士人不肯苟合于世俗社会的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途径。

孔子说: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这句话已经成为历代士人避世归隐的原则与借口。

中国古代有很多的隐士,他们或潜藏不露,或处山林,或在草野,或离朝市,俱以不求闻达、不入仕途为其特征。

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1655--1685)显然不是一个典型的隐士,他甚至不曾有过归隐的生活经历,但是,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却处处显露出强烈的归隐意识。

与他同时代的韩菼说纳兰“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2),其评述颇为真切。

纳兰性德作为清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其研究的论文、论著颇丰,但学者们对纳兰性德的隐士心态却少有论及。

本文试图对纳兰诗词中的归隐心态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纳兰性德是清初重臣纳兰明珠之子,他的家族属满清正黄旗,有着显赫的地位。

明珠是康熙身边炙手可热、权倾一时的宰相,有家族的庇护,加之性德少而精进,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所以,很早就显露头角,十四岁通六艺,十五岁入太学,十七岁中举,康熙十五年(1676年),纳兰性德二十二岁,这一年,他参加殿试,一鸣惊人,名居二甲第一,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

从此,“上眷注异于他,侍卫久之,晋二等,寻晋一等。

”[3]短短的时间,接连得到提升,可谓仕途顺利,春风得意。

能够当上殿前侍卫,特别是当上一等侍卫,是接近皇帝的最佳途径,意味着很快就可以加爵晋升、飞黄腾达,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梦寐以求的美差,但是纳兰性德却恰恰相反,他不象常人那样欣喜若狂,倒处处流露出对侍卫生涯了无兴趣的情绪。

考察纳兰性德短短的一生,不难看出,当初他也是一个具有满腔政治热情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有着远大抱负和卓越见识的满族青年。

他在《金缕曲》一词中这样写道:

未得长无谓!

竞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

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

[4]

词中洋溢着书生豪气和少年壮志,表明了他渴望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

他也满以为凭自己出众的才华和高贵的门第,获取进土功名后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从而完成一个儒生政治家的人生之旅。

可是在封建社会,理想愈高,愿望愈多,阻力也就愈大,实现也就愈难。

按照纳兰性德的才能和他的理想抱负,如果让其在政治上施展才华,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民族团结大展宏图,也许正遂了纳兰的心愿,但康熙全然不顾纳兰的个性特点和理想愿望,仅凭自己兴致的“天子用嘉”,让纳兰充当了殿前侍卫,如此轻易地改变了纳兰的人生道路。

[5]他觉得理想成空,身不由己,难以忍受又无法摆脱。

所以,在许多作品中,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终老南山的想法。

一是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艳羡。

在古代诗人中,纳兰性德最为钟爱的首先要数“大隐”陶渊明,他认为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与自己十分相近,因此愿意以他为榜样。

他这样抒发自己的情怀:

天地忽如寄,人生多苦辛。

何如但饮酒,邈然怀古人。

南山有闲田,不治委荆榛。

今年适种豆,枝叶何莘莘。

豆实既可采,豆秸亦可薪。

[《拟古诗四十首之十》]

结庐倚深谷,花落长闭关。

日出众鸟去,良久孤云还。

[《拟古诗四十首之三十二》]

诗句闲适恬淡,对田园生活向往之情溢于言表,颇有东篱风味。

其次纳兰性德对不肯向权贵折腰、豪侠飘逸的诗仙李白也是十分仰慕。

他同李白一样,向往返朴归真,超逸脱群,率性清幽。

“白日但静坐,坐对门前山”[《拟古诗四十首》],显然诗句中有着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的影子。

“请君勿复言,此道弃如遗。

闻道西山有瑶草,何不同君一采之。

”[《长安行赠叶纫庵庶子》]又显然得到了李白诗歌超然飘逸的精神。

二是表达了归隐向佛、修心养性的想法。

康熙二十三年,纳兰性德扈驾南巡,十月抵无锡时,他给好友顾贞观写了一封信,信的前半部分表达了对江南秀丽山水的喜爱,后半部分则表示了决意终老田园的愿望:

“倘异日者,脱屣宦途,拂衣委巷,渔庄蟹舍,足我生涯。

药臼茶档,销兹岁月。

皋桥作客,石屋称农。

恒抱影于林泉,遂忘情于轩冕。

是吾愿也,然不敢必也。

悠悠此心,惟子知之,故为子言之。

归隐避世的意识非常明了。

他的诗词作品中也处处流露出了这种意识。

他在《山中》一诗中这样写道

“高树暗如山,倾崖石欲落。

羁离悲夜猿,险峨伤病鹤。

酒怀万物清,此时欣有托。

山中一声磬,禅灯破寥廓。

他希望能够远离世俗,长伴古佛青灯,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身着蓑笠,乘一叶扁舟,置身世外“看棋局”,他有词云:

“问人生,头白京国,算来何事消得。

不如摹画清溪上,蓑笠扁舟一只。

人不识。

且笑煮鲈鱼,趁著莼丝碧。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如“曾染戒香消俗念”、“索性不还家”、“经声佛火两凄迷”。

显然,诗人是想忘却现实中的是是非非,独自去消受那清风明月。

三是表达了对佛老生活的热爱。

他为自己取号为楞伽山人,“楞伽”本是佛教经名,意为“宇宙万有皆是虚假不实,唯是自心所观而导归于不生不灭之涅磐。

”他还为自己的词集命名为《饮水词》,“饮水”一词是源于道明禅师答卢行者的一句话“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从名号,从作品集命名,不难看出他对佛教思想的热爱。

而他的诗词作品中,更是处处充满着释氏禅意。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

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

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这是一首思念妻子的词,民间旧俗在七月十五日举行祭祀亡故亲人的活动,纳兰性德亲手写佛经,为的是乞求与亡故的爱妻再结来生。

在《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一词里,诗人描绘了佛家的清静世界,“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

”他希望象画里入静的老僧一样,结庵于西山绝顶。

他还写有一些寓意佛理的诗篇,如“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在他后期的词作中,金字经、莲花、杨枝、慈云等佛教词汇运用娴熟,代替他早期作品中满篇的“愁”、“泪”等字样。

四是表达了厌恶官场险恶、淡泊人生功名的思想。

纳兰有着非常矛盾的性格,他曾经渴望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又深感世道的黑暗险恶,厌倦现实的蝇营狗苟和官场的反复无常,他无限感叹地说:

“嗟哉华亭鹤,荣名反为辱。

”他认为“世事看奕棋,劫尽昆池灰;长安罗冠盖,浮名良可哀。

不如巢居子,遁迹从蒿莱”[《拟古四十首二十六》]。

他十分恼悔青年时期那种追求功名利禄的孟浪行为,渴望寻求灵魂的安栖之所,并用冲淡的调子来表现他对人生的淡泊态度,“吾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倜傥寄天地,樊笼非所欲。

”[《拟古四十首之三十九》]“人生若草露,营营苦奔走;为问身后名,何如一杯酒。

”[《拟古四十首之二十五》]这样淡泊名利、格调冲淡的诗句在他的诗词中比比皆是。

纳兰性德诗词作品中,透出这么强烈的归隐意识,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时代的原因,也有他个人生活的、性格气质的原因。

一是理想破灭使然。

作为一个文武兼备的有志青年,殿试告捷后,既没有被派到军中去建功立业,也没有让他担任与其才能相称的文职官员,而是被安插到皇帝身边充当一名侍卫,其怀才不遇的悲哀可想而知。

他曾经无限感慨地说:

“马齿加长矣,枉碌碌乾坤,问汝何事。

浮名总如水。

拼樽前杯酒,一生长醉。

残阳影里,问归鸿、归来也未。

又随缘、去住无心,冷眼华亭鹤唳。

”[5]。

他对朝廷忠心耿耿,朝廷对他却用非所长,时光的流逝使他焦急,年龄的增长而壮志未酬,内心的冲突致使心绪烦乱,他无可奈何地咏叹:

“浮名总如水”“且随缘、去住无心”,看得出来,此时的纳兰,政治热情已经淡如白水。

二是人生际遇使然。

当上了侍卫后,纳兰几乎年年都扈驾巡游,有时甚至一年数次。

尤其是“康熙二十一年秋,奉使觇梭龙。

”(韩菼.进士一等侍卫纳兰君神道碑[A].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至二十二年四月方归,时间长达十个月,颠沛的鞍马生活,对于满腹雄心壮志的他来说,无疑也是难以忍受的。

而每天出入宫闱,亲眼目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朋党倾轧,仕途上的崎岖险恶,使年轻正直的纳兰性德更是深切地感受到官场的可憎可怖。

他在《渌水亭杂识》中写道:

“白敏中以李赞皇荐,得入翰林。

及为相,诋赞皇者甚力。

吕惠卿以王荆公吸引,得预政,所以摧害荆公者无所不至。

三代以还,似此者指不胜屈,是可叹也!

”“黄雀白龟蛇鱼之类,尤知衔恩图报,况人乎?

彼怀私罔上,负恩篾礼者,曾虫鱼之不如矣。

”[25]两段记载,或缘史而发,或睹物兴感,均有所指。

总之,他的心灵一直承受着难言的痛苦:

厌倦侍卫生涯却又无法把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

难怪顾贞观在祭文中这样说“吾哥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副;所欲遂之愿,百不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

”[26]

三是感情创伤使然。

政治上受到伤害的纳兰性德,无法排遣胸中的苦闷,只能让自己沉醉于温柔乡中,自我麻醉。

“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拼沉醉”,这是多么无可奈何的选择!

纳兰性德陷入温柔乡的第一个表现是对妻子卢氏的挚爱。

他同卢氏恩爱有加,刚刚入仕时,每遇到烦扰,卢氏便极尽柔情蜜意,婉语相劝,让他不安的心灵得到了暂时的宁静。

然而,天不悯人,爱妻早逝,这给了纳兰致命的一击。

他把自己的悲、苦、愁都写在悼亡词中,这些词作表现的不仅是对妻子的挚爱,也是对自己理想破灭的感伤。

纳兰性德葬身温柔乡的第二个表现是与沈宛的恋情。

沈宛是一位出色才女,有名的词人,纳兰性德与沈宛的情感历程,已无法从史料中得知,但从二人的词作中可看到两人确实情深意笃,而且二人的分手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情非得已。

情感生活的失败,又伴随着政治理想的破灭,两者刚好同步,联合起来将他驱进沉寂的深渊,使他深深体味到人生的苦涩。

四是个性气质使然。

纳兰性德虽生于富贵之家,但他却具有不凡的气质,似乎生来就背负着人世间的愁与悲。

他说:

“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

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

”“天将愁味酿多情”。

他是如此的柔弱、善良、敏感和多情,他的情极深,爱极真,可悲的是,这位天分极高的承平少年,虽淡泊名利,却生于一个炙手可热的富贵之家,性本高洁却置身于翩翩浊世,纯任性灵却受到了封建制度上层贵族社会种种森严礼法的束缚,构成了他的性格和现实环境的巨大反差,而这一切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他性格中纤柔的一面,产生“不如归去”渔樵情结。

他是这样的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不甘于让生命消融在尊荣而又庸碌的位置上。

平庸的侍卫生活与理想相去甚远,所处环境又充满了讥谗和危机,羁旅天涯,亲人分离,种种的重压和折磨,长期在他的心头笼罩,冷却了纳兰性德的仕宦之心。

虽然他的职位连连提升,皇帝也十分赏识他的才干,可他就是闷闷不乐,御座近在咫尺,但理想却远在天涯。

他曾经把自己比作雪花,因为雪花“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21]从中可以看出他鄙薄繁华、格调孤高的性格,也可窥见纳兰性德诗词作品中归隐意识内在的、深层的原因。

参考文献:

(北京燕山出版社纳兰词上2001.11)

1(《论语·泰伯》)

(2)韩菼.进士一等侍卫纳兰君神道碑[A].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徐乾学.清通议大夫一等侍卫佐领纳兰君墓志铭[A].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卷19)[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7)[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刘德鸿.清初学人第一:

纳兰性德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8)[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⑴⑷[22]徐乾学.清通议大夫一等侍卫佐领纳兰君墓志铭[A].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卷19)[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⑵张玉书.进士纳兰君哀词.通志堂集附录(卷19)[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⑶⑹刘德鸿.清初学人第一:

纳兰性德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⑸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7)[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⑺纳兰性德.寄张纯修简[A].词人纳兰容若手简[Z].上海图书馆藏.

⑻⒅[24]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8)[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⑼严绳孙.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神道碑铭[A].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卷19)[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⑽⑿⒀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3)[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⑾⒆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M].广东: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⒁[26]顾贞观.祭纳兰君文[A].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⒂黄鸿受.清史纪事本末(卷2)[M]上海:

上海书店,1986.

⒃[23]韩菼.进士一等侍卫纳兰君神道碑[A].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⒄徐乾学.通志堂集序[A].康熙刻本通志堂集卷首.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⒇[21]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9)[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5]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16)[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7]李雷.晏几道与纳兰性德之比较—兼论二人词作中的生命意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卷.第2期,2002.

 

人有迫求自由的天性,但在现实生活中要全面实现人

的自由是那么的不易,社会中的各种外在因毅环境,制度,

理念输无不阻丹着自由的实现,限制着人的行动,因而人

们更游觉到个性自由,梢神解放的可贵,因而大多数人都存

育隐逸情练而文人士大夫犹甚.隐逸屠社会尤返朴

归真,眷恋热土和生命的表现,中国人的隐逸思想也是渊沮

流长,根深蒂固的.古代的许由,巢父,伯夷,叔齐,角里,绮

里,等隐士一直为人称道.迫溯中国的思

想史,找们不难发现,儒,道,释三教,在许多时代是处于比

肩地位的,佛老思想是中国社会与儒教抗衡的最主要力量

.先儒后道,入则为儒,治国平天下,出则为道,释,修

身养性齐家,成为中国般文人文化的思想传统,玄学化的

名士系统,哲学化的庄禅系统,人学化的原儒系统这三种文

化系统直支配着中国的文人士大夫.老庄创立了否定功

名富贵,任凭人性自然自由发展而遗世独立的出世哲学,庄

子提出了人应该有无任何条件限制,绝对自由的边遥

游卜这种哲学源于归隐思想.就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以救国济民为己任的孔盂,也迫墓隐士的品德和生活.孔

子一生赞叹伯夷,叔齐,为偶遇的隐者而情不自禁:

“,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论语.微子〉)也向往“浴乎

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的超脱生活.孟子还以穷则独普其身,达则非普天下观点发展了孔子的“邦有

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作为中

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至贤先师的孔孟,实际上给后人由入世

参政到出世退归开了通行证.先贤们的思想精髓根植于中

国文化精神的骨子里,积淀成文人士大夫的潜愈识J月

找们再来体味隐逸情结的产生恨源与存在愈义,发现

其有多层:

科,封建政体的弊端,官场政P.封建札法铁序对

人性的异化和振杀导致了隐逸《庄子·绪性a云所渭隐

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

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

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可见

归隐山林田园是文人士大夫深味仕途的A[{难与危险后的u

难趋易,明哲保身之城是为自己找寻到的灵魂遥难所,粕

神之家园和妇宿.其梢神形态是对官场政治的破离和方

绝.仁,文人士大夫在仕途中采取的迁回战术这种退隐

可能是他自觅行为,也可能是被他无法控制环境通成的,但

不管怎样,艾出是牲个运动实质,也是他的2终日

的尸‘卜抽,隐逸是为了复出,是种以退为进的平段,姿终南中国古代许多隐士在避开现实之后或逸情田园,吟赏烟霞,或遁入空门,但这并不是精

神的终极解脱,而是强烈的意愿与实现愿望的力量阙如之间难以消解的矛盾。

这一矛盾决定

了他们走上隐居道路之后,长歌当哭,变相地渲泄长期以来郁结在胸中的苦闷。

以大隐著称

的陶渊明,隐逸后努力使自己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乐趣,借纯“侍在不能胜”(《亿江南》),“曾染戒香消俗念,

怎又多情”(《浪淘沙》)?

“予本多情人,寸心聊自持”(《拟古四十

首陡十五)。

他是一个被情所累,情不能胜的多情之人,斩断凡根

谈何容易!

最后还是“有发未全僧”(《忆江南》),只是把内心的痛楚

倾泻于诗词,而并不陌依宗教,弃世出家。

这是在当时纷杂的世态

中,一个自幼娇生惯养,缺少刚烈之气,但聪慧过人,博学多才而隐

忍克制,按棕怒火又不甘逆来顺受,饮恨吞声的儒生,以退让避祸

的方式达到暂时心理平衡的一条途径。

然而,纳兰性德没有象许由和巢父那那样割断凡尘,隐居不仕。

没有削发入山,遁入空门。

跳出火宅需要勇气。

“曾染戒香消俗念,怎又多情?

”斩断情根谈何容易!

中国古代文人洁身自好、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敢于以高标独举的人格否定外在不合理

的权威的勇气,大都来源于儒家对人格价值的注重和激励。

“三军可夺帅也,匹大不可夺志

也。

”“匹夫”尚且如此,对“君子”就更不用说了。

俞樾在《诸子评议》中解释“君子

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②(论语.雍也)对仁德的君子,“可得也摧折,然不可非理陷

害之”。

对“生”尚且如此,那维系于“生”的政治、经济等外在价值何惜之有呢?

所以,

“能以爵禄使之贵,则亦能夺之而使之贱矣。

若良贵,则人安得而贱之哉?

”(朱熹《孟子集注》卷11)在儒家思

想意识中,人格价值甚至高于君命。

《孟子·公孙母》记载,齐王召见孟子,孟子认为自己

是有德的长者,论道德,君主应该尊重他,应该亲自到他那里去,不能凭爵位轻视有德的长

者: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二、德一。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

辅世长民莫如德。

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

”(孟子.公孙母下)所以,孟子在周游列国时,为了确保自己的人格尊严,对一些因

爵位高而慢士的诸侯、卿大夫常避而不见。

孔子在积极主张入世的同时,也不排斥隐逸之

道。

在《论语·子路章》中对没有自我盲目附合的人斥之为“小人”,而对特立独行的狂狷

之士却怀有敬意: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还说“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认

为,身逢“无道”之时,归隐田园就无可厚非了。

朴和谐的世外桃源来寄托曲折幽

深的主体情感和执着渴望的理想追求,并在理想的殊遇中得到补偿。

有时,企图以醉忘忘世

(“泛世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有时用道家顺应自然的态度麻醉自己(“纵情大化

中,不喜亦不惧”)。

但是,在《读山海经》中大呼“明明天上鉴,为恶不可屉。

”在阳

荆柯》中热情欲颂不借牺牲生命加勇于除暴的壮士荆闻:

“其人虽已没,千裁有余情。

《拟古》的“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云行游近?

张掖至幽州。

”当听到关中收复C

后,便在《昭长吏》诗中习道:

“九城市己一,逝将淫舟舆。

”“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达

忘和冷淡。

”对现实的眷恋远远超过对山水田困的向往。

总之,对中国古代许多文人来说。

“隐居”这个无奈的选择,并不意味使他们失去了人生意义,而是风波险恶的世界对人性的异化,对人格价值取向的再度构建和提升,是对生命的认真和对自我的珍爱。

在遁迹山林,把联守真之时,他们把执着的人生迫求,忧国忧民,自尊自爱,独立不改的人格美沉淀在对大自然的欣赏和观照中。

“岁寒而不凋”的高风型节,“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正是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意义的具体体现。

许多人丘没有屈原以身砌国那样悲壮,但与那些为名利尔虞我印,嫉监妒能,屈膝颓痔,鱼肉人民之徒相比,则有风弯与蛆虫之别。

千百年来,正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做骨和光明峻洁的人格,滋溉了许许多多仁人志士,为后人所称颂。

 

个人的升沉起仇实际主要皆在于时势的推移和政局的变化并不完

全为自己的意志历决定。

古时世乱则院士多,正是“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的反映。

居、隐土这两个词,先案古籍已多见之,其中的一些解释,和后

来隐士的动止有很大的关系。

《论语.季氏》: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

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清刘宝楠《正义》云:

“隐居求志,

行义达道,若伊尹耕莘,而乐尧舜之道,及汤三聘而行其君臣之义,

以达其所守之道者也。

春秋之末,贤人多隐,故长沮、接舆丈

人皆洁已自高,不复求其所志。

夫子未贝之叹,正缘于此。

然夫子

处无道之世,周游诸侯,栖栖不已,而又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

隐。

隐者,即此隐居求志之谓,非如隐而果于忘世也。

”这段话把孔子

的原意闽发得非常透帆可见儒家所谓“隐居。

,本非“忘世”,乃是

养志”待时;遇到能施展抱负,以治国乎天下的机会,并不排斥出

仕。

也可以说这时的“养志”,正是为将来的出仕作准备。

《焚辞·七谏.沈江)I“怀计谋而不见用久岩穴

处而隐藏。

”不见用即将隐藏,虽未必真的身入岩穴,却显示了不肯苟

合取容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是以儒学为主体,援佛入儒,儒道互补。

儒学轻自然规律

的“道”而重人为的“德”.鼓励人们修、齐、平、治,“致君尧舜”,把立德立功立言视

为不朽之伟业,以仁、义、礼、智、信的纲常去维护封建统治而求长治久安。

道家“道

法自然”,主张归真返朴,要求统治者勿以德累民,主张无为而治,佛家主张“恬谈寡

欲”,认为“恬淡无为,莫尚于佛”.它所宣扬的“德”是“断恶修善”、“消除诸漏,植

众德本”(《无量寿经上》).以此而达彼岸世界之“涅”.从治世上这一点而言.三家

有别,主张各有侧重,但从心性修养上,儒家的“正心诚意”与佛家的“空明心性”、

“断恶修善”以及道家的“归根复命”、“宁静恬淡,寂寞无为”是相通的。

传统文化的这

种持有现象,也就孽生了中国文人的独持人格意识——归隐意识和感伤心态。

一方面,人

们企图通过从政参政方式达到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把拯救社会,勤于王事作为唯一使

命。

因此“虽九死犹未悔”的屈原,“进亦忧,退亦忧”的范仲淹,成为人们的楷模.但

是另一方面,文人天生的寄生性、依赖性,又使他们没有独立的地位,只能从属于君王.

即使贵为臣相.亦不过是高等奴仆。

其寒碜正如袁宏道所体会的:

“遇上官则奴,侯过客

则妓,治钱谷则仓老、谕百姓则保山婆。

一日之间.乍暖乍寒,乍阴乍阳。

人间恶处,令

一身尝尽矣.苦哉毒哉!

作为康熙亲信的纳兰恐怕也感受到了这种“恶趣”.不然何来

那么多感伤与喟叹。

可见,无论达与贫,在野与在朝,都面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都有

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清静无为,得道成仙,释氏修福来世涅粱

彼岸的三世之说.自然被文人所认同。

于是文人们入则为儒,出则为佛为道.从佛道中

寻找灵魂避难所,寻找精神的家园和归宿。

因此除了屈子式的“伏清白以死直”外,人

们亦另外有些选择:

或是象陶潜感愤于“为五斗米折腰”体面地慷慨地拂袖而去,或是

象阮籍那样为全身远祸.佯狂醉酒,以仕为隐,或是象巢父,许由、务光、楚狂、接舆、

严子陵那样.不与统治者合作,为洁身而隐,或是象王维那样.“退朝之后,焚香

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半官半隐……但是,无论哪种避世方式,文人从政参

政的内驱力使他们并没有忘记天下。

因为儒学产生之初并不排除隐逸。

《论语·季氏》: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孔子就把“隐居”与包含出仕意义的“行义”对举。

《论语·泰伯》中孔子说得更明白: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述而》亦记载;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孔子行藏用舍成为文人士大

夫人生道路的总体设计,经过无数文人的发挥,从而构成了中国文士阶层内儒外佛道,儒

道互补的主体精神人格,其意蕴一言以蔽之:

“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正象传统文人的心态一样,纳兰性德一只脚站在现实的北岸,一只脚踏上佛氏之彼

岸。

“厌逢人世懒升天”(汤显祖语)。

既渴望积极参与又厌倦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