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诗词五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8997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诗词五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4诗词五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4诗词五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4诗词五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4诗词五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4诗词五首.docx

《24诗词五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诗词五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4诗词五首.docx

24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设计人:

王文霞刘海峰审核人:

张红振时间:

2014-2-2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体会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播放影音文件、学生分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学生能够理解词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陆游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

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教学难点】

领会古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时安排

五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必备,我要积累

乐府最早是音乐机关的名称,汉武帝时扩充为专司歌舞的机关,并兼有采诗的职能。

这些采集来的民歌,后来就叫做“乐府诗”(或叫“汉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种新诗体。

两汉乐府诗大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语),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广泛地反映了两汉的社会面貌,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思想感情,汉乐府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语言朴素自然。

乐府诗自汉经魏晋六朝至隋唐,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

汉代乐府诗大都入乐,每个篇名各有传统的内容。

魏晋以后,文人拟作,或依旧曲填新词,或用古题咏时事、有的入乐,有的不入乐。

内容上突破原来传统。

音韵、节奏上渐趋整齐,推动了五言诗、七言诗的出现和发展。

唐代文人进一步冲破古题、古调的藩篱,另立新意,抒写新事,形成一种“新题乐府"。

到中唐时,自居易,元缜等人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创作了大量“新题乐府”,讽喻朝政,针砭时弊。

《乐府诗集》分为十二类:

郊庙歌辞,燕射歌辞,横吹曲辞,鼓吠曲辞,相如歌辞,清商曲辞,歌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

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杂曲”三类中。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好若繁星。

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重要的位置。

因为从古至今,战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与战争有关。

(板书课题)

2、自研自探

1、识记文中重点的字词音。

2、朗读全诗,疏通意思。

3、分析内容。

三、互助释疑(同桌互相讨论、探讨)

4、成果展示

展示一

范读《十五从军征》,注意读准字音。

冢zhǒng窦dòu雉zhì舂chōng羹gēng贻yí

展示二

朗读全诗,疏通意思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道逢:

在路上遇到冢累累:

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狗窦:

让狗出入的墙洞。

贻:

送,赠送。

译文: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故村。

路上他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远远看过去是你家,松树柏树中一片墓坟。

”近前看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去飞来。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独自一人吃得很悲哀。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展示三

分析内容

诗的开头,统摄全篇、韵长旨远,写出了封建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一个芳年稚齿、未谙世事、生气勃勃的少年,转瞬成了一个龙钟老态的皤然衰翁。

那漫长的六十五年的岁月是在哪里,是怎样度过的呢?

作者没有写,却以此把读者带进了深沉绵远的诗的意境,同主人公一起去体味接下去作品所描写的怆神寒骨,冰冷严酷的现实。

“十五、八十”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旨在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一个“从军征”的“征”字,概括了主人公六十五年的戎马生涯;一个始得归”的“始”字,准确、精到地传达了主人公六十五年昼思夜家,愁肠几断,盼归不得,年朽力衰方得回转家园的亦悲亦喜,说不清是悲是喜的复杂心情。

作者没有絮絮描述这个老士兵六十五年南北征战、杀敌立功、九死一生的惊心动魄的往事。

那些,对于年及八旬、日日沙场、夜夜枕戈、乡音久绝的主人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无甚新鲜了。

或者说那些或足自慰或不堪回首的往事,与他此时此地急切渴望知晓家况的心情相比,实实微不足道、不劳挂齿了。

平平常常的十个字,突出了主人公不平凡的特殊经历和当时心境心情,创造了足以笼罩全诗的氛围。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

同没有详述主人公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一样,作品也省去了对他餐风宿露、匆匆赶路、与乡亲邂逅相遇的惊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阖家无恙、亲人健在?

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

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

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冰天雪地里当头浇下的一盆冰凌未澌的水: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在这动乱的年月,我可亲可爱的亲人们啊,竟无一幸存者吗?

满怀希望,满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六十五年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

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

这一句描写远望中的家,是一片荒凉的景象。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凄凉破败的景象。

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

你看,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作品却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抒情效果。

以具体形象的情景,展现凄凉的氛围,反应战争的残酷无情。

有些迷蒙、有些浑噩、有些凄怆的老人,象对“松柏冢累累”不闻不见一样,对荒凉的家园的感触也变得麻木了。

于是,他默默无言地舂去成熟的谷子的皮壳,采下冬葵嫩嫩的叶子。

而当饭熟羹沸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

家中空无一人,老翁举目无亲,其凄楚心情可想而知。

深刻感受到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

看到了什么呢?

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

也许什么也没有看。

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面对此情此景,着实叫人痛苦至极,潸然泪下。

他已不能象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

诗至结尾,作者、读者的感情浓度都达到了顶点。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

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

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

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湛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

诗中刻画了一个善良、年迈力衰,退役归来、痛苦、迷茫的士兵形象。

作者写此诗的目的是针对当时社会战争频繁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老兵的生理活动过程:

从军归来,急切盼望回家,渴望与家人重逢;得知家破人亡之后,倍感悲伤;看到家中破败凄凉景象,老兵感到凄楚孤独;独自一人,孤苦伶仃,其痛苦之情无法形容。

5、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学到了,这节课我懂得了。

六、巩固反馈

(1)从诗的题目中,从哪儿看出与战争有关?

(2)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的主人翁是谁?

哪一句给我们介绍了他一生的经历?

从这句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个字知道的?

参考答案:

(1)“从军征”,被征到军队里打仗

(2)是一位15岁参军,80岁才得以回乡的老兵。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一个“始”字可看出他从军历程之长,盼家之心已久。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对姐妹花,是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

李白、杜甫的名字响彻寰宇,那么,谁知道,我国古代众多的诗人中,现存诗歌作品最多的一位诗人是谁呢?

(学生猜想,回答)

是的,陆游一生写了9600多首诗歌,现存诗歌最多,被称为“多产作家”,他的诗词充满了爱国情怀,他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

今天,我们就走近陆游,走进他的《诉衷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词是不是写爱国情怀的呢?

2、自研自探

1、了解陆游及他的生平经历。

2、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3、朗读,圈划出直接表现词人情感的词句,交流听后的感受。

4、结合注解,了解词的大意,说说作者在词中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

5、这些场景中哪些词句最能触动你的内心?

带着情感读一读,说一说其中的情感。

6、词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无法实现,叫他如何不悲愤!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词人的心灵深处,体会词句“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含义,你能说说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感慨吗?

三、互助释疑(同桌互相讨论、探讨)

四、成果展示

展示一

陆游:

南宋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康之乱,随父离开中原南下,少年时就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中年入蜀抗金。

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退居山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

《诉衷情》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正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

展示二

戍(shù)貂裘(diāoqiú)鬓(bìn)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展示三

同学们听词后圈划出“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在交流中初步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

(可以是悲伤、郁闷、无奈等等,不强求统一)

展示四

概括词中描写的生活场景:

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渴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敌寇依旧,自己却已年老体衰,悲愤不已。

(或可以细化为三个场景,但对三个场景的分析中涉及到相关的字词,要注意):

①回忆当年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的场景;②睡梦中再现旧日战斗,醒来看到的战袍却早被尘土所封的场景;③晚年无力抗敌,独自悲伤的场景。

展示五

“万里”“匹马”突出了词人当年作战时的英勇气势,“觅封侯”暗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了他报国的雄心壮志。

“断”“暗”中借用苏秦说秦王的典故来表明自己不得封侯、徒劳无功的境况,流露出词人报国之志随时光的流逝难以实现的沉痛之情。

“未”“先”“空”三个字说明敌寇依旧,而自己已经无力报国,“心有余而力不足”,包含了作者满腔的爱国深情和无奈的悲愤之情。

展示六

整体理解全词的情感:

词人理想中渴望着报国立功,但现实中却被冷落闲置,被迫退隐中身心分离的矛盾,万般无奈,这首词正是表达了年迈苍老的陆游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统治者越是昏庸无能,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越是难抑,词人越是难抑悲愤,就越能体现词人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高尚、伟大形象。

五、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学到了,这节课我懂得了。

六、巩固反馈

结合词的内容与我们现实的生活来展开联想,试用简短的几句话来谈谈你读了这首词后的感悟。

(也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当前的民族精神教育)

第三课时

1、导入新课

登临赤壁,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周瑜相比,年近半百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继苏轼后的另一位豪放词派的代表辛弃疾的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来思考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

2、自研自探

1、作者与写作背景。

2、诗词内容分析。

3、本词的写作特点。

三、互助释疑(同桌互相讨论、探讨)

4、成果展示

展示一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

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

到了南方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

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

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被迫隐退,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

他的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所起用。

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

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

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

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展示二

上片“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年代太长了。

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

下片“年少万兜鍪,……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的用意在哪儿呢?

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

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

辛弃疾生于南宋时代,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

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

因此,辛弃疾的词全是讽刺。

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

“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

为什么不这样说呢?

这就跟词调有关系,因为这种词调规定头一句只能五个字,第二句七个字,所以只能倒过来说。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这是问答句,先问后答。

这两句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两句一样。

“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话很好,在说千古兴亡事总在那里变化着,而只有长江滚滚流,永远不变。

另外,这句话是杜甫《登高》诗中的,诗中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辛弃疾用了现成的句子摆在这里,很合适。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是问答句,“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人家的话;这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问答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又是人家的话)对衬起来了,对得很好。

“天下英雄谁敌手”也隐含着一个典故。

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曾经对刘备说: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使君,指刘备。

)这里辛弃疾运用原话,再加上孙权,成为三人。

“年少万兜鍪”,这句话为什么不说一万个士兵,而说万兜鍪呢?

这就是以物代人,因为士兵的特征,除了战甲以外,头盔也是特征之一,所以拿头盔当士兵。

这样写非常形象。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指宋高宗、孝宗等)不如孙权。

为什么不直说呢?

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

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

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的好些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展示三

1、把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且都围绕“登北固楼”的主题,大处落墨,视野开阔:

远眺只写风光无际,近处只写滚滚流水,抒情则集中慨叹“千古兴亡”,议论则赞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少年英雄孙权,气魄宏大雄壮。

2、层次分明。

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意境。

3、融古语入词,杜甫的诗句和曹操的话被巧妙安排词中,毫无斧凿痕迹。

活用典故成语,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五、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学到了,这节课我懂得了。

六、巩固反馈

1.对下列加粗词的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兜鍪(dōumóu):

作战戴的头盔。

B.悠悠:

长久、遥远之意。

C.坐断:

占据。

战未休:

指魏、蜀两军交战不息。

D.年少(shǎo):

年轻。

曹刘:

指曹操和刘备。

2.下列对“神州”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全中国B.指长江以北的国土

C.指全国各族人民D.指汉族人民

3.对“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的深刻含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赞扬孙仲谋这样的英雄人物B.对敌人的轻蔑

C.作者希望自己的后辈成材D.感慨当时的统治者无能

4.此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即兴抒怀,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上的什么人物暗讽什么?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哪一句,与本词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在内容和情调上是相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一词句来赞颂孙权的。

本词赞颂孙权的词句是哪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2.B3.D

4.通过对三国时的英雄孙权的赞美,讥讽南宋朝廷无能而屈辱求和。

抒发了作者仰慕英雄,主张收复中原的情怀。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四课时

1、导入新课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

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2、自研自探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朗读诗词,对照注释疏通词义。

3、赏析诗词,体会作者感情。

三、互助释疑(同桌互相讨论、探讨)

 

四、成果展示

展示一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xuán卿(璇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祖籍浙江山阴。

(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

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

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

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

丈夫是双峰县荷叶乡神冲富绅之子王廷钧,字子芳。

 在国家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巾帼不让须眉的一代女侠秋瑾,抛家弃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生,去追求民族振兴的方法,把“最有豪气的女人”这样的称谓献给这样的女英雄的确是实至名归。

写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

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展示二

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②,八年风味独思浙③。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④,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⑤!

算平生肝胆⑥,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⑦!

①京华:

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

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八年风味独思浙:

应为“独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

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④娥眉:

漂亮的女人,美女。

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

  ⑤烈:

刚烈。

 

  ⑥肝胆:

指真诚的心。

  ⑦青衫湿:

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在北京暂住,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

篱笆下的菊花遍地盛开,(我的)容颜却是那么憔悴。

列强进逼,中国前途危殆,八年来空想着浙江的风味。

既然我那么痛苦,何必还要强颜欢笑呢,离开也没有什么难的!

我虽然不是男儿身,心却比男儿还刚烈。

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

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

自古英雄衰弱的时候总要受尽痛苦的折磨的。

在这个迷茫的社会里,我要去哪儿寻觅知音?

(我的)泪水浸湿了衣裳!

展示三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致秋誉章书》),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

首先写中秋佳节暂住北京的情景,菊花盛开,秋色明净。

“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心理。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不过分。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

“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

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而今破楚自立,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

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

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