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选择1.docx
《15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选择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选择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选择1
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选择
(2013年3月6日)
(标题、黑体文字及图表为PPT显示内容)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定为我国现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同时强调。
“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从我国工业发展情况看,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资源大规模发展制造业,长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胡锦涛同志2012年5月28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
”这一论述,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对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全国工业战线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和艰巨复杂的任务,就是要创新思路举措,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次学习汇报的机会,现就结合江苏实际如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谈几点想法和体会。
第一部分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理论与历史经验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工业转型升级的理解和认识日益深化。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工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尽相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各具特色。
一、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理论和要求
(一)对工业转型升级概念的理解
1.学术界对工业转型升级的认识。
一是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认为产业升级是国民经济结构中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不断替代低附加值、低技术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并逐步向更高水平演进的过程。
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曾说过“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霍夫曼的轻重工业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等都是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
二是基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认为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有学者认为,产业升级的意义不仅仅是统计上的产业结构变迁,更重要的是增加价值获取,以及企业增加值、国家税赋、劳动者收入、企业与国家形象乃至自然环境等一系列条件的改善。
(微笑曲线。
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再造宏碁”提出了“微笑曲线”(SmilingCurve)理论。
微笑曲线是一条微笑嘴型的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
2.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定位。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明确提出:
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
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
3.我们对工业转型升级内涵的理解。
根据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概念阐述,结合江苏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工业转型升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工业经济结构升级。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产业转变。
二是发展模式升级。
改变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实现比较优势的转换,即通过技术、组织和制度创新,形成以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的新的比较优势,建立起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和发展路径。
三是制度安排和相关政策完善升级。
在此过程中,制度安排和相关政策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推动和稳定工业转型升级的成果。
概括起来说,工业转型升级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及对应的制度安排和相关政策,在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提升过程中所达到的阶段和层次。
(二)党和国家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指导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作出了旨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1.党对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指导方针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概念,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全国以此为指导,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优化升级,工业经济步入了又快又好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
2012月11月,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胡锦涛同志在“5·28”讲话中指出,要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实践的不断推进,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一些指导工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如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化”同步发展、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转型升级、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设工业强国等。
如何把握这些核心理念的内涵与辩证关系,对于从战略上指导和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科学发展观是根本指导思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在转型升级中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对我国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阶段性目标任务就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关键是要建设工业强国,在这一过程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是我们的重要抓手和必由之路。
“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论述,既体现客观发展规律,也契合时代特征。
最近,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对推动“四化”同步发展问题作了较为深刻的研究,认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是扩大内需的强大动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化和信息化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
同时提出,坚持把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途径,把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四化”同步发展的核心任务,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支撑,把启动基于宽带的信息消费作为“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些都对工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
2.国家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决策部署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发布)对新型工业化的产业体系作了明确界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工业转型升级八项重点任务,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并从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国防科技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领域出发,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措施,为未来五年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措施。
3.工信部对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工作要求
苗圩部长在《求是》(2012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指出,推动工业发展要由注重规模速度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由消耗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依赖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把工业发展真正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苏波副部长在《求是》(2012年第16期)发表文章,提出要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围绕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巩固和发展以工业为主干的实体经济,实施工业强国战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完善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工业转型升级的历史经验
(一)世界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
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历程,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工业革命,并正在孕育和迎来新的工业革命。
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都对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出现和推广为代表,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实现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开始社会化大生产,拉开了欧美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的序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福特汽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催生的产物,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迅猛提升,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不断变化,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目前,正在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或称新的工业革命,以新能源、3D打印、智能制造等为引领,将新能源与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强调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服务化、小型化、本地化、民主化和可持续制造,促使生产制造方式根本性变革和商业模式重大创新,在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带来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为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世界首架3D打印飞机“SULSA”。
2011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工程师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3D打印”飞机“SULSA”试飞成功。
“SULSA”是一架小型无人驾驶飞机,翼展2米,最高时速可达100英里,还配备有微型自动驾驶系统,可用于巡航。
“SULSA”使用3D打印机制造,机翼、整体控制面和舱门均单独打印而成。
)
(世界第一台3D打印汽车“Urbee”。
车身由一个特制的3D打印机层叠建造,采用汽油和电力混合发动机。
Urbee汽车仅使用类似大小普通汽车1/8的能量,其在高速公路上每加仑汽油可行驶200英里。
)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个支柱:
(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2)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3)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4)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成千上万的建筑物能够就地生产出少量的能源,这些能源多余的部分既可以被电网回收,也可以被各大洲之间通过联网而共享);(5)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这种电动车所需要的电可以通过洲与洲之间共享的电网平台进行买卖。
(二)发达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经验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结合自身特点,抓住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工业转型升级之路。
1.美国实施转型升级成为工业强国,处于全球经济霸主地位,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和创新驱动。
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充分意识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确立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战略,保持和扩大世界市场份额,以巩固国际竞争优势。
一是战略引领、政策促进。
先后实施了“先进技术计划”、“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等。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重构美国制造业。
二是研发领跑、联合攻关。
美国政府重视支持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研发投资约占GDP3%,其中政府投资占50%。
政府部门牵头负责“专项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建立工程技术中心,集中优势、目标明确,推动关键技术的产学研联合攻关。
重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通用、杜邦、苹果、IBM、微软、谷歌等企业无一例外依靠科技创新占领世界市场。
三是两化融合、人才支撑。
把制造业的信息化作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组织实施敏捷制造的技术五年计划。
成立劳动力发展中心和制造业虚拟大学,创立制造业劳动力优化计划,在制造业企业中培育和造就优秀团队,评选优秀并给予奖励。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
2.德国实施转型升级成为工业强国,被誉为欧洲经济明星,主要得益于通过改造提升现有产业不断增创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先优势。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充分发挥原有产业优势,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设计、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提升传统制造业竞争力,从而保持领先地位。
一是重视构建产业体系。
制造业产品种类之多超过其他发达国家,全球31个制造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重点研发专有技术密集型、昂贵、一次性和小批量的产品,尤其重视特种用途机械研发。
二是积极改造传统制造业。
鼓励和支持传统制造业企业拓展经营范围,推动业务领域从低端向高端转移。
长期实施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解决传统产业集聚地区的资金问题、落后企业的淘汰和新企业的进入等问题。
三是格外重视熟练技术人员培养和储备。
创新实力来源于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和研发投入,过去20年里德国创新领域工程师增加3倍。
四是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德国约有30万个协会和联合会等社团组织,为数众多、覆盖面广泛的行业组织与成千上万个企业进行密切联系并开展实际工作。
德国DMG(德玛吉)数控机床
德国马牌轮胎(Continental)始建于1871年,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市,是世界第三大轮胎制造企业、欧洲最大的汽车配件供应商。
3.日本实施转型升级成为工业强国,创造世界经济奇迹,主要得益于“技术立国”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竞争力得到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提出“高科技大国”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是将科技发展与产业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以高科技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2000年后确立IT发展战略,重点鼓励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二是鼓励加大研发创新投入。
通过技术研究经费补助、税收优惠措施以及国产技术振兴资金融资制度安排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三是加快产业海外转移步伐。
将产业结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
4.韩国实施转型升级成为工业强国,经济快速崛起,主要得益于成功实施“头脑强国”战略和大企业带动作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韩国确立了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头脑强国战略,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并在资金、税收、用地、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企业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提升和转型。
一是全力建设“头脑强国”。
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和“科学技术基本计划577战略”,提出到2012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通过培养7大研发领域和实施7大系统改革,发展成为全球第7大科学技术强国。
二是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以大规模直接投资或贷款担保的方式,大量引进成套设备,在较短的时间里,快速组建大企业集团按规模经济经营,支持大的企业集团打入国际市场,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
通过整合政府和大企业的力量,打造自主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三是加快推动技术进步。
实施以鼓励产业技术开发为重点的政策,加大技术开发投资;在税收、金融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产业技术开发,分担企业技术开发风险。
根据产业升级需要引进技术,适时调整技术引进的重点。
(三)新中国成立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第一阶段(1953-1978年)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阶段。
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主要是学习苏联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基本特征是:
逐步形成高度集中、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优先发展重工业。
经过近30年发展,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成功地发射了“两弹一星”,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化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但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极不协调,资源配置和结构状况存在明显缺陷。
2.第二阶段(1978-200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阶段。
基本特征是:
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农业和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区域经济梯度发展。
这一阶段,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改革,私营个体经济蓬勃发展,外资大量进入,对外贸易迅速扩张,以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的工业化思路逐步清晰,工业化总体进程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过渡。
3.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是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阶段。
2002年以后,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迫切需要新的工业化战略加以指导,推动工业由大变强。
在新型工业化总体要求下,这一阶段,将更加重视工业化规律与中国自然和制度条件有机结合,更加重视依靠信息化和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工业质量效益,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
(四)兄弟省市推动转型升级的策略
近年来,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针对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1.广东省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突出两大工作抓手。
重点抓好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作,引领产业发展,尽快取得突破。
二是构建六大主体产业。
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基础产业等六大主体产业,建立相关产业标准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
三是打造八大重要载体。
重点建设“珠江三角洲现代产业核心区”、“东西两翼及山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数字广东”、“广东循环经济系统工程”、“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粤港澳金融合作平台”、“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
四是优化“一区三带”布局。
构建以珠三角为核心、辐射带动东西北地区协调发展的“一区三带”多层次产业圈。
2.上海市以服务经济为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一是着力构建服务经济时代的产业体系。
按照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推动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方针,突出城市功能提升、市场需求导向,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加强商业模式创新,重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
二是建设创新型城市。
聚焦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发挥上海科研优势,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任务,在生命健康、生态环境、高端制造和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浙江省着力推进工业强省建设。
一是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10推进计划”。
通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大领域,实施十项重点任务,切实推动全省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迈进。
二是试点建设工业强县(市、区)。
着力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等“五型”企业,建设特色工业设计基地以及创建智慧城市等方面实现率先突破。
三是支持浙商创业创新。
积极推动浙商“走出去”发展,支持浙商回归发展总部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参与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4.山东省构建以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一是提升发展传统产业。
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先进产能取代落后产能,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将传统产业打造成为“朝阳产业”,实施工业转方式调结构1000个重点技改项目,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高端引领,强化政策支持,立足优势领域,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海洋开发等五大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三是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
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产业产品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的优势产业集群。
到2015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30户,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200个。